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离月上雪      更新:2023-04-23 05:28      字数:5749
  “精兵三万。”启啸庄重道。
  媛姬大笑一声,“三万……元帅你在跟本座开玩笑么?你们还真残忍,听闻原先的百万雄军在那小皇子面前灰飞烟灭也不过就是一瞬之间,现在是觉得死得不够多,不够彻底,要将剩下的残兵剩将的魂魄一起送去是么?”
  启啸闻言,那张爬满细纹的脸依旧跟冻过的一样,一丝表情都没有。
  邓辽上前一步道:“并非陛下所想,我等只是希望……”
  “只是希望尔等就算灭了国,也要我天山全数将士陪葬!对吧!”媛姬突然间放大了音量,语气似剑。
  启啸微微上前一步,神色平稳:“女王可是有为难之处?”
  “你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你先问问自己,你当时亲手杀了自己王家九十八口,坐上了仙冥首帅之时,可有为难之处?”
  媛姬此话一出,圣宫之中众人皆惊,可能唯一还能保持从容淡定的,只有卫曦和信彤。
  因为卫曦年岁太长,启啸的往事他自是有所耳闻,而信彤因拥有墨嫡所有的记忆,也是心知肚明。
  启啸这个名字,叶刺原本会觉得奇特,也是有缘由的,因为那“启”字,自然不像是姓。
  是的,启啸原本姓王,全名王启啸,长安全州省文桥人,文桥历史悠久,地灵人杰川秀美,物华天宝五谷丰,鼎鼎有名的道仙阁正是坐落于文桥清阳山上。
  文桥因属三河枢纽,商贸繁荣,富商云集,其中最兴盛的家族乃启啸所在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家业庞大,拥有丝绸、瓷器、珠宝、金银饰品的数十间作坊,每天文桥口岸装运的货船八成以上均为王氏制品;不仅如此,王氏家族还经营着不少大小规模的酒楼、当铺、赌场、窑子等,可谓日进斗金,腰缠万贯。
  作为家族第六代长子,启啸锦衣玉食,走在街上每当别人问他名字,他都很自豪地说:“我姓王,我叫王启啸。”
  但上述提及的瓷器珠宝、当铺窑子,绝非王氏家族最赚钱的生意。
  年幼的启啸,也以为自己的家族是因本分为商而发家致富的。毕竟在长安,就算是经营赌场和青楼,也都非违法之事。
  这个少年对于王氏的所有崇拜感、信任感、自豪感,就从他十六岁那年起开始丧失,直至最后的最后,荡然无存。
  启啸十六岁那年,父亲让他开始学着经手家族中最轻松,同时也是最赚钱的生意——官利代。
  在长安,有一个众人心知肚明的规则,为官若是考不上,则需买。
  世家子弟自然有钱买,但这很多非世家子弟因家中贫寒,十年寒窗终无果,则不得已来问王氏借。
  这桩生意因风险极高故王氏要求的利息自然不低,买中官职的官员通过正常的俸禄很难连本带利的还清,他们就不得不泯着良心,贪污受贿,变相搜刮老百姓,赚取暴利,还清利息。
  这其中尝到权力甜头的很多官员,心越来越大,就跟王氏借更多的钱,买更大的官,贪污更多的不义之财,获取更高的权力。
  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就是王氏家族经营了几代的官利代。
  因王氏家族不乏经商奇才,以至于到启啸祖父这辈,已经把这本见不得光的地下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最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从地方知县到朝廷正二品官员,都曾是他们的客人,很多还是常客、熟客,然后就是客拉客,你买完来介绍你家侄子买,这无疑让王氏家族赚得是盆满钵满,而与此同时,文武百官中盛权在握的很多人,也都被王氏一直拽着买官的把柄。
  所以在文桥甚至于整个长安,无论官场还是商场,王氏可谓富可敌国,如鱼得水,一手遮天;家族势力之强大,足以让当地的老百姓,不能够随随便便姓王。
  但如果你单纯认为,王氏家族家业庞大到如此份上,还仅仅限于上述这些赚钱途径,那就太小瞧这第一望族了。
  被父亲经常带去赴宴应酬,认识很多达官显贵的启啸,那个还年仅十六岁的启啸,最初还没有办法彻底理解自己借钱给他们,与他们经常来还钱的背后,隐藏着怎样肮脏的事实。
  那些剥削百姓、执法不公、官官相互、沆瀣一气的事情也自然不会让启啸明着看到,毕竟从他们借钱买官,到真正欺压百姓,还需要个过程。
  但启啸十八岁那年,父亲带他做的事情,却让还是少年的、心灵洁净的启啸彻底寒了心。
  那年,启啸记得父亲带他去了家族后山的一处地下酒窖,名义上是酒窖,等启啸下去一看,竟有两层。
  这第一底层是酒、第二层暗门一开,让启啸瞠目结舌,因为他看到的不是酒坛子,而是军火。
  那军火究竟有多少呢?
