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节
作者:希行      更新:2023-04-23 21:44      字数:3860
  能什么主意啊,跟对韩旭一样呗,写个情书.....姜亮想,他可不是见个男人就要写情书,主要是这个白袍小将,跟韩旭好像也一样。
  最近河南道安东那边有一些话传来,这个白袍小将跟楚国夫人也关系匪浅......
  楚国夫人去沂州救昭王,泗水之战就是项南的协助,否则夫人连见昭王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但也有说当时是项南身陷险境,如果没有夫人杀过来,项南就死了......
  所以项南说楚国夫人对他有救命之恩。
  宋观察使私下说过,项南曾经跑来光州府见夫人,三顾茅庐被拒而不放弃......
  所以安东之战太原府白袍军第一时间援助,不仅仅是因为离得近.....
  是因为楚国夫人。
  河南道的上下都知道,白袍军留在安东死活不走,就是替楚国夫人占守呢。
  姜亮一根根捏胡须,韩旭轰轰烈烈天下人皆知,没想到还有个年轻人闷闷无声在后.....
  这一次听到夫人遇险,年轻人的信来了,韩旭这个狠心的还没写信来呢。
  但这个项南跟韩旭又不同。
  韩旭对与夫人的来往,为自己利益顺水推舟半真半假。
  项南呢如果不是与河南道纷争,谣言都不会有,更别提跟夫人书信来往,这是姜亮看到的第一封信,最关键是信的内容,真诚,文雅,坦然大方,也的确是真的为淮南道着想。
  这样的真诚落在信里,虽然没有半句私情,但处处透出实意。
  姜亮捏住一根胡须,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真情实意,就算他没觉得是男女之情,但如果女人回馈一些热情,对于男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女人对他有意,在心里两人的关系立刻就不同了。
  哪个男人能受的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又刚经历了劫难的女人对自己诉说感激和依赖?
  一个兵马一口粮都不用出,安东也好,半数宣武道也好,就属于他们两人能共有了。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好事谁舍得放过?一个也是套,两个也是套.....姜亮当时心里就已经构思好一封优美的情书,势必要项南立刻拜倒在石榴裙下。
  只是,楚国夫人对待项南竟然和韩旭不同。
  别说写情书了,连理会都懒得理会。
  这个项南长得不如韩旭?不对啊,听说年轻貌美。莫非夫人只喜欢年纪大一些的?
  也不对啊,还有个美人连小君深得夫人宠爱.....
  要么有过节?但项南和夫人相识于泗水,之后也没有过节,除非是他们更早认识.....
  夫人的来历的确很神秘。
  除了旧相识有过节,还有一种可能!
  姜亮将刘范的腿一拍:“无情总是多情恼啊。”
  在一旁坐着看文书入神的刘范吓了一跳,恼怒又冷笑:“你不用担心,你没有这个烦恼。”
  姜亮道:“那可不一定,现在因为我专心事业而恼怒我的女子们很多。”
  刘范懒得理会他,继续看文书。
  “你知道吗?有时候女子恼怒冷落一个男子,不是因为不喜欢他,而是因为喜欢他。”姜亮却不依,拍他继续道,“喜欢到不想让他和别人知道,只珍藏在自己心里。”
  刘范抬起头看他这张老脸,老脸上带着意乱情迷的笑,更令人不能直视。
  “老姜。”刘范没有讥嘲,语重心长道,“虽然你是靠着运气得以在夫人身边,但能做些还是要做事,不要总是想这些没用的。”
  “什么叫我是靠着运气,我是靠才华好不好。”姜亮呸了声,又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淡然,“而且,你说错了,这可不是没用的事。”
  不要小瞧了女人,也不要瞧不起女人的感情,感情运用得当,就是一把犀利的大刀。
  建功立业,男人可以不择手段,女人当然也可以。
  姜亮捻须,他愿以情书为夫人刀锋。
  ......
  ......
  “又....”
  元吉站在门厅里看着小童举着一封信,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小童忙按照老门房的叮嘱,抢先道:“这次是女的写来的。”
  元吉松口气,又不解,女的?还有女人给小姐写信吗?
  “是江陵府李明华。”小童说道。
  明华?李明楼抬起头,怎么给她写信?而且是直接送到她面前的信,她知道李明华现在相当于领剑南道兵马安防江南道......
  李明华跟楚国夫人写过一封信,但是送到衙门的,感谢楚国夫人援助江陵府,这是官方的书信来往。
  这次的信送到她这里,显然不是官方的名义。
  李明华跟她有什么私人关系吗?除了她知道但李明华不应该知道的那种。
  “我看看。”李明楼伸手。
  小童跑过去将信递给李明楼,李明楼拆开看,笑了。
  “她说仰慕我久矣。”她对元吉晃了晃手里的信,“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我对她一些指点。”
  原来如此,元吉道:“夫人对江南道多有助力。”
  被仰慕是理所应当的。
  李明楼明白元吉的意思,理所当然当然是理所当然,她只是觉得有趣。
  这个女孩子的字体清秀,用爽朗又羞涩词句描述着对她这个仙人一般的人的倾慕。
  以前在家中,大家也都把她看作仙人一般,但李明华从未有过倾慕,也不想结交熟悉,不到迫不得已连话都懒得说。
  “小姐要写回信吗?”元吉问,想了想,“我把姜亮叫来?”
