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4607
  苏敏想起自己小时候爸爸给她看的丰子恺,还有三毛流浪记之类的书。
  都是些有图画的,小孩子看带着插图更容易理解。
  只是她又突然想到,这个时候这些书也是没得卖的。
  建设想看有意思的书,可像是《牛虻》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不适合十来岁的小孩子阅读。
  难怪陆建军把他偷藏起来的《安徒生童话》给翻出来了。
  陆建军还在犹豫要不要把这书给建设看吧。
  陆建设年纪小,万一让人知道他手里有这本书也挺麻烦的。
  而且建设向来和大毛二毛腻在一起,像是连体婴一样。
  就是建设机灵,藏着不说,大毛二毛万一说漏嘴也不好。
  苏敏想,等到明年,最迟后年,在文化方面就不会查的那么严了。
  与其让孩子看个书还得提心吊胆的,就是看到书里不明白的地方也不能找老师询问,不如让建设再等一等。
  她就说:“我想着建设和大毛二毛一起,万一两个小的不懂事把这事儿宣扬出去也不好。咱们都是大人,要是因为看了些闲书受了批评那厚着脸皮写个检讨也就过去了。可孩子不一样,就是被老师发现了,让老师批评上几句,孩子心里也会忍不住委屈的。要是遇上那喜欢大张旗鼓的就更麻烦了。受罪不说,说不定还会直接让孩子没了阅读的兴趣。你不如等一下,等建设上了初中,再把这书给他。”
  本来陆建军拿的这个版本也不是删减后给儿童看的,而是原着全本翻译后出版的,在苏敏看来,这些书还是更适合成年人翻阅。
  至于青少年,就应该像她小时候那样看青少年的版本。
  苏敏想,等到了七八年,她要帮三个小孩淘一些适合他们的书。
  陆建军点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我还是把这书放回去吧。”
  说完这些,苏敏就开始说正事:“对了陆建军,你知不知道村里人全在说我们今年前半年就要结婚了?”
  陆建军苦笑,他怎么可能不知道,他和爹说婚期调整到明年的时候还被抽了一顿呢。
  他爹非要问他个缘由,陆建军又能说出来个什么呢,他的事儿都没瞒过他爹,就是现编个理由他爹也能很快拆穿。
  他只好说是因为明年秋天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转正了。
  他想等正式转正后再结婚。
  这话他爹是怎么也不肯信的。
  不过也因为他爹有着老思想,觉得苏敏一个姑娘家既然愿意和他订婚,那肯定也是愿意结婚的。
  在不少人看来,女的订了婚就和结婚没区别了,就是悔婚那也是二婚头。
  等他和苏敏订了婚,那苏敏就直接是他们老陆家的人了。
  但陆建军不一样,他是个男的,只要他没有真结婚了,那他踹了苏敏再找一头婚的也不难。
  而且从外人的角度看,只要苏敏的身体一天没有恢复健康,那她就是随时会被抛弃的。
  如今苏敏有陆建军这样一个人愿意娶她,已经是烧了高香,肯定恨不得立刻生米做成熟饭,绝对不会把婚期推迟。
  最后陆三山分析半天,觉得原因在陆建军身上,是陆建军不知怎的非不想现在结婚。
  直到刚才,陆三山还把陆建军单独叫过去,说他没有把婚期推后的事情说出去,希望陆建军可以有些良心,不要胡闹。
  又说小苏知青是个好姑娘,虽然生不了孩子,可人家也没在这件事上诓骗他陆建军。
  小苏知青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了,她不好怀孕,既然陆建军在和苏敏处对象之前就知道这回事,也说了他可以接受这个事实,那就要说到做到。
  从人品才干来说,小苏知青是难得的好闺女怕,陆建军要懂得珍惜。
  今天都已经订婚了,他和苏敏的关系也名正言顺了。
  要是他还坚持明年结婚,对苏敏的名声可不好听。
  说了半天。陆三山就是希望陆建军可以回心转意,早早结婚,不要做一个人渣。
  陆建军真是哭笑不得。
  他是不知道该怎么和亲爹说清楚,只能厚着脸皮躲着他爹了。
  现在苏敏这么问,陆建军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就因为他当时听了苏敏答应嫁给他,没问清楚具体时间,结果搞出了这个误会。
  以后苏敏少不得要被人在背后瞎议论了。
  “真是对不起啊敏敏,这事都怨我,怨我太冲动了。”
  苏敏就是被刘霞说了一通,也还是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
  更不需要陆建军的道歉了。
  她只是不太想因为自己给陆家的其他人带来麻烦。
  一方面是她也怕真如刘霞所言,以后和陆建军结了婚公公婆婆时不时把这件事翻出来。
  另一方面苏敏本来就是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性格。
  这是她和陆建军的私事,就是被人猜测,那也冲着她和陆建军就成,不要再牵扯其他人。
  只是现在苏敏也想明白了,只要她嫁给陆建军,她就是陆家人,至少在五大队六大队里,她的事一定会牵扯到陆家,陆家的事也一定会牵扯到她。
  苏敏把刘霞说的那些大概的和陆建军说了一遍,然后问陆建军:“推迟婚期这事儿是不是真这么麻烦啊?”
