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3007
  众人也觉得有道理,毕竟苏敏是唯一一个把这两人都收拾过的。
  进了赵宁宁她们的屋子,两人正打的兴起,你踹我一脚,我踢你一下,嘴巴里还叽叽咕咕的对骂个不停。
  她们先在床上打的架,然后又从床上转移到地上。
  所以铺盖床褥都被扫到地上了。
  见苏敏她们进来,这两人看了众人一眼手里的动作也不停。
  然后男知青们听见动静也进来了。
  但屋里太小站不下这么多人,再说这两人打的衣服松松垮垮的,很容易就能看见肚皮。
  甚至赵宁宁的衣服领子都被拉到了锁骨那儿,再往下就露点了。
  这男知青们就不好拉架了。
  男知青们就给了苏敏她们个靠你们了的眼神然后躲出去了。
  苏敏她们得先把两人分开,不然大队长来了瞧见她们胳膊大腿的也不好。
  于是苏敏去拉赵宁宁,卫国沈月和苏小云去拉魏婷,许安安这时也进来了,就帮着苏敏拉赵宁宁。
  赵宁宁不甘心就这么停下,嘴里叫嚷着:“别管闲事,你们别管闲事,今天我一定要打死她。”
  魏婷才不怂呢,她也回话:“来啊,你来啊,我还怕你不成。”
  两人的架势都和疯婆子似的。
  苏敏才不管,她趁机从背后架住赵宁宁,她个子比赵宁宁高几厘米,用力一提,就把赵宁宁拽到门口了。
  她这操作把众人惊了一下,许安安忙抓住赵宁宁的两条胳膊。
  赵宁宁怒的要蹬苏敏,但苏敏在她身后,架着她咯吱窝让她不好低头,她也就看不见苏敏脚在哪里。
  好几次都蹬空,脚踹来踹去白费劲儿。
  气的她张嘴就要咬苏敏的胳膊。
  苏敏看见她动作,直接把她摔床上。
  这一摔她就清醒一些了。
  魏婷也被三个人按着,动弹不得。
  但魏婷手里还有从赵宁宁头上拽下来的头发,脸上也被赵宁宁抓破了。
  赵宁宁脸上有个巴掌印,胳膊上也有伤。
  除了这些,她们的衣服也都被彼此撕破了。
  这时候的衣服布料本来就不算好,还都穿了挺长时间,平时小心着才不会磨损,现在这样自然一撕就破了。
  分开了两人,苏敏就问秦静:“她们是怎么打起来的?你要说实话。”
  秦静看了看赵宁宁,又看了看魏婷,最后看向苏敏,这三个人她哪个都不敢惹,只能努力的客观的讲述这件事。
  事情也简单,开始是她和赵宁宁魏婷三人说话,然后就说到收松仁上了。
  一斤松仁能做十几斤糕点,把松果制作成松仁也废了不少功夫,最后定下是一斤三块五。
  一百五十斤就是五百多,每个人都能分一块多。
  而且队长说了,糕点厂有放旧的糕点,到时候每个大人都能分三两。
  这三两糕点也值五六毛。
  于是赵宁宁就开始夸陆建军能干。
  但是上次陆向红不是来知青点,还特意到赵宁宁跟前说让她别痴心妄想,他三哥一定不会看上赵宁宁的。
  当时魏婷他们新知青也已经来了,所以魏婷也知道这事情。
  然后闲聊中魏婷就说了句能干又怎么样,反正人家又看不上你。
  赵宁宁一听就火气上来了,直接就骂魏婷。
  魏婷也不是好惹的,就和她对骂,骂着骂着两个人就大吵起来了。
  秦静又拦不住。
  然后魏婷直接甩了赵宁宁一个巴掌,赵宁宁被打蒙了,魏婷打了还不算,还在骂赵宁宁痴心妄想。
  赵宁宁平时是欺软怕硬,但她是真喜欢陆建军,受不了别人这么说,最后就和魏婷打起来了。
  苏敏:好叭,为了爱情而战嘛。
  这时陆大队长也来了,他问两人打架的原因。
  沈月抢先一步说:“没什么,就是她们两个闲聊着发生了口角,没控制住脾气就动手了。”
  知青们都知道这事儿不能说实话,总不能告诉陆队长说她们是因为你儿子打起来的。
  这让陆队长怎么处理这事儿。
  就是打架的两个人也都闭嘴了,冷静下来也觉得自己丢脸了。
  最后陆队长把两人都狠狠的说了一通,还让她们每人写三百字检查。
