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2      字数:7973
  从厨房出来,穿过客厅,走过一条比较窄的过道,左右手两边的就都是卧室了。一共六个卧室,左右各三间。
  其实古建国本来是没想着要弄出这么多间房间的,但是这不是考虑到肚子里这又是两个嘛,这以后家里能有多热闹的都能想象的到。于是他干脆决定房间多来上几个,弄个一步到位,往后谁也不用再跟谁抢了。
  一边儿三个房间虽然看似均匀分布,但因为左手边的三间靠着客厅这边,所以这边的卧室都是比较深,但宽度没有右边卧室的宽。
  左手边第一间是古建国和宁荣薇的房间。格局摆设跟在筒子楼里的那间差不多,用的也大多是从那边搬来的老家具。不过好在这年头东西的质量都很不错,绝对称得上结实耐用,而且加上也不用讲究什么样式过时流行的,古建国又叫人给家具都上了点清漆,那看着跟新的也差不多,一点儿不妨碍继续使用了。
  这间房间总体上是比筒子楼的那间面积要大出许多的,在靠近窗户的地方,还被古建国因为做实验给盘出了一张炕。但即使是多了张炕,也因着房间本来就挺大的面积而不会显得房间过于拥挤。
  房间的炕道连着厨房烧火的地方,用起来很是方便。
  古明妍觉得这样一收拾也挺好,靠着窗户的火炕还有一种后世飘窗的感觉,就是这个炕比起飘窗的榻榻米或是小卡座着实大了些。
  夹在夫妻俩房间和左边最后一间卧室中间的,是一间比较小的房间。
  这间房间是给古明新准备的。因为他现在是家里唯一上学的孩子,除了单人床衣柜之外,还给他做了张大书桌。这书桌挺大的,古明妍估摸着她哥用到成年都没问题。书桌的旁边还有个五斗柜用来放东西。
  整体来说,古明妍觉得这房间虽然不大,但东西也不多,看着还有点空,别说让自家哥哥现在一个人住了,就是以后成年了结婚成家的,只把床换成双人的,再放个衣柜什么的也能将就将就住下了。
  毕竟,按照这时代普遍结婚早的大趋势,自家哥哥赶高考恢复那年正好19岁,真要是早早的结了婚的也不是不可能的情况,到时候说不准还真能把这间房间改造改造当成新房使呢。
  左边最后一间房间,比古明新的房间要大。打开看看里面的东西也挺多的。
  首先是有一张上下床,但是上面并没有铺盖,想来是给还在肚子里的两只以后长大了准备的。古明妍决定这准备的也是够早的了。想来古建国这是趁着搬新家用老爷子的名义买木头的机会,把自家现在和未来所有能想出来要用到的家具,都提前给打出来了吧。古明妍不用看,猜都能猜出来另一边自家双胞胎哥哥的房间,肯定也得有这么一张上下床。
  房间里除了上下床摆在靠里边的位置外,还有一张婴儿床。没错,就是古明妍睡过的那张。这张床古明妍长大了用不着了之后,就被二伯拿回去给小堂弟用了。现在再回到自家,想是二伯看自家这边又快生了给搬过来的。
  不得不感慨这时候人物尽其用的能力啊。古明妍都有点儿想把这东西以后拆了保存好当传家宝留下来了,毕竟这是多少古家孩子屎屎尿尿婴儿时期的见证啊……
  也是古老爷子最初把这床做的就宽大的缘故,才能这么一直延续的使用。不然自家这两胎都是双胎的,少不得还得再另做一个婴儿床了。
  除了婴儿床,这房间里还有一张床。听古建国说是为了方便照顾孩子的时候给大人休息时候准备的。
  想来这床也是自家外婆白敬龄最先能用到,她照顾孩子肯定主战场还是在自家这边,不然一孩子一会儿一哭的,她住隔壁家那边也听不见,所以最开始还是得麻烦她在自家这边住一段时间的。
  从三间卧室出来,处在过道尽头的是一间卫生间,面积挺大。上厕所的蹲坑靠着朝里面的窗户处,靠近门的地方是洗漱的水池,自来水什么的也通上了。地面上还有下水口和较低处的水龙头,想来洗衣服涮拖布什么的都方便使用。卫生间内空的地方处有一个大木桶,旁边架子上有洗脸盆什么的。这木桶是为了满足古明妍要在家里洗澡的要求,古建国专门弄来的浴桶,有了这东西,除了冬天,平时洗澡就都能烧点水在家里自己解决了。
  整个房子除了这里还有另一处卫生间,就在右手边最后一间房间的旁边。那间的面积比较小,也没有浴桶什么的,估计就是上厕所和洗漱时候用的。
