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6781
  他看着手里给他姑娘买的进口洋娃娃礼物,想到小丫头看见他送她这么幼稚的礼物会不会生气的打他,就直想笑。
  楚印辰想古明妍了,出来的日子前前后后的也不算短了,他就有了打道回府的念头。
  虽然一行人里也有还没玩儿够的,但到底这次出来是以楚印辰为首的,大家都得听他的,不想自己落单的话,那就都一起回吧。
  众人都想着,反正就这几天里,他们的收获也不小了,跟着楚印辰各自多少也都带了点儿东西回去。没想着靠这个翻倍卖出去赚钱,但给各自的家人朋友们带回去分一分,也算个心意不是。
  就在众人都商量好了,准备买票回京的时候,楚印辰的一个铁磁儿,大家喊他“大中”的,给众人带回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有一条发财路,看大家愿不愿意干。
  这消息是大中出去瞎转悠,跟一个看着其貌不扬,打扮的也灰头土脸的大叔那里打听来的。
  这大叔听口音是东北那边的,来南方也是来进货的。
  大中说的倒也不是什么多隐蔽的事儿,只不过在这年代能豁出去走这条路的人到底是少,大部分人还是胆小的,不愿意承担风险,但这活儿挣钱倒是真挣钱的。
  这条所谓的发财路不是别的,正是利用华苏的边境的火车线,一路沿线售卖货物到苏国去。一般只要东西能经过盘查顺利到地方,是不愁出不了货的。高于原价五倍十倍的价格,那边的人也没有说不要的,一般在车站附近东西就会被抢光,这类轻工业制品,在那边最是稀缺,便也最能卖出价儿去。
  楚印辰来南方为的是什么?说好听点儿是来见世面考察市场的,其实他自己心里清楚,他就是想挣钱来的。
  他想要挣大钱,挣到可以把他的小姑娘完完整整的护在自己的羽翼之下的那种程度,所以,听到大中带来的消息,楚印辰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不过再是心动,这里面的风险,一路北上的安全问题,他们完全没有经验,要如何躲过盘查,真要万一被扣了,又该怎么办的,等等这些问题,也不是他能一时头脑发热就忽略掉了的。
  动心的当然不止楚印辰一人,那个带回消息的大中自然也是心热的想要借机拼一把的。
  他们好多人跟楚印辰还不一样,即便家室都是优越的,但他们也没考上什么大学,现在基本就是四处的瞎混,以后肯定是要被父母给安排进单位的。
  不想受到束缚的年轻人们,心里想要做下一番自己事业的决心还是无比坚定的。很快,跟两人有共同想法的人也纷纷发了声,最后看个人意愿,楚印辰给另一波不愿意去冒险的朋友们安排了回程,剩下愿意拼一把的,他就带着人家一起北上了。
  几个臭皮匠也不是完全的有勇无谋,他们凑在一起各种商量权衡,最后不光是把回京都的那帮哥们儿的钱搜刮的一干二净,为了能有更多的资本进到更多的货,还让大中联络了那个给他消息的大叔,给人家许了些好处,让人家带着他们一起,路上也能相互照应,也算给他们几个愣头青一个指点了。
  楚印辰为首的五人很快就根据大叔的意见,把他们手上的钱票全都在粤省当地,换成了衣服等货品。
  然后为了省掉邮寄的费用和时间,他们自己抗上了大包小包的货物去挤火车,完全放下了身上公子哥的矜持,一个个的为了不招人眼,打扮的也是跟那大叔同个类型,要多邋遢有多邋遢,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吃苦遭罪了。
  古明妍听到楚印辰说到这地方的时候,再是想象不来他这张帅到天怒人怨的脸,究竟是怎么做到让自己泯然众人,不被别人给注意到的。
  在国内的时候一行人还很是顺利,可等到了边界附近,就没那么轻松了。
  古明妍知道,这种类似后世“倒爷”的行当,在华苏的边界其实早就有了苗头,甚至有很多的村子和小城镇,大多数的民众就是靠做这个买卖为生的。他们人人一口流利的俄语,说的跟外国人的母语也不差什么了。
  后世的倒爷是华国历史发展上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古明妍大致知道他们的生财方式,做成一笔买卖后,的确是能够称得上一夜暴富都不为过的。
  她自己甚至都有曾经动过去掺和一下这些事儿的念头,只不过想着时候未到,这股浪潮还没有完全开始,便暂时没有动作而已。
  所以,她是真没想到,早在现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人开始看到了这个机会,并且已经开始稍大规模的动作开了。而自己身边亲近的人,楚印辰,竟然也参与在了其中,成为了这为数不多的,第一拨吃螃蟹的人中的一员。
