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作者:兔耳齐      更新:2023-04-25 18:22      字数:4344
  所以……他来是干什么的?
  汪阳气冲冲的,一路回到了学校,一路上,有学校里的各种学长学弟们给他打招呼,他此时没有心情,一个都没理。
  作为方容琨教授的小徒弟,他在学校里一直是这等地位。
  走着走着,正巧遇到了刚上完课从教室走出来的教授。
  方容琨教授看到他气冲冲的样子,忍不住笑着叫道:“汪阳,你不是去实习了吗?怎么还在学校?”
  汪阳看到老师,顿时心中的不爽更甚,抱怨道:“老师,都什么时候了,师哥师姐们都实习那么久了,您还拿我打趣。”
  “哦?所以你怎么没去实习?”
  “还不是因为您介绍的地方。”汪阳闷闷不乐道。
  “我介绍的地方怎么了?”
  “老师您不知道吗?品古斋的老板是之前在店里买工具的那个菜鸟!”
  “嗯,我知道。”方容琨点了点头,顺便纠正道:“不过他她虽然是新人,却不是菜鸟。”
  “也没什么区别。”汪阳嘟囔道。
  “所以你不去,是因为你看不上她。”方容琨再没有那么了解自己这个小徒弟的性格了。
  汪阳没有再说话,默认了。
  “汪阳,你知道为什么我给你师兄们介绍的都是些文物局,博物馆之类的地方,给你介绍的就是古董店吗?”方容琨正色道。
  “不知道。”汪阳老老实实的回答,他也正想不通呢。
  “就是因为你这个眼高手低的性格,等你什么时候真正放下了心中的骄傲,你才真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董修复师,而去古董店,是目前最适合你的地方,能磨练你的性格。”方容琨严厉道。
  汪阳低头沉默,他知道师父说的都是对的,但让他在那个女的手下工作,他不去。
  “去古董店可以,反正我不去她们店,师父你不知道,之前她在店里买工具连工具的用途都不知道不说,今天我在街上喝茶,你猜我看到什么?”汪阳比划了一下:“这么大的茶杯,还是被人打碎了的,她当成宝贝一样,小心翼翼的把碎片都捡回去,真当什么都是宝贝了!跟着这样的老板事情我都嫌丢人。”
  方容琨看汪阳态度坚决,只是叹了口气,也不再劝:“那你就找一个中意的店铺实习吧。”
  汪阳看师父有些失望的样子,张了张嘴想解释,但想到师父劝他肯定还是去那个店,干脆也不说话,只等他找到合适的实习地点,做出成绩给师父看看。
  想到这里,汪阳卯着一股劲,也不休息了,到处寻找他中意的古董店。
  过年期间,海西路的古董店放假关张了大半,不过,“聚宝堂”却一直开着,这是靳军豪的经营理念,生意人总要一分钱都不放过。
  汪阳看了这么一大圈下来,发现这条街上的古董店是真的没落了,里面的东西要么就那么几件能看的,要么完全没有任何能看的。
  到最后也只有“聚宝堂”能看得上眼了,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师父之前在这家店,还买过不少东西。
  那,就这家吧。
  汪阳走了进去,他的心中其实还有一个想法,这家店离“品古斋”那么近,直接是邻居,在这里实习,他也能看看“品古斋”到底是个什么玩意,竟然让师父那么看重。
  汪阳走进去的时候,靳军豪正在跟伙计交代事情,见他进来倒也停下了手上的工作。
  干他们这行的,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得记人,否则万一来了个有身份的人,而他又不知道人家是谁,那就尴尬了。
  所以,汪阳进来的瞬间,他就认出来了,表面默不作声,心中却是各种思绪:“这不是方教授的徒弟吗,来他店里做什么的?”
