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节
作者:永恒之火      更新:2023-04-23 01:56      字数:4083
  周环宇说完,坦然一笑,迈步向卧室走去,每走一步,附近的天地元气就为之一荡。
  当他走到卧室门口时,周身突然清气环绕,衣衫飘飘。
  周夫人目瞪口呆,没想到丈夫竟然即将晋升大学士。
  周环宇大笑三声,进入卧室。
  景国北方,卫北要塞。
  北风烈烈,秋意最浓处。
  这座景国最北部的要塞之外,死气弥漫,恶臭飘荡,蛮族营寨连绵不绝,已经结成城市。
  原本漫漫绿野,化为黑地。
  蛮族围城数年,至今未能攻下,皆因东海龙宫水族襄助景国。
  这样的战堡要塞,景国北边足有七个,如同七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牢牢钉在景国与草蛮之间的大地上,阻止了草蛮侵略景国的步伐。
  明明是中秋佳节,明明是子夜深深,但,这里依旧杀声震天。
  战堡外的蛮族如同野草一样,杀了一茬又一茬,仿佛永无止尽,若不是有水族将士相助,战堡早在两年前就会被攻破。
  城下,蛮族的祭祀释放妖术,普通的蛮族利用强大的身体蛮横地攻城。
  城墙,人族一方先凭借强大的城防机关与水族的妖术进行攻击,一旦有蛮族冲近,读书人们便开始使用战诗词。
  这些读书人的身前,站着一排排全副武装的普通士兵,这些士兵很少出战,因为他们一旦出手,那便意味着蛮族攻到城头。
  他们存在的目的,便是用身躯来阻挡蛮族,保护读书人。
  城墙之上,张破岳手持官印,坐在虎皮大椅上,微微低着头,鼾声轻震。
  张破岳身穿龙族掺杂神物打造的海铁铠甲,铠甲之上到处都是划痕。
  只有妖王才能在上面留下痕迹。
  张破岳身边两个进士死死盯着附近。
  听到张破岳的鼾声,一个进士一边警戒,一边低声道:“唉,破岳将军七天七夜没合眼,在得知方虚圣就是张龙象后,终于放下心,再也撑不住了。先让他睡一会儿,不急,等醒来再告诉他蛟圣巡江之事。”
  “这么多年了,破岳将军一直没有变,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消磨蛮族的斗志,他天天在城头之上,有才气便参战,才气少了便坐下指挥。每当听到他骂蛮族,所有将士都会士气大震。”
  “唉,最近这七天,蛮族如同疯了一样,不惜血本攻城。可是,破岳将军却始终不向朝廷求救,咬着牙坚持,甚至也不让水族把消息传回龙宫。”
  “过了今日,就可以传回消息了。”
  “哦?为何?”
  “我这几天一直在琢磨,破岳将军虽然只字不提,一如往常,但我还是琢磨出点东西。岳阳楼文会如此盛大,蛮族必然会知道,他们必然想影响方虚圣,那么,若是能攻破咱们卫北城,活捉破岳将军,对方虚圣将是致命的打击。所以,这些天蛮族突然不惜一切代价攻击。”
  “原来如此!看来破岳将军早就知晓缘由,所以死压着文书不让上报,生怕被方虚圣知晓,影响中秋文会。”
  “唉……想起此事,我就眼眶发热,两人相距万里,没有只言片语,却肝胆相照,真乃我辈楷模。”
  “说来也是,自从得知方虚圣成大学士,将军的心情一直很好。他一直用方虚圣来给咱们打气,说他与方虚圣有约定,只要卫北城告急,方虚圣一定会前来。谁不知道方虚圣的厉害?所以只要他说起此事,鼓舞士气的效果比他大骂蛮族更好。”
  “我暗中传音,你暂且听着。破岳将军之所以如此说,是给咱们一个希望,毕竟虚圣亲临,比国君御驾亲征更能鼓舞士气。以我之见,方虚圣会出手,但不会来卫北城,而是会在京城!无论是宁安城还是玉阳关告破,方虚圣都不会出面,只有蛮族大军包围京城时,他才会出手。”
  “唉……道理我也懂,方虚圣乃国之重器,不能涉险,但心底总有一个念想,希望他能来,哪怕远远看一眼卫北城也好。”
  “谁说不是,但,对于人族来说,一个方虚圣比整个景国都重要!尤其张龙象与方虚圣实为一人,他的地位更高。”
  “既然地位更高,为何蛟圣即将出手,不见众圣出面?”
  “除了东海龙宫,其余三海龙宫非常期待人族半圣出手!”
  “啊?为何?”
  “西海龙宫早就想更改两族协约!这一次,若半圣出手阻挠,蛟圣退了倒无妨,万一蛟圣不退,双方真打起来,那西海龙宫就有借口撕毁协议重新制定。毕竟,人族已无孔圣。”
  “原来如此,宗雷两家与庆君真是用心歹毒,他们就是看准众圣不会出手阻拦蛟圣,所以才请蛟圣出面。我看,这一次方虚圣无法躲过了。”
  突然,张破岳睁开双眼,抬头望天。
  随后,卫北城所有人都听到三重圣道之音。
  张破岳一愣,手握官印,旋即放声大笑。
  “哈哈哈……不愧是方运!天下不靖,虚圣安之!”
  与此同时,象州巴陵城,九尊巨大的青铜鼎无声无息突破空间,降临其上。
  大夏九鼎。
  在九鼎出现的一刹那,数不清的人惊呼。
  “天啊!国运重器,社稷神物,已经多少年不曾出世了!”
  “原来,大夏九鼎的传说竟然是真的!”
  “秦始皇一统六国时,刘邦建国时,就出现过大夏九鼎,分镇八方,最后一鼎消失在国都上空。此事一直有争议,有人说是汉朝之后,为否定汉朝正统,各地陆续销毁记载此事的所有书籍。未曾想,九鼎再现!”
