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胸有成竹
作者:独眼河马      更新:2023-04-21 07:35      字数:2603
  大娘正在厨房里面忙碌着,厨房里面冒着热气,灶膛里面火光闪亮。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媳妇也在灶台上忙着,大娘说,她是周队长的二儿媳妇。
  欧阳平向陈局长大娘介绍了大娘:“陈局长,这位就是周大娘。”
  “欧阳科长,这位是?”
  “这是我们去公安局的陈局长。”
  “哟,高山的事情都惊动局长了。”
  陈局长迎上前去,想握住大娘的手,大娘后退两步,摆了摆手:“陈局长,我手上有水。”大娘的腰上系了一个围巾,“快请——请到堂屋里面坐。”大娘的手上确实有水,手指间还有一些面粉。
  “大娘,周队长呢?”
  “他安排人搓绳子去了,一会就回来,你们先到堂屋坐着歇一会,茶已经泡好了,你们先喝茶,饭一会就好。”
  “大娘,门老师在家吗?”
  “在,刚才还来帮忙的呢,你们找她有话说吗?”大娘走进厨房,“大琴,你到隔壁,去叫你大妈,就说公安同志找她有事。”
  大琴低着头从厨房里面走出来,一边撩起围巾擦手,一边往院门外走去。
  不一会,门老师跟在大琴的后面走进院门。
  欧阳平和陈局长将门老师引进堂屋坐下。
  “门老师,我们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不用客气,你们想问什么?问吧!”们老师是一个爽快人。
  “大娘,阎正发是什么时候耳聋眼瞎的呢?”
  “十岁的时候,是正发读三年级的时候,出天花,没有想到出天花出了这么一个结果,可惜了啊!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孩子——他读书,在那些娃儿中是最好的。可惜——耳朵和眼睛说不中用就不中用了。后来,他就辍学了。”门老师神情黯然,“他爹到处借钱,钱是借到了,可病耽误了。”
  “阎正发耳聋眼瞎,生活上一定非常困难。”
  “是啊!正发的爹娘又死得早,他娘就是因为他才离开人世的。”门老师一脸哀伤,“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门老师,您跟我们说说这件事情,好吗。”
  “哪一年——是一九四零年,一年多的时间里,老天爷一滴雨都没有下,又赶上青黄不接的春天,地里面的禾苗都干死了,庄稼没了收成,乡里人的日子就难捱了。”
  周队长也说过村里人吃草根、树叶和树皮的事情,他说的恐怕也是一九四零年的事情吧。
  “正发她娘为了省下粮食给三个孩子吃——他娘特别舍不得正法,正发可是阎家传宗接代的人啊——阎家就这么一个男娃!正发他娘每天等家里人吃过饭以后才吃饭,那哪是什么饭啊!”
  “他添晚上的剩饭吗?”在欧阳平的记忆里面,他曾经干过这种事情。
  “不是,她把洗碗水沉淀下来以后,把上面的水倒掉,把下面的东西喝到——。”门老师有点说不下去了。
  同志们的心里也很不好受。小曹低头,以手拭泪。陈局长猛抽香烟。李文化和水队长低着头。
  “说起来叫人心酸,正发不是一个护食的孩子,他每次吃东西,都想着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只要是他娘塞给他的东西——他娘有时候会留下一些吃食,他都偷偷分给姐妹两人吃。”
  堂屋里面的空气陡然变得凝重起来。
  中国的老百姓日子过得很苦,但这么苦,同志们还是第一次听说,那毕竟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
  “等正发他爹知道的时候,已经迟了。大家都以为正发他娘得了什么病,要不然怎么会突然晕倒在灶膛里面呢?”
  “是饿死的吗?”李文化道。
  “是的,请来郎中一看才知道,正发他娘是严重贫血,是活活饿死的。我给她擦身子、穿衣服的时候,她身上皮包骨头,前心贴着后心。惨啦!”
  欧阳平不知道一九四零年的事情,但他知道一九六一年——六二年的事情,当时,确实饿死了很多人。在一九六一年夏天,洪水从安微呼啸而来,洪水中能看到人的尸体。
  “正发是一个非常要强的人,在他姐姐和妹妹出嫁之前,他就摸索着自己做事,他可不想拖累姐姐和妹妹一辈子,她们终归是要嫁人的。等到姐姐正美出嫁的时候,他已经能料理自己的生活了。为了兄弟,正美推迟一年才出嫁,她不放心正发和正丽兄妹俩啊。”
  穷人家的日子虽然过得艰难一些,但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光芒,不得不令人心生敬意。生命是如此脆弱,生命也是如此坚强,生命是如此卑微,生命又是如此不失尊严。
  “本来,正美想找一个女婿入赘阎家,但阎家有一个只能吃饭,不能干活的人,谁愿意入赘到阎家来呢?没办法,正美又想在附近找一户人家嫁了,这样也好照顾自己的弟弟。可是男女婚姻,那有这么可巧的事情呢?结果还是嫁到外地去了。”
  “你们说,这一家人容易吗?好在,村子里面的人都不错。”
  “门老师,你们平时是怎么和阎正发交流的呢?”这才是欧阳平真正的目的。
  这个问题恐怕比较难回答,门老师一时语塞。
  “阎正发还能认出村子里面的人吗?”
  “能——这没有问题。”
  “那他是根据什么来辨别的呢?”
  “只要村里人往他跟前一站,他就能认出来,如果再有一点身体的接触,十有八九,不会猜错。”
  “不管是谁,他都能辨认出来吗?”
  “他和乡亲们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他的耳朵和眼睛虽然不好使,但他的嗅觉和触觉特别发达。”
  “嗅觉和触觉特别发达,这怎么讲?”
  “人身上不是有气味吗,再有身体上的一些接触,他就能知道对方身上的某些特点,当然,还有心灵感应。正发凭借的主要是心灵感应。”
  “真有这么灵吗?”李文化似有疑惑。
  “不会有错。这么多年来,我们和正发就是这么交流的的,从来没有出现过差错。”
  “陈局长,我有一个想法。”
  “快说。”
  “我们是不是可以和阎正发做一些交流和沟通,他住在阎高山家的旁边,虽然耳聋眼瞎,但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过去,阎高山对阎正发很照顾——他们之间的接触应该是很多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突然从他的生活中消失了,他不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按常理来判断,阎正发应该对阎高山更关注,更关切。”
  “欧阳,你这个想法很好。不过——”
  “陈局长,您说。”
  “阎正发能和村里人进行交流,不等于能和我们进行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有前提的,他们长时间在一起生活,彼此非常熟悉,我们就不同了。”陈局长的顾虑不无道理。
  “欧阳科长,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陈局长,您不要担心,和阎正发的交流,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他的嗅觉和触觉确实和平常人不一样,这样吧!吃过中饭以后,我和农生领你们到阎正发家去,我们不说一句话,他就能认出我们来。至于你们和阎正发的交流,我和周队长可以帮助你们。只要是阎正知道的事情,我们一定想办法让阎正发说出来。”门老师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只要我们让他知道公安同志们正在侦破这个案子,正发就会打开话匣子。当然,话说回来,他如果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