  古建国解释说家里人多,以后就分男女使用,大的那间给女的这边,他们父子的以后就用小间。
  这样也是挺合理的。毕竟再是家人,以后男孩子长大了,古明妍回家住了,不说人多了说不定会抢卫生间,就是洗漱洗澡换个衣服什么的也不很方便的。
  再加上以后白敬龄也在家,毕老太太想着也时常会来,以前是没条件没地方,来了城里还得赶着时间回村子去,不然就得让儿子睡客厅或是打地铺,她跟儿媳妇一起睡。现在有地方了,多住几晚就不算辛苦了。以后老人家常来常往的,这卫生间划分男女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这年头别说自家人了,就是一楼层的人共用一个卫生间的也不在少数,一家有两个卫生间绝对算的上是奢侈了。但别人家没办法也就算了,自家这是盖新房,九十九步都走了,也不在乎最后这一哆嗦了,多想一步,能让家人住的更方便那也是好的不是嘛。
  而且古建国也是想着都已经花了功夫做了下水,通了管道做好了一个卫生间了,再做一个也就是多花点儿钱顺带手的事情了。不过白敬龄家那边倒是只做了一个卫生间,毕竟那边人口少,轮流使用也错的开时间。
  被两个卫生间夹在一起的房间其实算得上是一间客房加储藏间,里面也有打好的床和基本的家具。也算是为以后二老来城里了能住得舒服一点儿准备的。以后家里有什么不常用的东西也可以放到里面储存。等儿子们大了,尤其是儿双胞胎,要是弟兄两个不愿意住一块儿了,也能有地方把他们分出来有个单独的房间,算是有备无患吧。
  中间还有间卧室,是古明妍的双胞胎哥哥的,摆设参照婴儿房的上下床兼古明新房间的摆设,就不具体说明了。
  剩下的是最大的一间卧室,也是古明妍小盆友未来回家要住的地方了。
  进门先是能明显看出整个房间被隔成了两个部分,就是用古建国之前一心想把宝贝摆在女儿房里置物架上的那个很高的架子隔开的。靠近门的这半边放着书桌,五斗柜这些。经过高高的置物架,这边就是床,床头柜,床对面的大衣柜等。
  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这里也有一盘炕,在床的对面,靠近窗户的位置,想来也是古明妍要求下古建国无原则的妥协的结果了。靠着炕边的是窗户,尽头有一扇们,出去就是户外阳台。因为用的都是玻璃窗,朝向又好,所以阳光很是充足,光线很亮堂。
  让古明妍开心的是,经她的仔细观察,她最初也没有发现古建国答应的地下储藏室在哪儿,更别提本来就不知道有这东西存在的人了。还是后来古建国悄悄的跟她献宝般的一指点,古明妍才发现的。这东西古建国做的确实不错,而且保密性真的可以算达到一定标准的了。
  想来外人也不会想到,古建国有这个本事自己弄了这么个秘密基地的。这房子算是建筑队帮着建的,因为古建国单独给人家出钱,人家就照着他的设计来的。这个地下室在设计图上当然是不存在的,所以也不会有人怀疑自家能在房子上做了什么手脚。
  古明妍看着已经被古建国放进去的那些东西,也把自己从家里拆出来的玉佛和长命锁放了进去,这回她总算是放了心了。
  从古明妍的房间出来,大家开始看院子。
  前院除了有一个地窖和防止下雨的时候把自行车淋到的雨棚外倒没什么特别的。到是两边的空地上空空的,原是留着想种点花花草草或是常吃的蔬菜的,但是因为宁荣薇临盆在即,家里大人都忙,剩下的都是小孩子也拾掇不来,就先空着了。
  除了留的要种植的地方外,其他院子的部分都被铺了青石砖,也是为了干净,尘土泥水什么的别踩得到处都是才好。
  后院就比前院大多了。
  之前说过,古建国要的这块儿地方是靠着山坡下面的。自家这后头也再没有第二家了,这后院儿说起来几乎是可以想占多大就多大的。
  但是到底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也没有必要。只在差不多的地方围起了高高的院墙,这也是为了防着山上可能会有个什么动物下来,万一进家伤了人就不好了。但是后院的院墙还是留了门的,以后不论是从这里出去上山捡个柴禾还是散步锻炼什么的都很方便。白敬龄还想着在后院养几只鸡,没事儿了也能放后山上散养着自己抓点虫子吃,不过就是得有人看着,别跑走不回来了就是。
