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6240
  不过,因为古家的宁荣薇、白敬龄甚至包括毕老太太在内的几人,严格来说都能算得上是职业女性了。
  她们条件也好,基本也都是买成衣穿的,算起来除了家里的孩子小的时候给孩子们做做衣服之外,几人也是很久都没有自己动手做衣服了。
  所以要古明妍跟着家里的这些长辈们学,她们到底也只能教给她一些基本的东西,再深入点儿的技巧,几人自己都说不上有多会了。
  而且古明妍一个小小孩儿,动心思那会儿也就才五岁多,还远谈不上要出嫁这种事儿。加上她自己的衣服也都是在商店里买回来的成衣,这要是突然的向长辈们提起对这事儿感兴趣想要学习,也不是很合适,所以她也就一直没露出这意思出来。
  之前说过,古明妍这辈子别的没有,就是这向学之心还是很坚定的。
  也不拘于学习书本知识的范围吧,只要是她感兴趣的,想要学的,那就一定得学起来才行。
  不过,在古明妍动了想要学习剪裁和刺绣相关技术的脑子后,这三年的时间里,她一直都没能找到合适的老师,也没有适当的机会向家人提出这样的请求,所以一直也没能成事儿。不过这心思到底是种下了,倒一直也没忘了有这么个事儿。
  三年很快的就过去了,就在古明妍现在都只是偶尔才会想起自己的这个想法,想着还能不能遇上合适的师傅的时候,向来老师运就很好的她,终于是得偿所愿了。
  要说起来,古明妍觉得自家爸妈在纺织厂的这个单位工作就是好,整个一个大厂子这么多的职工,牵牵连连的什么样的人都能接触认识的到。
  这次古明妍瞧上的老师目标,就是古建国主管的保卫科里新调来的一名职工的母亲。
  这个职工跟古建国一样,也是从部队上转业来的纺织厂。
  小伙子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大家都叫他小郑。他还没结婚成家,家中也没别人了,就有个寡母,大家都因着他姓郑的缘故,直接喊他母亲郑大娘的。
  这位大娘早年丧夫,一个人靠着家传的裁缝手艺把儿子养大,还给送到了部队去当兵。
  郑大娘有一手很好的裁缝手艺,而且她还会刺绣,据说这都是从她那曾经在大户人家做过绣娘的母亲那里继承下来的手艺。
  郑大娘凭借着这份手艺嫁给了安城城里人的丈夫,后来也是靠着这手艺独立抚养了儿子长大成人。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城西的一家老牌裁缝铺子里工作,说来因为后来铺子被收归国有了,她也能算得上是一名正式的工人,领着国家给的工资的。
  这次,因为儿子工作被安排在了离家较远的城东,郑大娘不想跟儿子分开,就申请了也调到城东这边的铺子里来了。
  郑大娘调过来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的好手艺就被传扬了出来。
  原本距离纺织厂最近的那家裁缝铺,因为手艺一般,鲜少有人光顾的,这下子也因为郑大娘的加入,一下子又火了起来。
  厂里的职工们一传十十传百的,短短时间内大家就都知道了郑大娘的好手艺了。
  这起头就是因为郑大娘给一家的姑娘做了一身中山装,人家姑娘结婚的时候穿出来了,叫在场的宾客们一看就开始打听了。
  原还想着估摸着这是人家花了大价钱从大城市里买回来的成衣呢,没成想这样笔挺修身的衣裳竟是家门口裁缝铺大娘的手艺。
  这不,不消几天下来,郑大娘的订单就都被排的满满的了。
  古明妍也是听宁荣薇说起了这事儿,才知道家附近来了这样一位手艺人的。
  宁荣薇还在跟古建国说呢,她去的时候都已经晚了。她是见了人家大娘的手艺着实不错,想着也去给自家人定上几套衣服的,没成想压根儿就排不上号。
  古明妍见自家老妈这种被老爸的糖衣炮弹多年培养下来了的高眼光,都认可了这个大娘的手艺,不禁就有点儿心动了。
  她自己趁着家里人都上班上学的时候,跑到了离家不远的那间裁缝铺子里观察了一下,发现铺子里挂出来的衣服的确跟以往的很不一样。
  说来也都是大众的款式,但就是看着比从前的要好看很多。
  这衣服挂起来看都觉得不错,想必上身效果一定更好吧。