  陆建军毕竟是个男人,他想事情的角度和刘霞还是不一样的。
  他觉得刘霞说的也有道理,但只是被人在背后议论几句,他爹是绝对不可能因此而嫌弃苏敏的。
  而且在他爹的想法里,是他陆建军这个做儿子的不愿意早早结婚,不是苏敏不想嫁他。
  刘霞这是基于她已经知道是苏敏不打算近期结婚才这么考虑的。
  只要刘霞不把这事情说出去,反正在陆三山面前陆建军已经认了这件事,订婚后家里人也会都知道这是他陆建军的问题。
  就是他娘不高兴,也只能冲着他来,不会冲着苏敏来的。
  听了陆建军的说法,苏敏没有松了一口气的想法,反而忍不住想要叹气。
  像她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知青的时候,就是沈月想着法子坑她,坏她的名声,她也不是很在意。
  因为苏敏心里很清楚,虽然五大队六大队的老乡们人很好,但她是不可能留在这石河子公社的。
  沈月说的那些话让大队里的人不敢娶她,这正合了苏敏的心意。
  就是他们在背后说苏敏可怜,说她是不下蛋的母鸡,苏敏也无所谓。
  可是现在不一样,她不怕人在背后议论她,想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呗。
  可她不愿意这些人在背后议论陆建军。
  就算陆建军本人其实也不在意这些,但苏敏还是不想因为自己而让陆建军受到这些莫须有的猜疑。
  陆建军见苏敏紧紧皱着眉头,心知按她的性格肯定是烦这些烦的不得了。
  东家长西家短的事苏敏最不喜欢听了,让她八卦更是不可能。
  同理,成为别人八卦的对象也难免心烦。
  陆建军点了一下苏敏的额头,笑着说她:“你这是愁什么啊?这么点小事不至于这么发愁吧。”
  苏敏抿着唇,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其实咱们两个搞对象的事本来在村里传的就很不好听。今儿刘霞劝我,她说了那么多,但还有更多的话她没说出来。她怕说了我不高兴,今儿是我订婚的日子,这种喜庆的时候她也不愿意扫我的兴。”
  说着苏敏看着陆建军:“咱们两个处对象是在我救了三个孩子以后,当然,我们都很清楚感情这事和救命之恩是没关系的。”
  陆建军握住苏敏的手:“这是当然的,要是我不喜欢你,你救了我弟弟和我两个侄子,我是很感激你,我可以答应你很多要求,哪怕是我二十年的工资自己一分不要全给你,但绝对不会娶你。说句自私的话,娶老婆那是要过一辈子的。我再疼三个孩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一辈子搭进去。作为亲人,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地方做出补偿,但也仅此而已了。”
  苏敏挺能理解陆建军的想法,人先要为自己负责。
  只是这个时候用婚姻报恩这种事也不算少见,她抱着陆建军的手臂,嘟囔道:“就算事实是这样,可在村子里人看来你也是救命之恩以身相许了。在村里人,不说外姓,就是你们老陆家,也有不少人是觉得我恨嫁,所以道德绑架,赖上你陆建军的吧。更有的人觉得我城府深,通过救人一事,先拒绝了你家的提亲,获得了进县城工作的机会,还被县里,市里,省里的领导都表扬了。同时得到了你们家感谢我的那一笔巨款。等我得到了县里的工作,钱也到手了,又缠上了你陆建军。就是我去拍电影,不少人也觉得我还是受了见义勇为的利。我听说好多人都后悔不是自己遇上这事儿呢,要是换成他们救了建设和大毛二毛,说不准现在有钱有工作的就是他们了。”