  启啸记得第二日父亲派来的马车足足两百多辆,还都是四马八轮的货运马车。
  启啸问父亲这马车是要拉向哪里,父亲回答说是拉去东陵城皇家铁骑。众人皆知皇家铁骑乃长安全州正统部队,负责长安以南的边境安防。
  “爹爹,是边境有战争了么?是有外族入侵了么?”启啸问道,眸色有些焦急。
  “哦呵呵,儿啊,是有外族,但不是战争,你知道南境之国很贫穷吧?”
  启啸点了点头。
  启啸的父亲笑眯眯地继续道:“儿啊!自古穷山恶水出刁民!那些刁民饿着肚子,可是饿得眼都绿了,稍微施舍那么一点点恩惠,就什么都愿意做!爹呢,定期给他们些银子,让他们抢掠周边的村庄,今天抢一点明天抢一点,抢完就躲回山里,这时候当地的百姓就会频繁报案,衙县人手不够,抓也抓不过来,就会跟上级请求动用军队。”
  启啸闻言大惊,“所以爹爹,咱们这些火药都是卖给皇家铁骑的?”
  “哈哈,正是正是!要说那些个刁民抢完就会躲回大山里,根本无从找起,皇家铁骑那些正统军哪有闲工夫跟他们这类土匪耗啊,那最省力的方式,就是直接炸山啊!”
  启啸听完,完全伫立在原地,身子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
  只听他爹得意地继续道“咱家最机密的生意可就是这个了,儿啊,这些军火卖的价钱可让咱们赚十倍都不只,远比酒楼啊、丝绸啊那些生意来的轻松多了。军队嘛,从不缺钱,也不还价,他们的生意是最好做的。咱不贪多,一年就做那么一两回,就够吃十年的。你说老不打仗,太平盛世,那咱家这些军火可不就白白腐朽浪费了不是。”
  “爹,你想过那些被炸的难民么?”启啸冷冷道。
  “哎!哈哈!爹怎么会是那种人,爹可是好人,爹的原则就是,做生意绝不搭人性命。”启啸的父亲一把搂住启啸,低声道:“那些刁民啊,抢了就跑,开始是躲在大山里,但是正规军一到,他们早就接到爹爹通知,撤得远远的啦,那座山啊就是座空山,炸不死人。”
  “那那些被抢的百姓呢?他们怎么办?”
  “那些百姓嘛就更不是事儿了,爹爹雇佣的刁民可不是什么都抢,专门抢值钱的但不好转手的金银首饰,抢来的东西会统一送到一个集合点,运给咱们;每年被抢了多少百姓报官都有账目明细,咱们不是各地都开有当铺么?这只要是能对得上账,爹爹就称是别人来当铺里当的,我们王氏家族就当做好事,积善德,间间断断几年,白送回给县衙门发给百姓。”
  启啸闻言瞪大了眼睛:“所以爹爹,您这么多年都是这么做的么?”
  “可不是?!那地方的老百姓还叫爹爹活菩萨呢!每次爹爹去那儿,全城百姓倾巢而出,洒泪相迎啊!儿啊,有空爹就带你去那地方看看,看看什么叫做神仙下访,万民皆欢啊!咱家这就叫做名利双收!”
