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7638
  不是说安城不好,只是那里毕竟发展的空间要小一些,家里的人脉根底都在安城,孩子们回去便利是便利了,但也会容易产生惰性,还不如趁着年轻,叫他们在大城市里闯一闯的好。
  古建国这时候考虑到的也是户口的问题。三个孩子现在都是京都的户口,若是自己也有机会去京都工作的话,把户口关系转过去,再加上家里在京都还有房产,那么不但他可以落户,孩子们跟着他自然也就可以落户京都了。而不是像现在他们拿的,都是学校里一毕业就会被退回原籍的集体户口了,那么他们毕业的时候,就再也不用担心分配的问题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古建国自己想的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他现在还不知道古明妍他们这届的毕业生,对于整个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可以说他们中间的大半人,以后都会成为国家各个政府机关、商界、学界的中坚力量。大量的人才缺口,是不会因为一点点小小的户口问题,就在分配工作的关口卡人的。
  当然了,古建国的考虑也没错,对于像是京大民大这种培养顶尖人才的地方,用人单位都是抢着要学生的,不用担心他们的户籍问题。
  但对于其他一般些的院校来说,还真是有可能在这方面出现问题的。用人单位可能会更偏向要京籍的毕业生也是正常,所以他的考虑也不完全就是多余的。
  那么既然觉得自家孩子足够优秀,有希望他们都能留在大城市大平台上打拼的想法,那么作为父亲,考虑的就是以后他们毕业后工作的问题了。
  现在三人都还是学生,平时虽然学业繁忙,但再不济还有每年的寒暑假可以回家跟他们团聚的。
  但是要是孩子们毕业后都参加工作了呢,那岂不是一年到头,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让他们见上那么一个礼拜时间的面了啊。只要一想到这里,就格外的让古建国觉得不能接受了。
  这年代还没有后世的法定节假日改革,甚至是连双休日制度,那都是九十年代的事儿了。
  所以对于在外地参加工作的人们来说,一年只有过年能有机会回次老家的话,还真不是夸张。
  加之这时候的交通没有后世那么便利,刨除来回路上的时间来看,还真是没有什么剩余的时间能让一家人好好相处的。
  要说仅是孩子们上大学的这四年,古建国。还能忍,但是要是未来的几十年都让他一年就只能见几个孩子一次,那他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于是,对于此事,他便想着是要做出些改变了。
  也是古明妍那套高考法宝的作用了,让古建国真的结交了几个在这件事上能说得上话的人。
  具体过程就不详细赘述了,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古建国成功的走成了关系,将自己从安城纺织总厂的副厂长,调任到了京都纺织总厂销售科副科长的职位上。
  虽然看着是降级调动,但毕竟是从安城往京都调,能够在两地的纺织厂之间实现调动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了,更何况京都的厂子行政级别更高一些。而且据古建国打听到的消息,他将就任的销售科的科长已是要到了退休的年纪了,他现在出任副科长,慢慢的扎稳脚跟的话,努努力到时候也不是没有升职的可能的。
  听了自家爸爸的解释,古明妍高兴能和全家在京都团聚,感动于老爸给自己的这个惊喜,但也明白,自家老爸在这件事情上,为了他们这些做子女的,是牺牲良多的。
  这年代更讲究人情人脉,古建国在安城经营多年,不管是厂里还是他自己私底下的一摊子事儿,那都是一步一步做到今天的成绩的。
  一时调任京都,就意味着他几十年积累的这些人脉什么的,就都成了空。这些人情在遥远的京都,是帮不到他什么的。
  另外,老爸也都快四十过半的年纪了,按照现在的政策,再过上十多年,老爸在厂子里就能顺利的退休,而且因为是待了一辈子的工厂了,临退休前级别职位什么的肯定能再升上一升,在退休后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可以说是完全可以啥心都不用操,平平稳稳的就能过完后半辈子了。
