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节
作者:湖边的小豆豆      更新:2023-04-23 10:33      字数:6844
  跟她亲近的老师,不少都是知道古明妍这个同学家庭条件好的。别的同学万万承担不起的出国留学的高额学费和生活费,对她和她的家庭来讲,未必就是多么大个包袱。
  这样也好,优秀的学生靠着自己的本事申请上了最好的大学,学校里还能多出个名额,培养更多的学生,大家都是得利了的,挺好。
  学校里的事儿就这么谈妥了,古明妍跟着楚印辰离开,打算先回家接了桃桃之后,再回到四合院儿,跟家里人告知一下这个好消息。
  再次回到家里,古明妍想起刚刚离开会议室之前,院长对她的教诲,希望她能够出去学到真本事后,还能保持初心,回国来建设国家,而不要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就留在外面追求享乐的生活了。
  想起院长的这一番话,古明妍看了看那个正忙忙叨叨的收拾狗子的饭碗狗窝还有衣服狗绳之类东西的男人,心想,有他在,我又怎么舍得不回来呢?
  -
  古明妍和楚印辰的突然出现,叫古家人都有点儿惊讶,尤其是,这俩人竟然把狗也带过来了,这明显就是今晚要在家里住下的意思啊。
  直到古明妍两人吃过了晚饭后,告诉了大家她被hu录取的消息,古家人这才知道了,合着这俩人回来是来报喜的啊。
  反应过来以后,家里上上下下的也是为古明妍高兴的不行。虽然他们不知道那m国的学校都是有什么说法,但这排名总不会骗人吧。
  只要一想到自家孩子在国内就上的是最好的大学,出了国更是去了全世界顶尖的学校深造,家里人能不感到骄傲嘛,妍妍这孩子实在是太争气了!
  古家人对于hu没有什么客观的认识,对于这所学校的了解,也仅限于古明妍给他们的科普。
  但是,曾长期在m国生活过的宁老爷子,就与他们有所不同了。
  作为一个在m国打拼多年的商人,他最是知道,那所学校意味着一种什么样的高度。自家外孙女儿进了那所学校,那就意味着她以后能接触到的阶层就完全不同了。这是在今天的华国国内,即便是其最顶尖的院校京大,都不能轻易达到的高度。
  宁老爷子很是为古明妍高兴,老人家一个激动之下,直接把自己准备已久的,一直打算着等到古明妍出国的时候再送给她的礼物,一下给拿了出来。
  礼物是外公一惯的风格——书面文件。
  古明妍接过文件打开来仔细,然后惊讶地发现,这竟然是一套外公为她买下的房产。最关键的是,其位置就在波城,街道名字看着就像是在hu附近的某个社区。
  古明妍因着自己的猜测睁大了眼睛,抬起头来惊讶的看着自家外公,试图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难道这真是她想的那样,外公竟然给她买下了一所无敌“学区房”,还是别墅的那种?
  宁秋泽就知道外孙女儿一看地址就能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了。
  他倒也不否认,冲着古明妍点了点头,回道:“这是我在知道了你想要出国留学之后就托你大舅妈给买下的。房子也不算特别大吧,是幢三层带地下室、车库还有泳池的别墅。装修都是交给你大舅妈来弄的,你到时候去了,要是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只管改了就是,不费什么事儿的。”
  “m国的大学宿舍不好申请的,所以很多时候学生们都是在外面租房子住。这幢房子离主校区很近,你平时开车的话,也就五分钟不到的车程吧,能为你节省下不少的时间,算是外公给你申请到那么好学校的奖励吧。”
  古明妍为外公那么早就开始为她打算的心感动到不行,但也不是不好奇的,“外公怎么就确定,我一定能申请得上hu啊?”
  “哈哈哈”,宁秋泽大笑着解释:“外公相信你,只要是你想做,就一定会做到最好。包括申请学校这件事也是同样,你这么优秀,当然就值得最好的学校了!”
  古明妍还是觉得自家外公的说法有些过于玄学了。这种对自家人的盲目自信,完全说服不了她:“您还真不怕赔本啊?这好歹也是别墅啊,还是在哈校附近的,绝好的地理位置,指定是不便宜的。您就能这么确认都不确认过我是不是真的能去,就买下来还提前装修好了啊,万一我要是不选择这个学校呢?那您可不就白买了吗?”
