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3244
  陆建军淘的书都是在废品站乱扔着,很多都有一股子潮味儿。
  苏敏就每天把陆建军前一天拿回来的书用干布擦去灰尘,再晒一晒。
  顺便看看书有没有缺页的,要是有,拿本子记录下书名和短缺的页数。
  等以后想办法补齐全。
  到了八月,天已经很热了。
  陆建军还是在忙碌他的淘宝大业。
  今儿一进门,陆建军就激动的和苏敏说:“敏敏,你猜我今天找到什么宝贝了?”
  苏敏配合他猜测:“书?”
  陆建军摇头。
  “嗯,首饰?”
  陆建军还是摇头。
  苏敏:“不猜了,我实在猜不到。”
  陆建军:“伸出手来。”
  苏敏把双手摊开,陆建军把自己的收获放苏敏手上。
  拿起来一看,是一枚铜钱,但又不是货物的那种铜钱。
  苏敏疑惑:“这是什么?”
  陆建军说:“这是一枚山鬼花钱,我爷爷有一枚,过世之后随葬了。听我爷爷说,这山鬼花钱用来辟邪特别有用。今儿我遇见一枚,就买回来了。以后你就戴身上辟邪。”
  苏敏提醒:“陆建军,不要忘了你可是一名大学生,不要搞这些封建迷信好不好。”
  陆建军认真的说:“不行,这种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爷爷说他就是靠他那枚山鬼花钱才遇上了小鬼子也活了下来。”
  苏敏:这一定是个假的大学生。
  关于信仰这个问题,在陆建军还比较理智的情况下,苏敏也就没有过多的干涉。
  之后陆建军又不知道找的什么木头,给苏敏打了一个小柜子。
  柜子可以放在床头,方便苏敏放一些私人的物品。
  苏敏看着他利落的做木工活,有些惊讶的说:“陆建军,我以为自己很了解你了,没想到还是远远不够。我都不知道你会做这些。”
  陆建军做完柜子,又做了两个小板凳。
  余下的零碎木头,他竟然做了一套十二生肖。
  虽然和专业的木匠比起来有些粗糙,但作为一个业余选手,那真是很了不起了。
  苏敏最佩服陆建军的地方就是他眼里有活儿,闲不下来。
  他什么都愿意学,什么都愿意尝试。
  苏敏觉得他这样的人,不管放在什么地方都能活的很好,因为他有拼劲儿,有冲劲儿!
  等到八月底,苏敏和陆建军就要再次出发去帝都了。
  陆三山想让儿子留下来过中秋,时间很明显不允许。
  这回走的时候陆建军没什么行李,苏敏倒是带了一堆。
  被褥,秋天的毛衣,冬天的棉衣。
  等到了帝都,陆建军先和苏敏把行李送电影学校。
  苏敏这回来的早,宿舍里还没人呢。
  陆建军帮苏敏铺床,苏敏从后头抱住他:“陆建军啊陆建军,你就惯我吧。把我惯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陆建军淡定的铺床,说:“我就你这么一个老婆,不惯你惯谁。”
  铺完床,苏敏重新叠一下因为挤火车被挤得乱七八糟的衣服,陆建军则是拿着脸盆和暖壶去接水。
  等苏敏把衣服收拾好,陆建军也回来了。
  他让苏敏先洗脸,等苏敏洗完,他也拿毛巾擦擦脸。
  等到了下午六点多,陆建军和苏敏一起吃了晚饭,这才一个人回京大。
  这之后几天,学校还没开学,陆建军都是早上来找苏敏,然后两个人一起逛北京城,晚上陆建军再回京大。
  等陆建军的舍友陆续到来,见陆建军早出晚归的,就问他是不是老婆又跟着来帝都了。
  陆建军这才说上个学期苏敏来送他的时候,正好遇上电影学校招生。
  苏敏以前演过电影,就想着去试一试。
  没想七月份的时候就收到电影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了。
  舍友们一听陆建军老婆竟然考上了电影学校,以后就是电影演员了。
  顿时酸水直冒!