  可是因为降职调任,虽然老爸的年纪作为京都高级别工厂里的小领导,也不算是很大。
  但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在周围的领导、同事和下属们都是工厂里的老资格的情况下,老爸这几乎就是将自己的事业从头再来一遍,而且还不可避免的会受到一些排挤。毕竟就算是他嘴上说的老科长即将退休,他有升职的机会,但人家厂里肯定也有其他副科和别的部门的人盯着这块儿肥肉呢,怎么能轻易的看着这好机会落到自家老爸的手里啊。
  做了半辈子领导的人了,在安城那一亩三分地上,说起来古建国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去哪里不是朋友遍地,需要帮什么忙办什么事儿,一吆喝准能有人给搭把手轻松解决了。人活到这份儿上,先不提什么成就不成就的了,起码心情是舒坦的,这不比什么都强啊。
  可是到了京都这地界儿的,有本事有背景的人满大街都是,老爸即使本事再大,再是擅长与人交际,可这人脉的积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了,他也得慢慢的适应很多事他会力不从心的落差,不能像原先一样,遇上不懂的了,办不成了的,能找朋友帮着问问,解决解决。在京都,你甚至连衙门口朝哪里开都不一定知道呢。
  估计也是考虑到了这些,老爸想到以后他们几个孩子在京都无根无源的,也会有各种不便,不好扎根,这才想着他先过来,为子女们撑起一片天,好让他们能够无忧无虑的想干什么干什么,不用考虑那些烦心的事儿吧。
  古明妍越想就越觉得自家老爸真的特别伟大,全心全意的为了子女们和整个家庭着想,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要去面对全新的环境,从一个颇有权利的大厂领导变成部门小职员,要适应这种落差,还要尽量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环境,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古明妍觉得,老爸说是要给自己惊喜,提前没有透露消息不说,连侧面的商量问询意见都没有,可能也是想到如果她知道了,肯定是不愿意爸爸做出这样的牺牲的,所以才没有告诉她的。
  其实在古明妍自己的计划里,她也从未想过要跟父母一直分开在两个城市生活的。
  只不过她现在年龄还小,在求学的阶段,而父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都十分稳定,她没什么资本可以让他们做出什么大的变动来。
  所以,古明妍想的就是,等到父母到了年纪退休的时候,那时她应该也是完成了学业,并且在事业上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了的。等到那时,她再把古建国和宁荣薇还有外婆爷奶他们,一起接到自己在的城市,一大家子再次像小时候那样团聚在一起,什么也不耽误。
  没想到老爸却是提前的把应该是他们这些子女们要做的事给做了,还是在自己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的前提下。
  古建国瞅着自家小姑娘红红的眼眶,也知道孩子这是在为了自己伤心难过。
  古建国也不劝,自家闺女儿从小心思就重,想的比别家孩子都多些,她能想到自己这一改变带来的利弊,心里觉得堵得慌也是难免。
  就是怕闺女儿不同意自己抛下原有的一切来京都重新开始,古建国之前才一直都跟妻子宁荣薇一起刻意隐瞒了这事儿没说的。
  其实他自己作为当事人,又何尝不知道这一改变对自己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原本舒舒服服就可以过完的后半辈子,眼看着他得因为自己的这个选择,必须要跟小年轻们一样,撸起袖子再次在这个名为社会的战场上拼搏一番了,这又岂是什么嘴上说说就能实现的容易事啊。
