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节
作者:希行      更新:2023-04-23 21:44      字数:2093
  项南哦了声收起了惊讶。
  “大小姐是让我们备用的。”随从一边解衣裳一边说道,“大小姐说了,遇到大事公子会解决,遇到用钱的反而是小事,应该是用不到,所以不用告诉公子,没想到这乱世大事中还真有这种恼人的小事。”
  他将衣服脱下递给项南。
  “公子拿去用。”
  项南看着金衣,金叶子精细耀眼彰显着剑南道的财大气粗,说起来这位武少夫人倒和李明楼有些相似,有钱,刁蛮,粗暴......
  不,不一样,他摇摇头否定,李明楼是世家大族,对弱小高高在上,而武少夫人则是扶助弱小对世家大族毫不客气。
  李明楼这个世家大族的钱用在这里倒也合适,他伸手接过金衣转身出去了。
  知府的无耻再一次让项家随从震惊,先前他狡猾的说让拿入城费,却没有说多少数额,现在盯着金衣将太原府项氏一直追溯到春秋时估量出一个数额,掳走了几乎一半多的金叶子。
  “这是入城费的凭证。”知府将一张手写的文书放下,“拿着这个在我光州府振武军所到之处皆畅通无阻。”
  然后抱着金叶子离开了。
  项家的随从连送都不想送,项氏几代都没有受过官府如此屈辱。
  项南没有愤怒,还笑道:“你们看这凭证特意写了入城费,留下了到光州府辖内被收取其他名目的费用的机会。”
  真是太可恶了!
  “真是城不可貌相。”
  “公子还夸赞光州府辖制清明,这官府竟然无耻到这种地步。”
  “我们快走!再也不要来他们这里。”
  项家的随从们纷纷喊道。
  陈二也心平气和:“上赶着送到眼前,宰钱倒是便宜呢,没把我们都宰了抢了我们兵马就已经是很客气了。”
  项南再次哈哈笑,将文书一敲陈二的头:“说得对。”
  陈二撇嘴:“还要四顾茅庐吗?”
  “哪有四顾茅庐。”项南笑道,取过斗篷裹在身上,“我们走了。”
  好意他已经传达到了,这武少夫人不是个蠢人,无可否认这手段让她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路,但激流猛击只适合一时,长久必然要受困乱,希望她能及时想明白收手吧。
  项南干脆利索的离开了光州府。
  站在城门上看着远去的白袍身影,方二眯眼估算一下距离,将手中的弓弩放下。
  “我们不能用兵马阻击,也可以用刺客偷袭。”他说道,“从光州府到太原府路途漫漫,更要越过叛军境内。”
  李明楼裹着斗篷站在城墙,风不时的掀动帽子露出容颜。
  “刺客杀人哪有那么容易。”她说道,“尤其是从千军万马中出来的杀将,除非是亲信之人不提防。”
  比如她的父亲,怎能想到打扫过的战场死人堆里还藏着刺客。
  再比如项云。
  李明楼看着远方,视线里不再是那个白色的身影,而是另一个人的身影,向虬髯不知道怎么样了。
  向虬髯再没有与她有往来,就像从世间消失了,但从剑南道那边得知项云遇刺两次了。
  两次都没有杀掉项云,向虬髯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有没有地方藏身?可有暖衣穿?可有食果腹?
  她后悔了。
  李明楼转过身走下城门,站在城门下背着双斧的包金银撑开伞护着李明楼上马,方二站在城门上目送,虽然项南走了,但这件事是个警告。
  所以从窦县振武军挑出的护卫,找了些孤儿来家中做侍儿,他们离开了李明楼身边,不会明面上出现。
  骑马穿行街上的李明楼被人拦住:“少夫人,我有一身功夫,愿将身心献给少夫人。”
  李明楼不再遮挡容貌,民众惊艳如仙不敢也不想上前打扰,但还是有人忍不住自荐。
  李明楼勒马看着站在面前的高瘦男子,这是一个游侠儿,不知道从哪里跋涉而来,又遇到了什么危险,脸上还带着伤。
  “多谢你的身心,但我不能收。”她摇头说道,“因为先前投我门下的游侠儿们都在外奔波辛苦,我什么都为他们做不了,在他们回来之前,我不会再收护卫了。”
  街上便有民众喊了声向虬髯,这人明显是窦县来的,光州府的民众不清楚,窦县的人还记得,当初有很多游侠儿聚集在武少夫人身边,其中有个最漂亮的向虬髯......
  只是战乱起后,这些游侠儿都不见了,还以为他们跑了,原来是为少夫人在外奔波?
  “我来的光州府的路上遇到过一个游侠儿,指点我们来淮南道的窦县,我还以为他是个骗子呢。”
  “对对,我也遇到过,他还说窦县有个武少夫人能护我们平安。”
  说起当初说起见闻街上变得热闹,然后一个老者喊着我有游侠儿嘱托给少夫人,他分开人群颤颤近前手中举着一块玉佩。
  “这是我恩公齐谢阳留下的,说是少夫人您赠他的美玉,他不愧美玉无暇,死而瞑目,托我还给少夫人。”
  她送出的美玉很多已经记不得了,李明楼下马双手接过,老者将齐谢阳的事讲来,听的民众们激动又悲伤垂泪,先前拦路的游侠儿胸口起伏握紧了手里的刀。
  “我们将恩公就地掩埋。”老者垂泪,“今日老儿将美玉送回,也算了送恩公回家了。”
  李明楼转头喊了声包包。
  举着伞的包金银已经习惯了这个称呼应声在。
  “你去告诉元吉建一座英雄庙。”李明楼道,看着手心里的美玉,“我要为他们祈福,让他们在外平安,万一不幸,千里也能魂归。”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