第264章 百般诡辩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482
  郭老已经穿衣服。
  在众人的目送下,六个人穿好衣服,随陈师傅冲出逍遥堂。
  雨比先前大了不少,五个人将打着伞的陈师傅和郭老扔在后面,他们猫着腰,朝公安局快步走去。
  传达室里面坐着三个女人,大家猜一猜,这三个女人会是谁呢?
  欧阳平一走进公安局的大门,三个女人就站起身迎了出来。
  这三个人就是陈菊和她的两个女儿。
  母女三人这时候来找同志们,肯定有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家将母女三人领进了办公室。
  小曹倒了三杯水,一一递给母女三人。
  母女三人接过茶杯,抱在手上捂着。天太冷,喝水已经不再是倒茶的主要目的。
  母女三人到公安局来的时候,没有打伞,头发已经湿了,衣服的肩膀处也已经湿了。
  “欧阳科长,你们走后不久,我女儿小清想起了一件事情。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来跟你们说说。说不定会对你们有帮助。”
  “什么事情?”这件事情肯定和徐在道有关。
  “小清,你说吧!别怕,有妈呢?”
  “欧阳叔叔,我在夫子庙见过我爸——”
  “在夫子庙——见过你爸爸?”
  “对,我在夫子庙见过他两次。”
  “什么时间?我是问是在上午。下午,还是?”
  “是在下午放学以后。”
  在同一个地点见到徐在道两次,这能说明什么呢?
  “他看见你了吗?”
  “没有,我是和同学到父子庙去吃风味小吃。一眨眼的功夫,我爸——他就不见了。”
  “小清,两次见到你爸爸,是在夫子庙的——什么地方?”
  “是在夫子庙31路终点站,一次是在汽车上看到他的,一次是在下汽车的时候看到他的。”
  “徐在道也是坐汽车的吗?”
  “他没有坐汽车,他走在车站旁边的路上。”
  “晚上,具体时间,你还能记得吗?”
  “记不得了?”
  “天黑之前,还是天黑之后?”
  “天快黑了。”
  “是什么季节?”
  “一次是在春天,一次是在夏天。”
  欧阳平之所以问这些问题,是想确定一下具体的时间。
  “徐小清,你看到他的时候,他是朝那个方向走的呢?”
  “由西向东——对,是由西向东。”
  “两次都是由西向东吗?”
  “是的。”
  欧阳平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想确定徐在道落脚的大致方位。
  “大姐,徐在道如果回家的话,一般是在天黑之前,还是在天黑之后呢?”
  “他从来都是在天黑之前回到家的。”
  “我妈说的没错。是在天黑之前。”徐大清道。
  “这只能说明,他在城里有落脚的地方。”
  “欧阳科长,您是说徐在道在城里有住的地方?”陈菊道。
  “对,这个落脚的地方很可能就在夫子庙附近。”
  陈菊母女没有想到,欧阳平和同志们也没有想到,不过,现在想到,也不算迟。稍微动一下脑筋,就能想明白,徐在道的手上有青花瓷,单从他交给警方的三万多块钱的存款来看,徐在道是有能力在任何一个地方买房子的,前面,笔者曾经提到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即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几年里,一万多块钱就能买到一幢两层洋楼。
  这恐怕就是徐在道的狡猾之处,他抛出一张存折,想用三万多块钱蒙住同志们的眼睛。他想用这张牌给“3.29”案画上一个句号。遗憾的是,案子在什么时候终结,不是由犯罪分子说了算的。
  陈菊母女提供的情况非常重要。
  欧阳平派小曹、李文化和汪小引用伞送陈菊母女回家,欧阳和郭老、水队长继续到逍遥堂泡澡,今天晚上,这个澡是一定要泡的,不泡肯定不舒服。李文化和汪小引随后赶到逍遥堂。
  与陈菊母女在大门口分手的时候,时间是七点半钟。泡澡的时间绰绰有余。1号厅里面的人越老越多,三个人很快就有了位子。先前聚在1号厅里面的洗澡客还没有走,他们估计欧阳平一行还会回来。
  三个人脱光了衣服,拿着毛巾,赤条条地、蹑手蹑脚地走进浴室。
  浴室里面的人更多,池子里面就像下饺子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有人看到了欧阳平和翟所长,便让出一块地方,郭老和水队长依次下到水中。
  池子里面的水,温度正好,除了脑袋,将整个身子没入水中,做几个深呼吸,吐几口气,真舒服啊!
  郭老和水队长说水温正好,但欧阳平却觉得水很烫,所以在水池边坐了一会,才慢慢下到水中,他嘴里面吁着气,一点一点地将身体没入水中。
  “欧阳,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水队长道。
  “我们听听郭老的意见,郭老,您说。”
  “欧阳,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法,说出来,我们大家议一议。”郭老道。
  “徐小清在夫子庙31路汽车站两次见到徐在道,我以为,徐在道值班的地点很可能就在车站附近。”
  “欧阳,你的意思是:徐在道在31路汽车站附近有一个家?”水队长道。
  “对。”
  “这个想法很大胆。”
  “对,徐在道除了刘湘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女人。”水队长若有所思。
  “他和这个女人的关系应该不一般,他虽然和刘湘关系很好,但从来不在刘湘家过夜。”
  “徐在道把家安在夫子庙附近,恐怕还有其它的考虑。”
  “什么考虑?”水队长问。
  “在咱们荆南市,买卖古董文物的地方,除了朝天宫,就是夫子庙了,相比较而言,夫子庙的规模和档次也比朝天宫高许多。朝天宫大部分是地摊,摆地摊的来去无踪,出售的古董和文物,绝大部分是赝品,夫子庙就不一样了,夫子庙有很多古董店,真家伙比较多——总之,一般情况下,收藏家都会到夫子庙去淘宝。”
  “欧阳,你准备怎么办?”郭老道。
  “我们给徐在道拍一张照片,洗出来,先到夫子庙派出所去碰碰运气,如果不行的话,我们就拿着照片的车站附近去找一找——当然,我们要花一点时间。”
  “很好,我们再请居委会的大妈们帮帮忙。只要徐在道在那一带出现过,就一定有人能认出他来。”
  “郭老说得对,徐在道金屋藏娇,他买的房子一定是比较像样的房子。”
  “如果徐在道的手上还有青花瓷的话,那么,一定藏在这个地方。”
  泡澡的人不时向同志们投来好奇的目光,人们不时交头接耳地小声议论着什么。在东门镇,没有什么事情比黄窑岗陈家发生的案子更有新闻价值了。同志们也能感觉到,小镇人对“3.29”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半个小时以后,李文化和汪小引也下了池子。
  六个人舒舒服服地泡了一会澡。
  六个人没有在池子里面泡的太久,离开逍遥堂的时候,时间是九点三十五分,欧阳平和大家心里面有事,工作毕竟是第一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