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节
作者:夜寄      更新:2023-04-23 07:38      字数:3550
  她就是要提前打好这个预防针。
  十块八块的利益还好,要是亲戚看着陆建军成了万元户,十万元,百万元,那个时候说不定都会扑过来,拿着辈分压陆建军了。
  苏敏是宁可自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不愿意陆建军沾上一身的吸血虫。
  陆建军也没想到苏敏说这些话,本来他说完见他爹脸色不好,就有些后悔了。
  他只是想远离陆向红这个麻烦精,陆建军知道,自己但凡伸手帮上陆向红一回,那就会有第二回 第三回。
  虽然他爹把教养陆向红的活儿扔给了他娘,他爹也有些重男轻女,但不管怎么说,陆向红都是他爹的亲闺女。
  还有他娘,在六个孩子里头,他娘最疼的是陆向红,再就是小儿子陆建设和大儿子陆建国。
  要是陆向红过的不好,他娘觉得他伸手就能帮帮她,一定会和他爹吹枕头风,让他爹出面,命令他帮助陆向红。
  陆向红和陆大嫂陆二嫂的矛盾这辈子无法调解,他娘只能让他和建民建设帮陆向红。
  建设还小,他不在老家,他娘最多让他借钱给陆向红。
  但是建民不一样,他以后就在林城了,从五大队到林城,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
  再加上建民性格好,又孝顺,万一以后陆向红缠上去了,说不准还会耽误建民结婚。
  就是为了弟弟,陆建军也得提前把话掰扯清楚。
  并不是陆向红结婚了,以前的恩恩怨怨就能一笔勾销了。
  陆建军不知道未来妹夫是个什么性格,但他知道陆向红是个什么性格。
  陆向红自私,且不懂感恩。
  从小他们这些当哥哥的买些什么东西,陆向红都是先吃,吃了连句谢谢都不会说。
  就是去年夏天,他给她娘,两个嫂子和陆向红带回来塑料凉鞋。
  两个嫂子收了鞋,后头非要把钱给他。
  他娘也说了句让他不要乱花钱。
  但是陆向红新凉鞋收了,就再没多说一句话了。
  这两年他爹压着陆向红,让陆向红学会了洗衣做饭,也学会了低调做人,但不代表短短三四年时间,就能让陆向红把性子转过来。
  陆向红的自私是他娘从小惯出来的,家里男娃不用讲究吃穿,所以有了好吃的,有了好布料,都是先紧着陆向红。
  陆向红却从来没有给这个家出过一份力。
  但是除了陆向红,陆建军和家里其他的兄弟都处得很好。
  他们几个小时候有爹教,有爷爷教,爹和爷爷从小就教育他们兄弟要懂得让枣推梨,只有兄友弟恭,这个家才能和和美美。
  要是哥哥弟弟们要他帮忙,陆建军自然是二话不说就帮了。
  甚至哥哥弟弟们不说出来,他也会主动伸手,就像帮大哥二哥照顾大毛二毛,不让他们因为生活中缺失父亲这个角色,加上母亲溺爱而变得胆小懦弱没担当。
  就像建民,他从念书开始,陆建军就常常帮他补习,等他高中毕业,又帮他找工作,帮他转正。
  还有建设,他以后念初中高中的生活费学费,陆建军都出了。
  陆建军对兄弟们好,他的哥哥弟弟们对他也好。
  就像大哥二哥,部队里发了新水壶,他们舍不得用,就把新的寄给陆建军陆建民,自己还用旧的凑合。
  在他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嫂二嫂一人拿出来三百,说让他念书花。
  三百块,这可是两个哥哥一年的工资啊。
  这钱陆建军没动,和他爹给的分家钱,他帮陆建民收着的分家钱都在一起放着。
  还有建民,很信服他这个三哥,他在建民跟前说的话建民就没有不听的。
  建设对他也很是孺慕,把他当成了榜样。
  所以一听苏敏的话,陆建军先是一愣,他了解苏敏,这回她还特意买了三罐奶粉,说人家城里的孩子每天都要喝牛奶,能增加抵抗力,不容易生病,还能补钙,长个子。
  他们不好买牛奶,那就买奶粉。
  一罐直接给大嫂寄过去,剩下两罐建设和二毛一人一罐,还说让他们每天喝,等喝完再买。
  陆建军问苏敏是不是太喜欢孩子了,所以这么大方,苏敏却说几个孩子她是很喜欢。
  还有就是陆建军和她的几身新衣服,都是两个嫂子做的。
  虽说缝纫机是陆建军搬回去的,但做衣服也是很辛苦的活儿。
  两个嫂子费时费力的,自然得感谢她们。
  陆建军知道,苏敏是那种别人对她三分好,她一定要还五分的人。
  突然听苏敏这么一说,陆建军先是诧异。
  接着就是担心。
  他很清楚,在他爹这一辈人眼里,家里的兄弟互相帮衬,哪怕是没本事的一直占便宜,那也是应该的。
