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
作者:永恒之火      更新:2023-04-23 01:49      字数:3793
  织女星的星光落在城下。
  方运好奇地走到城墙边,就见织女星光的最亮处,站着一身淡青色衣裙的杨玉环。
  杨玉环双手捂着嘴,无比激动,难以置信地看着城墙上的方运。
  两人遥遥相望,宛如金童玉女,仿佛天地间的灵秀都集中在两个人的身上。
  所有人都羡慕地看着方运或杨玉环,那可是象征着爱情的牛郎星织女星,此事不仅会轰传天下,也极可能名留史书,至于各种野史更是不用说,到了后世极可能被传成神话,和牛郎织女一样成为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宾客席上的赵红妆看看方运,最后又看着杨玉环,眼中充满艳羡。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这神奇的一幕所吸引,许多人好奇地看向天空,不知道这牛郎织女星的星光有什么用。
  不一会儿,光柱慢慢收缩,然后仅照耀方运和杨玉环两个人,最后收缩为一线星光消失。
  董知府舌绽春雷的声音传遍全城。
  “方运以七夕词《鹊桥仙》才压全场,词成镇国!”
  万人齐声欢呼,尤其是那些少男少女,每个人都坚信牛郎织女星的星光是对他们最好的祝福!
  与此同时,一道道洞破虚空的目光望向天空的牛郎织女星,又很快收回,只有一些神念略过玉海城上空。
  玉海北副城引龙阁内,一个老者谦卑地弯着腰,手持传音海螺。
  “公主您说。”
  “想办法换来那首镇国《鹊桥仙》!只要方运愿意换,尽可能满足他的要求!”
  “万一他的要价太高怎么办?”
  “我只想看到《鹊桥仙》手稿!”
  那边没了声音,老者愁眉苦脸看着传音海螺,心道这公主如此看中方运,用强肯定不行,可自己上门去交换,必然会被方运宰一刀,如何是好?
  城墙下的街道。
  方大牛激动地看着赖偏将,道:“赖大人,您说话算数不算数?”
  赖偏将笑道:“算数!当然算数!等回去就商量你们两个人的婚事。”
  方大牛偷偷看了小莺一眼,却发现她也在看自己,两个人四目相视,又迅速分开,满脸通红。
  一旁的邻家少女抱着杨玉环的手臂,娇声道:“玉环姐姐,我好羡慕你啊,连织女星都照在你身上,你马上就会天下闻名!你就是织女下凡,方运哥哥就是牛郎星下凡!”
  杨玉环俏脸微红,心中无比欢喜。
  方大牛道:“我们家少爷明明是文曲星下凡!”
  “可文曲星又没照到他。”
  “这……很快就照了!牛郎星都照了,文曲星还会远吗?”
  “咦?大牛你这话颇有趣味。”
  方大牛摸着头不好意思笑道:“呵呵,我们跟在少爷身边,多多少少被他的才气影响!”
  庞举人望着城墙上道:“上面估计会很热闹,不知道庆国人拿出诗君的赠诗后,会是什么样。”
  城墙上,景国的文人赞声如潮,不过人人都流露出惋惜的神色,因为他们亲眼看到方运第一时间把那首《鹊桥仙》塞进怀里,断了所有人的念头。
  “人心不古啊!”
  方运不听他们的议论,抱着奴奴问身边的冯院君:“这牛郎织女星光有什么用?”
  奴奴瞪大眼睛侧耳聆听。
  冯院君道:“我们只知道文曲星光的用处,这牛郎织女星的星光有什么用,还真是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有半圣引动过其他星光,但都没说那些星光有什么用。只是听说,别的星光似乎对人族都没有特别大的用处,对妖族倒是十分重要。”
  方运立刻问:“妖族不会找上门吧?”
  “这可说不好。不过若真有妖族抓你,圣院应该会提前接到消息保护你。其实你不用担心,牛郎织女不是凶星,那些妖族应该不会看中。我去问问圣院的朋友,若是有消息一定先知会你。”
  “那就好,谢谢冯大人。”
  冯院君低声道:“星光非比寻常,相隔那么远照下来,总不能当油灯照一下吧?你放心,这次是两星连照,你和你家媳妇儿都有大好处!”
  “这牛郎织女星不是妖族需要的凶星,也不是最强的星辰文曲星,真的会有大好处?”
  冯院君道:“若有人得牛郎织女星光天照,自然会有记载,你仔细想想,可有记载?”
  “没有。”方运道。
  第172章 裂痕
  冯院君道:“牛郎织女星存在亿万年,最终却只照耀你们两个人,哪怕这两颗星的神异不到文曲星的万分之一,也必然有大用。你放一百个心,将来一定会发现这次七夕星照的神妙!”
  方运点点头,正要详谈,突然有人大喊。
  “诗君首徒!你往哪里走!站住!”一个少年的声音响起。
  原本热闹的城墙上突然变得寂静,无论是被这首词打动陷入沉思的人,还是在探讨这种词妙处的人,都循声望去。
  就见诗君首徒全身僵硬地站在桌边,满面羞愧,目露愤恨之色。
  方运仔细一看,他离座位还不到三步远。
  邻桌的少年童生们得意地笑着。
  其他庆国人有的干脆把脸扭过去,这太丢脸了,堂堂诗君首徒、庆国举人,今年必然能中进士的人,竟然让几个童生给揭穿了。
  诗君首徒道:“我要去净手。”
  方运暗暗摇头,一代诗君首徒竟然用去厕所当借口逃离,庆国的面子要丢尽了。
  董知府不紧不慢道:“净手可以,先把诗君大人的七夕诗拿出来吧。”
  “我们等很久了!”