  不过他也不觉得这就完全是坏事了。原本就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在特殊年代都能顶风作案,打下厚厚家底的古建国同志,觉得自己给自己后半辈子再找点儿挑战,他未尝就没有取得更大回报的可能。
  再说了,他是孩子们的父亲,家庭的大家长,是有责任给孩子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堡垒,让他们可以在外面闯荡累了的时候,回到温馨的家里,享受家庭的温暖的。
  那些他现在一时逃避着不做的事,以后孩子们同样也要面对。他不想跟孩子们分开,不想让孩子们以后工作了还得牵挂在远方的父母,那么与其成为孩子们的负担,还不如趁着自己还有几分能力的时候,自己带着全家在京都试着立足,给孩子们当坚强的后盾呢。
  这也是古建国跟宁荣薇还有两边的老人们商议后的决定了,不光是为了现在已经上了大学的三个孩子,就连家里的那两个小的,以后若是跟着他们哥哥姐姐的脚步一样,同样来了京都念书,那他们家还是一样要考虑这个问题的。
  与其等到那时候他们夫妻俩年纪更大,改变的成本更高了,还不如就趁现在就下定决心,一举的搬家过来算了。反正人往高处走是自然的,他们家的孩子有出息了,那么做父母的跟着来大城市,倒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古建国把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的跟闺女儿谈了谈,古明妍也明白他的苦心,一时就觉得这辈子的自己真是太幸福了,有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老爸,她可以什么都不用做的就窝在爸爸的怀里,自由自在的过自己想要的人生,不用被太多的束缚牵绊,这样真的很好很好。
  俩人说完一通话,时间已经挺晚的了,古明妍趁老爸去房间里收拾行李的时候,到厨房下了两碗面,将就将就就先这么打发了晚饭。
  古建国下周一就要去新厂里报到,现在他已经不算是安城纺织厂的职工了,所以古明妍就问起了他关于家里房子和妈妈宁荣薇以后工作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古建国调来京都,安城纺织厂家属院的那套房子,应该是要还给厂里的。而等他来了京都这边的厂子,住房问题再由京都这边的单位给解决才是。
  但古明妍知道,就算是京都这边给分房子,那也不知道是要等到猴年马月的事儿了。现在顶多就是给老爸分个小宿舍,住一两个人没多大问题,但肯定是挤不下他们全家人的,所以到时候爸爸肯定是要在小院自家的房子这边住的。
  至于安城的房产,古建国的回答是,把房子落到了母亲的名下,这样这房子就还是自家的。
  古建国能够调任,到底是因为两边的纺织厂都是一个系统的,而且他当时在安城找的关系也很硬,这才能办成的这事儿。
  可是宁荣薇是医生,还是厂附属医院的医生,在古建国自己都还没有在京都这边站稳脚跟的时候,是不好向单位提出解决家属的工作问题的,即使宁荣薇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技术过硬。
  因为京都这边的厂附属医院也没有什么空余的岗位,所以两口子商量了一下,就打算让宁荣薇到时候在安城的厂里办个停薪留职,人搬到京都来,但是工作还是挂着的,只不过不干活不拿工资而已。古建国是宁可家里少一份收入,也不会想跟妻子长期的两地分居的,挂职也只是一种变相的辞职而已,是不会把妻子一个人留在安城工作的。
  因为古建国要赶着时间来京都这边就职,而安城家里那么一大家子,也不是轻易说搬就能搬的。主要还是孩子们都在学期中间,致和还面临着要高考,而自家的两个孩子也是小学的最后一学期了,所以就商量着让妻子宁荣薇就先留在安城,照顾孩子们上完最后一学期的课,之后再来京都全家团聚。
  古建国临走前去厂里的房管部把房子转到了宁荣薇的名下,宁荣薇还是厂里的职工,所以这房子即使自家不常住,但到底也不会被别人给占了去。老家都还在那边呢,逢年过节的一大家子回去,总不能没有个落脚的地儿不是。
  其实这样的操作,纺织厂里也不是没有人有意见的。
  但那奈何自家的道理也硬,上下的关系疏通的都很好,加上领导们看在古建国自己还有他们家老爷子以及前途光明的几个大学生的面子上,一力支持这事儿,所以最后也算是无波无澜的把事情给办成了。
