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2      字数:7687
  毕老太太就乐得看儿媳妇的身体补得好,这样她的宝贝孙女儿就能吃得好。
  这不,转眼一个月过去,小孙女儿这五官也慢慢长开了,头发较刚生下来那会儿又浓密了许多,黑黑的一点儿都不发黄。皮肤也白白嫩嫩的,小脸肉呼呼,鼻梁好像也更挺了。长得最好看的就是一双大眼儿,黑黑的眼珠子好似会说话,把她这老太太看的心都快化了。
  就这么个宝贝,别说家里有好料子营养品补品啥的,就是没有,那也要想办法把所有好东西都找来,给她捧到面前才好呢。
  老太太看着自家漂亮的小孙孙,不禁想着等明天带着这孩子回村里过满月,得好好的让村子里那些觉得男娃子比女孩儿强的封建老顽固们看看,看谁家的孩子能养得这么好,才这么小就这么机灵贴心可人疼。自家乖孙女儿,别说那些不被家里重视的被称为赔钱货的丫头们,就是那些吃得好穿的好的男娃子们也是比不上的。
  古明妍知道明天就要回村了,她也是最近才知道自己出生的时候,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来看她,主要还是她占了性别的优势了。
  古家孙辈这一辈儿包括孙子外孙子在内,甚至是加上外婆家这边舅舅家合起来算,目前为止就自己一个女娃娃。所以自己出生后那些在城里工作的舅舅伯伯和姑姑们才会经常来看自己。奶奶也是放下了村里的活计,一并的交给了大伯母和爷爷,一待就在城里待了这足一个月来照顾自己。就连爷爷,也是三不五时的带点家里自留地里的新鲜蔬菜和家里攒的鸡蛋进城看她,这都是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啊。
  这一个月以来随着她的视觉越来越清晰,家里的这些个亲戚们也都慢慢熟悉了起来,能认识个七七八八了。还有那些被别的事情绊住一直没能见着的,估摸着明天回村就都能看到了。
  前头说了古家老爷子生了三儿两女,且个个都混的不错。这不光是伯伯们自己有本事,也跟当时老爷子的智慧和安排分不开的。
  家里虽没有人从政,但大伯古建党还是跟随着老爷子的道路从了军,早早的就离了家,现在在疆城部队里,也已经升到副营级别了。
  有着老爷子的背景,古建党这一路也颇能受到些照顾,起码自己的功绩不会轻易被抹掉。
  他是一个人在疆城当兵的,留了大伯母陈红春和儿子古明天在古家村,两人并没有跟着他随军。
  陈红春是村里大队长家的女儿,家里条件不错,小时候也送她读过书。嫁人后家里给安排了工作,跟毕老太太一样在村里教书,不过她教的是村里的初中。
  两人育有一子,就是爷爷亲自取名的大堂哥古明天,今年7岁了。
  古明妍的大姑名叫古丹凤,是个风风火火的热心肠人。在安城机械厂的工会做科员,随了毕老太太,在厂里主攻妇女工作,保障劳工利益。她的夫家都是机械厂的,姑父李海洋是厂里的二级技工。两人育有两子,李小军和李小双,一个7岁一个4岁。
  之后就是二伯一家了。
  古家二儿子古建军在兄弟三人里算是读书最不行的那个。小时候跟着爹妈战火里奔波,有一次差点被炸死,从此留下了心理阴影。所以他虽然名字里带着‘军’字,实际上却不像他的哥哥和弟弟,到年龄都去了部队历练,在部队里或是学了本事或是读书上进的。他只勉强读完了初中,之后就在找工作了。
  后来听老爷子的话,让他跟着部队上送信的邮递员混着,慢慢觉得这行当也还不错,解放后就在邮局参加工作了。
  虽然这老二看着没啥大本事,不过他也算有着好性子,不是那争强好胜的人,守着自家的小日子过得也挺乐呵的。参加工作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跟娘家是肉联厂的赵美秋组建了家庭。
  赵美秋在安城国营饭店做服务员。别看只是个国营饭店的普通员工,这年头,要不是她家里是肉联厂的又有关系,她家里的亲哥哥还是国营饭店的大厨,这样好的工作且轮不着她呢。
  夫妻二人干着普通的工作,却也是谁也不敢小瞧的端着铁饭碗的人,还是能传给子孙后代的那种。