  宁秋泽反驳自家孩子:“傻不傻,我就不信你还不懂其中的道理了?明明你自己都是不断在好学校附近置办房产的人了,还能不明白,你外公我买的这套房产,那是只会涨绝不会亏的。”
  “即便是你不去这里上学,我也是打算把这房子留给你的。这世界名校那永远都是红火的,周围的房产,那就是再好不过的投资选择了,能提前的给自家留上一套,都是咱们捡着大便宜了,以后不管是出租还是高价卖出,都是绝不会赔本的买卖。”
  这倒是,古明妍也认可,这自古以来买房置业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绝对不是房子的质量、大小什么的,而是最最重要的三要素——location,location,还是location,什么都比不上地理位置重要。
  位置好了,周边不管是交通还是配套设施,乃至学区、商圈什么都,就注定不会很差的,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影响房价的最核心根本了。
  像是hu附近这样的地理位置,只要是这所大学不倒,那就没有房产会卖不出去租不出去或是投资亏本了的那一说。总是会有更多的人需要这里的房子的,毕竟这里几乎是全世界学子所向往的地方啊,人气是万万不会缺了的。
  古明妍没有拒绝外公的这份厚礼。毕竟就算是她想,那她也没办法拒绝,那文书上都写的是她的名字了,改来改去的,也不过是给m国政府白白的贡献高额的房产税罢了,她才不会那么傻呢。
  原本古明妍自己也是有在m国,自己的学校附近购置房产的打算的。毕竟,她住好的地方都习惯了的,跟外国人还会有很多的生活习惯的不同,文化差异就不说了,再真是去host family住或是跟人合租的,要是遇上点儿有人种歧视倾向的室友了,那她这日子也就别想好过了。
  别说什么可以找华国的同学合租这种话。古明妍这会儿连hu能有几个华国学生都不太能确定呢——毕竟国内之前封闭的那十年,已经让他们在这方面落后太多了。古明妍甚至都做好了自己是校园里极少数特类的觉悟了,注定不能跟所有人都合得来的话,自己单独住在外面的大房子里,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古明妍特别感谢外公,能为她出国准备这么多,不但省去了她在异国他乡得单独找房的麻烦,还大大为她节省了花销,能让她把自己更多的资产,全部投入到盈利更多的资本市场里去,而她自己也只用再负担一辆中等档次的小汽车的钱,用来做平时的代步使用就行了。
  车子在m国,也不是什么特别贵的物件儿,起码比在还没有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内的汽车,要便宜不知多少去了。
  古家又添一大喜事儿,按照惯例,家里人是要大操大办起来,为古明妍庆贺的。
  只不过,古建国同志想要请客昭告天下的念头,还没说完呢,就被古明妍给压了下去。
  主要是,古明妍觉得,自己前不久才因为过生日和订婚的事情,把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请过一次了,实在是不好再这么密集的大肆宣扬操办一场,没得叫人家来参加你的宴请,还得再给你家上一份礼。那人家即使是嘴上不说,心里也少不得得念叨念叨,这家人太会借机敛财了。
  古明妍太是知道这中反复接到红色炸、弹的滋味了。
  想她上辈子,母胎 solo一个,却因为比别人多念了几年的研究生,就得面对自己还没毕业挣钱,却每到五一十一的就得给原来的同学结婚上礼金的尴尬。
  算起来,她在这事儿上花出去的钱都得有两三万之多了,这还都是她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所有积蓄支撑的,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负担了。
  不想叫自家也有一天成为那种让人感到负担的存在,古明妍掰开了揉碎了跟自家老爹讲了讲这里面的道理,费了老大的劲儿了,才总算是说服了这个倔强的同志,这次就不大办请客了,只邀请楚家人来自家吃顿便饭,自家人关起门来庆祝一下也就是了。
  古建国勉勉强强的还是答应了女儿的要求。
  不过,这么好的机会不叫他炫耀,实在是太让他难受了。所以,古建国同志就跟闺女儿商量了,现在可以不办,但是等到她出国临走之前,那是说什么都要给她弄个饯行宴的,到时候他家也不收人家的钱,只叫着自家闺女儿能风风光光的出国就行,这就是咱的目的了。
  看老爸已经在升学宴的事情上退了一步了,古明妍也不好再驳了他的好意。