  “靳老板,我是汪阳,我是锦城大学考古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我希望能来你们店实习。”汪阳进来之后,也不做作,直截了当的说道。
  靳军豪一听,顿时心中一喜。
  他前段时间就跟方老提过,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让他的学生来店里实习,没想到这下真的来了。
  看来方老还是很信任他的,靳军豪心花怒放,连忙笑着把汪阳迎了过来:“哎呀,看你这孩子,叫什么靳老板,这么生分,我跟你师父什么关系你不知道啊?叫我靳叔就好。”
  汪阳不自觉地皱了皱眉,他对这种强行和师父攀关系的人不怎么喜欢,顿时拒绝道:“我还是叫您靳老板吧,我是来实习的,叫靳叔算什么。”
  “哈哈,也行,你师父呢?他没有跟你一起来吗?”靳军豪朝门外看了看,汪阳身后并没有人。
  “这几天过年,师父不得空。”
  “哦,这样啊。”靳军豪点了点头,有些遗憾,但还是继续道:“你想来这里实习是吧?好好好,你就留下来吧,你先跟小邓进去熟悉一下环境,有什么不懂的就问他。”
  邓来庆是“聚宝堂”店里的伙计,平时什么杂活都是他来做的,如今多了一个实习生,能修复古董的同时好歹能帮他分担一点工作,所以对这个新来的锦城大学考古专业的实习生也挺热情。
  而汪阳和邓来庆聊得时候,邓来庆也正小心翼翼的擦拭着一个古董。
  “你这样拿会很容易摔坏的,你得用左手托着底。”
  “哦哦,这样啊。”邓来庆虽然在古董店干了挺久,但对这些细节的东西还的确没留意到,顿时了然,按照汪阳说的方式重新来。
  靳军豪在一旁看到这一幕,心中更是一喜。
  他店里一直就缺这么一个有水平的伙计,不然之前也不会一次次向方教授提出让他徒弟来店里实习这种事情了。
  现在终于来了一个人,他可得好好盘算盘算,适当的时候多给点好处也不是不可以,要不……就给他两倍的工资,反正不管怎么着,一定得把他给留下来。
  靳军豪看着汪阳,脑海中忍不住出现“品古斋”的画面,脸色微微阴沉了下来。
  原本都快要到手了,没想到被那个侄女又续了一口气。
  呵,也无所谓了,苟延残喘而已,现在方老的徒弟汪阳都来他店里实习了,市场就那么大,有方老牵线,他还真没把那个小丫头放在眼里。
  就这样,汪阳在“聚宝堂”实习的事情也就算定了下来。
  汪阳这一整天也就在店里工作着,由于他“地位”的特殊性,更多时候他只是做一个指导,工作也蛮悠闲的。
  第二天,刚刚九点多钟,海西路上一个熟悉的身影朝着他们店的方向走来。
  汪阳看到这个身影,更是连忙走了出去,挥着手高声道:“老师!”
  第15章
  这天,方容琨把手头的事情做完以后,想起徒弟汪阳的话,那个女孩又捡了什么好东西了?
  他心底升起了几分兴趣,想要去“品古斋”看看靳木桐到底捡到什么宝贝了。
  他来到海西路,刚经过“聚宝堂”,便被徒弟汪阳看见了。
  汪阳赶紧迎了出来:“师父,你怎么来了?你是来看我的吗?”
  方容琨是有些诧异的,他让徒弟自己找地方实习,没想到找的是“聚宝堂”,他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
  “我来‘品古斋’看看。”方容琨答道,也不和徒弟多说,径直走了进去。
  汪阳愣了一下,脸色不太好了,他看了看隔壁,咬咬牙也跟了进去。
  而这会儿,靳木桐还正认认真真的研究着从锦城茶楼带回茶杯。
  她拿到这个杯子之后,并没有急着修复杯盖,而是仔细的研究它杯身的图案和杯底的款识。
  这个茶杯杯身通体用青花釉绘制缠枝纹托着密密麻麻几十个“寿”字,每个寿字的字体还不同,接近杯底的地方绘有如意云纹,倒也别致。
  让她觉得有些意外的是杯底的款识。
  过去她刚入古玩行的时候,还对古董一知半解的时候,便重点研究过历朝历代的官窑款识。
  通常,官窑的款识大多都是纪年款,万历年间的写着“大明万历年制”,雍正年间的写着“大清雍正年制”。
  这个茶杯杯底款识也有六个字,可上面的字体她不认识,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靳木桐研究了半天也看不明白,直接抬头问站在茶杯旁的小老头:“嘿,你能告诉我这杯底写的字是啥么?”