  陆建军说:“那些人都是嫉妒你,说些酸话罢了。要是真放他们跟前,他们不一定有勇气去救建设他们。他们不识货,不知道苏知青是多好的姑娘,明明是我高攀不上,要不是我表白那天死皮赖脸的和苏知青要了一个名分,说不准我现在还在苦苦追求苏知青呢。”
  “就贫吧。”苏敏又说:“就是有这种流言,刘霞才劝我早早的嫁给你。要不然肯定会有人说是你在同我结婚这件事上不情不愿,就算没有办法订了婚,也要拖一拖,不愿意早些扯证呢。”
  陆建军感叹着说:“唉,他们一定想不到我是多想早点和你结婚。还都以为我是负心汉呢。”
  苏敏突然开口:“我不想让你被人说是负心汉。”
  陆建军握着苏敏的手,苏敏的手很好看,纤细又修长,在她每天不差钱的拿蛤蜊油抹手后,原来有些粗糙的地方也养回来了,握在手里细腻可爱。
  虽然还有着这几年下地上工磨出来的茧子,但比起一年前已经好很多了。
  陆建军把苏敏的手放自己手心,说:“我也不愿意你被人说是挟恩图报,心机深重的姑娘啊。只是嘴长在别人身上,我们不需要因为别人的议论而给自己平添苦恼。”
  苏敏蹭陆建军身侧,依偎着他。
  “陆建军,你有没有觉得我挺无理取闹的啊。明明已经答应了和你结婚,还非要挑一个日子。”
  “无理取闹那是没有,在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你已经说了不想太年轻结婚。后来愿意早一些嫁给我我只有高兴的份儿。只是我的确想不明白你为什么非得满二十周岁。这个日子是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苏敏耸肩:“不能说特别的意义吧。也可能是我矫情吧。”
  “这算什么矫情啊,既然是结婚,我还是想让你高高兴兴的嫁给我。与其我逼着你不开心的结婚,那不如按着你的心意来。说实话,明年结婚也有好处啊,趁着这一年,我多挣些钱,到时候结婚我也能让你过上更好些的日子。”
  陆建军一直是个很体贴的人啊,苏敏忍不住在心里反思,相比于陆建军这个好的不得了的男盆友,自己这个女朋友是不是做的不够称职啊。
  快到了晌午,因着亲戚多,坐了有三桌。
  这还是只来了陆建军的三个叔爷,五个亲叔叔伯伯,三个舅舅,以及陆建军一家和帮忙做饭的几个亲戚。
  两桌在陆三山和苗翠花住的正屋里,另一桌摆在陆建军和陆建民那个屋。
  除了苗翠花以外的女人们都在小屋那桌。
  陆建民作为陆建军未成婚的弟弟也在那一桌。
  苏敏知道陆建军家人多,亲戚要是数下来估计得有大几十号人。
  她当知青的时候和村里的人来往也不多,所以对陆家人只认识几个。
  现在陆建军领着她坐在主桌上,两桌子连着陆建军和苏敏一共坐了十五个人,苏敏只认识自己未来的公公婆婆和刘霞的公公,其他全不认识。
  开饭前陆建军先和苏敏介绍自家的亲戚,他们这桌有七人:“这是我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这是我爹,我娘。”
  苏敏乖乖跟着问好。
  她晓得这就是陆家现在辈分最高的几位了,陆建军的爷爷是老大,已经过世了,这三个叔爷爷就是陆建军爷爷的兄弟。
  其中二爷爷和陆建军爷爷是亲兄弟,余下的是堂兄弟。
  对陆三山几个兄弟来说,陆二爷爷是他们的亲叔叔,其他几个虽然是堂叔,可当时日子不好过,只有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才能活下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