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者:浣若君      更新:2023-04-22 14:03      字数:2190
  “那你先出门行不行,我得给门上锁呢。”
  “哎呀,抢不到又能怎么样,慢慢走嘛,小陈同志你就不把摔倒吗?”好啊,他懒懒散散,见院子里有几根掉落的枯枝,还得慢腾腾的,给放到柴禾堆上去。
  外头,哈妈妈还真给人碰倒了,陈丽娜连忙把她给扶了起来。
  老太太可经摔着呢,拍拍屁股,又往前跑了。
  冰天雪地的,一路上大家摔了个不亦乐乎,还真是哎,拉起了这个孩子,那个又给碰摔了,等聂家四母子赶到大卡车跟前的时候,来领的人并不多。
  “一张票一条鱼,但不能挑,哎,大姐,说了不能挑,咱们这是发放的,你不能挑大的。”
  王姐于是松了手,等供销社的人发给自己。
  带鱼嘛,肯定有大有小,而供销社的人其实也不会偏坦谁,都是两大一小三条鱼。
  领完鱼回来的路上,碰破了头的狗蛋儿还在哭呢,绿军服的膝盖都擦破了。
  哈妈妈倒是抢到鱼了,但也闪到了腰,还是给陈丽娜扶回去的。
  聂卫民依旧慢腾腾儿的走着:“就说嘛,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这臭鱼烂虾,咱不也领到了吗?”
  回到家,他依旧慢腾腾的,似乎干啥也提不起兴趣来。
  “卫民,把线轱辘给我递来。”陈丽娜喊了两声,不见聂卫民的人影子,反而是三蛋儿屁颠屁颠的,就把陈丽娜要的线轱辘给递来了。
  窗外,聂卫民正在和二蛋,狗蛋儿三个玩呢。
  狗蛋儿因为穿着军装嘛,他天然的就是兵,而聂卫民和二蛋两个,因为穿的衣服不行,天然的就成了小鬼子。柴禾当刺刀,狗蛋儿可得意了,押着聂卫民和二蛋两个,就在院子里转悠。
  大人干什么,孩子们就学什么,一会儿狗蛋儿就越发的得意了:“小鬼子,你们给我跪下。”
  二蛋不嫌脏,还真就跪了。
  陈丽娜心中居然猛得一怒,要不是怕吓跑了孩子,恨不能此刻就出去给儿子们撑腰。
  “玩玩就行了,狗蛋,没你这样的,咱们可只是玩,你怎么能真把我们当鬼子。”聂卫民说。
  “你们不想玩,我可走了啊。”狗蛋作势就要走。
  好嘛,孩子总是多了在一起玩才好,再说了,人家狗蛋不是有军装嘛,大家喜欢的,就是他那身军装,二蛋连忙就说:“别呀,狗蛋,别走呀。”
  聂卫民说:“走吧走吧叫他走,反正我是再也不想当鬼子啦。”
  小家伙穿着他帅气的小棉服,气的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好嘛,可见他也不是从小就喜欢当坏人的,心里还是有点儿正义感的嘛。孺子可教也,陈丽娜心说不错不错,这孩子呀,还能走上正道儿。
  “二蛋,进来试衣服。”她一口咬断了线,喊说。
  二蛋嗖的一下,就窜进门了:“妈,你真给我做衣服啦?”
  聂卫民还是慢腾腾的,懒洋洋的晒着太阳,毕竟他对白色的新衣服,实在没有太大兴趣,啥时候也能有一身绿军服,就好啦。
  谁知道等二蛋从屋子里跳出来,狗蛋儿的眼睛立刻就亮了,口水也要掉下来了:“二蛋,你这,这是……。”
  “我妈妈说了,这是海军服,海军和解放军一样,也是共和国的军人,从今天起,我也是解放军了。”二蛋说着,姿势很标准的就敬了个军礼。
  家里墙上的挂历上,就是一张三军齐敬礼的画报。
  聂卫民挠了挠脑袋,进门不敢问衣服,先提上小煤桶和煤夹子,捡了一小桶的煤放到了墙角,主动的给火墙里添了煤,添完再洗手,洗完,就笑眯眯的站到陈丽娜身后了。
  “小聂同志,你不是一直在搞消极对抗?”
  “没有啊,我一直很积极的,你看,今天二蛋都没有拉柴禾来玩了,全是我管着他。”
  “对,你还帮我捡了煤,显然,你也知道家里的火墙要燃,隔一个小时就得添煤,那为什么早不添,非得等我给二蛋作好了衣服才添?”
  聂卫民歪着脖子,两只薄皮大眼睛眨巴着,唇角一抿,不说话。
  “行了,一人一套,把你的也换上吧,但这是白衣服,得注意千万别弄脏了。”陈丽娜说。
  蓝白条的大翻领,是拆了聂博钊一件旧的,已经穿坏了领子的衬衣,把衬衣领拆下来给缝在白布上做成的,的确凉不褪色,颜色倒是很鲜艳。
  白衣服下面应该还要配条腰带,才像真正的海军服,但陈丽娜是实在变不出腰带来了,就在腰上打了几个褶子,权当包衫的腰带。
  “红旗飘舞随风扬,我们的歌声多嘹亮,人民海军向前进,保卫祖国海洋信心强……”
  陈丽娜哼着歌儿出了卧室,不一会儿,就见聂卫民跟颗小炮弹似的冲出去了:“现在咱们都是解放军,我们去找刘小刚,把他当鬼子,好不好?”
  好吧,陈丽娜无奈叹气:这些孩子们,啥时候才能结束这种无谓的斗争啊。
  三十块钱的抚养费,随着黄花菜的大病一场,没了。
  带鱼、白糖、鸡蛋,这些东西农场里的职工当然分不到。
  她唯一的来源,就是从基地,聂博钊那儿倒腾,这不,伴随着她一场大病,也没了。
  要知道,黄花菜可不止一个人,她们老孙家,老黄家的人全在农场里,她的小分队长没了,但她还是孙家寨说一不二的领导人啊。
  在炕上躺了半个月,四个出嫁的闺女轮番伺候,整个漳县来的安家户们集体上门慰问,牛奶鸡蛋当然没少收。
  老太太虽说六十了,耳不聋眼不花,还能作拖拉机手,力争为国家再干一万年。
  望着乡亲们提来的土特产,孙多余在炕沿上坐着,她躺在炕上,翻看着一笔笔的账,谁家给了两颗鸡蛋,又谁家提了半斤□□。
  闺女画个蛋,那就是人送了她只鸡蛋,送两只,当然画两只。画只兔子,那就是人送了她一只大野兔,这是大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