  “拿出来吧!诗君不是要才压我全景国吗?方镇国的《鹊桥仙》就在这里,你压一压试试!”
  “请诗君诗篇。”
  许多人面带微笑看好戏。
  方运突然想起以前景国人和庆国人比较的场面,那时候景国人无比激动,简直是咬牙切齿的报仇状,可现在完全不一样,几乎就是在调侃。
  方运感到很欣慰,景国人终于有自信了。
  天空群星璀璨,城墙上油灯盏盏排列,三十多桌的景国人一起看着诗君首徒。
  诗君首徒心中悲凉,曾几何时来景国如同御史钦差一般,丝毫不把景国人放在眼里,甚至打骂了景国人也不用负责,最多赔一些银钱。可自从有了方运,景国就全变了。
  庆国接连遭受前所未有的惨败,庆国的文名几乎被方运一人压制,这是庆国立国两百年从来不曾有过的事情。
  哪怕是当年陈观海、李文鹰等人驰骋天下的时候,庆国也是赢多输少。
  可在方运面前,庆国从来没赢过!
  诗君首徒心中清楚,这次方运的词若仅仅是鸣州,那么他拿出恩师的鸣州诗也不丢脸,可方运词成镇国,而且是四尺半的才气,冠绝七夕诗词,若是百年内没有更好的七夕诗词,这首必然会达到传天下的层次。
  诗君一辈子也写不出几首镇国诗,更不用说传天下。
  看着数百景国人形形色色的眼神,诗君首徒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就在一年前,他们还用这种眼光看景国人。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道:“江州雨大,那首诗被雨泡烂了。”
  几个少年童生差点被气歪鼻子,不敢拿出来就罢了,竟然还敢趁机抹黑江州的水灾。
  董知府冷声道:“诗君赠诗于我国,诗君弟子竟然妄图贪墨,来人,拿下,扒光,搜身!”
  “得令!”
  一旁的士兵齐声喊叫。
  诗君首徒飞速从衣袖里拿出一页卷起来的纸,然后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迅速揉成一团,塞到嘴里,用力咽下。在下咽的过程中,他的双目鼓起,面目狰狞,犹如恶妖。
  “哈哈!我说没有就没有!想要借此打击我恩师?做梦!这诗是我们庆国的,我们说了算!想要压过我们庆国?再等一千年吧!”
  不仅景国人愕然地看着他,连几个庆国人也无比惊愕。
  一个庆国举人面露难堪之色,站起来道:“文以才论高低,不如就是不如,我庆国又不是没输过,你为何要如此做?若是传扬出去,诗君的脸都被你丢尽了,庆国的脸也被你丢尽了!我们庆国什么时候变成输不起的国家了?”
  诗君首徒轻蔑地道:“无知!鼠目寸光!我可以输,但庆国不能输!”
  “但你败坏的是我庆国文名啊!今日‘吞诗’之事一出,我庆国必当成为十国笑柄!”
  诗君首徒振振有词道:“我杂家何曾看重过文名?只要能让我庆国吞下景国,哪怕吞诗百首也无所谓。”
  方运坚定地道:“有我方运在,你们庆国永远吞不下景国!”
  “景国只有五年的时间,陈……那位一去,景国不过是刀俎上的鱼肉!”诗君首徒说完露出悔色。
  无论是老人还是那些少年童生,所有景国人全都站起来,每一个士兵拔出长刀,对准诗君首徒。
  这些人的面色平静,目光果决。
  诗君首徒面如土色。
  方运稍稍眯起眼,缓缓道:“半圣乃一国之基,也是人族之柱,你既然如此诅咒我景国陈圣,若不磕头谢罪,今日就不用走了!七夕词会杀人,也算雅事。”
  天空的元气突然狂暴起来。
  诗君首徒咬了咬牙,缓缓跪在地上,低着头道:“我口不择言,口误涉及到陈圣,实乃罪过,望陈圣饶恕。”说完磕了三个头。
  董知府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齐肩斩下他的两臂!让他知道辱及我景国半圣的代价!”
  “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是举人!我受圣院保护。”
  多个士兵扑过去,把诗君首徒按倒在地,同时揪着他的手臂。
  “圣院不保护诅咒圣人的恶徒!动手!”
  两片雪亮的刀光闪过,干净利落地切掉诗君首徒的两臂,鲜血飞溅。
  “啊……”诗君首徒惨叫着晕过去。
  “包扎一下,然后扔到庆国使节馆门口。他以后若是再敢辱及半圣,哪怕是藏在庆国的皇宫,我们景国也会把他揪出来!”
  一旁的庆国人急忙道歉,但没人理他们。
  没有人觉得景国人做得不对,陈观海乃是景国的精神支柱,一旦陈观海出事,景国大厦将倾。而保护半圣文名是每个人的本分,半圣要是可以随便被人侮辱诅咒,那么人族的根基也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