  古明妍知道,这就是版型和剪裁的问题了。同样的衣服,一点点剪裁制版的不同,就能让服装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所在。
  探查了一番情况后,古明妍就决定要拜这位大娘为师了。
  不说传言中说的郑大娘还会刺绣的事儿是不是真的,单就人家这剪裁手艺,甚至都能看得出有点儿设计的味道在里面了,这就足够值得古明妍跟着学习的了。
  不过,令古明妍没有想到的是,她这次拜师学艺的想法却没那么容易实现。首先,她就受到了来自家人的反对。
  古明妍早就习惯了自己提出的任何事情家人都会无条件支持的情形了。
  这回她看上了人家大娘的手艺想要跟着学了,就很自然的跟老爸老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想着叫他们大人出面,尤其是从老爸的下属,那位郑叔叔那里入手,想办法说服大娘,让人家肯传授手艺给她。
  毕竟这年头再是不讲究老传统里的师承了,但在这种学习技术的方面,还是讲究师傅带徒弟的。
  古明妍也就是出于个人的兴趣想学些东西罢了,也没想着以后就干这一行,更不会跟大娘抢饭碗。所以她觉得让父母出面帮着她把事情给说清楚,这事儿成功的几率还是挺大的。
  只是她没想到的是,还没到人家郑大娘那儿答不答应呢,自家老爸老妈这儿就先不同意上了。
  他们给出的理由倒也简单,就是觉得自家孩子完全没有必要学这个,没必要没事儿给自己找个受累的活儿干。
  不得不说,在老一辈儿的思想里面,对于行业之间的三六九等还是有一定的固有观念的。他们倒不一定是觉得裁缝这活儿不如别的职业,只是到底觉得这工作挺辛苦挺累的罢了。自家也不是穿不起衣服扯不起布,更不打算用这个挣钱,那一个好好的小姑娘,娇娇气气的养在家里弹弹琴写写字看看书多好,没事儿去学这个干什么呢。
  古明妍被自家爹妈的理论惊得有点儿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不过仔细想想,他们要是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好像也确实没什么错。
  毕竟这服装的剪裁什么的,说白了在这个时候也就是学着给人做衣服穿罢了,不像后世大学里还有专门的设计专业,专门学习研究这一块儿的。
  现在在父母的眼里,就是自己和家里人明明都有足够的衣服穿,自己以后也没想着做裁缝,现在还偏要去学这些没用的东西,在他们看来,这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来说,就是没事儿自讨苦吃,没什么必要的行为。
  古明妍算是知道彼此的矛盾点所在了。为了达成目的,古明妍只好耐下心来跟他们解释:
  “爸爸妈妈,你们都误会了。我想跟人家郑大娘学这个,不是要去做学徒工啊什么的。只是我觉得现在我的好多衣服都可以更好看而已。可是我能想的到怎么样的衣服好看,但是我自己却不会做。所以就想着既然大娘手艺好,我就跟人家学学罢了,就跟我跟着妈妈你学针线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人家大娘专门做这个的,我想跟做的好的人学而已啦。而且我这么聪明,跟着学一段时间肯定就能学会的,肯定不会累到的啦,你们就答应了我吧。”
  宁荣薇和古建国被自家这个小磨人精缠得不行,他们也不知道这个从没有在吃穿上被亏待过的小女儿,怎么的就突然想起了学这女红裁剪做衣服这些子东西了。
  你说你爱学习爱看书,甚至是想要学乐器吧,作为父母的都能理解和支持。这么半大点儿的孩子,好好的不缺吃少穿的,又不是到了要嫁人的时候了,必须要学会点儿缝缝补补的技能啥的,干什么非要在该好好去学校读书的时候,要跟着人家裁缝铺的师傅学这手艺呢?这要是被外人知道了,少不得还得瞎猜测,以为自家这是要把孩子送着去当学徒工以后做裁缝呢,不像话啊是不是。
  古明妍看着父母难得的坚持,也是没办法了。
  眼看着说是说不通了,古明妍就开始想别的办法了。
  撒泼打滚闹脾气甚至绝食这种事情,古明妍是绝对不会做的,没得伤了父女母女之间的感情。