  就像他爹,自从他念完高中,家里只有建民和向红,向红还是念小学,花不了多少钱,他爹就帮了几个叔伯不少。
  像他大伯三儿子娶媳妇,还有四叔家大儿子,也就是陆卫民大哥娶老婆,他爹都出了钱,还出了不是少。
  还有六叔家堂弟念高中,家里出不起学费,也是问他爹借的。
  说是借,只是说上去好听些罢了。
  要说叔伯他们真的没钱给儿子娶媳妇,没钱送儿子念高中,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别的不说,就是他们手里拿着爷爷过世前分的大洋,也能换不少钱。
  不过是觉得儿子结婚,念书这是大事,他爹这个做叔叔的,也该出一份力。
  这些只是借钱或者说要钱的名头罢了。
  这和结婚随份子还不一样,份子钱等自家办喜事的时候,对方总得回礼。
  但这钱是有去无回的。
  他爹觉得爷爷在世的时候最偏心他这个儿子,就是临终,也把自己攒的分给他大部分。
  他爹觉得自己拿了大头,就该对兄弟们好。
  就是不拿这份钱,他日子过的宽裕,兄弟们日子过的紧巴巴的,那他也该出手帮衬。
  所以陆建军很清楚,苏敏说的那话要是他说,他爹估计直接操起扫帚打过来了。
  不说他,就是大嫂二嫂这么说,他爹都一定会把两个嫂子赶回娘家,让她们好好反省反省。
  但现在说这话的是苏敏。
  苏敏的身份在陆家很特别,她是陆建军的老婆,但她和陆建军住的房子是她全款买的。
  她还是城里人,是知青,受过教育,现在又考上了大学,是老陆家第三个大学生,要是把陆云这个大专生加上,那苏敏也是第四个受高等教育的人。
  最主要的是,陆三山的小儿子大孙子是苏敏救的。
  敏敏自己是很不喜欢大嫂他们提这件事,她觉得她收了陆家给的谢礼,那这事儿就过去了,没必要一直揪着不放。
  但是敏敏不需要人记着她的恩,不代表他爹可以装作没这件事。
  所以可以说他爹对谁都能发火,对谁都能摆大家长的架子,就是不能对苏敏发脾气。
  陆建军见他爹忍着气,又听苏敏说五叔家的事儿,就知道去年过年发生的事情还让是让苏敏不高兴了。
  那个时候陆建军考了京大,更是市状元,家里的几个堂兄弟就起哄说陆建军前程远大,还说都是兄弟,他发达了别忘了提拔提拔他们。
  尤其是五叔家的小儿子,还说等陆建军毕业了,在北京落了户,他就要去投奔陆建军,也当个大城市的人。
  作为长辈的大伯二伯,五叔六叔也说以前他们对陆建军多好,让陆建军不要发达了就忘了老家人。
  六叔甚至说他一定要让儿子连党好好念书,和陆建军陆建民一样考个大学。
  这样等连党出来,不仅自己能有个好工作,还能照应他大哥陆连国和陆连国的两个儿子。
  苏敏当时就有些不高兴,后来私下和陆建军说他的这些个叔叔伯伯真是心都是偏着长的。
  陆建军当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他自小就是被这么教导的,家里所有亲戚也都是这么过日子的。
  都是一家子兄弟,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互相帮衬也没什么不好的。
  苏敏却说陆建军觉得兄弟间互帮互助很正常,那是因为陆建军的哥哥弟弟都不是极品,不是奇葩。
  他们兄弟之间彼此都有付出。
  但陆建军的几个亲戚家,都是好几个没本事的死命吸血。
  陆建军想想他要是五叔家的护军堂哥,那的确会对爹娘的要求心生不满的。
  第76章
  陆建军知道苏敏并不是对他们兄弟有什么意见, 只是就事论事罢了。
  他爹不是那种糊涂又偏心的爹,他的兄弟也不是只逮着自己人死命儿占便宜的人。
  他爹听不得苏敏的话,只是因为他的亲叔叔里就有这种人。
  至于隔房的堂叔堂伯里,有这样想法的那就更多了。
  他爷爷是从困难时期过来的,正是靠着一家人齐心,这才撑过那些年月。
  但现在不是战争年代,大家过的也不再是朝不保夕的日子。
  在这个时候还要求牺牲小家为大家, 那也有些不通情理了。
  就是在战争年代, 陆建军爷爷不也攒下来不少钱。
  至于很会做生意的三爷爷,积蓄更是不少。
  人都是有私心的, 陆三山也明白这个道理。
  要求人人平等这本来就是一种不平等。
  最后陆三山摆摆手:“算了,你们的日子你们自己做主,我这老头子也管不着了。”
  苏敏说这些本来也不是为了让陆三山做什么保证,只是说到这个话题上, 她就提前说出来打个预防针罢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