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节
作者:希行      更新:2023-04-23 21:45      字数:3589
  “我昨天已经做过了,怎么又叫我。”
  “李大小姐规定了,一人要做两天的。”
  “快起来,快起来。”
  几人嘀嘀咕咕骂骂咧咧的爬起来,揉着眼打着哈欠磕磕绊绊的走到街头搭建的棚子下。
  棚子下有三个灶台大锅,另一边堆着柴,再往后另一个棚子则是堆起的一袋袋米粮。
  几人继续骂骂咧咧吵吵闹闹分工,有的清洗大锅,有的劈柴烧旺火,虽然不情不愿,但毕竟是要吃饭,很快就烧热了灶火,锅里倒上了干净的水。
  “把米淘洗一下。”
  “你们动作快点,今天多放点米啊,昨天都没吃饱。”
  伴着说话,两个人拎着木桶来到米粮袋这里,拎着一个袋子倒了没多少就空了。
  “这袋子吃完了。”他说道,晃了晃手里袋子扔一边,“再去搬一袋来。”
  另一个瘦小的男人擦擦鼻头:“昨天大槐巷的陈氏送了新的米粮来,尝尝他们的。”
  他爬上堆叠的粮包抓了一袋扔下来,米袋子跌落在地上溅起尘土,也溅起七嘴八舌的骂。
  “你小心点。”
  “想砸死我啊。”
  “摔坏了袋子。”
  瘦小男人嘿嘿笑:“摔坏了也是米,能吃。”
  拎着的桶的一个男人上前查看:“袋子真摔坏了,米都洒出来了,要洗好多次,这米啊!”
  他的话没说完一声惊叫,其他人吓了一跳问“怎么了?”
  那男人一手抓着米,抬起头不可置信:“这米,怎么,像土和沙子啊?”
  他是不是没睡醒?
  其他人愕然涌过来看他的手,手掌里握着一把土沙子,正慢慢的从手缝里滑落。
  一个人将袋子拎起来一倒,更多的土沙碎石从破口里倾泻在地上,呛的蹲在地上的男人咳嗽。
  不会吧?
  “是不是堆放城墙上的沙包错送在这里了?”一个男人问。
  另一个男人转身用铁勺柄猛地一捅身后摞着的袋子,哗啦一声里面的东西涌出来倾泻
  还是土沙子。
  所有人呆呆,听着噗噗的声音,看着一个有一个破袋子里流下土沙,鼻息间尘土萦绕。
  这,这,这是怎么回事?!
  吃的呢?
  吃的东西呢?
  第二十二章 轰轰隆隆一声散
  夜色消失在大地上,晨光让密林里亮起来,照在一群官兵身上。
  他们正在忙碌,熄灭火把,将身上手中的旗帜扔在地上,铠甲也脱了下来。
  “快点,快点。”
  “换衣服!”
  “铠甲扔吗?”
  “傻啊,铠甲不要扔,留着能防身呢。”
  “快去跟老太爷他们汇合。”
  说话声嘈杂,人马乱走,踩着地上散落的旗帜,其上太原府河东道等字渐渐模糊。
  在密林的另一头,一队车马从夜色中走向晨光里。
  车有十几辆,跟车走路的骑马的人有几百个,裹着披风遮盖着头脸,车上插着太原府道旗,油布下露出米粮袋子,为首的七八人还穿着差服或者兵服。
  看到密林上空腾起的几只烟火,差役兵士们发出高兴的喊声,再回头对众人招手。
  “停下停下。”
  “咱们家的护卫到了。”
  听到这句话行进的队伍停下来,也发出喊声,大家解开了披风掀起了帽子,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盖着油布的车上米粮袋子也被推开,里面竟然也钻出人来,多数是女子老人和小孩子。
  很多人解下披风外衣,露出身上满满的珠宝首饰,似乎把全部家当都带在身上,有人喊娘有人喊奶妈有人喊爹“安全了吗?”“我饿了要吃烤鸽子。”乱成一片。
  解下官袍兵服差服的几个人奔到一辆车前,对赶车的车夫喊着爷爷。
  车夫年纪很大,头发胡子花白,当然这并不是他被喊爷爷的原因。
  密林里马蹄急响一队队人马冲来,他们没有了旗帜,有的穿铠甲有的穿便服的,铠甲兵器都驼在马背上,气势汹汹,恍若山贼凶匪,但这边人看到了没有半点害怕,高兴的招手。
  “老太爷。”为首的几个护卫下马上前施礼,“我们已经探过路了,这边没有叛军,穿过两道山就出了河东道了。”
  老太爷点点头。
  一个年轻人伸手点着人数,道:“怎么少了几十人?”
  为首的护卫道:“为了避免被怀疑,我们分了一队一百人去方鸣谷那边探路,结果遇到了叛军,就折损了”
  年轻人扼腕顿足:“爷爷,既然我们要走,就不该把护卫送给官府去听候调遣”
  老太爷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啊,我们不带头,怎么哄别人都去守城?大家都不守城,我们能走的这么方便利索吗?我们能借着护送粮草带着合族跑出来吗?”
