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6)
作者:今夜无风      更新:2023-04-21 08:01      字数:4916
  沈太师对没入过太学的学子并不熟悉,对着榜单前排找,眉头越皱越紧才在中间找到,怎么排名这般低?至少也该是个前十才对。
  果然不止是我如此觉得。周承弋冷笑了一声,我却也想知道为何这排名这般低。说着就要着人唤批卷的人过来。
  郑御史也在身侧,不过自开始便没怎么说过话,直到这时才摆了摆手,不用找,臣知道因为什么。
  他翻开试卷,手指在余映的名字上点了点,这余幼卿是女子,能叫她入前二十,反倒是那些人手下留情了。话语平淡之中又透出两分嘲讽来。
  他一生求直,最是看不惯这等下作手段。
  沈太师爱才心切第一个不依,呼吸急促两分道,陛下已传召令允录女官,如此阳奉阴违简直妄为读书人!
  你这话说给我们这些人听有何用?你应当瞧瞧其他的试卷便知晓,余幼卿还能在这个位置,当真是留情了。郑御史如是说道。
  有人特意翻找榜上其他女子的卷子,果然如郑御史所说,对比起来,除了沈娉之外,这余幼卿考的太好,能做的手脚不多,反而是最公平公正的了。
  郑御史道,殿下在太学的宣讲有作用,然而也仅仅有作用而已。
  沈太师狠狠抽了两口气,忍不住来了周承弋一刀切的那套,岂有此理!当真该叫他们都以舞弊罪下狱!
  这一批下狱还有下一批,怎么可能如你所愿。郑御史在这件事情上看的很透彻。
  房丞相也点了点头赞同他的话。
  周承弋沉思半晌,既然看了名字发现是女的便给低分,那不如匿名阅卷。
  匿名阅卷可以,但还不够。郑御史想了想道,不如打散分区块阅卷,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个老师的主观判断的影响。
  还可以成立监察组,对批阅过的试卷进行抽查核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阅卷的制度逐渐完善。
  乡试才是刚开始,接下来的会试定在三月份,相隔这么长除了给众考生进京赶考的时间外,也是为首次启用新的试卷而给予他们适应的机会。
  新试卷格式已经提前告知出去,长安书坊和赵家楼都先后出了一批试卷,正好在一月发售,这个时间点不早不晚大部分赶考人已经进京,离会试还有两个月时间适应。
  期间发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惠敏郡主的新话剧千挑万选,竟然排除几本在长安爆火的大作挑中了名气都稍逊的《江湖都是我的传说》。
  还因为找不到原作者而凭借直觉找上了周承弋。
  此书风格与《狐梦》倒莫名有些相像,我猜想他应当是你的读者,你可知道?惠敏郡主希冀的问。
  周承弋:
  他装模作样的拿起那本书看了看,指着长安地产的名字道,这名字倒是独特。
  可不是,必然是个有趣的人。惠敏郡主说着又忍不住笑道,说起来,那位专为赵家楼写趣闻的平平无奇小天才,名字倒与他相像,都这么不走寻常路。
  周承弋:
  周承弋拒绝承认很像,并且选择装傻充愣糊弄了过去。
  惠敏郡主离开时看了他一眼若有所思。
  作者有话要说:  才发现底下有一段复制错了,改好。
  七千三!我真牛逼!
