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
作者:许乘月      更新:2023-04-23 13:57      字数:3828
  “啊?”岁行云猛地抬头,眼神尚未找到落点,口中就被人恶狠狠塞进一颗果子。
  “若沉迷美色就必遭栽秧,那沉迷娇软小郎君也不会有好下场,”李恪昭拿抹桌的粗布巾重重擦着手,冷漠脸,“要死一起死。”
  岁行云狼狈转身,不太雅观地吃掉那颗果子,却如释重负地笑了。
  原来是伙伴间的无聊胡闹,如此甚好。
  *****
  待叶冉与飞星来后,岁行云便直奔主题,点出“回雁破军阵”的先天破绽。
  “‘回雁破军阵’变阵机巧迅捷,最适于对手一味靠人数和蛮力猛攻时。若遇上像我这种能预判变阵、以快打快的对手,只需不惜代价压住最弱一环打,他们就等同突然损了一人,合阵有缺,阵脚大乱。”
  《朔望兵阵》岁行云可谓倒背如流,“回雁破军阵”要如何才能臻于至善,她心中是有谱的。
  但她仅指出问题所在,对解决之法却刻意避而不谈。非她藏私,而是想确认李恪昭与卫朔望究竟是否同一人。
  此时若是卫朔望本人,应当很容易想到该如何弥补此阵不足。
  然李恪昭对此未置一词,将难题留给了叶冉:“西院由你主事,你看着办。”
  叶冉一个头两个大:“时限?”
  “两日,”李恪昭不容讨价还价,“解决不了问题就挨打。”
  叶冉闻言立时愁云满面,险些没将头发薅秃了。
  岁行云偷偷打量着李恪昭。
  他无波无澜望着叶冉,看似面无表情,实则眉梢轻扬,多半是心中偷乐。看起来与方才惹她时真差不多。
  啧啧,原来有些人貌似正经,内里却暗藏了颗熊孩子的心。
  *****
  翌日清晨,卫令悦领庶子素玚、两名小妾及府中护卫家奴一行三十余人,自仪梁东门出,扶素循灵柩归乡。
  因怕被有心人瞧见大做文章,岁行云并未前去送行,随叶冉留在西院整日不出。
  叶冉让明秀等人反复练习回雁阵,自己则拖着岁行云蹲在旁观摩,绞尽脑汁寻求解决问题之法。
  从清早盯到黄昏,叶冉总算有所顿悟:“金枝!金枝这旗语兵还有潜力可挖。”
  做为下达变阵指令的旗语兵,金枝如今只从旁观测对战形势,及时发令,调整回雁阵开合变化。
  叶冉一拍脑门跳了起来:“旗语兵补位!若被对手察觉最弱环,甚或出现人员战损,旗语兵立即入阵补位!”
  “这是个法子,但问题的根本没变,”岁行云赶忙道,“即便旗语兵补位,阵中最弱环依然存在。譬如现今最弱是明秀,若明秀退出阵列,金枝补位,那最弱一环就从明秀变成阿寿啦!”
  西院原有女子二十二位,男子八位,阿寿便是以乐工身份随李恪昭入蔡者之一,资质寻常,眼下也就比明秀好些。
  叶冉被泼了冷水,恹恹撇嘴:“也是。”
  岁行云见他这般,只好旁敲侧击地引导:“叶大哥,回雁阵最初巧思出自何人?或许此人有法补漏。”
  “最初?”叶冉蹙眉望天,迟疑道,“仿佛是公子、飞星与十二卫打着玩时想出来的?”
  说人人到。
  忙完自己手头事务的飞星跑进来凑热闹,见他俩还在场边发愁,便溜达过来嘲笑。
  “哟,两位聪明人都傻眼了?”
  叶冉心浮气躁,低喝一声:“滚!看热闹不嫌事大。”
  “客气着些。你们星哥我有妙计救你们于水火,还不快求?”飞星洋洋得意抬着下巴,原地抖腿。
  岁行云瞠目,不可思议地瞪着他上下打量。
  就他,卫朔望?!不不不,卫朔望怎么也不该长着张“嘤嘤嘤”的小郎君脸啊!
  叶冉抬手就在他头顶削了一巴掌:“你是谁星哥?”
  “来帮你忙还挨揍,呿。”
  飞星顿时气焰全无,反手按着头顶嘟囔:“往年我与无咎曾联手想出个锋矢阵,还拖了三位师兄一道与公子打过。当时我们是五人阵型打着玩,人多了或许又有不同,你们再细琢磨琢磨。”
  叶冉一听来了劲,与飞星勾肩搭背,指着场中还在演练的阵型,你一言我一语就商讨起来。
  “旗语兵入阵,变双簇?”
  “可行。但这是冲锋阵,需最强者在前,否则撕不开对手防线。”
  “锋矢阵型,后背不就全是破绽?”