  可能也就是最后这句“名利双收”,让启啸彻底与家族决裂,毅然决然地拜入道仙阁。
  仙冥前任军师李德义,李渊的父亲,天恩门宗师,同时也是一手栽培了启啸的师傅,先前对其道出:“百战不殆之人,必无弱点,至亲至爱,乃前程羁绊,若尔望有日能封战神之神,先除王氏家族。”
  启啸闻言,想起了陪着父亲觥筹交错的日子,想起了那些油头滑面的官员,想起了触目惊心的火药,想起了贫苦难耐的百姓,想起了骨瘦如柴的难民,想起了父亲的那句“名利双收”,于是乎在李德义面前单膝而跪,铿锵一句:“诺!”
  —————————————————————
  第140章 圣宫议策
  王氏,文桥第一望族,长安第一富商,一夜之间,血染家宅,满地横尸。
  此事至今仍是长安第一奇闻,被百姓祖辈口口相传。
  有人说是天谴天灾,因果报应;有人说是皇上秘旨,满门抄斩;有人说是商场仇敌,复仇雪恨;更有人说不过是一场瘟疫,无需大惊。
  但这其中的过程,也就启啸自己明白了。
  此时天山圣宫中面对媛姬的那个问题:“亲手杀了自己王家九十八口,坐上了仙冥首帅之时,可有为难之处?”启啸停顿了片刻,而后眸光镇定道:“回女王,末将并无为难之处。”
  媛姬闻言面上虽无波澜,但牙关已紧紧的咬在了一起,这个启啸,不过一介凡人,能封战神,如今问鼎天下,果然心如岗岩,硬乎寻常。
  邓辽瞅见气氛突然僵持不下,便笑道:“女王陛下,臣到有一见,不伤及两国一兵一卒,便可降了那玄鸳魔梓焰。”
  媛姬将视线从启啸身上抽了回来,撇了一眼邓辽,语气有些疲散道:“说吧。”
  “臣以为,此事还需请出肃钰殿下。”邓辽道。
  媛姬一听到“肃钰”这个名字,眼神顿时聚焦了,全身不自觉地警惕起来,这个极为微小的变化,旁人看不出,唯有启啸捕捉到了。
  邓辽继续道:“肃钰殿下乃三青神族,抬手点指可灭一方疆土,想当年剑南山移苌峡,数不胜数的厉鬼幽魂可是全数死在殿下那万夫莫敌的三青幻术下,还有魔梓焰,纵使当时他体内封着神器,还吸走了我仙冥百万仙兵的精魂,最后也一样败给了殿下,所以恳请女王,可否请殿下再次随我等去一趟玄鸳,彻底收了那妖孽?”
  媛姬闻言没有马上接话,而是一直注视着邓辽,目光有些意味深长,指尖在王座的扶手上轮流弹动着。
  邓辽被媛姬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微微低了低头,双手攒在一起,从始至终躬着身子,十分谦卑,十分虔诚。
  “御史大人,您这一计,怕才是到访我天山的真正意图吧?”媛姬冷冷道。
  “非也非也,女王陛下……”未等邓辽说完,媛姬冷哼道:“这番恭维之言上次来你已经说过了,他那晚不也二话不说就随你去了仙冥么?结果呢?封得好好的恶灵你们自己没能耐看好,”媛姬说道这里眸光扫了一眼启啸,“如今又来我天山差遣肃钰,你们把神族当什么?当你们仙冥的臣子么?!”
  邓辽闻言微怔,因那日魔梓焰复活,仙冥生灵涂炭,正是邓辽前来天山请出的肃钰,但那夜邓辽并未亲眼见到媛姬,难道当时她就在肃钰旁边?难道她是用天山隐身术隐着身子?
  但这时不允许邓辽过多细想,视神族为臣子,此等大罪怎能无故扣在仙冥的头上,邓辽正要说什么,不料媛姬道:“你们启啸元帅不是仙冥的头号武将么?不是号称战神之神么?不是万年来带兵从无败迹么?身为武将,此时不替国出面,夺回神器,难道闲在皇庭宫等死么?!”