  除了院墙后面靠着山,院墙里面的院子也不小。只是因为才搬进来,也没有太多时间好好规整,后院现就只做了个石桌,摆着几张石墩子,其他大部分地方是空的。
  让古明妍来说,这后院完全可以搭个葡萄架什么的,又阴凉还遮蔽视线,最重要的是有新鲜的葡萄可以吃啊。
  另外,这后院还有接通的自来水管儿,古明妍想着哥哥们夏天的时候还可以在这儿冲冲凉,有水源的话在这儿种点儿菜什么的也方便浇水。这块儿离前面有段距离,又隔着墙,也不怕施肥会有味道什么的。自家老妈喜欢的花也可以种在这里,总比放在前院儿容易被人看到了的好。好风景自家欣赏欣赏也就够了,这时代也不适合做美化他人视线的事儿。
  恩,最好是能再有个秋千,就放在葡萄藤下。想想那样坐在上面,惬意的午后,清风徐徐吹过,该是多么地舒服啊……
  还有就是,自家这以后人多了,孩子们也都渐渐的长大,要是东西越来越多不够地方放,完全可以让老爸在后院给挖出个地下室出来用作储物。反正这活儿他现在已经是非常熟练且有经验了吧,哈哈哈。
  您的收·古明妍·集癖兼收·古明妍·纳控已上线,古爸爸您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被不要钱的羊肉喂饱了的纺织厂职工:你最好,你说的都对,你干的这事儿没一点儿问题。
  领导:古建国同志还是个好同志嘛,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这种同志怎么能不好好表扬表扬呢。
  大厨张:请不要怀疑我的水准,给我一个萝卜,我都能给你雕出个花儿来……别说做几个带着羊肉的菜了,只要有材料,满汉全席那都不在话下。
  吼吼吼。
  另外,小天使们有木有觉得小妍妍的新家很棒棒哒啊。恩,在即将风雨飘摇,经济不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有一处这样的小院儿住着,有一大家子家人陪着,好似世外桃源般地生活,哈哈,我果然是女主的亲妈啊。
  请继续支持作者,作收、收藏、评论、营养液作者都是非常需要滴,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第31章 乔迁宴(三合一大章)
  看完了古建国家的新房, 毕老太太和古老爷子都觉得挺满意, 开口直夸三儿子这房子盖得好, 虽然钱是花的多了点, 但到底是都用在了实处,这钱算是没白花的。
  老人家的感触会格外的不同也是有原因的。不说二老,就是白敬龄, 他们都是从战火中走过的人, 从一无所有甚至家国都有可能被倾覆的时代走过来,一路看着国家一步步地建立,慢慢的好了起来。而自家的孩子, 相比起他们自己年轻时候的那个年岁,也算得上是有吃有喝有学上,现在还都有了工作, 各家的生活过得也越来越好了。
  眼看着自己的孙辈们能住在这样好的房子,在这样好的环境里长大, 作为老人, 总是会感到无比欣慰的。
  人不都是这样吗,尤其是重视血脉亲情的华国人, 看到自己的孩子比自己强,一辈儿比一辈儿人过得好,这比什么都叫人感到满足和有成就感。
  古家老两口对这房子很满意, 尤其是对那两个室内的卫生间。这些设施都让住惯了农村的老两口自己都有点儿跃跃欲试,想着什么时候方便了,就来儿子这儿住几天了。
  古建国看出父母的满意, 自是愿意他们来多住些时日的。
  不过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明天的乔迁宴。宁荣薇现在身子重,干不了厨房里的活,顶多就是帮着打打下手,主力还是得靠着两个老太太。
  毕老太太把东西放下后就进了厨房,跟着白敬龄一起张罗起明天要用的食材了。毕竟这乔迁宴算得上是儿子/闺女儿家的大事儿,可得热热闹闹地给办好了才算是有好兆头不是。
  俩老太太是忙活上了,这边古明妍却被放学回到家的古明新和宁致远俩哥哥给围了起来/两人兴奋地跟她分享他们生活中的各种趣事,还有关于新家的种种好处等等。可以看出,家里的孩子们对于爷爷奶奶来自己家,尤其自家妹妹也回家了的情况,那是相当兴奋激动滴。