  两人婚后只生了古明光一个孩子,今年才6岁。夫家娘家都没啥负累,三口之家的日子过得也算有滋有味的。
  古家小女儿,古建国的龙凤胎妹妹古丹华算是古家这辈人里面长得最漂亮的孩子了。她跟古建国长得挺像的,只不过眉眼更像毕老太太年轻的时候。比起她的大姐长相温柔但泼辣的性子,她却添了几分娇俏,性子也比较文静。作为家里最小、长得最好的女儿,古丹华却也没有长成骄纵的样子,反而十分会体贴人,性子很好。
  参加工作后进了安城的国营百货公司做销售员。她的丈夫钱红进,是食品厂的会计。二人有一个5岁的儿子名叫钱广来。
  古丹华的工作在这个年代可是十分牛气的了。作为供货方,在卖方市场占主导地位的年头,总会得到许多别人都没有的好处。当然这跟她的公公就是百货公司的主管,级别不低,还对她这个儿媳妇也很看重的缘故分不开。
  毕老太太之前攒的那些布料和营养品,多是托小女儿在百货公司买的。毕竟很多东西就算是有钱有票,没有渠道也没处买去。虽然老两口级别不低,但也不会平白的朝组织因为你这点子小事伸手不是。
  古家这边算得上是个大家庭了,相比之下宁荣薇的娘家人口就简单的多了。
  白敬龄跟毕老太太一样也是很早参加革命的红色背景,不过她擅长医术,一直在后方的医院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就留在了省城医院,凭着实力和资历,现在也算是科室的一把手了。
  古明妍的外公宁秋泽很早就去世了,早在解放前就因为一场战役牺牲了,成为了革命烈士。那时牺牲的不只是他,还有他跟白敬龄的大儿子宁荣书,也就是宁荣薇的大哥,当时还不满十二岁。
  失去了丈夫和大儿子的白敬龄咬着牙将剩下的一儿一女养大,如今都算是长大成材成家立业了。
  二儿子宁荣臻,也就是古明妍这辈子的小舅,打小就聪明,他精通机械,后来经过专门学习后现在在安城二炮军工厂做工程师。
  因为单位的保密性之,平时他都是被封闭在单位的。也是刚好赶着古明妍出生这段时间,刚刚完成了一些阶段性的任务,有了休假才能回家来看看的。
  老二媳妇周晓淳,跟宁荣臻都是一个单位的高级工程师。二人平常工作任务艰巨,加上保密性,都很少能回家。
  他们的两个儿子,6岁的宁致远和才1岁的宁致和,平时都是放在白敬龄家中,由她照顾的。白敬龄白天上班时就把孩子寄放在放托儿所。省城医院给白敬龄分的房子离纺织厂不是很远,平时宁荣薇也时常骑车过去照看,也经常把两个小侄子带回自己家里照顾。所以即便是离了父母,两个孩子也算是被照顾的不错。
  宁荣臻夫妻俩平时是住在单位家属院的房子里的,只有偶尔抽出时间,组织批准假期了才能回家跟儿子们相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因着两人的工作性质,他们只能等孩子们再大一点儿,到了上学的年龄,能一定程度上照顾自己了,才好将孩子们给接到身边,起码能去食堂打饭自己上学什么的。只这两年还得白敬龄辛苦了。
  夫妻二人也知道白敬龄的辛苦,大半的工资都是交公的,对经常帮着照看孩子的妹妹一家也很是亲近。孩子们一处的长大,感情深厚自不必说,长大了都能互相帮衬不是。
  这家里才刚添了个小妹妹,来来往往的人就没少过,只宁荣臻和周晓淳抽空来看过,孩子们都没带来,也不知这俩孩子见到小娃娃后,会不会和古建国家三个儿子一样,把古明妍当个玩具揉揉捏捏的。
  古明妍还是年纪轻经验少没有客观认识,她家这么多的亲戚,家里还都是小子,她是最小的,这一串的小子排开,她都得管人家叫哥哥。而且因为年龄相近,这些孩子们都称不上是半大的小子,这都是学龄前儿童啊。
  想想一串儿一岁到七岁不等的小子,流着哈喇子话都说不清的冲着她叽叽喳喳,这画面简直太美,反正此时的古明妍还没能想到。
  她这会儿还沉浸在终于可以出门放风,看看这个时代的城市和乡村面貌的期待之中,还有点儿对自家出差的老爸能不能及时赶回来的些许担忧。
  嗯,先让她沉浸在自己的美好想象中好好睡一觉吧,毕竟明儿还是人家满月的大日子呢。
  第7章 满月、回村
