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5)
作者:今夜无风      更新:2023-04-21 08:02      字数:5088
  来的人周承弋恰好见过一面。
  便是之前沧州疫情刚刚爆发,他点了人一同去长安书坊取了书的那位段知章段御医,这位御医后来还是医疗团队的总负责人。
  研究出合适的药品,这位段御医和沈崇沈御医两位领头者功不可没。
  没什么大碍,只是先前一直绷紧,今日终于松了,便病了起来。说白了其实就是之前压力太大了。
  周承弋自然知道房观彦的压力来自于哪里。从出使沙蛮开始,事情一个接着一个,如今终于是停了,至少百年内边关都不可能再起兵戈。
  所有事情都正式告了一段落,房观彦顿时便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浑身上下都软绵绵的。
  周承弋送走段知章,叫人把药草煎了,又打了水来给房观彦擦脸。
  怎么就这么傻呢,什么事情都埋在心底,连我也不说。周承弋说着没忍住捏了下房观彦的脸颊,睡着的时候也这么乖巧。
  一晃入十月,一场大雪来的又急又迅猛,一个日夜未曾停歇,放眼望去尽是银装素裹。
  北方多雪灾,一直下个不停可不是什么好事,所幸翌日清晨时,艳阳高照,外头飘扬的雪已然停了,钟离越派了数千将士去除雪,同时解救那些被雪堵住了门无法出来的倒霉百姓。
  周承弋推开窗,看着外面的足有小腿高的雪,搓了搓手哈了口热气,对屋子里的人笑道,这里的冬天比长安的冷多了,雪也来得早来得大。
  咳咳房间里传来闷闷的压不住的咳嗽声。
  周承弋立刻就把窗户关上了,房间里的光线顿时暗下来不少。
  感觉还好?刚刚起了风,应该及时关上的。周承弋绕过屏风走过来,看着房观彦咳红了的眼睛,神色很是懊恼。
  房观彦靠在床头,眉头很是不舒服的皱着,说话声音也嘶哑,努力压制着喉咙口的痒意,我也想出去看看雪。
  等你痊愈了,我们不仅去看雪,打雪仗都行。周承弋伸手将他轻松的摁回被窝,自然的给他理了理头发,北边的冬天很长,这才刚刚开始,不用着急。
  房观彦也确实感觉到昏沉,躺回去没一会就睡着了。
  房观彦这场风寒来势汹汹,许久才好起来,周承弋也真的信守承诺带他出去打雪仗。
  玩的很开心,开心的代价便是,房观彦好了,周承弋又开始病了。
  不过这个显然没有房观彦的严重,只是鼻子不通,流鼻涕,便连咳嗽都没有。
  这日周承弋收到周承玉的密信,他展开一看。
  原来是新一年科举来了。今年大事频频发生,先帝没了,朝堂上能带走的都带走了,后来其他州府应召入京,能补的位置都补上了,补不上的就打算等这次科举了。
  而这事就算不公开表露,稍微聪明的也能想到,因此可想而知今年的科举会是多么的惨烈。
  周承弋感慨,再往后一看,唇角忍不住抽了抽。
  周承玉以百官忙的不可开交为理由,诚邀周承弋做出题人,其他科目只需要出两三个题目,而算数却是全权负责。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周承玉:朝廷需要人,大家都挺忙的,请四哥出个题吧。
  周承弋:开始思考函数数列位移立体几何
  举人们:?朝廷想我们死?
  第120章 数学试卷
  此时方才十月份,离春闱尚有不少时间,周承玉却将信件这个时候就寄来了,给与周承弋充足的准备时间。
  周承弋一开始还有些不情不愿,毕竟他现在记得的大多都是初高中的数学知识,大学学的高数线代等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了,但偏偏这些对他而言基础的东西,很大一部分对于目前的萧国举子们而言有些过于困难了。
  君子六艺包括数。
  因为常用于阴阳风水、推演历法、计算天体等事情上,和术士密不可分,所以六艺中的这个数不仅仅是数学,还包括物理和化学部分。
  且因其杂、神叨的关系,此艺被称为小艺,排在末尾,并不得看重。
  周承弋改革不容易,重新分科已经是一大进步,再对知识范围做出新的划定,这未免过于激进,容易得不偿失毁其所有,所以到底没有插手教学内容的编纂。
  他也不是没想过将自己知道的数学知识编入教材,然而他只是会做知道做而已,而推演前因后果来源,他着实没有这个能耐。
  而此种没有作证的知识就算他想要教,也不会有人相信啊。
  他如今这么一细想起来,倒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出题。
  好在周承玉做事妥帖,跟着信寄来的还有现在用的教材以及各种课外资料。
  其中包括欧罗耶带来的西洋有关数学方面的著作,房观彦和周承弋都有帮忙翻译过,不过周承弋在语言方面天赋不太够,只在几何章节搭了一把手。
  反正留给周承弋的时间充足,他干脆的留出一个月时间,将这些书都看了一遍。
  这个时候就要感谢曾经受过的教育,看这些书籍于他而言是复习,而不是看天书。
  全部看了一遍之后,周承弋发现自己还是想岔了,现在萧国的数学水平其实和他还记得的是差不多的,几何、数列、函数、一次方程等都已经有了。
  只是在弦三角、圆锥曲线等方面尚没有起色。
  不过这已经很好了,最少在出题范围这方面,他有了基本的把握,想了想又加入了一些化学、物理的题目。
  总算在年来临之前,把这两张卷子赶了出来,然后拿给房观彦来测验一下水平。
  题量有点大,考试时间为一个时辰。周承弋拿出计时用的沙漏,靠坐在椅子上,明明是个监考官却莫名比考生还有压力,你准备好了吗?
