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5498
  反正家里孩子多,拉上一两个轮流给他帮忙也不会累到孩子。
  有人帮忙,也不用花太多的时间,这点儿活儿很快就干完了。要是刚巧赶上古建国周末出差在外不在家,不管是白敬龄还是宁荣薇,俩人谁有空谁顶上就是了。
  至于家里的三餐,也是分配着来的。
  因着宁致远两兄弟在纺织厂这边也生活习惯了,加上还有周天宇在,原本打算等他们兄弟俩再长大些,就把他们接去二炮单位家属院儿的宁荣臻和周晓淳,因着周天宇比较特殊的身份,也只能放弃这个打算了。
  毕竟不好单独只接走自家的孩子,留周天宇一人吧。所以古明妍家里日常吃饭的人数着实是不少的。
  因为大家都住在一起,孩子们也都是放在一处长的,不好在吃喝这事儿上做出太多区分。所以古家和白敬龄带着的仨孩子,一般都是两家人一起,在一个饭桌上吃饭的。这样也不用再多分出一个做饭的人出来,再多费一份功夫,耽误时间。
  也因着家里不缺粮食吃食,在吃饭的问题上,两家也没什么矛盾,在一块儿搭伙都还挺合适的。
  白敬龄自己有供应,加上还有古明妍的烈士外公的一些补贴,家里基本上就没缺过东西。
  而宁荣臻和周晓淳两个更不是占妹妹妹夫便宜的人,平时两人的供应都能有一半是送回白敬龄这儿的。
  毕竟他们就两个人,在单位上也基本没什么花费,便会把收入的大半交给白敬龄,毕竟这不论是亲妈还是俩儿子,亦或是投奔来的周天宇,严格来说都是他们的责任不是。
  家里人口多,但是因着不缺东西,吃饭的问题也就是安排谁来做饭,谁来洗碗这样的事情了。
  经过古明妍的提议,以及征求过全家人的意见后,最终决定还是按照轮流值日的方式来。
  一般早饭就由家里的几个孩子轮流完成,两人一组,连着做饭摆饭到最后的洗碗收拾都得完成。
  因着早饭比较简单,也就是热个馒头蒸个红薯,熬点儿粥,切点儿腌菜,炒个鸡蛋这些。有时候也会去单位食堂打点儿早饭回来将就一下,算是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能应付的过来的活儿了。
  对于轮流做早饭这件事儿,古明妍作为家中的一员,虽然年龄不大吧,但也不好只是坐享其成。
  她倒是也想要参与这项工作的,但是奈何被周天宇几人拒绝了。
  他们给出的理由很明确,就是既然是两家人合在一起吃饭,他们那边三个劳动力,自家这边刚好有三个哥哥,公平的很,就不用她再跟着瞎掺和这些了。
  古明妍被这理由说服了。
  倒不是她想逃避劳动,主要是她还有别的活计。
  这些半大的孩子们虽然能把饭菜给做熟了,但是做起饭来往往自己心里是没太大的成算的。于是古明妍就只能在后头跟着指挥,帮着安排了。
  从第二天的早餐具体吃什么,怎么搭配才能更加均衡又有营养还不浪费粮食。到每天还得估摸着量,给哥哥们盛出具体能让他们使用的粮食出来,省得多了少了的到月底不够吃。这些都是古明妍每天要做的事儿。
  这活儿虽然不费力吧,但着实也不轻松。
  毕竟这需要特别了解家里的各项开支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算是帮着宁荣薇承担起了一部分女主人的责任了。
  但是这活儿古明妍做的还不错。
  因着家里人从上到下的都很支持她在一些事情上做主,放手让她去安排。这拿到了鸡毛的古明妍也发挥到了令箭的效果。
  在她的安排下,家里面早餐的搭配和花样都多了许多,这都是她用后世自己吃货小能手积累下来的经验,把哥哥们都训练出来的结果。
  伙食水平有所提升,家里的花费还没有增加,大家都很满意。
  孩子们帮忙解决了早餐问题,因着是几人轮流,倒也不会太辛苦。但是家长们却因此不用再起大早,着急忙慌的做饭洗碗再赶着去上班,算是能多休息一会儿,为白天的工作养精蓄锐了。
  宁荣薇单位里的同事们知道她不用早起伺候一大家子吃穿,也不用每天操心洗衣服活计的同事们,都别提有多羡慕她了。
  一个个的都夸她嫁的好,也把孩子们养的好教育的好。丈夫能心疼她帮着干活不说,孩子们这么大点儿也一个比一个懂事,比起他们家里那些连酱油瓶子倒了都不带伸手扶一扶的祖宗们,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除了早饭,中饭是白敬龄是由操刀负责的。
  因为宁荣薇白天要上班,时间比较紧张,所以就由退休在家,时间比较自由的白敬龄操持这一块儿。而到了晚饭,就由下了班的宁荣薇来做了。
  三餐和洗衣服的家务安排好了,剩下的就是打扫卫生和采购的家务活计了。
  因为时代条件所限,即使是古建国家里花费不菲盖的新房,那也比不上后世精装修的商品房精致和豪华,但比起大部分住筒子楼的家庭来说,条件自然要好上许多。
  这么好的房子,自然需要更加用心的保养和维护。
