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作者:雁尺      更新:2023-04-23 19:42      字数:5061
  “……”
  酒楼内顿时一片寂静。
  二楼雅阁间内,汤言页端着酒杯的素手微微一颤,她看向站在一边环手抱剑面无表情的随从,问道:“说话的是何人?”
  步储道:“一个穷弱书生,尚未见过。”
  “……”
  汤言页心中犹疑,便听见楼下的说书先生忽然像是受了刺激,也不知是笑还是愤怒:“笑话!清欢渡再如此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你这书生!说话可得先过过脑子!知不知道你说的是谁?那可是知府大人!”
  书生道:“我知道,可不是你让我说的吗,清欢渡是人,难道知府就不是人吗?怎么就得特殊对待了?”
  “知府大人当然要特殊……”说书先生发觉不对立即止了声。那书生笑道:“你看,你自己都觉得,知府大人也是人嘛。”
  “……”
  “害,你们一人一套说辞,吵到明儿早都不见能吵出什么,”一位酒客对他们说的什么大人没有多大兴趣,“还是听姑娘的,去外头请一位当地人进来,同我们说说清欢渡的事吧。”
  “哎!?”酒客说完就朝门口走去,说书先生指着那人欲言又止。不明白现在的人行事能力何时变得这般利索了?
  楼下又是一片沉寂,汤言页喝完一壶清酒,抬手想让小二再上一壶,被步储阻止:“出门前公爷交代过,今日午时府中有贵客临门,务必请小主回府一同用膳,属下觉得,小主还是不要浑身带着酒气回府为好。”
  汤言页看了他一眼,耸耸肩站起身,说道:“你说的对,那咱就回府看看是何贵客罢。”
  汤言页履步下至一楼,撩起眼皮那瞬,酒客正好带着所谓的当地人进来,那位当地人抬眼便看见了她。光是与他对视的这一秒,汤言页脚下便差点没落稳,下意识往后抓上步储的宽袖,才没让人看了笑话。
  “出门便见这位公子站在门口,说等人并不赶时间,我就劳烦了他进来一趟。”
  酒客将这位风度翩翩的公子带到说书先生的面前,拍了拍此人的肩膀跟老熟人似的向众人介绍。浑然不觉说书先生此时一惊一喜的面容。
  “阁下言重了,不过几步路而已。”当地人笑着和酒客三言两语客气了几句,才转身朝着说书先生微微欠身,问道:“先生需要我帮什么忙?”
  说书先生鬓角流落一滴汗,他哪可受得起这位公子的任何恭敬之礼,一时间忘了回答,一旁的酒客就问:“说书的,问你话呢,你可是哪里不舒服?”
  “无事!”说书先生立马摆上笑脸,一甩宽袖,对面前的人弯腰作了一恭,“恭迎二公子大驾,恕在下有失远迎,还请二公子莫怪罪。”
  好巧不巧,酒客阴差阳错请来的当地人,正是知府大人梁颤的二公子梁怀洛。在座的大多为外来人,不知二公子是何许人也,不甚在意。
  说书先生则是在内心暗喜,清欢渡是府衙通缉全城的罪人,虽说梁怀洛平日对这些是是非非,从来都是一副与我何干的态度,成天只懂得吃喝玩乐偶尔逗逗鸟儿,但他定然是站在他与梁府这一边的。
  “先生不必多礼。”
  梁怀洛看了一眼他满额的虚汗,意示他起身后不再搭理,转身对着酒客笑着,“我看这位说书先生身体稍有不适,还是你来说罢。”
  “是这样的,有一人名为清欢渡,公子可听闻?”酒客说道。梁怀洛淡然一笑,道:“此人在喜洲,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是是是,一兴奋就忘记你是当地人了。”酒客哈哈道,“也没什么,就是在座的各位对此人有些争议,便想让公子与我们这些人分辨分辨,讲讲此人的一些事迹,我们本也好奇,想了解罢,不知公子是否知晓?”
  “略知一二。”
  梁怀洛抬眼看向酒客,神情焕然。
  酒客与他对上视线,却觉得这目光有些奇怪,就听梁怀洛笑道:“不过恕在下冒昧问一句,诸位为何不直接问问,在你们身后的这位美人儿?”