  房观彦一点头,周承弋就翻转沙漏,房观彦是个实诚的人,他也直到这个时候才低头,将折叠的卷子展开。
  他原本以为难度会和之前科举考的差不多,然而打开卷面时,他稍微懵了一下。
  不过他神色很快平静下来,捏起羽毛笔就开始做起来。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在周承弋敲桌子的一瞬间,房观彦放下了笔,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周承弋伸手打算收卷子,却被房观彦按住了手,他有些郝然道,题目有些难,考的不好。
  很难?周承弋询问的语气有些忐忑。
  那些书我虽然全部通读了一遍,仍然有许多不会的,大题没对几个,你出的那个炼药反应的填空题我也没答上来。房观彦说起这些时看起来有些低落。
  周承弋却是莫名松了口气,一本正经的道,连你都觉得吃力,看来确实出的难了。
  周承弋没好意思说他出题的当晚自己做了一遍,结果最后一道几何证明愣是写了一个时辰,浪费了八张纸也没解出来,最后还是对着书本的例题研究半宿,才写出了这题的标准答案。
  他本来对自己的数学水平挺有自信的,结果被弄得无比挫败,这才动了心思找来房观彦。
  他对象那可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且博览群书,算数水平也是全萧国顶尖行列,如果连他都觉得难,那对于其他学子来说,估计是噩梦吧。
  不是自己的问题,是卷子的难度太高了,周承弋这就放心了。
  你试试第二套,这套我降低了点难度。
  他说着拿起桌子上的另一套卷子递过去。
  好。房观彦坐回去,自己倒转沙漏开始做题。
  这一套难度确实比上一套简单一些,他目前做的还比较顺,神情平静许多。
  周承弋则对着自己花了好几天才做出的标准答案进行批改。
  前面的选择还好,填空题失分严重,主要还是有关化学反应的那一块确实是房观彦的短板,大题倒是每题都丢了一些问,最后一道证明题只拿到了一半的分数。
  这么一看似乎丢分不少,然而等统计再一看:满分一百五,考了一百二十三。
  周承弋默默的看了一眼有些凌乱的桌面,伸手将压在书本下露出了一半的试卷盖的更严实了。
  第二张试卷难度确实是降低了不少,房观彦只丢了十分,主要丢分点还是在化学部分。
  要不将这部分的题目去掉?周承弋沉思着询问。
  其实化学题目占比重并不多,周承弋顾虑着这个时候化学在西洋都还叫炼金术呢,最多就出了点常见的基础题,比如西洋炮填充的炸弹组成成分,打铁时的高温之类。
  并不出格,但也确实是大部分学子不会关注的。
  房观彦却摇了摇头,这些题目细细想来并非没有可取之处,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若将此题作为附加题?
  倒也可以。周承弋点头同意,还笑了一声,当年拿到创新题为工部找出个黎杰芎,又不知道这道题,会为萧国带来什么样的人才。
  周承弋从来不担心没有人做出来,毕竟萧国这么大,也不止有埋头苦读圣贤书者。
  既然是附加题,周承弋自然会在其上在增加一些难度,出了两道题目,一道是水烧开后为什么沸腾这种简单到令人发指的问答题。
  这题对于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送分的,为什么沸腾,自然是因为产生了水蒸气!
  如此简单到能脱口而出的答案,但要让这群尚且不知道何为化学的古人来回答,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周承弋要的不是有人真的能答出这个问题,而是想看到真的有人去思考,那样的人,必然是认真观察生活的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回答出第二个主观题:生活中有哪些简单又神奇的现象?
