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3055
  嫂子们又有哥哥们给寄来的布票,这票咱们也用不着。”
  “所以不如把票给苏知青?”陆建军问他。
  陆建民奇怪的看着自家哥哥:“你怎么会这么想呢,自然是卖给苏知青啊。
  苏知青缺布票,咱们又有多余用不着的,不如卖给她。
  换来的钱够咱们去看场电影了。”
  陆建军奇怪:“你怎么会觉得把票给苏知青,苏知青会补你钱啊?”
  “因为我知道苏知青不是那种喜欢贪人小便宜的人啊。
  但我没想到她竟然把布票还我了,然后又被陆向红看见。”
  陆建军还是觉得弟弟的思维很奇怪:“可苏知青给了你十块钱,最后你花了十块五毛钱,还和苏知青说剩下两毛,也就是说你贴近去了七毛钱。”
  “对啊。”
  “那你既然觉得苏知青是个不会贪小便宜的人,那她又为什么没还你这七毛钱?”
  陆建民说:“当然是因为苏知青不知道该给我多少钱合适啊。
  给的太多,三块五块的苏知青承担不起。
  给的太少五毛一块的,一是有可能直接给少了,二来这东西的帐算清了,人情的帐又该怎么算。
  所以不如先不给,而是把这事儿记心里头。等以后有了机会再还就行。
  你看,这不是很快就有了机会。”
  陆建军觉得四弟说的也有道理,但问他:“你怎么能知道苏知青是什么想法啊。”
  陆建民说:“猜的啊,管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现在从明面上看上去就是这么回事,那我就当的确是这么回事不就行了。”
  陆建军听了感慨:“我都不知道你是大智若愚了,还是大愚若智了。”
  第36章
  陆建军有的时候觉得自家弟弟真挺让人头秃的, 说了想送苏知青一些棉花当感谢礼,就开始四处寻摸着要买棉花。
  但棉花是好买的吗?有票也买不到啊。
  尤其现在入了冬,那更是供不应求。
  陆建军怕他没经验被那些专盯投机倒把的人抓住,只能让他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自己。
  每当这个时候,陆建军就理解了小时候大哥二哥带自己时的无奈。
  他喜欢吃烤黄鳝,五六岁的时候就想自己下水去抓黄鳝。
  还是两个哥哥拦着自己,然后一边教训自己一通, 一边下水帮自己把黄鳝捞上来, 还要给自己烤好。
  当人哥哥真的很不容易啊。
  现在话是答应下来了,但该从哪儿买棉花呢?
  供销社肯定买不到, 这种紧俏的东西全都被走后门的买走了。
  百货大楼也是一样的。
  那就只能看看跑过新疆河南河北山东这些地方的货车司机手里有没有存货。
  或者是看看途径这些地方的火车工作人员手里有没有。
  陆建军倒是认识一个开货车的,也是因缘巧合下结识的。
  当时货车司机李哥正在追扎他车胎的小孩子,陆建军就顺便帮他追住了人。
  李哥一听陆建军第一次来找他办事,就是想要一些棉花, 当场答应。
  但是他也实话说:“小陆啊, 我能帮你买到新棉花, 但是我手里也没有了。
  所以这价格我只能帮你说和说和, 但是不便宜。”
  陆建军问:“那大概是个什么价格呢?”