  她现在就是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古建国和宁荣薇证明,她这是真的出于兴趣才想学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古明妍算是费心费力,绞尽脑汁了。
  她把记忆中能想到的所有适合这年代的衣服款式都画了出来,各种类型的衣服,各种款式的都有。大致都是借鉴了后世的一些经典款式,配合着当下比较保守的风气进行了些改动,不过也是能看出些许特别和不同出来的。
  衣服设计的倒是不错,只不过古明妍这绘画水平就很令人呵呵哒了。
  作为一个两辈子都完全没有绘画天赋的手残党,她能画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
  拿着这些厚厚的衣服样式的图纸,古明妍又再次开展了她的说服爸妈的活动。
  古建国两口子看着这孩子不但没有放弃,还一下子拿出了这么多衣服的图纸出来,也是被孩子的这股子韧劲儿给打败了。
  古建国一个钢铁直男自是看不出这些设计图有什么特别的。
  不过宁荣薇和白敬龄两人,作为这时代算得上是高收入高生活水平的职业女性,对于什么是美啊还是有几分自己的判别能力的。
  看着自家宝贝孩子画出来的一张张图纸,尤其是里面那些大裙摆的裙子,还有设计的非常立体修身的风衣,俩人这会儿都有点儿心动了。
  就跟所有女人看到好看的衣服就都想要得到一样,两人现在恨不能这些图纸上的衣服都能立马被做出来,叫她们给穿到身上才好呢。
  这下子,也不由得他们不相信自家姑娘的确是对这方面有兴趣了。而且,看着这么多的衣服设计图,有男装有女装甚至连童装都有,就能知道自己闺女儿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天赋的,脑子里也是有实在东西的。这不光是有没有审美的问题,关键是她还能把脑子里的她觉得美的东西给实体化下来,这就很是难得了。
  怪不得孩子想要学会做衣服了,如果是她们自己,脑子里有这么多的想法,在市面上又都找不到类似成衣的情况下,估计她们也会想要自己动手做出这些衣服的吧。
  看着自家老妈的表情,古明妍就知道这事儿十有**的能成功了。
  结果果然不出她所料,经过一番讨论商议后,最后以全家三位家长两票赞成,一票弃权的结果,古明妍的学手艺提案被多数表决通过。
  看着家里的女人们在一边儿兴奋的讨论什么样的衣服最好看,那个被逼无奈只能投出弃权票表达自己的反对,却被无情的忽视了的古建国,此时就只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内心深处不禁在想——难道自己这辈子面对自家女儿的时候,真的就不能成功的说出一次“不”吗?
  虽然这只是他自己内心的发问,也没谁能回答他。但不知为何,古建国总有一种自己好像明知道这问题的答案似的。
  这种面对自家女儿的时候就无力反抗的感觉,真是太让老父亲感到心酸了……
  被妻子三百六十度态度大转弯儿气的不行的古建国是既无奈又拿家里的这些个女人们没办法。
  她们这会儿自己个儿商量好了,就在那里兴奋的讨论着以后能做出多少好看的衣服来穿,然后转脸就直接把这找老师的任务交给他了。
  明明他是那个一直不赞成这事儿的人,这到最后了,还得自己出面帮着促成这事儿。你说说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古建国做这事儿都是做熟了的。他现在对于自家闺女儿什么时候就突然有了个什么想法,然后就要找个老师来学习学习都习惯了。
  面对女儿这学无止境,永远保持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的这个状态,古建国这个当人爸爸的,就只能在后头跟着给送礼找老师,给她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罢了。
  这次也是这样,古建国从保卫科的小郑那里入手,先是把人家请到家里来,好酒好菜的一番招待,接着就进入正题了。