  能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便是周承弋想要寻找并吸纳的人才。
  不过人才不人才还得考完之后才知道,现在周承弋还在折腾试卷。
  科举从去年开始就使用双卷,所以周承弋和房观彦两人一起,又根据定下来的这张卷子的难度出了一张差不多的,只有最末尾的附加题是一样的。
  周承弋弄完了数学卷子就已经耗尽了全体,其他科目的题当真敷衍的不行。
  然而这些并不重要,因为周承玉和命题组其他人的视线都在那两张数学卷子上。
  周承玉还特意招来这两年科举提拔的人才来瞧瞧,黎杰芎对数学题不感兴趣,反而是最后的附加题让他眼睛一亮,真的垂眸思考了起来。
  余映的算数也是顶尖行列,这两套科举用的试卷于他而言并不难,倒是另一张废卷,她在大题上面琢磨了好一会。
  只有蒋羽生这个运气好冲进二甲的学渣,拿着试卷瑟瑟发抖,发自内心的感慨一句,还好我考的早。
  确实,他之后就是改革那一届了,但凡晚个一两年,别说做官了,能不能考取个功名都是问题。
  与他有同样想法的,朝中可是不少人。
  大部分刚入朝的从州府调来的官员们心中感慨万千:写得了春宫文,杀得死科举人,瑞王殿下恐怖如斯,同僚诚不欺我也。
  宫里收到试卷的时候,那边符谦也在府上拆驿站寄来的稿子。
  近两个月没有收到稿子,之前的存稿即将用完,他还以为周承弋又要开天窗呢。
  然而这回他没有写信去催,心情可以说非常的复杂,毕竟《他在那里》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春宫文。
  虽然销量跨了一大台阶,但坊间的风气确实有些不好,抨击止戈的人越来越多,毕竟他写的可不仅是春宫文,还是男子之间的毫不掩饰的碰撞。
  符谦即便已经叫编纂想办法在不删除那些对戏部分润色了一番,也还是挡不住这扑面而来的断袖之情。
  符谦一边数钱数到咧开嘴,一边又感觉到十分忧心。
  他拆开包裹,又是厚厚的一沓稿子,显然两个月的积累都在这里了。
  符谦深吸了一口气才翻开来,结果开头就是一个水下热吻冲击他脆弱的神经。
  【陆伯胥感觉到强烈的窒息感,他感觉自己下一瞬就要死了。
  然后不知为何他却一点都不害怕,那双冰凉的捧在他脸颊上的手似乎在颤抖。
  轻微的,不叫人察觉的,带着珍惜,好像失而复得。
  陆伯胥冷静的睁着眼看着,看着那双漂亮的眼睛里盛满的悲伤,将自己一寸寸淹没。】
  不知道是心疼抑或怜惜,再次见到段寒衣,陆伯胥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变得温和了许多,不再只是表面上的温柔,话语里藏着机锋刺人,还买了香烛纸钱烧给段寒衣。
  段寒衣打量着他,你打算找道士驱邪?
  我现在就驱了你!陆伯胥恼羞成怒的差点将火盆丢过去。
  你为什么会死?陆伯胥问段寒衣。
  段寒衣沉默的注视着他,许久没有说话。
  作者有话要说:  一点小意外,卡文了,我的全勤没了(哭)。
  小剧场
  周承弋:我出的题我自己也不会。
  房观彦:这题目有点难度。(分数一百二)
  蒋羽生:这题目很有难度!(分数一十二)
  感谢在20210723 23:48:56~20210725 00:24: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谁还不是小公主呢 10瓶;天问九韶 5瓶;靖靖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恶劣天气
  得亏朝廷派来的专业人员接手了天水城各大工厂,在周承弋从旁技术指导之下,改良并迅速推广适应了新的技法,整个矿业的出产率都提高了一个档次。
  不过煤的产出虽然提高了不少,可要供给整个沧州还是过于吃力了。
  今年主要是仗打了大半年,汝川尤其惨烈,放眼望去就没有完好之地,偏偏北方的冬天温度太低,一不注意便会冻死人的。
  物资紧俏的情况下,自然先行供给断壁残垣的汝川,其次才是烟云等边城。
  好在有水泥这能够速干易粉刷,可以用于粘合剂、外墙、地板铺设等的新材料,汝川的重建比想象中的快,城墙因其体积长度等原因目前进度只不到一半,但投入使用的临时屋舍却是做的差不多了。
  天水城的煤再优先供给,汝川这么艰难的时刻,竟然没有如同往年一样出现冻死的人,不过冻伤在所难免,也比往年的人数低了不少。
  不过天气虽然一天比一天凉,草原也一天比一天荒芜,很反常规的是那狼群出没越来越频繁了,往年都只在北胡和沙蛮交界带徘徊,现今每一次出现,都要往北胡腹地挺进数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