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皇子生病
作者:袅袅鱼音      更新:2023-04-22 17:04      字数:1606
  “农科和工事有意思吗?”阿圆跟在安珺瑶身后问道。
  “你不是已经看过关于农事的事情了吗,你觉得呢?”安珺瑶没有直接回答,反过来问他自己有什么看法。
  阿圆微微皱着小眉头道:“当然是有趣,但是有很多事情我都不懂,就像我之前种的的花花就死掉了。”
  安珺瑶一下子想起以前阿圆和雪鸢在御花园里种花的事情,忍不住笑道:“万物生长都是有他自然的规律的,农事也是一样。”
  “什么是规律呢?”阿圆仰着头,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道。
  “《千字文》你背的如何了?”安珺瑶借机开始考校阿圆的功课。
  阿圆也十分配合,当他背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的时候安珺瑶轻声打断他。
  “这句话你可知道是什么意思?”
  阿圆点点头道:“陈夫子已经给我解释过了,寒暑气候循环变化,四季不断推移,秋天收获粮食,冬天便储藏粮食。”
  谢辰烨阔步走了进来,听着阿圆细细地解释起这句话,忍不住笑道:“说得很好。”
  “爹爹!”阿圆十分开心地走到谢辰烨身边。
  谢辰烨将阿圆抱了起来,走到安珺瑶面前。
  “我打扰你们了?”谢辰烨将阿圆放到床榻上。
  “并没有。”安珺瑶摇了摇头。
  等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两个人一起给阿圆解释起来。
  这让阿圆对未来的几位老师十分期待,一直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待到很晚才离开。
  却不想,出来的时候,夜里吹了凉风,一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当天夜里就发了烧。
  阿圆的身体一向很好,各种小儿多发的疾病都很少见,因此这一次生病来势汹汹。
  谢辰烨连夜将周千尘给从宫外请了过来。
  亏得宫中什么药材都有,周千尘又手段高明,到天亮时,烧就退下去了,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谢辰烨和安珺瑶满脸疲惫,宫中皇子出事,朝堂上也有耳闻。
  昨夜那么大动静去寻周千尘入宫,定是宫中的主子出了什么事情。
  谢辰烨也没瞒着,众人只要稍稍一打听便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众人看到谢辰烨上朝时精神状态不好,朝臣们还出言安抚了几句。
  谢辰烨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将医学也重视起来,人总会经历生老病死。
  但是一旦生病,现在各地的大夫也十分有限。
  上次清远城的瘟疫,就是因为大夫的人手不够,才需要从京城借调。
  而且大夫的培养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出徒的,因此很多人吃不了这样的苦,便纷纷放弃了从医的这条道路。
  谢辰烨却越发感叹:“朕虽有心,但能为我新楚子民做的却十分有限。使天下人人病重皆可就医服药,朕当无虑矣!”
  一些聪明人反应过来了,安云深出列道,“臣闻民间有人献上医书一部,微臣正使人查验,正是能救万民之策。若此医书能颁行天下,新楚子民便都能受天恩润泽了。”
  丞相一听,也随后道:“正是如此。如今陛下张贴皇榜,网罗天下人才,正是为万民谋福祉之事。”
  “只是这样的速度太慢,最后能够征用的人不知能有几人。”谢辰烨略显忧愁。
  丞相沉吟了片刻道:“皇上既然打算重新开始筹备科举,不如在科举制中加些关于医学的考试,这样一来,我等便可以用这样的方式选拔出人才了。”
  谢辰烨虽然早有心在科举之中加入农科和工科,但却一直压着,没有在朝堂上说出来,这件事情还需要时间来筹备。
  而此时,谢辰烨却没有想到,自己刚刚一提此事,就有人此刻就送上了一个枕头。因此丞相的话音一落,谢辰烨便立刻拍掌道,“丞相个方法甚好,若能于科举之中择选医科人才,想来钻研此道者必然更众。长此以往,必然人才济济。”
  毕竟有些关于科举的事情,谢辰烨还是沿袭祖制,进士科三年一届,每年所选不过三百多人。
  若有其他的路可走,想来不少人都会考虑。
  谢辰烨开口盛赞,立刻就将这件事的基调给定下来了,就算有一部分人想要反对,但开医科又影响不到他们这些读书人的利益,而且大夫多了是好事,人生在世,谁能保证自己永远无病无灾。
  众位大臣这么一犹豫的功夫,却是已经错失了进言的机会。
  但是也有人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户部侍郎出列道:“开医科自然是造福万民之策,只是这些选出来的士子如何安置,却还需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