  他冲酒客身后扬了扬下巴,酒客转身一看,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方才看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这位姑娘。
  姑娘一双杏眸中隐隐含着愠怒,横眉瞪了过来,酒客吓的回头,又见面前的当地人凤眼微弯,眼尾的笑意形似妖孽,眼底犹如深潭。
  “你们身后的这位姑娘,可是倾慕清欢渡有些时日了,她知晓的定比我多得多。”他漫不经心的补充,注视着汤言页的神情,生怕错过了她脸上的任何一个瞬间。
  酒客愣了愣,说道:“哦,先前我们是问过的,也是这位姑娘让我去请你的。”
  汤言页:“……”
  “是吗?”梁怀洛垂首轻笑。
  觉得甚是稀奇。
  “二公子…”说书先生尴尬的笑着,此情此景,真是有苦不堪言,若是方才他喜的是梁公子来此助威,再怕的就是汤梁两家的两位小主见面了。
  汤言页看梁怀洛不顺眼在喜洲算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却又没人知道,这俩老二为何见面总能掐起来。说书先生欲言又止,默默叹口气。
  生怕二公子一个嘴闲又将汤言页逗怒,汤言页行事乖张,性感更像个男娃不似平常姑娘,他欲想阻止,就让梁怀洛手里的三寸断竹住了嘴,干站着无可奈何。
  倒是梁怀洛随手拖出一把木椅坐上,姿态轻懒,单手撑着下颌,若有似无的笑意挂在嘴边,看着汤言页,也不知是向谁说,他说道:
  “汤姑娘金口玉言,懒得开口,诸位应该不介意我多言几句,代替姑娘的嘴,同你们讲一讲这位妖艳众生的采花盗贼的故事吧?”
  酒客当然说道:“不介意。”
  梁怀洛懒懒笑道:“行,那你们听着。”
  作者有话要说:
  _(:3」∠)_哈喽~
  第2章 清欢
  2
  两年前,隋昭十四年元月初一,那天傍晚夕阳已落至天际,红霞散漫,各家各户都在与家人安团寿年,空荡荡的长街上,只有身着一红一白的两位少年走着。
  他们单肩背着布包,在一处酒楼前停了下来,白衣少年抬头看着牌匾,道:“要不就这儿吧。咱爷俩也没去处,好在也能相依作伴喝个小酒,倒也是件欢喜事儿。”
  红衣少年笑了笑没说话,前脚正踏进楼门,酒楼旁黄杨树下靠坐的一人,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人闭着双眼,倒像是累了在这小憩,看似十分安详,少年往下看向他的手里一株凋零的曼珠沙华,愣了一下。
  “哎,严兄,现在这年头无家可归的人看来不少啊!”白衣少年见了,朝那人走了去,“严兄你等着啊,我去将他叫醒。”
  可是他戳了戳那人的肩膀,“喂”字还没出口,这人忽然失去了重心倒下去,“这……”
  红衣少年皱起了眉头,道:“他已经死了。”
  “……”
  不过多时路过一位老妇,看着地上的人先是一愣,待看清死人是谁,却是没半点儿惊吓,两位少年反倒从她脸上看出了几分喜色,在少年们还没反应过来时,老妇已经抓起二人的手,连连道谢。
  老妇告诉他们,死的人叫姜刘三,是姜府的老三,是个烂人,平日里仗着大哥姜刘在府衙当差,霸道蛮横又无理,欺负弱小都算是家常便饭了。合着就是喜洲一人人喊打,又没人有胆量打的过街老鼠。
  姜刘三的死本与两位少年无关,老妇却已经将这件事儿告诉了自己的三邻四舍,一传十十传百,任两人怎么解释,也没人相信他们没杀姜刘三,反倒是被好吃好喝的伺候了几天。二人无奈,怎杀了人还成一件喜事儿了?但他俩也懒得再解释什么。
  姜刘三死了,大哥姜刘草草办了丧,这事便不了了之。谁料不出三月,姜府又死了一人,此人是管理姜家财物和储食的账房先生,他的死状与姜刘三无异,面目安详没有任何痛苦之相,手边放有一株曼珠沙华。
  让人不解的地方越来越多,杀姜刘三和账房先生的人如若是两位少年,可他们为何要杀他们呢?
  一个足不出户的先生再怎么着也罪不致死,二人的死法更是令人费解,城里便有人开始怀疑了,那两位远道的少年并非良人。
  但也有人替少年们抱不平,觉得两位少年明明就是菩萨转世,因为他们发现,喜洲城的淫/贼不仅消失了,连盗贼也开始减少。可不就是来替他们惩恶扬善的嘛!
  三月之内姜家离奇死了两人,到底是惊动了府衙,知府大人梁颤当即下令逮捕这两个少年,不过半月,老妇只听有人道红衣少年逃了,另一个则被杖毙于牢房,死状惨烈,可惜了他这大好年华。
  直到后来百姓们才知晓,其实惩恶扬善的人并不是那两位少年,而是一名临风傲骨的侠客。
  没人忘记那天,清欢渡一袭黑衣,弯着腰身将一把刀抵在一狗官脖颈处,笑着对贪/污狗官说的那句:“就算是喊天皇老子来,对你们这些狗官,我清欢渡也照杀不误。”
  “清欢渡上一次出现是在去年了。”
  “诸位途经此地也是知道的,我们喜洲临江。他出现那天好像是因为…容我想想。啊——是因为有位小姑娘让几名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盗贼劫去了辛苦打上的十斤小黄鱼。”
  “……”
  梁怀洛笑着,身子往后靠,幽幽道:“在场可有人尝过烤黄鱼?外酥里嫩,是何等美味。清欢渡或许也号这口吧,这不他就帮姑娘把那十斤鱼抢了回来,而后又将那些盗匪整治了一番。”
  酒客们听完,有人猜想:“谁知道清欢渡是不是看上那个姑娘了?”,众人大笑,沉默许久的说书先生忍不住反驳,“你当清欢渡是傻子?那江边住的姑娘是个哑巴,成天只会念叨一个字!”