  古明妍是8月25日出生的,今儿个是9月22,距离秋分还有两天,因为刚好是周日,大人们都不用上班,于是就把办满月回村的日子定到了这天。
  早上醒来,古明妍便看到古建国咧着嘴冲她笑,脸上还胡子拉碴的,估计是昨晚大半夜的赶回家还没来得及收拾。
  古建国看闺女儿醒了,连忙抱起这个小半个月都没见着了的小宝贝,感觉想的不行。打量着自己离开家这些天里,闺女儿有些变化的样子,感觉就是又长开了许多,更加可爱漂亮了。脸埋进闺女儿的包被里闻闻,奶香奶香的可好闻了。
  这可把古明妍给烦的啊,被胡子蹭到的皮肤都有点儿疼了,于是就开始四肢发力动来动去的试图抵抗。
  古建国还以为闺女儿这是喜欢跟他亲近呢,愈发的玩闹个没完。直到宁荣薇把他叫出去,让他把吃了早饭后就不知道上哪儿野去了的古明新给找回来,他这才罢休了。
  昨天的时候古老爷子提前来了儿子家,把毕老太太和双胞胎都给提前接回古家村去了。毕竟今天要办满月,家里虽有陈红春帮着准备,但也得毕老太太回去主持大局。把两个小孙孙也带走了也是怕家里孩子太多,万一古建国赶不回来,宁荣薇一个人带不了这么多人。
  一家四口终于收拾停当出发,被妈妈抱着的小明妍还是第一次看家和医院以外的世界,之前出院的时候在路上睡着了,再说哪会儿她还啥都看不清呢。
  还没出家属院儿呢就遇上了好些人上前搭话的。这个年代的人们好似彼此之间都比较热情,今天是周末,好多不上班的人都在院子里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儿闲聊,看到一家四口推着车子出来,都上来打招呼。
  “哟,建国回来啦,这是带着孩子回村子啊,听你家老太太说是给办满月?”这是隔壁邻居王婶儿,两家关系不错,之前经常帮着照看古明新哥仨。
  “是啊,王婶儿,他昨儿晚上大半夜的才赶回来。这不我家妍妍算是满月了,也没出过门,这天气也不错,我公婆想着让带回去,给家里的亲戚们都见见。“宁荣薇笑着答。
  告别了邻里邻居的,古建国扶着车子,把大儿子抱起来放到前梁上坐好。那横梁上因为经常接送孩子的缘故,上面包着棉花瓤的垫子,好叫孩子坐的舒服些。宁荣薇抱着古明妍坐上车后座,一家四口就这么出发了。
  这个世界,不,应该说是这个时代,整体上给古明妍的感觉就与前世她熟悉的城市面貌大不相同。
  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色彩,道路也不多不宽,基本没什么汽车,倒是自行车多些。人们穿的虽然都很朴实无华,但看得出精气神儿很好,不像后世出了门大家也都是低头看手机,基本对路上的人事物都漠不关心的。
  最让古明妍满意的是这夏末初秋的天气,不冷不热,随着自行车的前进带来些许微风,没有雾霾,天也是蓝蓝的,感觉非常舒服。
  她不禁想,这个时候虽然物质条件不好,但也没有后世污染那么严重,不用天天戴着口罩才能出门。真是应了那句话,那些年,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就是不知道晚上是不是还能看到满天繁星。上辈子她净在光污染严重的大城市里混了,内心早就失去了仰望星空的感性和诗意。想着这辈子要是能在寂静的乡村欣赏到漫天的繁星,那也算是穿越一回带来的不小的收获了。
  就这么怀揣着美好的愿望一路行着,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吧,终于来到了古家村生产大队。
  来到了乡村,就又是跟城里不一样的风景。映入眼帘的就是大片的农田和混夹在其中耕种的农民。
  古明妍上辈子就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所以这会儿她只看着人家在干农活,具体做的是什么就不知道了。不过想想就能感觉出来农民应该是很辛苦的,毕竟城里人上班就是再累,也是一周有那么一天的假期的。不像要靠老天赏饭吃的农民,真是没什么可以闲下来的时候。
  再一次感叹自己穿越到了好家庭的古明妍不知道,这古家村大部分的村民都跟她有着同样的想法。
