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6552
  跟男友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不认识这两辆车子是谁家的,不禁觉得奇怪, 纷纷加快了脚步, 赶紧地小跑着进了家门。
  前院儿静悄悄的。古明妍就往主院的客堂里走, 那里灯火通明,大概家人这会儿都聚在一起呢。
  沿着回廊走进了花厅,远远的就听见里面说话的声音,其间夹杂着的,还有两个比较陌生的男声。
  这时, 恰巧毕老太太从厅里出来,看到自家小孙女儿和楚家小子回来了,一时她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惊喜和高兴,像是有什么好事儿在等着她孙女儿似的。
  拉过古明妍, 毕老太太还卖上关子了,悄声对她说:“妍啊,你快进去吧,咱家今儿可是来了两位你再是没想到的人呢,这是好事儿,大好事儿啊!”
  古明妍:“啥人来了奶您就这么高兴啊?您就直接告诉了我呗,还在这儿跟我猜谜呐?”
  毕老太太笑的满脸的褶子都皱到一块儿了,还是坚持着不肯说出实情。她只说自己要赶紧去准备晚饭,家里其他人这会儿都顾不上呢,然后就催着她赶紧进屋去。
  老太太打定了主意要给孙女儿一个惊喜,古明妍也不再追问了,反正到底是谁来了,进了屋去就知道了。
  毕老太太笑的一朵花儿似的走去了厨房,花厅里面恰好传来白敬龄的声音,叫着古明妍:“是妍妍回来了吗?赶紧进来,赶紧进来。”
  一头雾水的古明妍按耐下好奇心,心里猜想今儿这来客莫非是跟自家外婆有关系?不然怎么外婆这么激动的样子啊。
  进到明亮的花厅,古明妍扫视了周围一圈,很快便注意到了两个陌生人——一位老人,气场看着就不一般,此时正坐在厅堂的主位上。
  还有一位中年男子,看着跟自家老爸应该是差不多岁数的同龄人,穿戴不凡的,这会儿也在上座就坐了。
  还不知道两人身份的古明妍,看着两位客人,很自然的就先根据两人的年龄,开口跟他们打了招呼,礼貌修养下很自然的反应——
  “爷爷好,叔叔好,我是古明妍,欢迎您二位来家里做客。”
  古明妍话落,两位自她一进屋就一直打量着她,视线就没离开过她脸的“客人”,全都一脸满足的咧开嘴笑了,然后就是那位爷爷级别的老人先开了口,说出的话却给古明妍生生砸下了个大雷。
  他说:“丫头啊,你可不能叫我爷爷,应该叫外公才对。还有这位”,说着,他指了指他下手处坐着的男人,接着道:“你应该叫他大舅的。”
  古明妍:……what?
  外公?大舅?
  从哪里冒出来的瞎认亲的啊这是,她外公和大舅舅明明早年都在战场上牺牲了的,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攀亲的啊,竟然敢用她家里故人的身份?
  古明妍在震惊过后,情绪立马转向了愤怒。她从来坚信的外公和大舅已经不在人世的认识,让她觉得被刚刚那位老人那样说的话,是在冒犯她的家人。
  就当古明妍面色变换,差点儿就想不顾礼貌的出言要求老人收回刚刚他说的不礼貌的话的时候,在一边儿一直冷静观察着全场的楚印辰,却先伸手拉了他的小宝贝一把,示意她先看看家里人的神色。
  经男朋友这么一提醒,古明妍也反应过来了。
  对啊,如果说她作为外孙女儿的,听到有人冒充她外公都会觉得愤怒生气的话,这在场的还有她老妈和外婆呢,她们肯定不会不出声的啊。
  古明妍转头看了看家人们此时的表情,就见他们一个个的哪里有半点儿要生气的样子啊,反而全都是带着兴奋和高兴,甚至她还从自家老爸的脸上,看到了熟悉的,每每看她笑话时候的幸灾乐祸。
  目光扫向外婆的时候,白敬龄冲她微微一笑。这笑几乎是古明妍十多年来看过的,外婆笑的最好看的样子了。
  此时,她心里的怒气渐消,取而代之的是震惊与不解。难不成刚刚那个老爷爷,说的是真话,他真是她外公?那个原本应该已经是牺牲了的外公?
  白敬龄接下来的话,给了古明妍一个明确的答案。
  她笑着说:“妍妍,来,见见你外公和大舅吧。他们没有出事,这么多年不在也是有原因的,现在总算是来找咱们来了!”
