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4415
  陆建军倒是没听过这个消息,他看了看他爹,他挺想让苏知青去上个大学的。
  现在苏知青只是民办教师,要是上了大学,怎么也能当个正式工。
  苏敏说:“二爷爷,您也知道,这大学一上得上好几年。我都准备和建军结婚了,实在不适合再去上大学。再说了,咱全公社谁不知道陆队长最是公平公正。要是为了我让陆队长去争取这个名额,那不是坏大队长的名声嘛。我现在有工作,日子过的挺好的,实在是没必要费这个心思。”
  二爷爷说:“也是,苏知青你都准备结婚了,再去上大学也不好。难得你还为了三山的名声着想,是个好闺女。我们建军小子真是有福气啊,能遇上苏知青你这样的好闺女。”
  苏敏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
  陆建军倒是厚脸皮的说:“是啊,能遇上苏知青是我有福气。”
  这个订婚宴苏敏真是发现了陆建军的另一面。
  她真是佩服陆建军,明明是过年见面的时候才知道他们闹了乌龙,只能改婚期。
  这没多久陆建军就把事情在家里长辈跟前圆回来不说,还帮着苏敏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
  甚至从利益方面也给了苏敏很多保证,不仅说婚后他净身出户,还把他婚前买的房说成是苏敏的。
  家里亲戚都知道房子是苏敏的,以后要是婆婆小姑子去县里看儿子,在儿子家住几天,和苏敏发生什么口角,都不能冲着苏敏喊,这是她儿子家,让苏敏滚出去之类的话。
  就是搁在苏敏那个年代,陆建军能这么都是难得的了。
  何况还是这个男女不平等的年月。
  陆建军的良苦用心实在是让苏敏感动,同时她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作了。
  陆建军不知道苏敏的苦恼,他只是做了他觉得应该做的,努力对苏敏好,尽力在他结婚前就打消他娘以后仗着婆婆的身份折腾苏知青的可能。
  在回城的路上,苏敏坐在陆建军自行车后座,问他:“你老实和我说,你还欠人钱不?要是还欠着,我等会给你钱你先拿去还了。”
  陆建军就知道苏敏肯定会问他这事:“没,真没了,建民的钱虽然在我手里,但我只是替他拿着。你也知道他的性格,我就怕万一有人找他把这钱借了,等他结婚的时候要不回来,所以就先人一步问他拿了。至于大嫂二嫂,我有足够的钱还她们两个。只是因为晌午那话,我就先还了二嫂,等明年过年的时候再还大嫂吧。”
  “那就好,陆建军,咱们都是未婚夫妻了,你要是在钱上不凑手,和我说一声,我拿给你就行,别随便找人借。”
  “好,好,对了,敏敏,你现在虽然是在怀安县当民办教师,但是你的户口还是在你老家。我原本是觉得你户口在老家也好,怎么也是城市户口。但是你和你爹闹成那样,我就想问问你要不要把户口迁过来?”
  “迁过来?可我们没结婚,怎么迁啊?我又不能落户到你户口本上?”
  陆建军说:“这不是买了房嘛,我就想着你户口直接迁到那房子下,这不就成了。”
  苏敏扬声说:“不,不,陆建军,咱们提前说好,那房子是你买的,我可不能要。”
  “什么你啊我啊的,咱们都结婚了,算那么清楚干嘛,再说七百块钱我节省点,三五年就又攒出来了。”
  苏敏::“不行,这是原则问题,你攒钱买房,我也要攒钱买房。以后咱们结婚了,要是再购置房产,那就是一起的。这结婚前的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
  陆建军觉得苏知青有的时候真是太犟了。
  他当时买房的时候就想着要加上苏知青的名字,只是苏知青的户口不在,他和苏知青也没有结婚证,人家不给加。
  陆建军本来想等结婚了,到时候拿着结婚证直接去房管所就行。
  现在苏知青不同意,陆建军觉得他可以先斩后奏,到时候他和苏知青已经结婚了,想来苏知青就不会和现在这么见外了。
  苏敏又说:“至于户口,就先在老家吧,等咱们结婚了再看。”
  她打算等恢复高考,将户口跟着迁到学校。
  想到高考,苏敏又问:“陆建军,你说这上大学的名额会给谁啊?你想不想去念大学啊?”