  小剧场
  周承弋:我要慢慢来,不能吓跑子固。
  房观彦:我要克制住,不能叫先生生厌。
  #那些年都以为自己是单恋的双向暗恋#
  感谢在20210608 23:57:00~20210609 23:15: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狸般千爪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牧者 40瓶;凝凝 10瓶;君有疾 2瓶;迟到的钟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马甲互相来事
  与改编自《狐梦》盗梦卷的《殊途》不同,惠敏郡主看中的是《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的可塑性,剧情的大量留白给了充足的可操作空间,还有便是主角亦正亦邪的人设非常有魅力。
  没两日她的书信就走赵家楼的通道递进了宫里,周承弋为了不暴露马甲,虽然同意了话剧的改编,但坚决拒绝当编剧,理由是:某只能写小说,改编成话剧恐要贻笑大方毁其根本。
  惠敏郡主自然知道话剧剧本和通俗小说不一样,然而她向来是原作者党,可惜三番两次争取都被拒绝,最后拿着书翻了一夜,终究放不下,只好开始想能够话剧编剧人选。
  头一个就想到了周承弋,《殊途》的成功是建立在止戈的好剧本和好改编上的,她相信周承弋的能力,同时依旧怀揣着莫名的怀疑,再次走进东宫。
  殿下,这回当真要拜托你。惠敏郡主说话的同时悄然打量着周承弋。
  我且看看再说。周承弋有做过被惠敏郡主找上的准备,脸上看不出什么端倪,拿过书装模作样的翻看起来,须臾眉头微微一皱,有些遗憾的道,不是我不想帮你,而是此题材实在并非我擅长。
  惠敏郡主看他神色不像是作假,将心中的疑惑压下去。
  周承弋也不想自己的作品被糟蹋,开始从贫瘠的记忆土壤里寻找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人,还真有一个。
  要不你去长安书坊找找白衣书生吧。此人写过不少武侠小说,《十三娘》堪称巅峰之作,也曾在长安掀起一阵风潮,后来的连环画脚本也是由他亲自操刀改编的,都当得精品。
  除了子固的文章之外,周承弋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白衣书生的《十三娘》,当时是先看的连环画,才好奇的找来了书看,两者的主线剧情是一样的,但是在笔墨处理上却十分不同。
  《十三娘》改编的连环画丰富了主配角的人设,规避了剧情弱点,周承弋后来问过符谦,听说不仅是白衣书生亲笔改编的剧本,还亲审了连环画,对画手的画面构建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看法。
  而《十三娘》的成功,也正是对白衣书生的肯定。
  不过他此后再也没写出像样的作品,便是连最开始的那种程度也达不到。符谦说到这里有些可惜的叹气,他与我说,那部作品像是吸干了自己的灵气,你让他自傲又让他难受。
  骆异原本是一年至少出一本书的,但自《十三娘》之后,他已经近两年没有新书了,不是没试图写过,然而写出来的那些不像话的内容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恼火的将其撕毁。
  越想写越写不出,越写不出便越想写,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拖着他往下拽。
  江郎才尽!我骆异江郎才尽!寒夜对月酌饮烈酒,骆异狼狈的模样,神情满是对自己的嘲讽。
  符谦当初非要让骆异做《长安副刊》的负责人,未尝没有想让他从颓废中抽身出来的因素。
  不过没想到骆异直接弃文从仕,选择了去参加科举。
  周承弋不知道白衣书生就是南书房里和众翰林格格不入的骆夫子,他想起符谦说的那些话,第一时间就推荐了白衣书生。
  话剧剧本和连环画剧本虽然也有不同,但白衣书生在这方面已然展现出了天赋,再写不出好的本子,也许是因为灵感枯竭,但写不出原创本原来积累的功底也还是在的。
  白衣书生现在急切需要的是能够将他从恶性循环中抽身,让他重新肯定自我的本子。
  而《江湖都是我的传说》一书正合适,周承弋不介意给他一个向上跳的机会。
  我记得他在长安书坊做编纂,你或许可以去长安书坊寻他。周承弋拿出《长安副刊》指了指上面总编纂一栏的笔名,给她指了一条明路。
  惠敏郡主也是看过《十三娘》的,对这本书印象很深刻,同时也相信周承弋的判断,遂掉头找上长安书坊,却得知白衣书生早已辞职。
  这可真是出师不利,然而她不想轻易放弃,又追问道,那你可知他的住所?我亲自上门去找。
  掌柜的忍不住用怀疑的目光看了她好几眼,你当真是来谈剧本的,而不是想要打听他私人住所的?
  这样的人并不少,不过多数是为了止戈和四公子而来,自然也有为其他人而的,先前还闹出了纷争,容不得掌柜警惕。
  惠敏郡主带着一整个话剧团,自然也是经历过的,一眼看出掌柜的想法,连忙否认要解释,正巧符谦和房观彦从外面而来。
  郡主?符谦见到她有些惊讶,笑着上前,今儿个是什么风把您吹来了?
  他说着挥手让脸色骤然惨白的掌柜下去,将惠敏郡主请到搂上去。
  说明来意之后,符谦欣然表示愿意为她游说一下,并且可惜的道,此书若是在我长安书坊发售,绝对不止这般成就。
  符谦作为书坊老板,对于市场上的书都是很关注的,尤其是有些水花的便是不喜欢也会买来看看,《江湖都是我的传说》这本书他有印象。
  作者文笔中上,但或许是第一次写这种题材,描述什么的都颇为青涩却也是够格了,关键还是在于有特点。
  这本文最大的特点便是别出一格的主角人设,是能够压下其他不足的地步。可惜赵家楼素来低调,信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道理,符谦不一样,他更相信吆喝。
  只有宣传到位才能赚更多的钱造更大的势。
  这本文在赵家楼手里只是一本小众精品,到了符谦手里却能成为长安爆品。
  也不知道长安地产可还有其他的文。符谦已经开始在想合作的事情了。
  不过他显然是多虑了,周承弋不可能以长安地产的笔名和他达成合作的。
  房观彦听完郡主的话后若有所思,你说是殿下?