  都是回应倾慕,男女都一样,能给韩旭写,也能给李明华写。
  李明楼笑着点头:“好啊。”
  第九十六章 乱世有红颜为伴
  李明华知道官衙有很多文书,但不知道数目这么多。
  “以前没有这么多。”胡知府在一旁笑道,拿起刚看完的关于民生秋收过冬安置的几本文书递给李明华,几分感叹,“太平盛世一切有定有循,明天后天甚至一年里发生的事闭着眼都知道,现在不一样啦。”
  现在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变化,有城池收复,有城池失守,有将官战死,有将官投叛,每天一觉醒来都有一种不认识世事的感觉。
  “比如楚国夫人这件事,原本以为是普通的大捷。”胡知府道,随着消息不断的传来,“才知道过程如此凶险,竟然跟遥远的范阳大捷有关。”
  李明华点点头,想到这件事心有余悸,看着胡知府递来的文书摆手:“大人看过就好,这些日常的事务我就不看了。”
  剑南道山南道以及其他地方有关军事动向的她都看,因为手握剑南道给的兵符,这是替明玉替剑南道分忧。
  江陵府这些民生事就不用了吧,她毕竟不是朝廷官员。
  胡知府摇头:“军事与很多事都有关系,你要掌握一地军事布防,就要知道一地所有的事,甚至天气变幻河流动向山川起伏,更不用说民生之事,知道这些才能更了解江南道,跟吉卫将军他们说话做事才能不怯场,跟李小都督阐述我们这里的形势也能更清晰明了。”
  胡知府又举个例子。
  “比如楚国夫人,她所知道可不仅仅是兵马动向,甚至可以说她对民生比军事更要关注,从最早的时候就掌握民众的吃喝住行,施粥收留流民,维护城池繁华,甚至还把兵马借给商人们当护卫。”
  “她这么做是因为什么?钱多没地方花?兵多没地方用?是因为民乃兵之源。”
  “当然这也是因为楚国夫人仁慈。”
  最后这句话也就是场面话,天下没有无缘无故无欲无求的仁慈,神仙还要香火呢。
  李明华认真的听着,起身双手郑重接过:“多谢大人指点。”
  胡知府也没有客套,坦然的受了她的礼,语重心长道:“如今世道不同了,你大伯父不在,你们这些当晚辈的就不是孩子了,上阵父子兵,姐妹和兄弟一样,都是能相助的。”
  李明华再次点头:“我记住了。”
  两人在厅内相谈甚欢,两边的文吏们各自有序的忙碌,有小兵跳进来。
  “明华小姐,我们楚国夫人给你的信。”他挥舞着手喊道。
  楚国夫人四字让满厅的人都惊讶的看过来。
  “是淮南道有什么事吗?”胡知府询问,站起来双手就要接。
  小兵将信扬过头顶:“是给明华小姐的。”
  这态度!不过厅内的人也习惯了,这小兵一口我们楚国夫人,很明显是那群不听话的楚军。
  李明华喝止他,对胡知府等人解释:“我先前给楚国夫人写了一封信,不是以江陵府的名义,是以我自己的名义。”略羞涩一笑,“我只是表达了一下谢意,以及仰慕,没想到她给我回信了。”
  胡知府明白了,笑道:“做得好,你与楚国夫人都是女子,除了道衙名义来往,还可以做闺中来往,这对你对我们江南道都是好事,明华小姐你快去吧。”
  李明华也没有客气,掩饰不住激动欢喜迫不及待想看看楚国夫人给她的回信,告辞离开了。
  胡知府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书:“把明华小姐没看完的文书整理好,一会儿送到李府。”
  厅内都是知府衙门的官吏,楚军跟着李明华走了,大家说话便随意了很多。
  “大人,真教明华小姐啊。”一个官吏道,压低声音,“她一个小姑娘,难道还想真插手府道大事?”
  胡知府笑了。
  “是教她,但也不是为了她。”他说道,“征战乱世,到处都是动刀动枪,家族里父子兄弟不够用,女人也要拿出来用,她只是一个桥梁,方便我们跟她的家族男人们来往。”
  官吏们笑道:“还以为大人要在我们江南道教出一个楚国夫人呢。”
  “我们江南道能有个楚国夫人也不错啊。”胡知府笑了,又摇头,“但楚国夫人可不是谁都能当上的。”
  首先李明玉不是武鸦儿,如果是李奉安在还差不多,再者,楚国夫人也不单单靠丈夫。
  不过不管是李氏明华小姐,还是武氏楚国夫人,待到乱世平定后,还是要回到内宅当个妻女姊妹。
  所以,对这些女子们无需太在意。
  这些官员们不在意女子们,女子对于女子的来信在意的很。
  李明华将楚国夫人的信已经看了两遍了,脸上红扑扑,双眼明亮,激动欢喜。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