  “前几年我还挺想去的,但上了几年班,长了见识就不想了。”
  “为什么?”
  陆建军问苏敏:“敏敏,你说念大学是为了啥?”
  苏敏毫不犹豫:“当然是为了学知识。”
  陆建军说:“是啊,念大学是为了学知识。但是你也知道现在这环境,当老师的有文化的很多都去农场了。就是还留下的,估计也教不了不敢教什么。而且像我爹那样公平的推荐知青的少,大部分都是推荐自己的亲戚家的孩子。说个不好听的,村子里念了高中的毕竟少。普通高中生要是没有考大学的水平,就是上了大学也吃力。更何况是初中生甚至小学生呢?学生没基础,说什么也听不懂,老师怎么教?照我说,根本就是浪费时间。”
  苏敏说:“大部分去上工农兵大学的本来就是图毕业以后能有个好工作。”
  “这倒是,不管怎么说,大学生还是金贵的,毕业了肯定是做办公室当干部的。冲着前途,这个大学值得一上。但怎么说呢,我现在也工作几年了,发现还是个人能力更重要一些。我也和老师探讨过这件事,我们都觉得国家不可能一直不进行高考。有的行业并不是说直接大人退休了孩子去接班,这孩子就能把这份活儿干好。就像你之前的那个音乐老师,她能教音乐,她儿子就没这能耐。”
  苏敏没想到陆建军竟然对国家会恢复高考有猜测:“所以,你觉得不会一直是推荐上大学?”
  陆建军就笑了:“那是自然,说句不好听的,等第一届推荐的大学生毕业了在单位干上个五六年,大家就都知道这是一群棒槌了。他们正是闹得凶的那几年去上的大学。本身能耐不见的多高,但给人扣帽子可是能手。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考大学选专业就是要挑自己顺手的,喜欢的。可是推荐上大学呢,那就是全凭运气。有的人数学差,但推荐他去读数学,你说他能学进去不。所以不论从什么角度看,推荐上大学都是无法持久长远的。”
  苏敏只知道国家会恢复高考,至于为什么恢复,她也没多想。
  如今听陆建军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
  看来这几年还坚持学习的,除了真热爱读书的,就是陆建军这种看的长远,想的长远的人了。
  苏敏感慨人和人真是有差距啊,像陆建军这种本来就聪明,又有远见的大概就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吧。
  虽然现在陆建军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货车司机啊,但只要一有机会,他就能直上青天。
  苏敏想着她也要好好复习,她不能被陆建军甩在身后。
  “至于上大学的名额,我觉得我爹这回应该会推荐朱红知青,至于公社最后选谁就说不定了。”
  “是因为朱红和我救了三个孩子吗?”
  “对,如果你今儿没推了,我爹一定会推荐你。就算可能会有人说咱俩的关系,还有你救的是我爹的儿子孙子,觉得我爹不公平。但是事实上,就算咱们没有处对象,你救得不是我家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名额也是非你莫属的。现在你说了不愿意去,那我爹就会推荐朱红知青。只是她虽然参与救人,毕竟没有下水,所以我也不知道公社的人会不会让她去。”
  苏敏挺想朱红去的,她不去是她有陆建军这个学神辅导,有把握参加高考能有个好成绩。
  朱红不一样,朱红是真正的学渣。
  苏敏前世也是学渣,但她是那种把心思放在学特长上,觉得文化课只要够线就可以的学渣。
  可以说,她在念书这件事上真没下过什么苦功夫。
  要是苏敏头悬梁锥刺股下了狠功夫,还是能考个二本的。
  但红不一样,苏敏和朱红处了一年多,她知道朱红就是那种学习不开窍的。
  而且因为下乡,更是把以前学过的全扔了,苏敏有时候自学想带着朱红一起,朱红都直嚷嚷看见书就头疼。
  要是真恢复高考朱红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也很小。
  她要是被推荐念大学,不仅可以长见识,最起码这几年在大学里就不用种地吃苦了。
  要是苏敏没有民办教师这个工作,她说不准就同意去上大学了。
  种地是真的好辛苦啊!