  没有年代文中常有的女主降生天降吉兆,什么干旱多年下雨啦,连绵阴雨放晴啦,亦或是地里的苗猛地窜出好几厘米,山里的野鸡野兔纷纷跑下山让村民一下子大丰收了一回之类的。
  古明妍的出生没有老天给凡间什么启示,要说有什么不同,可能就是在出生前把她妈折腾进医院,给自己弄了个省城大医院出生的出生证明而已。
  哦,对了,还有就是她是她外婆亲手接到这个世界上的,听着还挺特别挺带感的是不是。
  不过就这么点子不算是特殊的经历,在古家村里的众多老少爷们妇女孩童眼中已经是不得了的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谁家媳妇生孩子,婆婆能给请个接生婆都不错了,很多都是家里的婆婆、娘家妈和嫂子什么的帮着接生的。
  对于没有医疗保障的农村人来说,上医院就意味着花很多的钱,有点儿病都是吃点好的在床上多躺躺休息休息,忍忍就过了,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上医院花冤枉钱的。
  因此,当古明妍被自家老妈抱着来到生平第一次踏足的古家村时,感受到村民们打量自己的眼光就像是在看什么金贵东西似的。她还纳闷了,难道这个时代农村不是重男轻女的吗,怎么大家都是这么个眼神儿。
  殊不知这里在场的大多数人的确没怎么在意她一个小丫头片子,只是看着她崭新的细棉红布包被,白白嫩嫩一看就养的很好地样子,再想起这孩子出生就在大医院花了在他们看来很大的一笔钱,那可不就跟打量什么金贵玩意儿似的看她嘛。
  大家都是想瞧瞧这在城里大医院由大夫给接生出来的孩子,和他们在田间炕头请个接生婆给接生出来的到底有何不同呢。
  看着这小姑娘在老古家的受宠和被重视的程度,还真是应验了他们当初看见毕老太太进城照顾三儿媳妇的时候产生的想法,这老古家果然是把这姑娘捧上了天。这年头给个女娃娃办满月的可不多见,人家这娃娃托生到这家里,打生出来就比这村里大多数人条件好啊。
  古家要给新出生的小孙女儿办满月酒,其实跟古明妍本人是没什么关系的。她一个刚满月的小孩儿也不能指望她出来招待宾客什么的不是,顶多就是被当个吉祥物,被宁荣薇抱着供人参观罢了。
  毕老太太带着大儿媳准备了三桌席面,就摆在自家前院。因为大多数人第二天还要上班,半下午的就要赶回城,因此就在中午请客了。来的主要是自家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们,各家都带着孩子们一块儿来了。另外还有老古家的亲家们,村里的书记、队长、会计、妇女主任等,再有就是住的近便与自家亲近的人家来。白敬龄和宁荣臻周晓淳夫妻带着他们的两个儿子,在古建国一家之后不久也就到了,今天他们作为古明妍的外家人自是要出席的。
  场面还是相当热闹的,村里相熟的妇女早早的就来帮忙了。
  这年头就是请客也不可能像后世大鱼大肉的上,人们还有吃腻了的可能。这时候一桌能有一个带点儿荤腥的菜,就算是上等的好席面了。
  古家的席面在中午下工铃儿响后不久就开始了。
  早几天古老爷子就托原来一起当过兵的他在东北的战友给淘换来了一些野味和山珍,再加上点豆腐什么的搁大铁锅上一块儿炖着,香味能传出好远去。
  另外就是当季的蔬菜,黄瓜、茄子什么的做成凉拌菜,一桌再上一盆西红柿鸡蛋汤,主食就是二合面的馒头。酒就是从隔壁村子会酿酒的人家用些钱票换的高粱酒。只这些东西摆在一起,一桌儿看着也是有模有样了,令来参加的客人们都满意的不行。
  主桌上古老爷子和毕老太太坐主位,招待的都是儿女们的亲家和村里的干部。古建国在另外一桌招待平辈儿的亲戚和一些村里亲近的人家。主人公古明妍在经历了被围观的待遇后,便被自家老妈喂了奶给哄睡着了。宁荣薇将她安排到了老宅里给古建国一家留的房间里,然后也出去帮忙招呼客人去了。
  席面只有三桌,但来的人却是更多的。好些个来帮忙的妇女和小孩子们都是在给主桌上完菜后,在后厨吃的饭。
  说是孩子们,但其实基本上都是男孩儿,包括古明妍舅舅家的两个表哥在内今儿个都来了,这一辈儿的男丁基本上都给凑齐了。