  跟着那位有经验的大叔,他们一路上用着各种的理由躲避检查,甚至有时候要在荒郊野岭的铁路线附近的草丛里躲一躲,等待检查过后,再扒上火车继续前行。
  从来也没吃过这样的苦,受过这种罪的几个大小伙子,到了那会儿了,倒是都没觉得后悔,反而觉得这是一种十分新奇的体验,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了。
  一路风餐露宿,吃不好喝不好的,就这么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一路的辛苦还是有回报的,他们几个带的货,都还没出火车站呢,就被以高出进货价十倍甚至是二十倍的价格全部出售了出去,一件不剩,赚了个盆满钵满。
  能够做到这样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因为楚印辰是多少会点儿俄语的,他在古家村的时候,跟着林白教授学过一些,到现在也没全丢了。
  自己有语言上的便利,加上那位一路带路的大叔的指点,楚印辰本就相当聪明的脑子,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一分析,就在最后做出了相当完美的方案,各种能言善辩加狠抓时机的,愣是把他们这拨人的东西,给高出这边行情的平均价格卖了个干净。
  就连那个好心给他们引路的大叔的货,楚印辰都帮着给高价出手了。把这大叔给乐的,连他们之前说好要给的好处都不要了,直说这一趟带上他们太值了,他赚大发了。
  这人挣钱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在尝到了甜头之后,这个就连楚印辰也难以避免。
  已经挣到比想象中更多的钱了,原来本可以就此见好就收的几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含义。几人相视一笑,觉得这买卖他们还得再干上几笔。
  于是,楚印辰回京的行程就这么一再的被推迟,他们拿着手上挣来的钱,将其变成了更大的本钱,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再跑南方去进货。于是,他们就在比边界更靠南一些的几个大城市里,开始大肆的进货。尽管这里的东西没有南方的那么便宜和齐全,但只要能顺利脱手,那就是血赚,他们一点儿也不介意货物的性价比不高这事儿。
  就这么又来回的倒腾了两三趟,中间有差点儿被检查出来的时候,也有花钱太多被当地的小头头给盯上的时候,更有在出货的时候因为他们的卖价更高,跟其他倒货的起冲突打起来的时候。
  但好在这些事儿最后都有惊无险的过了。
  几人有损失一些钱财,但赚的也更多,身体上没出问题,那这些就不算事儿。反倒是给他们这些初入社会的小子们充分的历练机会,哥们儿几个的在一起经的多了,一个个飞速的成长了起来,由内而外的都有了新的蜕变。彼此之间的感情也更加深厚了,从单纯的发小友谊,转变成了过过了命的交情,也算是一大收获了。
  眼看着再不回程,就要到开学时间的楚印辰,原本是打算就此收手回京都的。
  他对自己的这次出行评价还不错,收获满满的历练和经验不说,还挣到了比他所预想中要多的多的钱财,给家人还有他的小姑娘也买下了好多的礼物,他没有什么遗憾了,觉得自己可以打道回府了。
  就在楚印辰准备干完手上的这最后一把活儿就回家的时候,他们这段时间里结交下的一个苏国人,跟几人提出了用化肥换粮食的买卖提议,问楚印辰肯不肯干。
  这人知道楚印辰是主事人,所以就单独的跟他商量这事儿。
  楚印辰现在已经不是当初第一次来的时候的愣头青了,他知道这个苏国人的提案若是成了,他们彼此会有多大的利润,这是他们几个这么长时间以来倒腾的那些东西加起来都比不上的。
  当然了,高回报一定代表着高风险,真要做这事儿,这里头的丝丝缕缕都得理顺了,一个不小心,就是会踩雷然后被扣留的下场。那么真要这样的话,别说挣钱不挣钱了,他这学都别想再上了,档案里也会被留下记录的。
  楚印辰自己并不想接这活儿,他知道人家能找上他们,看重的也是他们这段时间以来的优秀表现,加上不算是老手,还是生面孔,干这事儿对他们来说会更加保险一些。真要是自己几人这边出现了问题,也没人会联想和牵扯到他们,也正是因为此,呀,他们才找了上来。