  刚刚安抚好自家双胞胎和宁致和这三个哥哥,让他们小点声儿的古明妍……
  那种熟悉的被人当猴子的感觉又回来了,嘤嘤嘤。虽然这么多人住在一起是很好啦,可这太热闹了还是让她一时半会儿的很是不适应。
  第二天很快到来。到了接近中午的时候,古家已经满满当当的全是人了。
  大人们还能聚在一起相对平静地坐在客厅里喝茶聊天,可一帮已经长大了一些的半大小子们,在看到之前没见过的房子的样子后,也不知是兴奋啊还是怎么的,反正就是满屋子满院子的乱跑开了。
  幸好古明妍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就叫了老爸在大家参观完房间后把除了三个哥哥外的卧室都关上了门,只留了哥仨的房间任由这些小子们去疯玩疯闹去。
  亲戚们倒也不会觉得这样做有啥不合适,又不是关上门不让人瞧,只是毕竟这是新房,家具被褥啥的都是干干净净的,小孩子们又不懂事儿,到处的捣乱弄得脏兮兮乱糟糟的也不合适,自家又不是恶客上门。再加上老三媳妇这么大的肚子也不好收拾屋子,少不还得古建国和人家娘家妈上手,真要是弄得乱七八糟的,那自家也不好意思啊不是。
  倒不是说这些孩子们没礼貌什么的,只是小孩子本就人来疯,这么多人在一块就是再矜持如宁致远,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嗓门,说话声音也生生地比原来高出几个度来。一群小盆友那是完全疯疯闹闹的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了。
  再加上孩子们都有的好奇心,看到新鲜的东西都忍不住,古明妍是怕他们在自己和老爸房间翻出什么东西出来,那到时候自己做的一切努力就都白费了。
  婴儿房里白敬龄的一些东西都已经搬进去了,别人不好进去乱动。客房里什么也没有,他们也没兴趣。所以就留哥仨的房间随便你们造吧,反正看着他们仨也是一副傲娇的样子,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给兄弟们展示展示,那回头就各自自个儿收拾烂摊子去吧。
  快到正式开席的时候,大家之前都没想到能来的客人——宁荣臻和周晓淳,也带着礼物上门了。
  他们夫妻俩也是专程凑了假期赶来参加这次的乔迁宴的,既是为了祝贺妹妹妹夫一家,也是为了看看母亲和儿子现在的居住环境。毕竟三人都已经搬过来几天了,自己两口子作为儿子媳妇和当爸妈的,却都还没来看过,也着实不像个样子。
  宁荣臻和周晓淳两人来这边之前,已经跟着古建国和白敬龄在自家那边转着看了一圈了。
  宁荣臻看着房子心里觉得特别满意。房间格局这样好,而且光卧室就有四个,不但自家俩儿子可以一人住一间,连自己两口子回来也有独立的房间可供使用。再加上厨房、卫生间和客厅什么的都很齐全,一看就知道古建国是用了心的了。
  之前他们两口子答应让母亲带着儿子住过来的时候,想着毕竟当家的是妹妹妹夫,自己也不好提什么要求,就什么都没说,想着古建国和宁荣薇做儿女的怎么都不可能让母亲受委屈就是了。
  他们自己没什么要求和期待,但现在看着这房间,着实没想到这环境能这么好,远远超出了宁荣臻的想象。
  要知道就连白敬龄省医院那边给分的房子,也就是环境好一点的筒子楼罢了。那边的房间也就是两个,比之前古建国筒子楼那个家能大上一点,但条件也就那样,比起来也好不到哪里去。
  之前家里一直是孩子奶奶带着小孙子睡,大的宁致远自己一个房间。等宁荣臻两口子回去了再换过来,大的跟着奶奶,小的两口子带着睡。虽然这样是折腾了点,但也就是偶尔的事情,倒是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不方便的。
  现在这新家这样的格局,家里人再不用来回的倒腾了,各自都有了房间,简直就是一步到位。怪不得看着母亲和儿子们看着都挺满意高兴的呢,环境又好,还有人给作伴儿,想来住着的确是挺舒心的了。
  宁荣臻想着这样的话,他也就没啥好不放心的了。