  想到到自己走的那会儿,自家的几个哥哥们的工作也都能定下了。到时候就借着她出国的由头,一块儿也帮着哥哥们庆祝庆祝,也好转移一下大家的注意力,让人家都知道知道,自己家里还有这么多优秀的男孩纸呢,别光只盯着她个大姑娘瞧。
  嗯,这方法倒是不错。
  古明妍想到这儿,很顺从的就答应了老爸要给她办饯行宴的要求。
  她现在只希望到时候哥哥们都能争气一点,都被分配去好的单位,也好让别人都去羡慕他们去,能淡化一下她的存在感也是好的。
  第120章 要离开了
  在经过为期四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和最后的毕业论文提交以及答辩等等程序过后,古明妍这届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 就要在八、二年的一月份, 正式的毕业了。
  在京大的毕业典礼上,古明妍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 在接受过校长亲自为她的学士帽拨穗之后, 上台代表七七级的全体毕业生发表讲话。
  她诚挚的感谢了母校对学生们的悉心教导,这四年令在场的所有同学都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成长。
  除此之外, 她还代表啦全体毕业生, 向母校保证, 走入社会的他们,也会按照老师们的教导,做好人, 做好事,在各行各业各领域中, 爱岗敬业, 充分发挥所学所长,为当代年轻一代做最好的榜样, 力要将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古明妍的演讲完毕后,台上台下一片掌声雷动。
  被这样热烈的气氛感染, 古明妍自己也禁不住地湿了眼眶, 对于母校的不舍, 一点点地涌了上来。
  与四年前来京大送古明妍入学的大阵仗相互映照的是,四年后,古明妍和古明国两人在京大的毕业典礼, 来参加的家人也是人数众多的。
  除了古建国和宁荣薇之外,古明妍的爷奶外公外婆,未婚夫楚印辰,甚至是楚子风和邱雅兰两个婆家人,也都在这天,来到了京大,亲眼见证古明妍这大学四年中最高光也是最后要落幕的时刻。
  穿着学士服,头戴学士帽,古明妍带着家人们在这场特殊的,发生在冬天里的毕业季中,跟大家在校园的各处合影留念,希望能把这一她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节点里的所有细节,一一地记录下来,一点也不要遗忘。
  大学生们毕业了,全都高兴的肆意庆祝欢笑。古明妍也是一连好几天的,天天都有各样的饭局聚会需要参加。
  有跟她自己舍友同学们的,还有两个院系里亲近同学们之间的聚会。
  跟导师教授们的离别宴也少不了。
  除此之外,她还要去自家未婚夫的各种聚会上掺合一脚,总之就是忙个不停歇,每天都要见好多不同的人,有时候还真是觉得有点负担。
  不过好处也是有的,这么多的聚会,也能让即将要出国的古明妍,借机顺便的跟所有人告个别。
  因为不是正常的夏季毕业,七七级学生们毕业的时间刚好卡在了年关之前,各大单位也都是要求大家年后再来报道的,所以人人都不用急着去上班工作,有的是时间彼此联络感情。
  不同于后世毕业即失业的大潮流,现在这年头的大学生还是相当金贵的。
  尤其是像京大、民大这样的学校,古明妍身边认识的同学们,几乎个个都被分配到了非常好的单位里工作,成绩格外优异的那些,也几乎都是在国家的各个要害部门的重要岗位,就可以看得出全社会对他们这批大学生是有多么的重视了。
  像古明妍这样选择出国留学深造的毕业生,在京大也不是没有,只不过相对于留校读研和直接工作的人数来说,要少上很多就是了。
  四年前令毕老太太无比骄傲的她的八个孙子外孙考上大学的辉煌战绩,在经历过这四年校园时光的打磨历练,家里的这八个孩子,也都像是被磨掉了表面粗糙的金子似的,闪闪发光了起来。
  古家的八个小辈全都顺利毕业,并且都被学校根据其各自的专业,给安排了让普通人都无比羡慕的工作岗位。这些工作在现在人的眼光看来,无疑都是亮闪闪的金饭碗,这工作一定,那基本上就代表着这个人的一辈子都有了保障了。
  当然了,这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肯定也还是有所不同的。
  古明妍和她的三个亲哥,作为老古家考的最好,学校最顶尖的那几个,出路相较于其他的几个堂哥们,自然要更好些。
  古明妍毕业后要去更好的学校深造就不用多说了,像是古明新几个,那一个个的,工作被安排的也都是相当不错的。
  古明新军校毕业,直接被南边的大军区给要走了。