  “正因这缘故,此阵算下策,仅能在回雁阵被破后做应急补阵……”
  岁行云望着他俩东一句西一句的场面,心中谜团总算解开。
  飞星口中的这种锋矢阵型,在《朔望兵阵》中名为双簇锋矢阵。
  箭状,主将当先,适宜山地作战,阵列规模可大可小。
  强于短时突击,但弱于防守,故仅做回雁破军阵之后手补阵,非绝境不用。
  方才飞星说,此阵最初是由他与那位目前只闻其名的“无咎”一道想出的。
  如今又由他与叶冉集思广益再行完善,将来有金枝、明秀、阿寿他们去实战验证,进一步查漏补缺……
  岁行云笑着挠挠头顶。
  卫朔望具体是哪位已然不重要了。《朔望兵阵》并非一人之智。
  她的伙伴们真了不起,虽未能个个名显青史,却人人功在千秋。
  *****
  半个月后,仪梁城中开始风传,为苴公子扶灵归乡的一众人出仪梁后,行过山下官道走水路,却惨遭水匪袭击,苴夫人落水失踪,其余人等侥幸生还归苴。
  李恪昭听飞星禀完,淡淡“嗯”了一声,连眼皮也未抬,兀自执笔在一张小小绢帛上写着什么。
  倒是岁行云激动不已,与飞星相互挑眉挤眼一番,不必多说什么,该懂的都懂了。
  李恪昭搁笔抬头,正正撞见两人“眉来眼去”,登时凝眉冷眸:“你俩舌头坏了?有话不会用嘴说?”
  “伙伴间是有默契的,看眼神就懂,尽在不言中,”岁行云乐呵呵笑脸相迎,“公子您说,您说。”
  前日蔡王召了李恪昭与薛国公子入宫,不知谈了何事。
  但谁都看得出,李恪昭从王宫回来后就显得有些紧绷,连日来一直很忙,与叶冉密谈数回,又调整了十二卫的部署,经飞星之手频频对在外暗线传令,想必做了许多筹谋。
  “蔡王与卓啸欲往西山大营劳军,后天启程,”李恪昭正色沉肃,“邀了眼下在仪梁的各国使臣,以及我与薛国公子。只允带随护一人,叶冉跟我去。三日就返,期间府中诸事你们多长个心眼。”
  “是。”飞星显然已习惯这种情形,并无赘话。
  岁行云眉心一跳:“既有各国使节同往,想必不会是什么夺命陷阱吧?”
  李恪昭颔首,语带安抚:“嗯。近来蔡王与卓啸正忙着互别苗头,不会在那种场合对第三方轻举妄动。”
  此次多半只为造个声势,凑个“各国来贺”的风光场面,余下则还是蔡王与卓啸之间的角力暗战。
  有了李恪昭这话,岁行云算是吃了定心丸。
  “速速递给无咎的人。”李恪昭将那张绢帛丢给飞星。
  飞星领命,收好那张绢帛就起身辞礼,大步匆匆出了书房。
  *****
  书房中只剩岁行云与李恪昭。
  两人大眼瞪小眼好半晌后,李恪昭才又从桌上漆雕木盒中取出一枚刻了李氏族徽图腾的羊脂佩玉。
  他以食指按住那佩玉,平静地与岁行云四目相接,眉梢微扬,良久不语。
  岁行云不知所措地咽了咽口水,头皮发麻:“公子?”
  李恪昭凉凉轻哼,指尖使力一弹,它便快速滑向岁行云面前。
  岁行云心肝颤颤将那佩玉接稳,不太确定地望向他:“公子,您这是要我做什么?”
  这枚佩玉平常从不见他戴的。
  刻着李氏祖徽图腾,小心收藏,多半意味着凭它可动用缙六公子名下的一切。
  府库。十二卫。西院三十余人。飞星及他手下暗探眼线。及那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无咎”。大概还有些许尚未浮出水面的暗中力量。
  这怕是目前李恪昭手中全部的筹码了。
  他就这么将自己全部的筹码丢给她,却什么也不说,意欲何为?
  李恪昭不满地白她一眼,神色疲倦地起身,忍了个呵欠,举步就走。
  满头雾水的岁行云握紧那枚佩玉,惴惴不安地追出去,边走边小声道:“公子,您还没说要我做什么呢。”
  “我方才不是看你好半晌?伙伴间的默契呢?尽在不言中呢?”李恪昭脚不停步,眼角余光懒散斜睨她。
  “我能看懂飞星眼神,是因我俩说的只是小事啊!”岁行云被噎得哽了哽,急急跟了数步。
  李恪昭冷声哼笑:“我所欲言亦是小事,你却没懂我眼神。”
  几个月相处下来,岁行云多少算是摸着这位公子的脉了。
  大多时候都是个严谨从容、谋定后动的可靠主事者,却会时不时地暗着皮一下。最大乐趣就是看别人急得抓耳挠腮,却又不能将他如何。
  每每得逞,他便神情冷淡,心中窃喜,活似个欠揍的熊孩子。
  而熊孩子作妖,多半是为引人来哄。
  岁行云深吸一口气,立时宛如狗腿成精:“那不能够。但凡关乎公子,绝无小事!况且您在我心中先是主君,然后才是伙伴!您智慧超绝、运筹帷幄,眼神之中过多深邃奥义,绝非旁人轻易就能窥破玄机的。飞星哪能跟您比?”
  果然,李恪昭的脚步放缓,唇角微弯。
  “所以,您给我这个,是有何吩咐?”岁行云看准时机,小心亮出手中佩玉,再次确认。
  李恪昭总算恢复如常,利落沉声:“我离开那三日,府中大小事务有飞星与十二卫分担,不需你过多分神,只需顾好西院事务。但若遇非常之事,由你见机决断。”
  明白了责任之沉,岁行云郑重点头:“请公子放心,我定全力以赴。”
  她到底是上辈子在尸山血海中滚过的人,若真遇非常之事,虽不敢说必定处置得万无一失,却不至毫无章法。
  定不辜负这份信任,好好替他守稳三日。
  说话间已到回廊尽头,举目都能望见主院拱门了。
  “公子,”岁行云止步,轻声道,“虽只三日,也未必真有大发生。可您当真信得过我?”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