  有了她亲亲外婆的确认,古明妍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啊。尽管心里还有十万个为什么要问,但这会儿明显不适合先讨论这种问题。
  她顺从的走到了外公的面前,乖巧的喊了一声“外公”,然后就觉得心里酸酸涩涩的,眼眶慢慢的也红了。
  顶着红红的眼睛,古明妍同样喊了她大舅一声,然后就有些不知道接下来应该要干点儿什么了。
  白敬龄看出了小孙女儿的无措,也理解这突然发生的事情让她有些被吓到了。
  于是,她便开口安排:“小薇啊,你先带着妍妍去房间梳洗,我给你爸和哥哥安排房间去,咱们一会儿就都到前厅去吃饭啊。”
  知道外婆这是有意叫老妈给自己解释的时间,古明妍乖乖的跟在了老妈身的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半小时后,在宁荣薇同志又哭又笑的解释和古建国同志在一旁的不断补充说明之后,懵逼于自己怎么就从天而降了俩亲人的古明妍,这才算是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了。
  说起来啊,这都是时代造成的亲人骨肉生离啊。
  古明妍的亲外公,名为宁秋泽,自小家境优渥,还是早年留学归来的洋派学子。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回国后的他想要弃笔从戎报效国家,种种曲折之下,入了党参加了革、命,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国家。
  宁秋泽的革命工作其实非同一般,简单点说,那就是做地下工作的。
  由于他本人非常聪明多知,工作做的相当出色,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不少的贡献,算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圈子里,名声大噪的人物。
  当然了,这个范围很小很小,知道他名声的人很多,但真正能把人对上号的,一个手就能数得过来。这也是出于他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
  跟白敬龄的结合,算是真正出于革命伴侣,志趣相投的爱情结晶出的结果了。因为白敬龄也是忠实的革、命者,两人的结合顺利的通过了种种考验,婚后感情和美,陆续生下了两子一女,也就是老大宁荣书,老二宁荣臻,还有小女儿宁荣薇了。
  对于丈夫的工作内容,白敬龄作为伴侣,虽然她不能问他也不能说的,但多少也是能猜到一些的。
  白敬龄对此没有任何的不满或是希望让丈夫能换一个不太危险工作的要求。对于他们这些战士们来说,随时都能为国家流血牺牲,绝对不会为了个人的小家,就不去顾全大局。
  宁秋泽的工作特性决定了他要经常外出执行任务,扮演不同的角色,有时甚至是需要进入敌人的内部,在其心脏处插刀,以期用最小的代价,达成最大的成就,让前线的战士们能少点儿牺牲。
  在宁秋泽外出的时候,白敬龄就一个人在大后方抚养三个孩子,连带着她自己也要去医院上班,很是辛苦。
  但她从来都没有跟丈夫抱怨过,有时候他离开几个月,有时候是好几年,白敬龄都这么一个人坚持了下去。两人的感情也越发的情比金坚,算是经过了无数考验后还能如故的模范夫妻模范家庭了。
  眼看着革、命就要胜利,rb人也被打跑投降了,但这却不代表夫妻俩可以卸下重担,在终于获得了和平的国家,养育自己的孩子了。
  历史大家都知道,一家子两兄弟合起来赶跑了外人,接下来的事情自然就是两兄弟之间要争个高下了。
  因为m国是支持对手的,组织就需要有自己的眼睛,注意着对方的动态,以给我方提供足够的情报支持,帮助打赢这最后的战争。
  宁秋泽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委以重任的。
  他留过洋,对m国的情况熟悉,又有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不管是专业上还是心理状态,以及最为重要的忠诚度上,都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就这样,他被选拔进了新组建的队伍当中,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前往m国,打探情报。
  宁秋泽不可能拒绝任务,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尽管有再多的不舍,他也必须要离开。