  这些人其实是有自己的交易链条的,那都是做老了的,没事儿是不会把生人掺和进去的。
  这个苏国人能找上他们,定然是他本身的交易链出现了重大的问题,货供不上了之类的。
  那么这个时候,他们若是凑上去了,都不说本身就存在的风险了,说不准还会得罪当地做这个买卖的那些老庄家。
  回头再被这些人给盯上了,这山高皇帝远的,凭借他们几个,就是人家真把自己怎么样了,说不准他们连个口信都送不出去就得折在里面,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干这种太过超出他们能力范围内的事儿,不值当。
  人家找上的是楚印辰,楚印辰自己不想做,但都是哥们儿,他还是得如实的把事儿给传达到了,不能把兄弟们蒙在鼓里。
  楚印辰把事儿一说,也把他的分析和考虑说了一遍,大家当时都是同意他的意见的,纷纷表示不会沾惹这事儿。
  楚印辰看着大家意思一致,也没再多废话,就说带着大家这就回京都吧,他还要回去赶着报道呢。
  楚印辰觉得,再耽搁下去,他家小姑娘一准儿得跟他急。这么长时间一直在路上各种折腾,精神时刻就没有放松过,他不方便也不好把自己的实情写信寄回去给小丫头。
  他不想骗妍妍,那么这些在信里不适合说的事情,就只有他回去当着她的面跟她解释了,所以他就没有给古明妍寄信。
  走之前,楚印辰给了大家两天自由活动休息的时间。主要也是这会儿没有回京都的车票了,最近的也是两天后了,所以他就干脆给大家放了假,让他们到时候按时在火车站汇合,然后再一起走就行了。
  可谁知,就这么两天的时间,当时答应的好好的不接倒腾粮食买卖的大中,带着两个又有些动心的哥们儿,跟那个苏国人搭上了线儿,已经收好了一定量的粮食,开始交易了。
  楚印辰听说了这事儿后是又气又急。他都已经把问题分析给他们听了,这帮人却还是太看重利了,不惜为此去冒这个风险。
  这下楚印辰也走不了了,毕竟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兄弟,他不能就这么放手不管了。
  因为他没有答应和参与这事儿,所以这中途的,楚印辰也不好再掺和进去,没得让人以为他是要去分一杯羹的。
  所以他能做的,就是静静的等待消息,如果他们顺利成功了那最好,如果不成,他也好帮着兜底收拾。
  结果自然是没成的。
  大中几人也是一时被过大的利润给迷了眼,这事儿本就没那么简单,最近这各个关关口口的盯得严了起来,原本生意就是停了躲风头的,也是那苏国人和华国这边的供货商看他们几个能耐不小,就想许以重利拉他们下水探路的。
  若是能成了最好,他们自然有办法能把这份利润吃掉。可要是不成了,他们也不损失什么,反正都是见不得光的买卖,口头协定而已,真出了事儿是谁也找不到谁头上。
  楚印辰再次见到大中几个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当地的衙门给扣下了。
  他们是在交易结束回来的时候被发现的,一大堆的粮食换了仅仅十几袋的化肥,之前攒下的所有资本一朝皆空,算是完全的栽了。
  那个苏国人没有按商量好的分量给化肥,所以他们即使不被抓,单这提前收粮食花费的钱财,也不是这几袋化肥就能堵住窟窿的。
  好在钱虽然丢了,但人还没事儿,被扣也是拉东西回来的时候了,这年头好多规定都是模糊的,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运作空间的。
  楚印辰那段时间里各种的上下活动,又利用自己姐姐楚朝霞曾经在这边做知青的由头,把大中他们倒腾回来准备投机倒把卖掉的化肥,硬是说成是感恩老乡们当初对他姐的照顾,特意送来的谢礼。
  到底是因为这件事从头到尾也没有危害到除了大中他们自己之外,其他任何人的利益。
  粮食是几人按照市价收购的,化肥也被楚印辰做主送了出去。刨除几人想要牟利的**本身和被人忽悠了的那个骗局,其实他们也没有干什么别的扰乱市场秩序的事儿。
  有楚印辰的上下活动,加上几人家里也都是人脉网络织的很大的主儿,这事儿最后就以大中几人被扣押着批评教育了一番后,就放他们走了。
  重获自由的几人面对楚印辰,是既羞愧又感谢的。
  羞愧于他们不打招呼不听哥们儿劝,就把他排除自己个儿赚大钱去了。又感谢他能在关键时刻不计前嫌,跑上跑下耽误自己上学的正事儿,把他们捞出来。
  这下的人情算是欠大发了。原本是双向的过命交情,现在就变成了他们几个单向的欠楚印辰的救命之恩,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都算是还不完了。