  厂里人对于古建国的决定也是又敬佩又为他可惜的,不过到底是他走了能空出个领导的岗位,大家的视线很快就被厂里副厂长职位的争夺给转移了,倒也没有讨论太久古家的事儿。
  不管怎样,事已至此,古明妍只能往更好的方向看。
  她不图自家老爸以后能做出多大的成绩,反正自家家底儿厚实,老爸能让老妈不工作,自己的职位也调低了许多,肯定是不在乎那么些工资,对家里的财物状况心里有数的,所以她也不用太过为此操心了。
  以后自己算是在京都安家了,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父母为了他们做了这么大的牺牲,古明妍在心里想,她以后一定要常回家来陪父母,好好孝顺他们才行。
  古建国的行李带的不是很多,后续跟着家里的一些东西,会慢慢的让宁荣薇打包邮寄过来。搬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来吧。尤其是还有闺女儿房间里的那个秘密基地,到时候少不得还得他回去一趟,亲自经手把这事儿给办了的说。
  父女俩晚上聊到很晚才睡,第二天起来,古明妍就带着老爸去家附近的那个小铺子,打算定辆自行车,也是考虑到老爸以后上下班有车能够方便一些。
  至于安城家里的两辆车,到时候看能不能想办法运过来,可以的话弟弟们也能骑着去上学用,不行的话留在家里看谁家需要,暂时借用出去也就是了。
  也是巧了,原本需要提前预定,过一个礼拜后才能拿到车子的铺子,刚巧今天有人改主意不想要了,还是他们想要的新车,古明妍当场就交了钱,跟老爸推了这辆新车出来骑走了,他们今天要去京大找她两个哥哥去。
  车子是古明妍花钱买下的,刚好,她收到了稿费正想着要给父母买点儿什么寄回去呢,今天正好,给爸爸买了新车,算是感谢他来京都的礼物了。
  古建国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骑上自家闺女儿给买的自行车,心里别提有多乐呵多骄傲了。
  他家闺女儿就是本事大,这才刚几岁啊,就能挣这么多钱了,买自行车都能眼都不眨,他以后是不用发愁自家闺女儿挣不着钱了,他家的这个就是个小钱篓子,最是会给家里搂钱了的。
  古建国也不拒绝闺女儿给他买东西,他有一万种别的方式把这钱给闺女儿从别的方面补上,眼下的这个就是个心意,闺女儿孝敬他的,花多少钱俩人谁也没在乎就是了。
  父女俩骑车先去京大找了古明国,古明妍也去宿舍楼下的车棚骑上自己的小坤车,三人现在都有车,就这么一人一辆的,一起去民大找古明中去了。
  楚印辰昨天直接回的大院儿,想着古叔叔来京都了的话,今天肯定会去民大找明中的,那么妍妍大概率也会一起跟来,所以他这一大早的,就不顾邱雅兰在身后的呼喊,赶着也回到了宿舍。
  楚印辰料想的不错,他刚回到宿舍,告诉了古明中古建国来京都的事儿,那边就听到了妍妍在他们楼下喊人的声音了。
  跟着一起下去,楚印辰就看到了他的小姑娘娇娇俏俏的站在晨光里,明艳动人。
  古建国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从昨晚见到楚家小子开始,心里就特别的不得劲儿,就是不想让他出现在自家,尤其是自家闺女儿的面前,反正就是怎么看这人怎么不顺眼。
  古建国于是难得不客气的说道:“小楚啊,叔叔以后就要留在京都工作了。我昨晚刚到,今天就先带着你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吃个饭,咱们以后有机会再见哈,替我向你爸妈带个好啊。”
  说完,古建国就招呼着儿女们赶紧走。
  古明中和古明国不明就里,还以为父亲是有什么话要单独跟他们几个说,才没说要带上楚印辰一起吃饭的。
  而古明妍其实有点儿明白自家老爸的不大客气是为了什么,她自觉心虚,自然是看都不多看那人一眼,只乖乖的听爸爸的话,跟着哥哥们一起走了。
  又一次被留在当场的楚印辰:……
  古明妍你个没良心的小丫头,不能一起吃饭就算了,你连个眼神都不惜得留给我是想要闹哪样啊!
  被这场短的不能再短的见面给搅和的心烦意乱的楚印辰,直到回到了宿舍里,才反应过来刚刚古建国说了什么。
  以后就要在京都工作了?
  古叔叔这是调到京都来了?
  以后古家都要搬来京都吗?