  几个长辈呵斥这个年轻人“要不是大家都争先恐后表示守城与太原府共存亡,官府和那两个小姐早就关闭城门,谁都别想跑。”“你们几个年轻人也不可能去官府帮忙,行事也不会这么便利。”云云。
  年轻人表示受教,但还是担心:“现在外边这么乱,我们人手少了很多,不知道能不能平安到京城。”
  护卫首领挺直了胸膛高声道:“公子放心,这几道山只有山贼马匪,我们是杀过叛军的,对付山贼马匪不在话下。”
  “公子,就算是遇到叛军,只要不是人数太多的,我们也可以一战。”其他的护卫们纷纷喊道,“不死不退。”
  就算没有穿铠甲也气势如虹,老太爷哈哈笑:“不用担心了,他们是经过东南道和剑南道兵马训出来的,也是勇猛的战士啦。”
  勇猛的战士当然要保护自己的家人,有了这些勇猛的战士,他们合族老小就可以从危险中逃生去更平安的地方。
  说道更平安的地方
  “爷爷,我们真要去京城吗?”年轻人们又有另外的担心,“安康山不会再打京城吗?”
  老太爷一笑:“那要看武鸦儿和安康山谁先死,杀不了武鸦儿,安康山肯定打不了京城了。”
  武鸦儿和安康山一样凶猛,那看来短时间内谁都死不了。
  但还是有人不安:“那个楚国夫人据说贪婪又暴虐,曾经屠杀了光州府黄氏一族一百多人我们去了,会不会被她欺凌抢夺。”
  老太爷显然早就想过这个,笑道:“京城可不是淮南道,京城是天子之地,她收复了京城,陛下马上就回来了,楚国夫人可做不了京城的主人。”
  陛下是个仁慈又善良的人,九五之尊心怀天下,怎会欺凌他们这些可怜的子民。
  诸人醒悟,乱世太久了,都忘了还有皇帝了。
  有皇帝在,那京城就轮不到楚国夫人这个凶人称王称霸了。
  最后一丝疑虑消除,年轻人们恢复了轻松,还开始互相打趣“那楚国夫人贪财暴虐还好色呢,你怎么不说这个?”“你长的这么好看,不怕被楚国夫人抢走吗?”嬉笑欢悦。
  老太爷不去理会年轻人们的担忧,相比于家族的生存,如果那楚国夫人真看上家里的少年们,他亲自给她送去。
  “家里的粮食金银都藏好了吗?”他问几个子侄再次确认,“带着金银粮食够用吗?”
  家业不能都带走,但也不能丢弃,当然更不能送给那些民众糟践了,将来太平了他们还是要回故土的。
  子侄们纷纷点头“家里别院山里都藏好了。”“这段路途短,粮草不用带太多。”
  前途后路都安排妥当,家族无忧,老太爷抚了抚花白的胡须回头看太原府所在的方向,眼中泛起泪花:“我一把年纪了,故土难离”
  子侄们忙含泪相劝“魏氏离不开老太爷啊”“没了老太爷,我们寸步难行”等等。
  正哀伤着,有护卫疾驰而来。
  “不好了,方鸣谷被叛军占据了。”他喊道,以及更可怕的消息,“安康山进入谷关了!是皇旗,是安康山的皇旗!”
  安康山真的来打太原府了!
  老太爷眼泪顿消,转身上车:“速走!速走!”
  人喊马嘶鸣,车马粼粼向前疾驰而去。
  太原府城人仰马翻,到处都是奔跑的人,哭的喊的,守城兵马和差役试图阻止大家,但在乌泱泱的人群中如泥牛入海徒劳无功。
  “怎么会这样?”知府站在街上的粥棚,失魂落魄看着脚下踩着的一堆堆沙土,再看散落的麻袋,“捐的米粮怎么变成了土?”
  “大人,原先给的都是米粮。”
  “什么时候给换成土的我们也不知道啊。”
  “我们,我们也没想到他们会这样做啊。”
  “捐米粮是善行,没人想要检查是不是真的啊。”
  “这些人,这些人怎么这么坏啊!”
  “大人,这是怎么回事啊?”
  “大人,我们还有没有吃的啊?”
  “大人,安康山打来了?他们都跑了吗?”
  官吏们你推我我推你喊冤咒骂,挤在四周的民众也喊着询问着。
  知府看着脚下的纷乱,想要转身说几句什么,但张张口觉得什么也说不出来,有将官挤过来,抓住他。
  “大人。”他低声耳语声音嘶哑,“没有任何家族的护卫去支援方鸣谷,台山,乌城也没有粮草送到,还有,那些说巡查四周的护卫也都不见了,还有,城里好些世家大族合族的人都不见了”
  知府一开始听得到,后来就听不清这将官说什么了,他看着四周,哭的喊的说的骂的,人人神情动作精彩纷呈,但他身心一片安静,就像看一场无声的闹剧,看一场繁花似锦的画,还挺好看的
  知府忍不住笑了。
  他反手抓住将官,问:“安康山来了吗?”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