  他去了那边也是小领导岗位给安排上,军衔待遇啥的,也都是能跟部队上服役十多年的老兵们相比肩的。且他的晋升空间还比任何人都大,可谓是人生这一下子就行使上了高速通路,那提速发展起来,可是要比别人快多了。
  跟古明新同是军校出身的古明天和周天宇两人,跟他的路子也差不多类似,只不过各自具体的岗位和对未来的定位有所不同罢了,但无疑前途都是十分光明的就是了。
  古明妍的二哥古明中,跟他的同班同学楚印辰走的路子差不多,都是从政的。
  只不过,如果说楚印辰是走从地方到中央的路线的话,古明中同学现在则是被京都的某政府部门给录取了,这以后走的大概就是从中央到地方的路子了。
  两条路没有什么好坏对错之分,各有利弊,只要他们各自能够接受良好也就行了。
  古明国同学,最后的毕业去向也如同古明妍之前猜测的那样,成功的留在了外交部,从最底层的办事员做起,将来很有可能被外派到别的国家,成为正式的外交官。
  当然了,这都是谁也说不准,也不由自家能控制的后事儿了。
  虽然也有担心儿子这当了外交官,以后可能面对的就是长时间的异国工作,说不得七八年的都难见到人,外国生活也肯定是有诸多不易的,古建国和宁荣薇两个作为父母的,哪里有不操心的道理啊。
  不过到底是事情还没到那一步,且这一行本就是古明国自己选择的理想,做为家人,他们无论如何还是会全力的支持他的决定的。
  就这样,古建国和宁荣薇两口子,在继成功培养出了四个大学生儿女被周围无数人羡慕之后,又因为家里一下子有了一个少校军人大儿子、科级干部二儿子、外交官三儿子,以及将要去往世界顶尖名校深造的女儿,而更加的令人惊叹羡慕起来。
  羡煞旁人无数的古建国两个,在外人看他们两口子的神情来说,那都好似是在看什么神仙似的——真是不知道人家这两口子上辈子是积了什么德了,儿女们个个都养的这么有出息,难不成真是他老古家的祖坟风水比较好?
  不光是老古家的风水好,老宁家也不差。
  古明妍的大表哥宁致远也从安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了。作为同样是优秀毕业生的他,更是靠着自己的实力,被京都的一家科研单位给点名要了过来,给了他很高级别的岗位和对应的福利待遇,他也将在年后正式来京都入职,算是老宁家在京都全面会师得以达成的一个重要前提了。
  之前说过了,宁荣臻和周晓淳因为现在两边的父母全都在京都的关系,已经是打算退休后也来京都定居,侍奉老人兼养老了。
  之前他们或许还会有些担忧大儿子的未来,毕竟小儿子宁致远本身就在京都上大学,毕业了留在京都几乎也是板上钉钉了的。那么全家人就只剩下大儿子一个人,要单独的留在安城了,这就不大圆满了。
  没想到,孩子自己这么的争气,竟然都不用家里人插手的,就直接得到了去京都工作的机会。
  这样的话,他们也就再不用操心致远这边的事了,等到他正式工作了,以后就直接在京都找对象,成家立业了以后,这也就算是在首都扎下了根儿了。
  家里所有人的前路看着都被安排的很好了,不管是客观上的前景还是他们各自的主观意愿,现在看着,大家都是再满意不过的了。
  因为家里的孩子们格外有出息,长辈们自然也十分为他们感到高兴,这个毕业季的农历新年,古宁两家就过的分外的热闹,全都充斥着对孩子们祝贺的气氛。
  原本四年前古家刚来京都的时候,家里人除了周家、楚家还有冯家之外,也就再不认识别的什么人了,可以说是无甚根基的一大家子,就连像是古建国这样通晓人情世故的人,也不免在新单位里受到了一段时间的排挤。
  可也不过是短短的四年时间过去,古家的孩子们就都一个个的毕业有了好的出路了,从事的还都是普世标准中较为受人尊敬、被人看作是高阶层的工作。
  几个孩子这样慢慢的发展强大下去,也终将长出属于自己的根须,将古家的这棵树缠绕的越来越坚实,他们也就不再只是这大城市里漂泊的过客了。
  不光是孩子们一个比一个有出息,古建国这个做家长的,在事业上遇到重大危机之后,也用自己的努力和勤劳,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又重回了领导岗位,且地位愈加的稳固了起来。
  加之在古建国的牵线搭桥之下,使得京都的纺织厂获得了宁荣书在南方服装厂的大单子,有了这样一层关系的加持,古建国在纺织厂里也就更有话语权了,说他现在是厂里的几位重要的实权人物之一,也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了。
  自家丈夫孩子的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宁荣薇这个惯来的事业型女性,也是不甘示弱的。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