  他说自家女儿年龄小身体弱,除了天气好的春秋季之外,不好总去学校,在家里待的时间长了,无聊了就想学点儿东西。刚好家里有缝纫机,孩子最近就对这比较有兴趣。就想着请郑大娘给孩子指导指导。
  保卫科小郑是压根儿没想到这个主管他们部门的副厂长找他竟然是为了这个事儿。
  刚要惊讶于为什么副厂长家的女儿要学裁缝手艺呢,就听古建国又接着道:“这孩子有了兴趣,就跟那女孩子玩过家家似的,想自己学着做衣服玩儿呢。我家里你嫂子是忙的没这时间教她的。再加上在这方面,大娘那才是老经验了,这厂里现在谁不知道大娘手艺好啊,都排着队找大娘做衣服呢吧。要是这孩子能得大娘指点一二的,她也能学到更多是不是。”
  顿了一下,跟小郑又碰了次杯,古建国接着说:“不过小郑啊,你尽管放心,我们这学这手艺绝对不是想着以后叫孩子做这一行的,不会影响到大娘的工作的。你就当是我家里没人会这个,给孩子找个长辈学习一二了。毕竟这姑娘家家的,学些女红上的手艺也总是出不了大差子的不是。”
  这一番话又是捧人夸人,又是各种解释的,把小郑心里的疑惑和担心都给解释了个清楚。
  在现在的小郑看来,那就是副厂长家里的嫂子工作忙,没时间教导女儿女红手艺,刚好自家老娘在这方面擅长,现在还出了名儿了,就让人家给看中了,想叫孩子跟着学些基本的手艺罢了。
  他倒是不担心把手艺教会了人家孩子会影响到自家老娘的饭碗。毕竟他可不认为这副厂长家的女儿长大了能去做个裁缝的。
  只是他没想到这古副厂长为人还挺保守的,家里的女孩子这么小的年龄就开始安排学女红了啊,现在好些城里的姑娘都是在结婚前才被娘家妈妈拉着突击一番的,看来这是人家厂长想早早就培养女儿这方面的能力呢。
  古建国这是不知道自己的下属在心里是怎么猜想他的,这要是知道了,他非得觉得被冤枉死了不可。
  明明他才是那个不想叫孩子学这东西的人啊!
  他一个以女儿奴自居的老爸,恨不能自家闺女儿啥都不用学,啥都不会,以后他这个当老爸的肯定能把她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照顾安排得合合适适的,半点儿都不用她自己操心的。
  别说是做衣服了,他古建国的女儿,就是连个针都不会穿,那这一辈子也不会少衣服穿的,他这个当老爸的愿意给女儿买一辈子的新衣服穿!
  只可惜他这一腔爱女的情怀没人能理解,只能自我感动了,现在还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下属误会成保守的老头子,想想也是很惨的了。
  小郑被自家副厂长一顿酒菜招待下来,觉得自己都跟人家亲近了不少。加上二人又都当过兵,本就有很多共同话题,之前古建国又很照顾这个新来的同事,这下古建国都把事情说到这份儿上了,小郑想了想这事儿对自家也并没有什么妨碍,也就替老娘把这事儿给答应了下来。
  古建国看着这小郑这么痛快的就答应了,他心里还有点儿不甘。觉得还能再抢救一下的古建国又跟人家说,他答应的不算数,还是要回去跟郑大娘好好商量商量才行,要尊重老人家的意思的嘛。
  一心想让郑大娘拒绝然后这事儿就黄了的古建国,到底最后事情也没能如他所愿的发展。
  郑大娘在听说了这事儿之后,很是干脆的就答应了下来。
  不说别的什么原因理由的了,就单是这事儿是儿子的上级领导提出来的,那她这个向来把儿子的事情看的大过天的当母亲的,就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转眼,古明妍已经在郑大娘的裁缝铺子里学习了两个多礼拜了。
  没错,现在大家都称呼这个早已存在,但曾经却并不怎么受欢迎的裁缝铺为郑大娘的裁缝铺子了,毕竟人家现在是那里的一把手,手艺能力放在那里,口碑很容易的就建立了起来。
  古明妍平时都是趁着大家上班和上学的时间去郑大娘那里的,周末大家都休假了的时候,她就不去了。
  这一点也是当初她就跟宁荣薇商量约定好了的。
  主要是宁荣薇怕那铺子太多人去,看见自家闺女儿在那儿学艺,会传出什么不好的话来。
  毕竟现在古建国也算是厂里挺大一领导了,他家里唯一的女儿没事儿跑到裁缝铺子当学徒工,说出来总是不好听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