  魏婷不清楚,但赵宁宁是那种看书就头疼的人。
  知青们但凡有谁捧着书本她就阴阳怪气的说人家装模作样。
  在她看来连看小说都是在装模作样,可见她有多么的不爱看书。
  估计初中也都是在学校混着读完的。
  但她现在还想当陆大队长的儿媳妇呢,自然不敢瞎比比。
  魏婷同样不敢惹地头蛇的大队长,只能接受惩罚。
  这一场架打的,脸上身上都有伤,衣服拉出了大口子。
  最后还得写检查,到时候要在所有社员们面前一起读。
  简直亏大发了。
  估计赵宁宁和魏婷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连着好几天她们两个都脸色不好看。
  第21章
  冬天了,终于能清闲一点了。
  知青们和老乡们不同,老乡们忙完了地里的活儿就还得忙家里家外的活儿。
  趁着农闲,不仅得把家里来个大扫除,就是有嫁闺女娶媳妇儿的也都得趁着空闲的时间来办。
  知青们没有那么多事情,一个个的窝在知青点,勤劳点的就拆洗一下被子,补一下旧衣服,做双鞋子。
  或者趁着有时间好好的看看书。
  知青们其实能看书的时间不多,平时上工,又忙又累。
  忙完天色也不早了,村里可是没有电灯的,点着煤油灯看容易眼睛困不说还容易坏眼睛。
  偶尔点点写写信也就完了。
  要是真想看书那都是早上天一亮就起,趁着光亮读书的。
  苏敏自从下了决心要好好看书后就是这么做的。
  她们屋子里五个姑娘,每天朱红睡的最早,起的也最早。
  苏敏就让朱红也把她叫起来。
  她们两个起床了以后也都静悄悄的,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做针线。
  开始朱红还挺好奇苏敏怎么突然又开始读书了。
  是的,又,以前朱红刚来的时候苏敏也来了只有一年,那时候她就总是抽着空看高中的课本。
  后来说看的差不多了,能自习会的都会了,不会的也没法子了,知青点的高中生本来就不多。
  念书好的高中生也就更少了。
  韩奋起他们说苏敏念书聪明,自学了也不比他们差。
  苏敏可不像是原主那么学霸,她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咸鱼。
  因为原主太过聪明,她遇到不会的问题还不能和人请教,要不然会被人怀疑这姑娘怎么突然变傻了这么多。
  所以苏敏只能靠着自己的记忆硬啃高中的课本。
  然后将课本看了一遍之后,她感觉自己也能马马虎虎,囫囵吞枣的看懂了。
  但要做题什么的又下不了手。
  苏敏只能借口想复习以前的旧知识,问刘霞借来了她小姑子小学初中的课本。
  刘霞小姑子名叫陆小妞,还是上户口的时候起了大名叫陆云。
  陆家人丁兴旺,男娃也多,各家过得也都不算太紧张,在整个村子里也算是好人家了。
  但花钱送女孩子读书大部分陆家人都舍不得,不只是女孩子,男娃也舍不得。
  在家下地最起码能把自己的口粮挣出来。
  去上学要花钱不说,家里还得补贴那份口粮,这个年月就是口粮也出不起啊。
  所以就是陆家人,不少人家也都是挑一个念书最好的去读初中。
  其他都是读个小学,读到能干活了就去地里上工了。
  陆云能读初中也是因为他二哥陆卫民同意去的。
  现在又读高中,那是她二嫂刘霞出的嫁妆钱供她读书。
  可以说现在五大队六大队两个大队的姑娘们要说有福气,第一还是队长家的陆向红有福气,第二就是陆云了。
  一个姑娘,家庭成分好,又有高中文凭。
  那毕业了就算去不了县里,镇里,那到公社找个临时工的工作也不难。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