  同样都是人,怎么差距这么大,他们还都是单身汉呢。
  陆建军同宿舍的人里,除了他和另外两个下乡极其早的,其他人都没有结婚。
  这些人能在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考上京大,本就是聪明又理智的。
  他们不会因为看不清未来的方向,就选择随波逐流,找一个当地人或者是同样下乡的知青结婚,等光明到来的时候,再各奔前程。
  其中性格最是开朗的刘江和陆建军说:“建军哥,嫂子是电影学校的学生,电影学校招的姑娘应该都是你嫂子那个水平的。哥,不然你让嫂子给我介绍对象吧,你看我都是二十五的人了,再不找对象就成了老光棍了。”
  这几天苏敏同宿舍的人也陆续来了,陆建军去找苏敏的时候也见过几面。
  电影学校这回招了一百五十多个学生,男生占了大多数。
  苏敏同宿舍的就有两个姑娘是学表演的,其他都是其他系的。
  就像刘江说的,电影学校表演系的女生确实相貌都很出色。
  不过陆建军了解苏敏,她不是爱给人做媒的,就应付刘江:“再说吧,再说吧。”
  他没想到的是,苏敏宿舍的几人知道了苏敏老公是京大的,就拜托苏敏给她们介绍对象。
  电影学校学生少,一个宿舍只住了六个人。
  四个人都是已婚,只有除了苏敏外那两个同是表演系的未婚。
  这两个姑娘都是帝都人,一个叫于娇娇,一个叫岑静。
  岑静是话剧团的,年龄比苏敏大三岁。
  她结过一次婚,在今年上半年离婚了。
  据说她之前就想演电影,但是因为是话剧演员,人家电影厂有自己的员工,最后只让她演个几分钟的小配角。
  她一直没有机会演主角。
  想从话剧团转到电影厂也不容易,所以她另辟蹊径,打算从进电影学校,等毕业后自然不会再有人说她的表演不专业了。
  至于于娇娇,她今年才十七岁,去年的时候想考文工团,后来家里得到了消息说要恢复高考。
  她就等着考电影学校,要是考上就上大学,考不上就去文工团。
  从于娇娇的话里头,苏敏能听出来她的家境一定很好,能帮着她轻轻松松就进文工团。
  岑静很清楚京大的学生意味着什么,已经十年没有高考了,这第一届毕业生毕业以后那就是各个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而于娇娇,则是觉得找个京大的男朋友很有面子。
  于是这两人都催着苏敏给她们介绍对象。
  苏敏其实不太愿意,因为岑静一看就功利心很重,找对象图的是对方的前程。
  而于娇娇呢,又把处对象看的太儿戏,只想着有个京大的男朋友有面子。
  介绍之后,不管成没成以后都有的麻烦。
  苏敏只能说她不知道陆建军认识的男同学里有没有未婚的。
  等开了学,一切就走向了正轨。
  夫妻两人每周见面一次。
  苏敏上辈子在艺考前家里就帮她请过老师教她一些表演的课程,再加上现在这个年代表演课程还没那么全面,苏敏又有灵气,所以学起来挺轻松的。
  但陆建军就不一样了,不说专业课,就是英语这一门,他都得费心啃。
  他要学习的知识太多,有的时候都能忙的忘了是礼拜几。
  时间过的飞快,很快就到了七八年的十一月。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引起了很大的讨论。
  陆建军一边忙着学习,还一边关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
  要是国家以后允许这样做,那老家的人肯定就更有干头了。
  陆建军知道现在大队里的人种地勤快,那是因为两个大队的大队长都是能压的住人。
  只要偷懒,那就别想要什么公分。
  但靠着人强压着肯定不如自己愿意干啊。
  到了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会议上,确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
  陆建军放了寒假,还在学校留了一段时间,就是想多听听老师们分析这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对内改革陆建军悟的差不多了,但对外开放他有个模模糊糊的了解,但要是真的开放了,国家会变成什么样,社会会变成什么样,他们的生活又会变成什么样,这些陆建军思来想去,也说不出个好歹。
  但他觉得,现在的计划经济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只有把计划打破,才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现在,国家正是在走这样一条崭新的又未知的路。
  陆建军知道国家就要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他有些紧张,又有些兴奋。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