  众人皆知仙冥首帅府又称皇庭宫,正是启啸居所,媛姬所谓的在皇庭宫等死,自然是说启啸身为武将,不出战则只能在家等死的意思。
  媛姬之言,对于仙冥使者,句句如刀,但是对于恨启啸恨得牙痒痒的景蔚而言,乃大快人心。
  景蔚先前也担心,那个众人口中相传的曾带领天山帝国走向毁灭的女王,那个当众被天神赐死的肆挑战乱的恶灵,是一个事非不分,十恶不赦的君王。但就刚才女王的一系列言行,景蔚至少确定了两点:
  其一,媛姬并非是非不分之人,她懂得何为恩、何为仇,叶刺和墨嫡都是功臣,故她不会因叶刺私自放走魔梓焰而继续追究,甚至还会因墨嫡之死让启啸偿命;
  其二,大局面前,媛姬同之前传言的完全判若两人。她爱民惜将,很明显此时她并不同意天山出兵助仙冥夺回汲魄,从审时度势的角度来看,现在对玄鸳出兵无异于两千年前攻上神界三青门,毫无胜算。
  不过有一点景蔚没看明白,女王似乎也不愿意让肃钰殿下出面。
  要知道邓辽所言不假,如今世上能够毫无悬念制服魔梓焰的,只有肃钰殿下了,毕竟魔梓焰的存在,对全天下都是一个巨大隐患,他存在一天,这世间就不安定一天,尽快让神器归位,重回六界制衡的格局,至关重要。
  正当景蔚思索其中的缘由时,启啸庄重道:“女王陛下,战争绝非儿戏,地、时、势、智、勇,缺一不可。”
  “你是在教育本座么?”媛姬眯起了眼睛。
  “臣就事论事。”启啸面色严峻道:“玄鸳岩洞万千,易守难攻;敌方军阵过万,兵数实力悬殊;且魔梓焰如今坐拥三件上古神器,神力自是经天纬地,纵使我方将士再有勇有谋,贸然进攻,无异于自取灭亡。”
  “是啊是啊,”邓辽忙复合道:“女王陛下……”
  “御史大人,是什么?”媛姬再次打断了邓辽,“这越是实力悬殊,越是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才越能体现他战神启啸的实力,是吧,元帅?”媛姬说着饶有兴趣地看向启啸,“不然,人家都以为,你战神的封号无非就是因为兵多将广,毫无过人之处!”
  启啸闻言,那毫无表情的脸终于有了变化,他的嘴角微微的抽动,就连脖颈里的经络都能看得格外清楚。
  “女王陛下,能否让我等见一见肃钰殿下?”邓辽道。
  “神族哪是你们想见就能见的?!”媛姬怒声一句,说着骤然站起了身,一挥袖口道:“你们回吧!”说着就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只留下一阵严肃中带着傲慢,镇定中带着怒意的女子之声,“回告祥适,若为魔梓焰,勿扰天山,否则我媛姬这次,亲自要了他儿子的命!”
  —————————————————————
  第141章 圣坛之下
  九天圣坛之下,是一座方形宫殿。
  宫殿内柱都是由多跟朱色巨柱支撑着,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颗枝藤缠绕的树,树根之下依托的好似不是土,而是波浪般的海水。
  殿内装潢古色古香,四面墙上更有当时令叶刺难忘的紫色爬山虎,其实这些爬山虎在春季是淡淡的绿色,像汹涌的海浪,一层一层的,只有到了夏季末端,秋季将至时才会逐渐变紫。
  大殿中央是一池青蓝色的海水,池口长宽均等,每边都可并排站下二十多人,水深百尺有余。
  一条青蓝色的巨龙从池水中缓缓浮起,龙首最先露出水面,龙眼依旧闭着未曾睁开。这龙好似凭着直觉朝池边慢慢游去,很慢很慢,游过之处泛起层层涟漪。
  过了一会儿,龙首贴到了池边的地砖上,而后好似有些挣扎的将自己水下的身子缓缓地、吃力地拖上了岸,整个过程大约耗费了将近半炷香的时间。
  当整条龙身直至龙尾完全上岸后,便化作了一人。
  此人一身月白细花纹底锦服,头半枕着自己的一只手臂,湿漉漉的身子有些微微蜷缩,眉头紧蹙,整个人趴在冰冷的地面上,淡紫色的长发盖住了身子大部分地方,也盖住了他的面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