  是啊。惠敏郡主点头,奇怪地问,怎么了?
  房观彦心念微动,面上平静的笑笑,无事,只是觉得这个笔名当真独特。
  我也这么觉得,赵家楼还有一个笔名也很独特,我丢怀疑他们是一个人,就同这文里面的刀客和游侠一般都是解春风扮演的。惠敏郡主说着又
  扭头就找上了房丞相要《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的手稿,房丞相将其带来,有些疑惑的问,你要这些做什么?
  房观彦看着这上面字,虽然字迹有些偏差,但那字里行间带着的感觉以及写作的小习惯依旧,作者是谁真是一目了然。
  他眸中含笑将其尽数整理好收起道,没什么,我只是喜欢他的书。
  房丞相疑惑的看着他。
  房观彦什么也没说,只是在心里想:或许下次进宫可以委婉的提醒一下先生换一种笔比较好,唔想了想还是算了,无论是竹管笔还是羽毛笔本质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而若是用毛笔的话
  大概是根本不用猜就知道是先生吧。房观彦想着不礼貌的笑了一声。
  房丞相默默的看着自己突然发笑的儿子,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担忧。
  骆异得知邀请他做话剧编剧,第一件事便是找来了《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的全稿,这本书在长安城只是小范围的火,那段时间骆异的全部心思又都放在科举上,自然没有多关注。
  然而看过之后他眼睛却是越来越亮,明白这是一个机会。
  周承弋不知道房观彦心中不礼貌的想法,他此时正在收尾《江湖都是我的传说》第三卷 闯少林。
  金鳞山庄事情揭露之后,某一天夜里天边突然一片红彤彤,大火焚烧少林藏金阁,了智大师在火海中圆寂。
  众人原本以为这只是场意外,然而却在了智大师的禅房中搜出被下了毒的茶水、设计好的能置人于死地的机关、被褥下满床的毒物这些手段显然并非一个人所为,竟然有这么多人想要置了智大师于死地!
  除了少林寺内原本的人外,解春风等一众借宿之人亦然有嫌疑,官府派来金捕头查案,随着查探各个手段对应的人也隐约浮出水面,然而就在此时,金捕头竟然悄无声息的死了!
  外面下起大暴雨,被指出目的不纯的几人聚集在一起,威胁众人不能离开少林寺,否则立刻便会死。
  有人不信邪,就见在他踏出少林寺门的刹那间身首分离化作碎.尸,众人这才就着月色看到了那被血浸染的天罗地网。
  踏出此地者,死。解春风混入众人中间,声利言辞的道。
  你们到底要怎么样?有人忍不住问道。
  他死有余辜,真相该公之于众众人异口同声。
  为了活命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开始查了智大师,这一查终于得知这名誉过甚的大师其实不过一恶僧,平生所做之事罄竹难书。
  看到幼童被他施虐而死,有人忍不住怒意不止不想再查下去,死真是太便宜他了。
  继续查。那些知晓真相的人只冷冷的看着他们。
  后来众人终于发现,表面上念着我佛慈悲的少林寺实际是个藏污纳垢的污糟地方,做尽坏事之人不止是了智大师一个。
  周承弋在稿子上划下最后一个句号,第三卷 宣告完成。其实这个故事是借由批判少林寺的那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言论。
  说少林藏污纳垢也确实没错的,里面一半是为了逃避追杀,一半是为了逃避税收和被窑役。
  佛教兴盛发展到如今积少成多,坏人只增不减,都快成为土匪窝了。
  房丞相拿到稿子之后,忍不住笑着摇了摇头,这长安地产这是奔着得罪人去的,难怪要叫这样一个奇怪的笔名。
  那发吗?赵家楼的编纂小声问道。
  房丞相点头表示,发!不仅要发还要早发!全面发行!
  你们两天之内每人交一篇观后感上来。房丞相想着又写了封信发给平平无奇小天才,希望这位犀利又有趣的记者能够也写几篇。
  不过这封信周承弋没有收到,反而是隔天皇宫中秘密传出一个消息周承弋失踪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回家了,有点事情很忙,码字很晚了,现在有点困,明天去打第二针疫苗,今天暂且只更一章,明天补。
  晚安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