  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宁秋泽和其他跟他一起被赋予类似重任的人,都被要求在国内的身份被销毁,从而从根本上杜绝被人怀疑的可能性。这也是对出于在国外的时候能多给他们层保护的考虑。于是,便有了那次的意外。
  当时的宁秋泽原本是应该根据安排的那场意外假死后直接离开国内去往m国的,谁知中途出了点儿意外,他的大儿子宁荣书突然出现,时间紧迫之下,他就只能带着大儿子一起离开,留给白敬龄和其他两个儿女的,就是他们的丈夫/父亲和儿子/大哥已经牺牲了的结果。
  这种事情从小家人情的角度考虑,宁秋泽自然是非常对不起妻子和儿女的。他不是个好丈夫好父亲,没能照顾好他们,这是一辈子都还不清的,欠他们的债。
  但是对于国家来说,宁秋泽和无数其他像他这样默默工作,默默付出,默默牺牲的人,却也是国家能够革、命成功,获得解放的重要助力。
  辗转波折的到了m国,宁秋泽带着大儿子好不容易弄到了可以长居的身份之后,便逐步开始了他的任务。
  他以商人的身份,不断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从中套取情报,或是想办法集资助力革、命,之后再通过各种各样秘密的方式将情报和资金传回国内,帮助组织取得胜利的果实。
  这部分的过程和经历,宁荣薇并没有详尽的告诉古明妍,因为她自己也没有听父亲仔细说明。这毕竟是涉及到保密条例的特殊情况,他们作为家人的,只需要知道个大概便是了。
  三年后,国家终于解、放了。在m国的宁秋泽盼望着祖国能将他召回。与家人团聚,但却因着建国初国家在国际上受到排挤,需要他在外继续活动探听资本主义集团的消息,宁秋泽并没有能立马的回国。
  接下来,又是很多年过去,国内形势愈发严峻,宁秋泽便是想回,也是再也回不来了的。
  此时的他无比庆幸,自己当初是以牺牲的方式成为了烈士的。这个身份在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有回国之日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可以让家人不用操心他的安危,还可以因此获得一定的庇佑,每个月能收到固定的钱票作为生活补贴的缘由了。
  想起多年来,甚至是直到上个月,外婆每个月都还能收到固定的,来自于国家给的烈士补贴,古明妍就觉得,外公人虽在外多年有家不能归,但好歹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照顾到了家人了的。有了他当初的“牺牲”,也是让她外婆一家,在没有他在的情况下,不至于失去了庇护活不下去。
  再后来,因为那十年的关系,宁秋泽的很多任务都被迫中断了。那时候消息传不回国内,原本他的领导有的也被打压了,他变成为了无根的浮木,只能在异国他乡,养育儿子长大的同时,不断壮大自己的事业,祈祷着有生之年还有能回到故土的时候,多挣下份家业,好歹也能给子孙后代们留下点儿什么。
  就这么的,没有了情报任务在身,宁秋泽就把全部的精神,都放在了发展事业上面。
  他是个相当有学识的聪明人,做哪一行的成就都不会小了。
  多年经营下来,在那个还处在颇为人种歧视年代的国度,宁秋泽带着逐渐长大的大儿子宁荣书两个,在m国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开创了一番事业的。
  宁家父子在当地的华人华侨中很有地位不说,在以白人为首的商圈儿里,也代表着不可小觑的力量。
  古明妍不敢想象那个年代的m国是什么样的。她觉得,自己的外公一定是付出了很大很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就的。毕竟在那个混乱的年月,他要承受的不单是人种的歧视,更是有意识形态上的不被认可。在这样的逆境中,还能在商界占据一席之地,那就真的是很不容易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国内的形势越来越好,在今年的年初,华m正式建交,外交关系正常化,也让宁秋泽看到了可以归国寻亲的曙光。
  因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提倡引入外资,宁秋泽便跟儿子商量着,差不多是时候可以借着投资的名头,回国寻亲了。
  两人在m国做了一番准备工作,宁秋泽还联系上了断了多年音讯的组织,经过种种审查,父子俩终于得以在前不久回了国。他们回来的第一站,便是老家安城。
