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4194
  说完他又和陆扬新说:“二洋,你去给你三哥拍个电报,问一下建军是什么时候来帝都,问好之后就记得到时候去火车站接到这儿来。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这小子可真是争气啊。”
  陆萍赶紧说:“可不是,这京大可不是好考的,何况还耽误了这么些年。爹,这是文曲星落到咱老陆家了。”
  孙爱花也说:“是啊,爹娘,这京大的学生,前途那是不可限量啊。这毕业了肯定也是留在帝都,以后往来也方便了。”
  陆萍的丈夫赵文正上班呢,被妻子着急忙慌的叫到岳父岳母家,他还以为是岳父岳母生病了呢。
  没想到最后竟然查出来一个家贼。
  岳父让他也跟着萍萍过来,当时岳父只以为大嫂是昧下了岳母要寄回老家的书,并不打算把这件事替大嫂请掩盖下去。
  后来事情闹大了,赵文也不知道岳父现在究竟是个什么心思,是把这事传出去,然后让大哥大嫂离婚,还是为了大哥家的两个孩子,就这么算了。
  毕竟当儿媳的昧下了公婆寄回老家的钱,这可是一件大事。
  但大嫂娘家也不是普通人家,大嫂的爹是师长,哥哥是团长,弟弟是副团长。
  大哥和大嫂要是真的离婚,现在岳父已经退下来了,大哥以后可就少了很多助力。
  还有两个孩子,能接受爹妈离婚不?
  现在看来,岳父估计是把这件事的主动权交到了大舅子的手里,看大舅子要怎么解决。
  大舅子估计也难办,这事是真不好处理。
  说来说去,还是怨岳父岳母和大舅子识人不清,竟然没想过大嫂会有那么大的胆子。
  平时知道大嫂爱贪小便宜,萍萍总说大嫂抠门,手里握着她和大哥两个人的工资,一个月两百多,把日子过的连一个月挣二十的都不如。
  两个侄子侄女时常问她这个姑姑讨零花钱,说他们娘不给。
  他这个做女婿的也不好掺合进去,就说:“那等建军侄子来了,我让他好好的辅导辅导红日。唉,红日今年也该高考了,可他只顾着贪玩,一点也没把心思放在念书啊。我就希望他能和建军侄子多学学,让我们老赵家也能出一个大学生。”
  正月十三,陆三山收到了他五叔的电报,问陆建军的火车是哪趟,到时候好去接。
  陆三山也就回了一封电报,还从村里买了不少熏肉,让陆建军给他五叔带过去。
  虽然十多年没见五叔一家了,不过隔个三五个月五叔五婶就会寄过来东西。
  五叔家的二洋和萍萍每年八月十五和过年也会给老家寄东西。
  虽然东西一分就没啥了,但图的就是这么个心意。
  五叔能帮着家里几个娃当兵,像二叔三叔四叔家到现在也没分家,家里有个当兵的孙子辈,那全家都能算是军人家属,这十来年再乱也没人敢故意惹上来。
  这就是护身符。
  他们老陆家一共有六个当兵的男丁,这在全公社也是头一份儿的。
  当兵不仅津贴高,最主要的是光荣!