  因为白敬龄的影响和宁荣薇的教育,家里人从古建国到下面的几个孩子,都养成了比较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进家门后会先洗手换鞋换衣服,使用过的东西会主动放回原位,脏衣服这些也都会及时的处理归位。
  家里的男孩子们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毕竟什么时候都不难见到那种脏衣服乱扔,随手乱放东西的人,这一点上,不分男女。
  因为大家生活习惯都不错,打扫卫生的负担便减轻了许多。
  家里现在的安排是这样的,古明新和双胞胎以及古明妍自己的房间,由个人整理收拾,剩下的地方和公共部分,由宁荣薇和古建国两人一起来承担。
  倒不用担心哥哥们懒惰马虎,因着是自己的房间就放飞自我不爱收拾。要知道,家里的两个女性——宁荣薇和古明妍,都不是什么好打发的人。
  这年头也不讲究什么**,多少人两兄弟都成家了还得在一个房间里窝着,两对夫妻之间仅用帘子隔开做遮挡呢。
  所以在古家,古建国宁荣薇还有古明妍三人算是可以随意进出古明新他们的房间,随时检查他们的内务情况的,这就让兄弟几个想偷懒都没有机会了。
  按照宁荣薇的理论就是,多少人一大家子挤在一块儿住,那是没有办法。现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让你小小年纪就单独有自己的房间,你还不好好的珍惜,不打扫收拾干净了,就是对不起这么好的房子,难不成要变成猪窝住着才舒服?
  至于古明妍,那就更加霸道了。她不光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的一尘不染,东西摆的齐齐整整,像是待检阅的列兵似的排成一条直线,完全不怕别人知道她有洁癖和强迫症似的,她还特别愿意在这件事儿上多管闲事。
  按照古明妍的理论,大家都是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你的房间不打扫干净了,不好的气味和脏脏的灰尘也会影响到我的心情。
  所以她严格要求自家哥哥们向自己学习,争取做个内务标兵。
  这不光是为了整个家里环境变好,也是为了他们日后考虑啊。试想想,一个整洁干净,内务做的老练到比女孩子都好的男人,和一个邋里邋遢,净等着别人伺候他,得有人跟着屁股后头给收拾残局的人,正常女孩子选结婚对象的时候,都会更愿意选择前者吧。
  为了把哥哥们朝着二十四孝好老公的方向培养,古明妍想,她现在的努力,对哥哥们的逼迫,都是为了他们以后能获得他们心仪的优秀女性的青睐所做的铺垫啊。
  等以后他们长大了,遇见真爱了,肯定会反过来感谢自己这个妹妹从小对他们的训练,使他们成长为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绝世好男人的。
  除了洗衣做饭还有打扫卫生,家庭的日常采购也是家务的重要部分。
  这时候不像后世,快递外卖发展的那么繁荣。想要什么东西,只要肯花钱,动动手指头就能有人给你送到家门口来。
  这个年代,物资紧缺,好些东西不是你有钱有票就一定能买得到的,有时候还需要有那个好运气能碰上才行。
  家里采购这一块儿,因为人口多,要张罗购买的东西数量也多。
  像是一些比较重的米面粮油蜂窝煤这些,就由每个月供应下来的时候,全家齐上阵去供销社和粮油店排队购买。
  这一个大头解决了之后,其余的倒也不大困难了。
  平时主要就是白敬龄和宁荣薇负责这部分。
  白敬龄会在早饭后去供销社这些地方转上一圈,看看有没有家里需要的东西,不太重的就会顺手买回来。
  而宁荣薇嘛,也就是多在周末的时候,专门空出一段时间出来,把家里缺的日用品,像是毛巾、牙刷、草纸啊这些的给补全了。
  加上古建国这个四处跑着出差的人,有什么缺的了,在外面遇上了就给买回来了。反正他出差也总是帮别人家带东西,那这自家的空缺,自然是优先补给的。
  家里还有一个小姑古丹华这个在百货公司上班的亲戚,有个什么残次品处理啊,或是羊毛毛线等稀缺商品供应了,也会提前给各家消息。
  家里缺了或是感兴趣的话,宁荣薇也会时常去凑凑热闹买回来,或是直接托了小姑子给带。
  总之,这些东西分摊一下,对每个人来说,也就不是多重的负担了。
  至于家里的日常吃食,蔬菜瓜果方面,基本上家里是能自给自足的了。
  因为家里的前后院儿都比较大,后来又被古明妍央着古老爷子都给开了地种上了菜。所以家里日常需要的葱姜蒜啊蔬菜这些,都是不缺的。少了哪样顺手摘了就直接下锅了,特别的绿色健康。
  至于冬天的时候,古建国会给家里的地窖里提前存好蔬菜,他甚至还弄了些塑料薄膜回来,铺盖到院儿里的土地上,小范围的种一些比较耐寒的菜,使得冬天里的餐桌上不至于完全见不到绿色。
