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3550
  “对,音乐可以带给人快乐。”
  这时上课的铃声响了, 苏敏说:“嗯,下一节有我的课,那我和其他老师换一下课, 等我回来后继续谈?”
  “不必这么麻烦,你去上课吧,我去旁听看看。”
  看着在教室里教学生们唱歌的苏敏,沈爱国惊讶的说:“我看你在报纸里说苏知青很会唱歌,但没想到她唱的不比省市文工团的差啊。”
  刘涛说:“是啊,这样的水平只当一个小小的音乐老师实在是太屈才了。也不知道以前文工团来招人的时候怎么没把苏知青招进去。”
  沈爱国就说:“还能为什么,不就是苏知青没什么门路嘛。我们都知道,就算文工团下到县城里,公社里招人,但只有那么一两个名额。十几个公社争一两个,这种情况下又怎么能轮到苏知青呢。”
  “也是,而且我听说苏知青为人挺低调的,之前也没什么人知道她擅长唱歌。”
  沈爱国看着苏敏,突然说:“我发现苏知青还长得挺标致的。”
  刘涛警惕的看着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可是有家庭的人。”
  沈爱国摆摆手:“你看你,想哪里去了。我是说你看苏知青适不适合当演员?”
  “当演员?什么意思?”
  沈爱国就说:“电影拍出来要想受欢迎,不仅得演员演的好,剧情写的好。还得有个噱头。”
  刘涛警告他:“这样的话你在我跟前说一说就可以了,可别让其他人听见。拍电影是为了艺术,是为了宣扬无产阶级的精神。噱头不噱头的你这想法可不好。”
  沈爱国摸摸鼻子:“我也就是那么一说。好了,我的意思呢,就是我这部电影的主角完全可以让苏知青试试啊。你想想,观众听见这样的新闻是不是会对电影挺感兴趣的。”
  刘涛觉得沈爱国说的也有道理:“话是这么说,只是苏知青又没有演戏的经验。”
  “所以我只是有这么个想法,还没有决定啊。今天我先了解了解苏知青,明天再去见见那三个被救上来的孩子。还有老乡啊,其他知青啊我都得去看看。”
  “也行,对了老沈,我听说你们制片厂准备这部电影也挺长时间了。”
  沈爱国叹了口气:“从六七年开始,下乡的知青有的已经背井离乡八年多了。这种日子过的久了,要么是没有了希望,接受现实。要么……”
  刘涛听懂了沈爱国的意思,要么这些知青会把不满的情绪积攒起来,越积越多,如果哪一天实在受不了,一朝爆发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所以你们才要拍一部反应知青和老乡的电影啊。而且这部电影如果是让知青本人饰演更有说服力。”刘涛说。
  沈爱国叹了口气:“有苏敏这样和老乡们相处的很好的,自然也有势如水火的。而且我听说苏知青呆的这两个大队大队长在村民中都挺有权威。压着村民不让他们搞事。村民们对知青友好,知青才可能对村民们友好啊。”
  “等我们明天去了那两个大队,你就能亲眼看看当地老乡们是什么样的了。”
  沈爱国点头:“对,我的剧本里村民也都有不少戏份。”
  等上完课,沈爱国又问了苏敏不少事儿。
  到了第二天,是个星期五,苏敏就和学校请了一天假,陪着刘涛和沈爱国回五大队。
  这还是苏敏出来之后第一次回去呢,之前是忙着写去了市里的发言稿,还有抽空和陆建军约会。
  明儿才是十一之后第一份假呢。
  刘涛是市里的记者,认识县里不少人。
  现在听说有编剧想把苏敏的事情写成剧本,县里领导自然是愿意的。
  这电影要真拍出来播出之后那全国都知道有这么一件事了。
  自己管的地方知青和老乡们处的这么好,他们也是有功劳的。
  这就是政绩。
  最后还把小汽车开过来,让苏敏他们坐着小汽车回乡。
  苏敏坐在小汽车上,看着开车的司机得意的样儿,一个劲儿的夸小汽车多好吧啦吧啦,他们可以坐一次多了不起吧啦吧啦。
  听得苏敏都忍不住想嘚瑟什么啊,一个小汽车,她没小汽车但是她有过驾照啊。
  而且陆建军现在连大汽车都能开,区区小汽车,科科。
  回了村,这会儿已经是秋收的时节了。
  大人小孩子们看见汽车就跟着围观,苏敏让一个小孩去叫大队长,然后指引着司机把车开到大队部。
  很快,两个大队的大队长都来了。
  听了沈爱国的来意,当下就领着他们去地里。
  苏敏自然也跟着,她才离开一个半月不到,就感觉自己离开这片土地很久了。
  去年这个时候,苏敏才来到这里,当时生着病,又对这个年代一头雾水的。
  现在想想,当时真的是一门心思的熬日子。
  每次快撑不下去了,就鼓励自己坚持坚持再坚持。
