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
作者:未妆      更新:2023-04-23 03:18      字数:2581
  她说完, 伸出手指, 掌心躺着一只小小的蛊虫, 指尖轻弹,蛊虫飞出去,落在了姒眉的襟口处,她道:“不要随便伤人。”
  姒眉低下头,看着那蛊虫颤悠悠地沿着衣襟一路往下爬,看起来颇有些瑟瑟发抖的意味,等到了腰间的佩囊处,立即一头钻了进去。
  银白的月光洒落下来,女子已沿着宫廊走了,纤细的身影很快消失在远处的夜色阴影之中,少女站在原地,低垂着头,宫灯将她的影子拉得细细长长,孤寂无比。
  “我恨你。”
  少女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不可察的哽咽,她又重复了一遍:“我恨你!”
  一点水迹落在地上,打出一个圆圆的斑点,像是夏季突如其来的雨滴,很快又干了。
  月色凉如水,等到看不见姒眉的身影了,姒幽这才深深吐出一口气来,她觉得很闷,不知是因为空气闷,还是今日发生的事情闷。
  姒眉想要报仇,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当着她的面都敢给赵羡下蛊,幸好赵羡身上种了姒幽的心蛊,否则当真是防不胜防,一个不小心,他就变得和废太子赵叡一样了。
  但是迟早有一天,姒眉会发现下蛊对赵羡不起作用,她又与赵瑢是同一阵容,这么多年来,姒幽太清楚她的性格了,做事易冲动,全凭着喜恶来,性子单纯,但若是被有心人唆使,日后还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到那时,又该怎么办?
  姒幽站了一会,看时间差不多了,便准备往回走,正在这时,她听见了花木那边传来了细碎的人声,其中跳出来的一个名字令她停下了脚步。
  这回廊两侧都种满了藤蔓,此时串串紫色的花倒挂下来,被风吹得摇摆不定,这情景在白日里极是好看,此时却恰好将人的身影都遮盖住了,以至于谈话的人都看不见姒幽,当然,姒幽也看不见花木之后的情形,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听。
  “……事情本宫也按着他说的做了,不知他的承诺何时兑现?”
  说话的这个女子声音很是耳熟,姒幽想了想,才明白过来,是淑妃,正在这时,另一个声音答道:“您的意思,奴才会转告的。”
  淑妃的声音里甚至带着几分忍气吞声之意:“那就麻烦你了,劳烦转告一声,本宫当年说过的话,如今还是作数的,本宫确实无意与他相争,请他得饶人处且饶人。”
  那声音不软不硬:“是,奴才定当把话带到。”
  紧接着,轻微的脚步声远去,姒幽侧着身子,听那人是朝着东方走了,那是福寿宫的方向,她没动,继续倾听花木后的动静,淑妃还没走。
  过了许久,一个宫婢的声音响起:“娘娘,如今可怎么是好?您答应为他做事情,可是、可是他根本不会……”
  “不会放过我的,对吗?”淑妃的语气显得疲累无比。
  “娘娘……”
  淑妃叹气:“是本宫糊涂了,本宫原以为他不过是想报仇,可怎么也没想到,他的双腿竟然被医好了。”
  姒幽正听得认真,突然,她感觉到一只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另一只手搂住她细腰,将她紧紧圈在怀中,姒幽略微惊了一跳,很快便反应过来,转头望去,却见赵羡伸手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姒幽这才松了一口气,花木后的人声还在继续。
  “寿王殿下的腿已经痊愈了,这可如何是好?”宫婢忐忑地出主意:“不如,叫殿下回来吧?”
  淑妃声音一正:“叫他回来做什么?就他那个脑子,他最好在边关待着,永远都不要回来,否则会叫他这几个兄弟吃的渣都不剩。”
  “是……”
  脚步声渐渐远去,姒幽这才抬起头来,望见了赵羡面上的若有所思之色,她问道:“怎么了?”
  赵羡道:“她为什么不想让赵振回来?”
  姒幽想了想,道:“淑妃不是曾经对安王寄予厚望,还使计将你的赋拿给安王背么?为何她如今却要故意避开锋芒了?”
  闻言,赵羡笑了一声,道:“我猜,她大概是被赵瑢抓住了什么致命的把柄,还是与安王有关的,让她不得不受赵瑢掣肘。”
  他继续道:“这样一来,便说得通了,我一直觉得奇怪,为何我母妃的事情,她早不说,晚不说,却在那时候突然抖了出来,原来如此。”
  姒幽思索片刻,才挼清了思绪,道:“当初我们是抓不到废太子刺杀你的把柄,这才派人查寿王当年坠马之事,在宫中散播谣言,原本是想让皇后与寿王出头,大概是为寿王察觉到了,他便让淑妃引出你母妃被害的事情,逼着你出面。”
  “阿幽真聪明,”赵羡笑道:“到时候太子若真的被废,他便能坐享其成,若太子未废,追究起来,怨责也是落在我身上,确是一手好算计。”
  不过寿王到底未能如愿,赵羡抢先出手,把事情悄悄捅到了皇后面前,因为赵瑢被害一事,皇后积压了多年的苦楚与委屈一夕爆发,震怒之下,果然亲自去找了靖光帝,这才有了那一夜的惊变。
  若说赵瑢与赵羡都互相想借对方的刀,去杀废太子,那么最后还是赵瑢稍逊一筹,他的母后成了赵羡手里的刀。
  因着当年贵妃被害一事,赵羡对于淑妃心怀旧怨,如今看她被赵瑢拿捏,有苦说不出,不由冷笑道:“恶人自有恶人磨,她向来手段多,我们只需在旁边看着便好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任是刀俎再厉害,有朝一日,也会成为他人砧板上的鱼肉。”
  ……
  深夜时分,远处传来梆子的声音,一声声在寂静的长街上传开来,更夫拖长了调子:“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青篷马车驶过青石板的路面,车内点着一盏风灯,青年一手拿着书,正慢慢地看着,他旁边坐着的少女垂着头,一下一下地捏着小手指,赵瑢随意地开口道:“闷闷不乐的,宫里不好玩?”
  姒眉懒得答话,赵瑢也不甚在意她这近乎无礼的态度,放下书,望着她,道:“怎么了?”
  他耐心地等着,果然姒眉生了一会的闷气,怒气冲冲地道:“我讨厌她,讨厌她!”
  赵瑢顿了一会,才听明白她的意思,道:“是晋王妃?”
  姒眉猛地抬起头来瞪他,眼神凶得很:“什么晋王妃?”
  赵瑢想了想,从善如流地改了口:“你的阿幽姐。”
  岂料姒眉仿佛一只骤然发怒的猫似的,她忿然道:“不是我的阿幽姐!她是我的仇人!”
  这么些日子下来,赵瑢隐约也能猜出了她们之间的恩怨,遂道:“既是仇人,你为何又如此为难?”
  姒眉继续瞪他,矢口否认:“我没有!”
  赵瑢笑笑,不再试图激怒她,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再次拿起书看了起来。
  这次宫宴结束后,寿王赵瑢便正式踏入了朝堂之中,起初是在礼部,后来过了两个月,他又被调去了工部任左侍郎,尽管没有接任尚书之位,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与刑部尚书赵羡隐隐对立,互为犄角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