  众人奇怪的瞧他一眼,说书先生反应过来,转头就是一声呸!继而又有人大骂:“这群欺人太甚的盗匪,是我就将他们全扔海里喂鱼!”
  “他是如何惩治那些人的?”
  “对对对,我也是好奇。”
  “说不定他真将人丢进江里喂鱼。”
  “……”
  梁怀洛借喝口茶的时间,沉思片刻,拿三寸断竹敲了敲木桌面。原本坐在边边角角的酒客们早已围在他周身,方形的木桌被围成个圈儿。即使这样,汤言页也能从人缝里隐约看见,梁怀洛装腔作势迷惑无知酒客的欠打模样。
  “小主,快到午时了。”步储提醒道。
  汤言页摆了摆手,“再等会儿。”她看着人群中的梁怀洛,说:“看他到底想干什么。”
  梁怀洛坐直了身子,正色道:“清欢渡本是将盗匪抢走的鱼抢了过来还给那小姑娘,后来又想想,觉得太便宜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盗匪了。”
  “他当晚又偷偷瞒着姑娘,将那些鱼全数放回了江里,把那三个盗匪抓来,让他们将放生的鱼原数捞回,捞回的数量多一斤还得生吃了,直到捞对了数为止。”
  “喜洲位岭南交界地带,何人不有,像这事儿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再没人敢在此地造次。所以咱们这儿的人啊,无人不敬爱这位丰盛俊朗的侠客。”梁怀洛摇头晃脑的说完,又问:“诸位可还有要问的?”
  酒客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忽而有人又问:“公子,为何每每死一人,便有一株曼珠沙华在逝人手边?难道这些也是出自清欢渡之手?还有,那三个盗匪后来又如何了?”
  梁怀洛轻笑道:“阁下理解的不错,只是后来那三个盗贼之中的一人在捕鱼中途逃了,不久有人便发现了此人的尸体,只是他再也没机会,目睹鲜花的一绽芳泽了。”
  酒楼里的酒客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恍然大悟,原来此“采花贼”非采花贼!或是清欢渡心里觉得,曼珠沙华乃死亡之花,只有死人才配得上这代表死亡之美的曼珠沙华,便每杀一人,赠他一株罢了。
  说书先生微微垂首,凑近梁怀洛的耳际,低声讪讪的提醒道:“二公子……清欢渡可是梁大人的眼中钉,您这么夸是不是…”
  梁怀洛不言反笑,当着众人面点头道:“是,清欢渡是梁府的眼中钉肉中刺,但这能说明什么呢?一来,说不定梁大人只是想请清欢渡上府吃一顿丰宴,感谢他这两年为名除害。”
  “二来,毕竟两年前若不是因为他,那位白衣少年也至于被当成替罪羊冤死至牢房,杀人偿命,该当之罪,总要给百姓一个说法。诸位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可他到底是怎么将人杀死的?”
  梁怀洛斜睨了那人一眼,指节瞧着自己太阳穴,神情恹恹道:“恕在下无能,这事儿我可不知道。”
  “不知道才正常。”有人说道。
  “对,如果公子知道了,那也能成清欢渡了。”
  众人纷纷赞同的点了点头。
  梁怀洛把玩着手中的三寸断竹,垂眸低笑。
  “歪嘴念邪经!”
  另一边,汤言页愤愤在心里暗骂了一声。听着梁怀洛满舌生花的瞎编故事,无语凝噎。好似再酸的葡萄从他嘴里“吐”出来,都比蜜甜了,还能让众人赞口不绝。
  清欢渡被他说的如同两面侠客,虽然行侠仗义,但掩盖不了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这个事实。而府衙又是逼不得已,由于尚未查清真相,使一位少年成了替罪羊白白牺牲,成了现在捉拿元凶清欢渡的借口。
  真是一个好故事啊!
  比说书说的精彩多了……
  他要是想来红绣楼门口讨一碗口粮,那真没说书先生什么事儿了,汤言页想象着他和说书的争饭碗的场面,又觉得好笑。正好这时,她发现方才还在梁怀洛身侧低头哈腰的说书先生,已经没了踪影。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