  小老头原本也是一脸狐疑的研究靳木桐,听她突然叫他,差点没吓得跳起来:“你、你你,你是怎么看得到我的?”
  靳木桐挑了挑眉:“不告诉你。”
  小老头:“……”
  但它的脸上明显多了几分开心,轻咳了两声,缓缓说道:“你说的那个啊,那叫款识,说实话,我也不识字,不过我知道那是个人名。”
  靳木桐望天:“好吧……”
  人名款识,这东西怕是不值钱吧。
  根据书上写的,这种茶杯像是清晚期烧造的青花瓷盖碗茶杯,道光、咸丰年间,由于财力有限,青花瓷的烧造工艺不如康雍乾三朝,纹饰线条纤细,胎体厚重,修胎比较粗糙,釉料发挥,看上去倒是有种淡雅的美感。
  研究完款识和大致年代,靳木桐便开始分拣带回来的茶杯盖碎片。
  这种茶杯和她之前修复的都不一样,靳木桐认真的看着,稍微有些头疼,正要问问古画有没有什么建议,突然面前一道阴影落下,她抬头就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她赶紧停下手上的活:“方教授,你来了,欢迎欢迎。”
  方容琨和蔼对靳木桐一笑:“我听我徒弟说在茶楼见过你,你又搜罗到什么宝贝了?”
  靳木桐没想到自己随手捡了个杯子这么快就被方教授知道了,便指了指面前的茶杯说道:“就是它了。”
  方容琨走到这堆碎瓷片的面前,弯腰仔细看碎片,又扶了扶眼镜,拿起了杯身,当看到底部款识的时候也看了挺长的时间。
  这个时候,汪阳也紧随其后跟了进来。
  他没想到,他说是垃圾的东西,师父竟然这么认真的研究,心中莫名的有种不舒服的感觉,忍不住道:“师父,我实在看不出来这茶杯有什么好的。”
  有师父在,汪阳也没说的太过分,在他看来,这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茶杯,只有古玩界的菜鸟新人才会将这种东西当成个宝贝,他却没看见自己师父脸上的表情微微变了一下。
  靳木桐知道方教授的水平很高,她自己虽知道这是个古董,却也不清楚这东西的具体来历,虚心问道:“方教授,我当时也只是看这茶杯挺喜欢的,摔碎了就被丢掉也挺可惜的,便想着拿回来练练手,要不你给掌掌眼吧?”
  汪阳撇撇嘴,心想我师父何等人物,凭啥要给你鉴定呢……
  “这东西实际价值的确不高。”方容琨缓缓开口。
  这句就让汪阳乐了,果然如他所想,这就是个垃圾。
  他开心不过三秒,又听见师父讲:“但是这东西却是很有来历。”
  一句话,就让汪阳皱了眉。
  “嗯?有什么来历?”靳木桐却是突然好奇的问道。
  “这青花釉盖碗茶杯釉层较薄,釉面比较白,缺乏那种轻盈剔透的感觉,这在瓷器行当被称为波浪釉,加上胎质较细,我认为是清咸丰年间的民窑瓷器。”
  靳木桐一听果然跟自己判断的差不多,心中一喜,赶紧问道:“方教授,可这款识上写的是什么呢?”
  方容琨笑道:“我说它价值不高,原因就是这是清代晚期的民窑瓷器,市场价也就在五万到十万左右,不过这件东西却很有来历,原因就是这款识。”
  “方教授,愿闻其详。”
  方容琨满意的点点头:“这上面写了六个字:赠好友袁荣寿。”
  原来写的是这六个字,靳木桐追问道:“方教授你说这瓷杯大有来历,莫非你知道这个袁荣寿是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