  这菜地平时主要是白敬龄在打理,古明妍请假在家的时候也会跟着帮忙。古明新他们放学后也能帮着给除除杂草捉捉虫浇浇水什么的。
  因着地方不算特别大,打理起来也不是特别的费事儿。这点儿活大家互相搭把手的也就顺手给干了。
  因为伺候得好,这不大面积土地的产出绝对算是不错的了。起码家里日常吃的蔬菜,这点儿产出足以供应全家人了。
  除了种的菜蔬,古建国还听从古明妍的要求,给家里的后院搭上了葡萄架,种上了葡萄藤。
  因着葡萄三年才能结果,算算日子,今年古明妍刚好能赶上吃自家种出来的第一波葡萄,想想那个味道,也很是期待了。
  除了葡萄,因着家里靠着后山地方大,古建国也从临近的几个生产队里跟人换了些果树苗种在四周。
  一个是想着家里的孩子爱吃,自己种出来的不说能不能成功结果吧,总是他这个当爹的心意不是。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家里靠着后山,种点儿树也能阻挡一些视线,防着有人在高处打量自家,这是为着安全方面考虑了。
  根据家人,当然主要还是古明妍的喜好要求,什么苹果树、柿子树、香椿树、桃树、山楂树、核桃树等等这些,古建国都给分着种了一些。
  因着家里不靠这个吃饭,心态比较随缘,加上果树种植本就是一门学问,不懂的人是很难种的丰收结果的。
  所以,这些年陆陆续续的种下来,倒也真没几个能结出硕果的。
  即便有,那也是酸涩又特别小的,不大能吃。
  不过好在,结不结果的大家都不强求,几颗树倒是长得很好,枝叶繁茂,夏天的时候还能给后院带来些许阴凉,很是不错。
  说起来叫古明妍这么一安排规划,古建国这么一实行,家里弄的确实是有几分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的感觉了。
  除了这些蔬菜啊果树的,最近古明妍还在家里研究呢,看能不能自己在家里养几只母鸡试试。
  要养鸡,古明妍觉得自己家里的这基础条件还算是挺充足的。
  一个是自家有那个空地儿不用白不用,把笼子放到后院儿,也不会有异味传到屋子里。
  二一个也是家里早有了菜地,养鸡的话菜地里的烂菜叶子和虫子这些,都能当作它们的食物,不需要自家多负担粮食去喂鸡。
  有了食物来源也有地方,捉几只鸡来养着,每天给下新鲜的鸡蛋,时不时的吃回鸡肉,似乎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呢。
  之前也是家里一直忙,再加上局势比较紧张,家里大人又要带孩子人手也不足。所以即使古明妍的外婆白敬龄在搬进来之初,就早有要养鸡的想法,但因着这些外力因素,一直也没能实现。
  之前一直也没人提起这回事儿。现在家里的事情差不多都理顺了,孩子们也都大了一些了,古明妍觉得自己养鸡吃蛋的美好愿景,该是时候得以实现了。
  作者有话要说:  想想这么多人共同生活,家里面积还不小,又没有各种主妇神器来帮忙,家务活这样多,不分摊是不行滴。所以不要说作者奴役小盆友哦,在那个时代,能吃饱穿暖,干这点儿活儿又算得上什么呢对不对。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作者。在这里求一波作收、收藏、评论还有营养液,谢谢大家啦!
  第56章 学琵琶(三合一)
  古明妍想要在家里养鸡吃肉和新鲜的鸡蛋的愿望, 实现起来倒也不是个多难的事儿。
  不说她家里的院子有空地儿,就是连着院子还有那么大一片后山呢, 也是足够这些鸡活动找食儿的了。这样养出来的鸡,那绝对的纯天然走地鸡啊, 后世要吃到这么正宗天然无公害的, 那可得花老大的价钱呢。
  除了自家的条件允许之外, 古明妍还考虑到了外面的大环境的问题。
  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 主要也是她上辈子就听她老爸和姑姑在聊天的时候提到,他们小的时候家里也是养鸡的。
  古明妍上辈子的爸爸小时候也是住在西安城里的, 按照平行时空, 这辈子的安城差不多就是古明妍上辈子的老家——西安了。
  那个时候老爸家里还是住在筒子楼里的,家里的爷爷奶奶都能占了楼下的一片儿地方, 搭了鸡笼子养鸡, 指望着下蛋吃的。
  听姑姑说,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这样干,也没见谁家就被举/报了的。
  其实想想也是, 大家条件都不是很好, 有机会了都会想着改善改善, 做的人多了,谁没事儿会去把这人人都干的、对各家都有利的事儿给刻意破坏了的啊。
  所以那时候像是古明妍姑姑他们这样的小孩子,一放学就会满家属院儿的找各家的鸡,只有把它们数够数了圈进笼子里了,这才算是完成任务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