  第1756章 定乱,平危
  看到大夏九鼎,许多世家子弟轻声叹息。
  “方虚圣真乃神人。当年就曾引动象征史家力量的史道石门,今日,竟然能引动象征人族国运的大夏九鼎。”
  “自汉之后,九鼎已经绝迹,此次能唤出,意义非凡!”
  “都说文章安天下,可今日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意思。”
  “不过,这大夏九鼎有何用处?”
  越来越多的人疑惑不解地望着天空的九鼎,不清楚这九鼎的作用。
  雷廷真原本是一副淡然出世的模样,但在九鼎临空后,猛地站起,右拳紧握,嘴角轻轻抖动,眉头皱起,双目如狼。
  宗甘雨眼中闪过一抹愤恨之色,身为大儒,本不应该有这种神色,但,在宗家历代大儒的书籍中,都把大夏九鼎列为杂家圣道象征。
  一个非杂家弟子能引出九鼎,偏偏杂家大儒不能,甚至宗圣都不能,这让在场所有的杂家读书人无法接受。
  “方运!”宗午源咬牙切齿,没想到原本胜局已定,方运不过写了一篇文章,竟然引动传说中的力量。即便几乎没人知道大夏九鼎的作用,可这种层次的东西绝对不能小看,极可能会影响此次事件的走向。
  葛忆明却吓得一哆嗦,他只是葛百万的侄子,原本也只是名门之家的子弟,算不上豪门世家,若是庆国得胜,倒也罢了,若此次让方运胜了,那他极可能会成为一些人泄愤的目标。
  葛忆明横下心,舌绽春雷道:“我也不知道你们为何惊叹,无非是大夏九鼎而已,是比得过半圣文宝,还是比得过圣庙才气?我看,无非是绣花枕头,一草包而已。好了,方运写完这最后一篇文章,得偿所愿,一切都恢复正常,我们只需要等最……”
  葛忆明突然咬住舌头,痴傻地看着天空。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天空中第一座大夏青铜鼎吸引。
  因为,那尊大夏青铜鼎从高处斜斜坠落,目标赫然是长江之龙!
  大鼎飞驰,呼啸声声,最后落在长江之龙万丈之上,徐徐转动。
  随着大鼎的转动,长江之龙那庞大的身躯轻轻颤抖,水中亿万水妖鱼虾被震成肉浆。
  原本不可一世的长江之龙,在大鼎的威慑下,竟然开始徐徐下降。
  鼎镇长江!
  突然,鼎声长鸣,铿锵厚重。
  每个人都清楚地听到两个字。
  定乱。
  许多人茫然,不清楚这两个字是谁说的,但少数人立刻猜到,这第一尊鼎,名为定乱。
  几乎在听到这个声音的同时,一些读书人恍然大悟,全都明白为何《岳阳楼记》能引动大夏九鼎。
  天助者自助。
  长江乃是与黄河并称的人族发源地,千百年来养育着亿万人族。
  湖广熟,天下足,是说只要长江流域的粮食丰收,那么全天下的人族都不会缺粮,因为长江流域是人族最大的粮食产地。
  民以食为天,长江乱,天朝不安,民不安,则天下大乱!
  单纯的《岳阳楼记》,无法引动大夏九鼎,而单纯长江腾空,即便影响人族安危,也不会显现大夏九鼎。
  但是,在人族危难之际,在长江被外族控制之时,方运没有放弃,毅然决然顶着被蛟圣严惩、文名尽丧的风险,写完《岳阳楼记》,展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岸心胸和坚定意志,这才引发出大夏九鼎。
  李繁铭喃喃自语:“三重圣道之音,大夏九鼎,此文已经有两异象,而且皆是最顶尖的异象,不知会不会引发真正异象。”
  “诗词最高传天下,文章最高惊圣,此文定然在传天下之上,至于是否惊圣,不好说。”
  “的确,那《六国论》乃是论天下大势,社稷兴亡,鞭辟入里,自然可惊圣。这《岳阳楼记》更像是直抒胸臆,借古代先贤之名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本难惊圣,但其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道理精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有着远迈前古的胸怀,情理并重,即便首重个人情怀,也有可能惊圣。”
  “的确,之前也有惊圣的文章,但只是有一尊半圣意念降临,并非像《六国论》那般,诸圣皆惊。当年那次惊动众圣,除了《六国论》本身乃是千古一见的佳作,应该还有月树神罚的因素。”
  “这倒也是,方运说过,《六国论》刚完成时,因为与同为惊圣之文《过秦论》遥相呼应,于是贾谊贾圣意念降临,众生皆惊是之后的事。”
  “若是《岳阳楼记》真能惊圣,唤来半圣意念,那便不是人族半圣与蛟圣为敌,而是方虚圣以弱敌强!”
  “不好,长江之龙在反抗!”
  “昂……”
  长江之龙猛地仰天大吼,震耳欲聋,巴陵城内外的所有人都感到双耳生疼,但都不得不抬头望天,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就见天空那不知几万里之长的长江之龙猛地向上升腾,竟然把巨大的定乱鼎撞飞,摆脱了定乱鼎的镇封。
  那定乱鼎在天空滴溜溜打着转,不再下降。
  “嗷……”
  长江之龙仿佛有了灵性,发出胜利者的嚎叫,似乎在警告定乱鼎。
  但是,定乱鼎稳住身形后,再次下压。
  长江之龙毫无畏惧,正要升腾撞击,就见九鼎的第二座鼎降下。
  两座万丈巨鼎一降,威势无边,长江之龙猛地下坠,差点栽进干涸的江中。
  与此同时,许多人听到新的词语。
  “平危。”
  平危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