  因为宁秋泽的特殊身份,组织在明白了他要来寻亲的目的之后,便提出了需要对他的家人的政治背景进行审查,也是以防万一,出于安全的考虑。
  这一点宁秋泽作为老党、员了,自然是能够理解的。反正已经等待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再多等一个月半个月的,他便也就任由组织放手去查了。
  在这段他已经回了国,但却还没能与家人见上面的日子里,宁秋泽不得不承认,其实他自己也是有点儿近乡情怯了。
  他不确定自己这么多年的缺位是否能求得家人的谅解,他的家人有没有忘记了他的存在,他们现在都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都是令他无比焦虑的问题。
  就是这么一段考察期,正对应了古明妍之前感觉到的,觉得像是有人在跟踪她的那段时间。
  这会儿听到自己老妈说她那几天也有类似被跟踪的感觉,古明妍才算是明白了,合着她没有感觉错,这是上头有人来查自家的底儿了啊。
  而且宁荣薇还说了,据下午那会儿古明妍外公宁秋泽所说,他们宁家和古家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是被纳入了被调查对象的。
  宁秋泽也就此事向大家表达了歉意。毕竟是因为他的事情,搞得这么多人都被审查了一番。虽然最后大家都没有事,但到底这也不是个多令人舒服的经历,他还是感到很抱歉的。
  对于宁秋泽的道歉,古家人自然是表示了并不介意。这都是国家的规定,他们还能有啥意见啊。
  古明妍心想,之所以他们全家都因着外公的事被调查了,但却只有她和母亲以及外婆有些微弱的感觉到被人跟踪了,可能也是因为组织的人并都不是十分专业的,看她们是女眷,觉得也许比较不容易察觉,便也没把最厉害的办事员安排来调查她们,而是派了几个水平一般的,这才让她们敏感的感觉到了不对劲了的。
  虽然被人跟踪了总是有点不爽的,但看着自家外公能出现在家里,那这肯定也就代表着彻查过后发现她家里上上下下的都没什么不当之处的,所以古明妍也就不怎么在意了。
  其实她现在心里不光是不在意,反倒是觉得因着这么一遭,好像在有的事情上便可以更加安心一些了。
  即便是跟踪的办事人员有些毛躁,让古明妍感觉到他们露出了马脚,但她也不会傻到以此就断定组织的能力不行,家里的事他们是查不清楚的。
  凡事做过的事,总是会留下痕迹的。之前他们家没有因着她跟老爸的大肆淘宝行为出事,那也只是没有受到关注,不被人专门的查底子罢了。
  古明妍相信,这次突然的审查,相关部门肯定是能够注意到他们家非同一般的财务状况的。由此深挖下去,古明妍估计,自己和老爸那十多年来做的每一笔交易,都有可能已经被有关部门给查的一清二楚了。
  而在知道他们家有过这些个不大规矩的行为之后,家里却没有任何人出事,想来便是上面的人不大在意这些,或是看在外公的面子上不予以计较了。
  若是这么说来,这事儿对于自家来讲,也不失为是一件好事儿了。
  家里的东西自此也算是过了明路了。今天不被计较,以后就更加不能再纠结在这些事情上了。自家在这上头应该算是安全了,自然是好事一桩。
  说了半天外公和大舅的经历,古明妍想起母亲说的,外公他们是先去了安城的,于是就问亲妈,“那外公他们是已经见过了二舅他们了吗?”
  古明妍之前都是直接叫宁荣臻舅舅的,但这不是突然又来了个亲大舅嘛,那自家这原来的舅舅,便也就只能退一步了不是。
  “你外公他们在组织查完事情没问题之后,就通过当初政府给你外婆发补贴的渠道留下的地址,找去了咱们家里。后来又辗转从邻居那里找到了你二舅一家。他们已经是见过面的了,只不过你二舅和舅妈正在赶任务,就没跟着一起来京都。不过他们说了,今年过年的时候,会来京都跟你外公外婆一块儿过,我们家今年终于能大团圆了。”
  宁秋泽是在安城见了二儿子一家后,直接坐飞机来的京都。所以白敬龄他们都赶不上从二儿子那里得到消息,这俩人就已经突然出现在家里了。
  听到母亲说起团圆,眼睛红红的样子,古明妍笑着拉过娘亲的手,乐滋滋的跟她说:“妈妈,这下您可是开心了吧,突然间大哥和爸爸都回来了,全家人都齐整了,可算是圆满了。”
  宁荣薇也是笑,想到今儿个一大早的家门口就突然来了两辆大轿车,她还以为是谁来了呢,就见车上下来俩气质不凡的人,见了她一个就喊着“闺女儿”,另一个紧跟着就叫妹妹的,可是把她给吓了个不轻。
  她当时的反应跟方才女儿的一样,都是觉得这俩人谁啊,怎么能冒充她父亲和大哥呢。
  结果还是后来进了屋见了母亲之后,才从两位老人相拥而泣,断断续续的话语里,知道了这还真是自己以为天人永隔了的父亲和大哥回来了。然后就是她也抱着宁荣书,大哭了起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