  全家人都记着五叔家的恩呢。
  每回五叔家寄过来东西,每家分一点,然后也会回一些自己家的腌菜什么的,再给五叔家邮回去。
  虽然人家寄来的都是值钱的东西,咱寄回去的都不值什么钱,可这也是一份子心意。
  有来有往,这亲戚才能处的长久。
  不过他还是把这事和陆建军说了一下:“建军,五叔五婶都是好相处的,你二洋堂叔和萍萍姑姑人也好,小时候咱们这些穷亲戚照顾过人家,人家就记着这份情,从成家后就每年都有节礼寄来。只是你大洋堂叔,他小时候和我处的最好。但怎么说呢,人总是会变的,我也不知道是他看不起咱们这些亲戚,还是他家媳妇看不起咱们,反正十来年没打过交道了。要是人家不想和咱们交,你也别上赶着去攀亲戚。”
  陆建军说:“行,要是大堂叔一家不待见我,见了当我是去打秋风的,那我也就当没这个亲戚就是了。本来从血缘上咱们两家其实也远了。我爷我二爷爷是一个爹,我三爷爷四爷爷是一个爹,五爷爷又是一个爹。要不是爷爷他们那辈堂兄弟处的和亲兄弟似的,按着这血缘关系,这么远的亲戚早不来往了。”
  陆三山提醒他:“你五爷爷是长辈,人家和咱们来往,咱们做小辈的就不能主动断了。但咱们毕竟只是村里种地的,你五爷爷可是师长,两个堂叔也是团长。你去了帝都,去拜见一下几位长辈,但不要过多的麻烦人家。也别住人家家里,爹给你些钱,你还是去宾馆的好。”
  陆建军不收他的钱:“行,还有,爹,我手里有钱,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念大学国家每个月也给补贴呢,这钱足够我花了。你的钱你自己好好收着,想吃什么就花点钱,让卫民堂哥给你弄。他现在有门路,就是每天吃肉他都能给你弄来。咱家现在我们几个大的都能自己挣钱,至于建设,他念初中高中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我们几个当哥哥的出。你和娘也不用说什么省吃俭用的要供建设读大学。他有四个哥哥呢,你和娘就该吃吃,该喝喝,别省。”
  陆三山知道他五个儿子都孝顺,尤其三儿子不仅孝顺,还贴心。
  他这个年纪了,唯一操心的就是向红和建设。
  向红还好,这一两年总能嫁出去。
  建设不一样,他才十来岁,等成家还得十几年。
  陆三山有时候就替这个老儿子发愁,生怕他和翠花出个什么事儿,拖累了这小儿子。
  他知道,要真是有事,建设的四个哥哥不会不管他。
  老大老二家的那更是从嫁过来后就把他这个小叔子当自己儿子养的。
  两个孙子和建设处的就和亲兄弟似的。
  老三媳妇和建设的感情更是好。
  建设也最喜欢这个三嫂,每回翠花嘴里嘀咕三儿媳的不是,都会被建设顶回去。
  但做爹娘的总是不放心。
  现在听了陆建军的保证,陆三山心里舒服很多:“唉,你有这个心就够了。至于学费,也花不了多少,我这个当老子的还能给他挣来。”
  第71章
  这个年代坐火车, 只能用受罪这个词来形容。
  座椅硬,声音大,味道重,苏敏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受煎熬。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她不晕车。
  陆建军见苏敏脸色难看,给她剥了一个橘子。
  苏敏和陆建军分着吃了,然后才说:“我真是恨不得这火车能立刻到站。”
  陆建军让她靠在自己身边:“觉得不舒服就靠着我躺一躺, 睡一觉。”
  这时坐在陆建军对面的一个大妈问:“你们这是去北京啊?”