  想到这种可能性,虽然楚印辰理智上知道自己应该为古家人高兴,起码他知道妍妍就很想家,从没离开过父母的小姑娘,这阵子老是念叨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婆的,他在一旁看着都心疼。
  但理智是理智,情感还是不由自己控制的。
  楚印辰不由得从昨晚开始到今天早上,古建国对他的排斥和淡淡的嫌弃中,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尽管古建国也没有做的多直接,但是楚印辰还是感受到了那种老父亲对于来自家拱水灵灵的小白菜的外人的警戒。
  以前古叔叔不在京都的时候,他还有机会三天两头的去找找妍妍,讨好她,向她展示自己的魅力和决心。
  可这以后古叔叔要是一直在京都待着的话,那他跟妍妍独处的机会肯定是会急剧减少的。起码这以后的周末,他是别想再轻易能见到人了,古叔叔不会像明中他们那样好糊弄,他也没那个自信能让妍妍在他和她爸爸中间选择自己。
  啊啊啊!楚印辰深深地觉得自己药丸。这对象还没追到手呢,未来老丈人先来当拦路虎了,他可要怎么办才好啊,真是愁死人了。
  要么说人家楚印辰也算是个天之骄子呢,对自己的未来,人家还是很有几分清晰的认识和把握的。
  不出他的所料,自从古建国正式调任京都,安顿着住下来以后,他是真的再没有多少机会能见到古明妍了。
  原来三不五时的去京大给小姑娘送吃的用的,现在都被比他来京大还勤快的古建国同志给堵住了,人老父亲说的话也客气:“小楚啊,先前真的是麻烦你了,看在咱们两家的交情上,这么照顾明中他们兄妹几个,叔叔在这里先替他们几个谢谢你了哈。”
  看古建国给了他好脸色,刚要顺着杆子往上爬的楚印辰,紧接着就听见对方跟着话锋一转,道:“不过呢,你们都是学生,平时的课业肯定特别忙吧。现在叔叔也来了京都了,平时除了上班也没啥别的事儿,像这种送水果送饭啊这些杂事,以后就都交给叔叔来吧,可是不能耽误你们这些国家培养的人才的学习时间啊。你们以后都是要做大事情的,现在更是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的是不是啊。我看明中也不总是过来,说是学习忙。你们两个一个专业的,你肯定也很忙的吧?”
  古建国这一番话说的,就差没点破我家儿子做哥哥的对他们妹妹都没你这么积极,你明明应该跟我儿子一样忙着学习没时间才对,怎么就天天的往我家姑娘面前凑啊,你是不是对我闺女儿另有企图啊。
  尽管楚印辰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要不然就这么厚脸皮的说破算了,告诉古叔叔,他喜欢妍妍,想跟她处对象。
  但是,理智的闸门到底还是成功阻止了他的冲动,楚印辰到底没有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否则他将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古建国更加激烈的严防死守和妍妍气他在她父亲面前胡说八道然后不理他了,那他不就更没有机会能追到人了吗。
  蔫嗒嗒的在古建国的淫、威下灰溜溜的离开了京大,回到自己宿舍的楚印辰,想着他还是得另外再想想别的办法,还是得从小丫头那里入手,先说动她答应了自己才行。否则,就照着古叔叔那架势,自己想要说服他同意自己追求他闺女儿,那简直就是做梦都不可能发生的事儿。
  自从古建国来京都工作后,不说他自己在单位里略有些艰难的适应过程,每天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要想着怎么样做出成绩,还得提前帮两个即将升入初中的儿子打听学校,办理各种户籍上的手续等等一团乱麻,但古明妍和她两个哥哥们的生活,倒真的是因为老爸的到来,变得更加的舒心了。
  因为回到家里也就是他一个人,所以古建国一般下班之后,都会去京大跟他闺女儿儿子一起吃个饭再回家。
  平时空闲了,古建国就完全替代了原来楚印辰的角色,他自己赶走了这个对他女儿心怀不轨另有所图的人,亲身上阵,开始给古明妍各种送吃的用的穿的了。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