  楚印辰也不听他们几个跟他的忏悔赔罪,兄弟之间说不上这个。
  他明白,他们当初也是迷了眼了,其实他要不是考虑到在京都的妍妍还有家人和学校那里,有重重的顾虑,他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证自己在明知道有坑,但是伴有巨大利益的情况下,会不会做到理智的远离。
  所以他其实是不怎么介意大中几人抛开他的选择的。毕竟没有硬要拉上自己一起,他们也算是知道风险太大,不想太牵扯他进去的吧,这便就说不清谁真是有什么大错儿,谁又对不起谁了。
  楚印辰这时候被耽误的可是不走不行了的。
  他问了大中几人的意思,他们都是出来这趟把心给跑野了,即便这次栽了大跟头,但他们的胜负欲也被调动了起来。
  加上不想回去被家里骂和束缚,所以几人就决定,再在外面待上一段时间,看看有什么别的路子,甚至也不是完全没有想要找回场子的想法的。
  楚印辰不再多劝,给他们一人留了一万块钱做本钱和在外面的路费生活费啥的,然后就带着另一个一直主张收手的哥们儿,回京都去了。
  他给家里的那通拜托帮他请假的电话,也是在帮着大中几个擦屁股,眼看着一时半会儿的是回不去了的时候打的。
  楚子风本就气儿子的胆大包天,一个人出远门这么久不回家不来信儿不说,竟然还敢为了点钱财上的事儿,跑去做那投机倒把的买卖。还一做就做出了国去,简直就是嫌自己命太长,嫌他老子的功劳太厚地位太高,不把他们全家都给坑进去不算完。
  这下好了,果然出事儿了吧。虽然自己儿子不是当事人,但到底有所牵扯,加上想到小儿子被耽误的学业,楚子风都快要气出病来了。
  楚印辰也知道自己这次的行为到底是不好的,只不过当时深陷其中,利益当头,他还没有足够的面对诱惑可以抵挡住的理智。
  在回程的火车上,楚印辰一遍遍的在脑海里复盘自己这惊心动魄的三个月,想起来的却再不是一夜暴富,一笔买卖就能挣到别人一辈子都挣不来钱的那种喜悦和激动,反而都是被后怕的情绪占领,吓得他冷汗直冒。
  他后怕自己万一一个不小心,在路上出点儿什么事儿了,家人朋友还有他的小姑娘要怎么接受的了。
  也害怕自己的行为万一被定性,被入刑,或是被有心人给抓住了把柄威胁他的家人,会给父亲和大哥的政治生命带来多么大的打击。
  他最最怕若是妍妍知道了他的事儿,万一不能理解和赞同他的做法,会不会把他想成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这一点他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越想越明白自己的错处的楚印辰,回到京都大院的家里,啥都没顾上,就直接跪在了楚子风的面前,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做所想全部说给了他父亲听。
  楚子风见儿子已经自己想明白了,虽然感到欣慰,但到底是不能抵消他心中的怒火和之前为他担的心,拿起了家法,照着儿子的背后,就是一顿猛揍。
  楚印辰不躲不闪的,只些微的用了些技巧卸了点力道,让自己不至于重伤到下不来床的程度。
  他还要去哄他的小姑娘呢,要把自己一路给她买的,就是货物再多都舍不得仍的那些个洋娃娃,还有漂亮的衣服手表啥的送给她。他还要跟她坦白自己的做法,要去承认错误,要得到小姑娘的原谅,这些事情都无比的紧迫,他没有那个多余的时间躺在床上养病。
  而且,圣人都说了,小杖受大杖走,他也不能让父亲回头看着自己的一身伤后悔伤心。做错事的人是他自己,不应该让其他人承受不应该承受的消极情绪。
  就这样,楚印辰这三个月的冒险赚大钱之旅,最后以他自己的一番顿悟和楚子风的棍棒教育而告终。
  在家里养了三天的伤,到身体能够自由活动的时候,楚印辰连去学校销假报名都没来的及,就先去了京大找古明妍。
  谁知这见到人的第一面,就发生了曹二牛那样的事。
  楚印辰后面忙忙碌碌的应付学校那边的同时,还得分出大半的精力处理曹家的事,然后还通过楚子风给出的消息,知道了在他们老楚家的老宅附近,有这么一座四合院儿最近在出售的消息。
  楚子风之所以会把这事儿透露给小儿子知道,也是因为楚印辰曾经在家里提到过,关于古明妍的那个买王府级别四合院的愿望的。
  楚子风后来也在妻子的提醒下,明白了自家小儿子对妍妍那丫头的心思。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