  孩子们被自家娘亲们拉着填饱了肚子之后,就开始满宅子的放风。都是学龄前儿童,也很少见到这么多人的场面,小孩子们都是人来疯,吵吵闹闹的显得家里这酒席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古家大儿媳陈红春被孩子们吵得头疼,就让年龄最大的自家儿子古明天带着臭小子们去后院玩儿,省的在席间跑来跑去的再把碗碟给打碎了。这里好些都是跟邻居家借用的,结束后还得洗干净还回去呢。
  古明天作为老古家明字辈的长孙,在孩子堆里还是有点领导力的。被亲妈吩咐之后,就带着自家兄弟连同古明妍舅家的大表哥,小豆丁们就朝着后院奔去。
  这帮孩子是边走边闹腾的,就听今年6岁的宁致远叨咕着自己还没见过小婴儿,想看看小妹妹长啥样。
  他这一叨咕,瞬间就转移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来,这下都纷纷闹着要去看小妹妹。最年长的古明天也不过是个7岁的小儿,这下面的弟弟们一闹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接着就不知怎么的,也不知下面谁知道去古建国房间的路,还刚听了一耳朵妹妹这会儿正在那睡觉的事儿,几个臭小子就进了门,扒着围在床边防着婴儿滚落的被子,排排站好开始观察这小妹妹了。
  古明妍感到了几道灼热的视线,缓缓睁开眼睛,扭着还不是很灵活的脖颈,转头就看着一排高低不等的秃头小子们瞪着个眼儿盯着她瞧,其中还包括了自家三个哥哥。这也就是她内心有个成年人的灵魂支撑了,这要真是个小婴儿,说不准得被惊着。
  让她感到醉醉的就是,她的这些个堂哥、表哥们好似知道不能发出声音吵醒她似的,都不出声,有那好像觉得控制不住自己的还用手捂住了嘴。可这更可怕好吗,几双眼睛睁的大大的就盯着你看,好似一定要看出她到底跟他们有什么不同似的。
  之前只是从毕老太太嘴里了解到自己有好多哥哥,只是没有实际见过,也就过了下脑子,觉得自己每天都面对三个了,再多几个也没什么不一样的。
  可这里大概数数都得有□□个小子了吧,貌似除了舅舅家刚一岁多还不怎么会走路的宁致和小表哥以外都到齐了。
  这么多孩子站在一处,视觉上的冲击总是更加震撼的。这数量看上去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幼儿园里老师发小果果时,孩子们排排站队的情形。
  更郁闷的是这些个小哥哥们看到她醒了过来,好像是解了禁制一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起来,然后这声音越来越大,还有几个试图爬上床来摸摸她的,虽然紧接着就被自家大哥给制止了,但还是很阔怕的说。这边还有那没被拉住的试图再接再厉,那边又有要镇压的,双方嗓门越来越高……
  总之,就在这混乱的场面中,古明妍完成了对她的哥哥们的初认识,之后每每回忆起来都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是场愉快的会面和美好的回忆。
  混乱的场面是在毕老太太想起来去看看孙女儿睡醒没有,然后来到房间后终结的。对于孙子们来说,毕老太太那是比自家爸妈爷爷都可怕的存在。
  老太太属于不会惯孩子的奶奶类型,当然古明妍除外。平常没事儿的时候和蔼可亲,但看着孙子们有什么不好的习惯的她也绝对会立马纠正的那种。
  于是在老太太出现后,房间里立马静了下来。
  老太太担心孙女儿被吓到,连忙上去抱着查看她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其实古明妍连哭都没哭。废话,她一内心26岁的成年人能被一帮话都不一定说的清的小屁孩惊着?再说了,她就是觉得吵,想要解救自己的耳朵,也自问没那个本事哭出的声音比他们大啊。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