  苏敏突然又问:“陆建军,这回陆向红没闹着要去念大学吗?”
  说实话,今儿见陆向红的时候苏敏真是吃了一惊。
  她不仅不再昂着脖子居高临下的看人,中午的时候还帮着大嫂二嫂她们做饭。
  陆建军叹气:“这回倒是没有,再说上回她闹着要念大学也不是为了她自己,是为了讨好那个男知青。人家男知青有对象,她折腾半天也是瞎费功夫。”
  苏敏没想着陆建军知道陆向红暗恋王国安啊。
  “我还以为你们家人不知道陆向红喜欢王国安呢。”
  陆建军说:“以前确实不知道,不过去年过年,看电影那回你和陆向红吵起来,陆向红边吵还边瞧那个男知青,好像怕被他看见自个儿丢人的模样,那个时候我就猜出来了。后来我和我爹说了,我爹一问,才知道陆向红暗恋人家好几年了。明知道人家有对象后来还结婚了,也不死心。”
  说着陆建军感慨:“这半年多我爹亲自教导她,看来也是有效果的。以前我爹总觉得儿子归当爹的管,女儿归当娘的教。没想到我娘把陆向红这个本来脑子就不灵光的教成了一个棒槌。唉,我以前还觉得我爹不管做啥都是对的。也觉得结了婚有了儿子就我教导,女儿就归妻子。现在看来这个做法大错特错。咱们以后要是有了孩子或者收养了孩子,还是要做父母的两个人一起商量着养。”
  第67章 25.26.27
  很快, 就进入了一九七七年。
  黑暗已经结束,光明重新降临。
  在陆建军的千盼万盼中,苏敏的生日到了。
  陆建军起了个大早,在学校外头等苏敏。
  苏敏早上起来梳头洗脸打扮好,请了假出了校门,就见陆建军在外头站着。
  她几步走到陆建军跟前,问他:“你怎么在这儿啊?等多久了?”
  陆建军笑着看她:“没多久, 和你说, 要不是人家没上班,我恨不得凌晨一点就去领证。”
  苏敏笑他:“怎么, 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到现在,苏敏和陆建军处对象也有两年多了。
  两年时间,足够他们两个精神上更贴近。
  “没办法,谁让我老婆是天仙呢。”
  “贫吧你。”
  陆建军载着苏敏, 自行车骑得飞快, 苏敏本来看陆建军这样还觉得挺乐的。
  等她领到结婚证, 拿到手里后, 却还是忍住不有些恍惚。
  三年,她来这里也三年了。
  现在, 她竟然结婚了。
  曾经的苏敏以为婚姻离她非常远。
  没想到,缘分来的这样猝不及防。
  她也是一名已婚少妇啦。
  看着在给工作人员分喜糖的陆建军, 苏敏没有对围城生活的惶恐,有的只是幸福,甜蜜和期待。
  终于把证领了, 成了名正言顺的夫妻,陆建军走路都带着风。
  他和苏敏去了学校,把苏敏的行李一股脑的全搬到新房里。
  陆建军和苏敏的婚房早准备好,前两天,陆建军又重收拾了一通。
  这院子虽然不大,也是个院子。
  只有两间房,也足够他们两个人住了。
  一间陆建军收拾成了卧室,一间陆建军做了隔断,做成了客厅加书房。
  这年头不管是村里还是城里,住的房子面积都不大。
  不少人家都是三四十平的房子住五六口人。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