  陆建军点头:“嗯, 去上大学。”
  大妈哎呦一声:“大学生啊,可真厉害。”
  陆建军没再多言语, 而是调整了一下坐姿,让苏敏靠的更舒服一些。
  在坐了一天多的火车后,陆建军和苏敏终于到了帝都。
  陆建军扛着大件的行李,苏敏提着几包衣服, 就见月台上有人举着写有陆建军名字的纸。
  陆建军和苏敏走过去, 他也不知道来的这位是谁, 先自我介绍:“你好, 我是陆建军,这是我的妻子, 苏敏。”
  “我是你二叔,陆扬新, 知道你考上了京大,我们全家都高兴的不得了。来,我帮你拿行李, 咱们先去你五爷爷家。”
  长辈主动邀请了,拒绝也不好,陆建军想着不如先答应,住上一两晚,再住招待所也不失礼:“好,那就麻烦您了。”
  陆扬新为了表示对陆建军的欢迎,是开着车来接他的。
  他知道陆建军在念大学,但不晓得陆建军的老婆怎么也跟着来帝都了。
  既然之前三哥来信的时候没说陆建军的老婆也考上了北京的学校,那应该就不是跟着来上学的。
  陆扬新不好多问,也就只当亲戚来家里做客便好。
  陆新国和刘娟知道陆建军今儿要来,提前做了一桌子菜。
  孙爱花和陆萍也都在家里。
  好不容易有老家的人过来,是得好好招待人家。
  陆奋强也请了假,因为钱梅做的丑事,他本就觉得有愧,虽然无颜面对老家亲戚,但他今儿要是不露面那更说不过去。
  至于钱梅,陆奋强和她说了最好别来凑热闹,家里不欢迎她。
  钱梅做的丑事,陆奋强已经和钱梅父母兄弟说清楚了,要是钱梅能把她贪了公婆的钱还出来,那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这日子就凑合着过。
  要是钱梅不愿意,那就上诉离婚。
  钱家人不愿意女儿女婿离婚,尤其是钱梅做的这些事要是传出去,那丢的是整个钱家的脸。
  可钱梅却不愿意把钱拿出来,她很清楚,看在两个孩子的面子上,陆奋强不会起诉她偷盗。
  甚至连这事也要帮她捂得严严实实的。
  陆奋强不能让他的儿女有一个当小偷的妈。
  钱梅很了解陆奋强,就是真离婚,这离婚原因陆奋强也不会说出来。
  陆奋强对钱梅彻底失望了,只是家里大女儿谈着对象,马上就要谈婚论嫁了。
  儿子十五岁,也是最难管教的年龄。
  陆奋强不能把钱梅做的事情告诉两个孩子,最起码现在不能。
  他只能等,等儿子过了十八,懂事了能说进去话了,就和钱梅离婚。
  终于等到了陆建军,现在已经是十二点半多了。
  一见陆建军,刘娟先是红了眼睛:“像,建军长得真像大哥。”
  陆建军一听这称呼就知道这是五奶奶:“五奶奶好。”
  又和挨着刘娟的陆新国问好:“五爷爷好。”
  苏敏也紧跟着问了好。
  刘娟见和陆建军一起来的是个标致俏丽的姑娘,还在心里想这孩子是谁。
  心里想着,她也直接问了出来。
  “这是我妻子,苏敏,她是下乡到咱们那儿的知青。七五年七六年的时候她参与拍摄了一部电影,觉得当演员挺有意思的。最近打听说电影学校春天开始招生,所以就和我一起来帝都了。”
  陆萍惊讶,问苏敏:“呀,还是电影演员啊,演的什么电影,说不准我还看过呢。”
  “是我们林城电影厂拍的《知青》,这片子拍的时候是七五年,七六年就剪辑完了。只是那个时候几位领导人相继过世,后来又有siren棒倒台,这电影就一直没播。直到去年九月多,电影才上映的。不过我也不知道这电影是只在我们林城播,还是全国都播。”
  孙爱花说:“咱们帝都也播过,我没看过这电影,但听单位里的小姑娘们说《知青》这电影挺好看的。没想到竟然是建军媳妇拍的好。我就说你长得这么好看,和画上下来的似的。哎呀,早知道这电影是咱自家人演的,那我一定要去看看的。”
  陆萍打趣说:“想看咱侄媳妇拍的电影还怕没机会?等考上电影学校,出来以后那就是专业拍电影的了。倒时候侄媳妇拍一部,咱们全家就支持一部。”
  刘娟也高兴:“支持,咱们一定要支持。”
  陆新国开口:“好啦,你们女人一聊起来就没完。建军和建军媳妇坐车坐了那么久,现在又是晌午,先让两个孩子吃饭,吃完饭你们再聊天。”
  五奶奶做了一桌子菜,有鱼有肉。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