  她吃了从没吃过的哭,受了从没受过的累。
  现在想来都觉得不可思议,自己竟然就这么度过了一年。
  这一年她真感觉自己是长大了不少,不仅可以把自己养活好,还交上了男朋友。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以前看鸡汤苏敏最烦什么黎明前的黑暗啊,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啊之类的话。
  现在自己经历了,就觉得很有道理。
  就算不去当老师,单说种田苏敏也觉得自己肯定比以前种的好。
  晚上刘涛和沈爱国去了大队长家住。
  苏敏则去了刘霞家。
  她本来是想去知青点的,但是一来知青点没有多余的棉被给她盖。
  二来知青点又新来了两个女知青和一个男知青。
  女知青们自然是住苏敏原来那屋。
  苏敏在的时候炕上住五个姑娘不算拥挤。
  现在已经住了六个人,苏敏要是再去,七个人难免会觉得有些挤。
  不过她还是去知青点坐了坐,和他们都打了个招呼。
  赵宁宁看见苏敏都快酸死了,嘴巴里不停的嘀嘀咕咕。
  朱红她们很想念苏敏,拉着她问东问西。
  苏敏就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生活讲了一下。
  讲完朱红就羡慕:“真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回城啊。我要是什么都不会只能种地就算了,可我会别的,就感觉很不甘心啊。”
  苏小云是去年秋天下乡的,没吃太多的苦。
  甚至可以说她吃的苦还不如苏敏多呢。
  苏敏穿来的时候苏小云还没下乡呢。
  到了今年春耕,每天又忙又累,苏小云和魏婷这两个新来的可算是知道种地是怎么回事了。
  她们有好几次都受不了干活干的就蹲在地头上大哭。
  可哭也没用啊,哭完还得继续辛辛苦苦的种地。
  苏小云也觉得日子过的太艰难了:“是啊,我好想回家啊。种地太辛苦了。”
  苏敏安慰她们:“再坚持坚持,我相信一定有机会的。”
  最后朱红还透露给苏敏一个消息,沈月要结婚了。
  等今年农忙完就办。
  苏敏现在听见她的消息已经无感了,反正对沈月这种人来说,看着文文静静的,但她是那种真不要脸皮的人。
  要是比厚脸皮,不论是赵宁宁还是陆向红都是比不上沈月的。
  这种人你不理她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不然她指不定又不要脸的贴上来。
  至于沈月结婚的对象,没了陆建军,也接触不到陆建民。
  她眼光又高,没什么文化的农村人她不会嫁。
  能选的也就几个男知青,而男知青里,家庭条件好又爱沈月爱的不得了的,也就那么一个。
  苏敏直接问:“她是要嫁给李大强吧?”
  朱红点头:“是啊,我还以为她会嫁给李新国呢。不过李大强家挺有钱的,听说现在已经租了一个旧院子,已经在收拾了。而且李大强家还寄来了手表和收音机。为了这个婚礼,李大强花了好几百了。”
  李大强知道沈月是什么人,还是死心塌地的习惯她,这样的感情挺难得的。
  在苏敏看来,至少比那些因为沈月伪装的温柔假象而喜欢她的人强。
  希望沈月能懂得珍惜,不要再瞎折腾了。
  第57章
  苏敏和沈爱国是头天下午到的大队, 他们坐的小汽车平时是领导们出行用的。
  在把苏敏几人送到村里后司机就开着回县里了。
  至于沈爱国他们之后回县城自然是坐大队里的交通工具,拖拉机或者驴车。
  沈爱国来乡下不仅是想看看五大队六大队社员的精神面貌,还想见见其他参与救人的社员和被救的三个小孩。
  只是不巧的是陆建设和陆大毛随着陆二毛回陆二嫂娘家了。
  陆二嫂娘家离五大队不远,本来大队长听苏敏说了沈爱国的来意,就要去陆二嫂娘家把三个孩子接回来。
  沈爱国和刘涛打算在乡下住几天,沈爱国构思他的剧本,刘涛则是写歌颂劳动人民的新闻稿。
  既然不急于一时, 就没让陆二嫂翘班, 耽误她的活儿,而是等一天地里活儿结束, 陆二嫂再回她娘家。
  让陆二嫂直接在她娘家住一晚,明儿早上带着三个孩子回来就行。
  第二天苏敏见着三个孩子的时候都有些不敢认,这是谁家的小黑炭啊。
  她上回见的时候这三个孩子黑是黑,但大概是因为穿着旧衣服, 虽然洗的干净, 可这个时候的布料多洗几回就显旧的很, 再加上三个小孩衣服不是深蓝就是深灰, 苏敏一度觉得三个孩子就是普普通通的黑。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