  李哥伸手比划了个七,说:“一斤棉花最少得七块钱。而且量也不多, 你要是想做棉被什么的那就别想了。”
  这价格确实不便宜了,做一件棉袄怎么也得两斤的棉花, 再加上布,最后得二十多呢。
  要是再做棉裤,又是二十多, 一身下来就得四五十。
  像他爹在村里头种地,辛辛苦苦两年时间也就是能挣个五十来块。
  但陆建民说苏知青只想要一个够做棉马甲的棉花。
  可见苏知青脑子还是清楚的,知道愿望不能说的太大。
  最后陆建军还是拜托老李买了十块钱的棉花。
  老李手里也有布,还是印着红色花儿的那种布,老李说这布做棉袄可好看呢,姑娘们都喜欢。
  是的,老李以为陆建军是想给他对象淘换东西。
  陆建军也没多解释,主要这事情越解释越乱。
  看着那绿色的底子上印着大红色花朵的布,陆建军是不太相信现在的姑娘们都喜欢这种布。
  这是什么布啊,也太丑了吧。
  但老李不至于说这话来骗自己。
  最后陆建军还是让老李给自己裁了够做一件马甲的花布。
  这布老李没和他多收,只要了三块。
  老李说这布其他人得卖五块钱。
  陆建军不敢相信真有人花五块钱买这么丑的布。
  但自己也没比别人好多少,不也是掏了三块钱。
  可他觉得自己买这布不是因为老李说的姑娘们都喜欢。
  而是因为这布比供销社的布厚实。摸上去手感很好。
  这么一块布去供销社花布票也得一块七八。
  现在老李这不用布票三块就买到了,仔细想想也还是赚到了。
  不过当司机真赚钱啊,不仅工资高,福利好,而且还能赚外快。
  甚至他们赚的外快不不比平时的工资低呢。
  虽然司机跑长途挺累的,但是一个月能挣个一百多也很值啊。
  陆建军觉得自己高中刚毕业那会儿还是见识浅,只觉得钢铁厂就是好单位了。
  只看工资,没想过私底下能赚到的外快。
  像他们钢铁厂,也就只有死工资拿。
  而且跑长途也可以增加不少见识啊,这可是呆在厂子里所比不了的。
  陆建军有些觉得遗憾。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还是买到了陆建民再三强调的够做马甲的棉花。
  不仅如此,连做马甲的布也买好了。
  也算是完成陆建民交给他的任务了。
  之后陆建民上班,没什么假,就催陆建军回村一趟,好让苏知青能早点穿上新棉衣,不至于再受冻。
  陆建军快被他烦死了,在村里有炕,炕可比他们睡的这床暖和多了。
  再说现在都腊月了,这些天也不用干什么活儿,能有什么受冻的机会啊。
  但犟不过陆建民,陆建军就骑车回了村子里,没先回家,免得因为一点棉花家里又闹起来。
  陆建军直接去了刘霞家,这个时候陆云也放寒假了,见了陆建军就喊他哥,还和他问好。
  反正自小陆向红除了嘴巴比陆云会说道以外其他地方都比不了陆云。
  而且陆云也不是嘴笨,是人家知道什么事情该说,什么事不该说。
  陆建军也和她打了招呼,背着自己的布包进屋去找刘霞了。
  他先把来意和刘霞说了,又说:“嫂子,苏知青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这次建民已经被厂长记住了。
  以后我再想办法帮他转正就容易多了。”
  刘霞听着感慨人家陆建民就有这么为他打算的好哥哥,而自己家丈夫那大哥呢,就知道拖后腿,找麻烦。
  烦都要被他烦死了。
  她也知道苏敏这次帮忙作用要真是有这么大,那陆家两兄弟送些棉花也不算太厚的礼,接了也没什么。
  要是陆建民真转正了,一个月多出来的工资就够买这些棉花了。
  陆建军又说:“不过嫂子,这话儿该怎么说还是得让您帮着想想。
  一来是不好坏了苏知青的名声。
  二来我又怕向红知道了闹腾。我总不能想着感谢人家苏知青,到最后反而是给人家添麻烦了。”
  刘霞就说:“放心吧,我就说这是我托你买的。
  正好我结婚的时候也准备了过年要做新棉袄用的棉花。
  我就说我的棉花不够让你帮忙买的。你买多了,剩下一点我就匀给苏敏了。
  至于这布,就说我不喜欢这个花色就行了。”
  刘霞也是真不太喜欢这种绿底子红花儿的布,觉得搭配的实在是太奇怪了。
  她拿手比了一下,果然把手衬的又黄又暗,想来穿上也不见得能把人衬托的多好看。
  这布要不是绿底子就好了,哪怕是粉色的底子大红花儿呢,于是她就问陆建军有没有这个样儿的布。
  陆建军:并没有感觉粉底红花比绿底红花好在哪里。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