  等古建国回去招呼客人后,两口子就跟白敬龄商量,要不要把这房钱算一算,给古建国把自家的这份建房钱给出了。毕竟这房子一看花费就不小。
  虽然都知道这房子是古建国的,以后也是算做纺织厂单位的房,严格来讲跟自家是没什么关系的。但毕竟自家在这儿要住的话,就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单看这环境,单独分的院墙,家具地窖什么的无所不有,用后世的话说简直就是拎包入住的精装修房子啊。自家怎么好意思一分钱不掏,从上到下一家三代人都白住人家的啊。
  白敬龄听儿子媳妇这么说,心下也是觉得满意。毕竟这不是自家的东西,得到好处了,想着还给人家的想法总是不错的,总比占着便宜还装不知道的要强。
  其实她搬过来看了环境后就想到这个问题了。当时她就跟女儿女婿两口子说要把建房的花费算一算,自己跟他们平摊了,尤其还是在她知道女婿跟家里人借了钱的情况下。她想着自己把钱出了,帮着分担一些,也好叫女儿把钱给婆家的妯娌姑子们都还了,能不背债就尽量不要去欠这份人情。
  古建国对丈母娘的提议当然是拒绝的。别说他盖这房子花的钱他自己完全能负担得起,就是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宁愿自己想办法借钱也不能要丈母娘的钱啊。毕竟人家又不是没房子住,非要跟自家住在一处。说到底住一起主要还是为了互相有个照应,自家还指望着丈母娘给帮着带孩子呢,没听说找人帮忙还得让人家自个儿出钱的道理。
  这样跟白敬龄一说,边上宁荣薇也在边上帮着劝。知道自家妈妈是顾忌自己可能要欠婆家钱,做人儿媳妇的不好做,宁荣薇就赶紧解释,直说自家有钱,另外借钱只是为了掩人耳目罢了。
  白敬龄是不知道女儿家的家底儿有多少的,她听这话也只当是古家二老给儿子帮忙了,既是这样的话,那自己这个做丈母娘的就不好再多掺和了,不然叫老古家认为自己是看着房子好,想出点钱把房子给占了,那就不好了。
  白敬龄这会儿就跟儿子儿媳解释,告诉他们古建国不会要钱,咱们也不好掏这个钱,毕竟出了钱了,归属问题就不好说清了。
  她知道儿子是觉得亏欠妹夫家的,就说:“你俩工资都不低,供应什么的也不错。在单位又基本没什么花销。要想还你妹妹家的人情,以后给致远和致和准备什么东西的时候,也别忘了你外甥们那里就行了,有什么多想着他们,给多备上几份也就行了。”
  说完,白敬龄歇了口气儿又接着道,“我这里什么都不缺,自己也有退休工资,你们就只管管好自己就行了。以后逢年过节的,要是有什么好东西了,只管往你妹妹家送去就是了。都是自家人,他们吃用了,都是你的血脉亲人,咱们也不会觉得吃亏了,你说对不对?”
  宁荣臻听自己母亲的话,也觉得很是在理。关乎到房子归属的问题,这下自己倒是真不好强行给钱了。
  至于亏欠的,平常自家给孩子准备什么,多准备几份送过去也就罢了。但是自家也不能就说什么就都不管了,他准备回头跟妻子商量商量,把两人的工资多交点给母亲。自己和媳妇长时间不在身边,即便是给准备东西,那也是有限的。还不如多给老人一些钱,她自己手头上能松快点儿,遇上什么好的了,直接给孙子外孙的都置办了也是便宜。
  事情商量好后,夫妻二人连带着白敬龄就都跟着来到了待客的这边房子。
  两口子跟古建国表达了谢意。古建国看他们并没有提要给他钱的事情,想来也是丈母娘刚刚已经把自家的想法跟他们都说清楚了。
  古建国知道这两口子是觉得自家照顾老人孩子,还提供了好的环境给他们,是占了自家的便宜了。但真要说起来,大家都是亲戚,本就说不清是谁欠了谁的,各自尽到自己的本分和责任也就行了。至于什么谁亏了谁占了便宜了的话,很是不必再多说多计较的。
  刚刚他看了二舅子给自家上的礼,水果罐头、麦乳精、百货公司里卖的高级糕点、一条烟、两瓶子酒,甚至还有一小盒巧克力。这些东西如今要都弄来也不是容易的,尤其是那盒子巧克力,这都得是在京都、海市这些大城市里的大商场,用外汇卷买才行,是着实不容易得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