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作者:兔耳齐      更新:2023-04-25 18:23      字数:4793
  票数公布出来, 让人非常意外的一幕发生了。
  竟然出现了相当极端又相当平均的投票局面。
  两人投了淘汰票, 两人投了选择票。
  迟兴极其兴奋的说道:“哇, 这局面相当精彩啊,咱们四位嘉宾中出现了两票淘汰票,按照规则,要将这件文物淘汰出局的,可是另外两位嘉宾同时投出了选择票。这简直相当难得呀。”
  在场的观众的胃口都被调动起来,纷纷想知道到底谁投了淘汰票,谁又投了选择票。
  迟兴先看向任嘉瑜:“任嘉瑜,你说说,你刚才在看这件古董的时候,明明觉得它包浆很好,为什么最终投了淘汰票呢?”
  任嘉瑜耸耸肩:“持宝人自己都不知道这件东西的年代,既然最后我们选古董是为了讲述背后的故事,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合格的备选古董。就算它有一定的价值,也很难让我投出待定。”
  邹海宁也说道:“其实吧,我是有些怀疑的,这东西看上去像是个老东西,只是这狮子的造型……实在是太别致了噗哈哈哈哈哈!对不起,我实在忍不住!这货严肃的脸上有种沙雕中二的气息,我实在不觉得它是个古董哈哈哈哈哈哈。”他忍不住笑场了,全场观众也跟着乐了,谁见到这狮子也不觉得这是个狮子。
  迟兴又看向靳木桐和祁珩:“所以,他们二位投了淘汰票,而你们二位竟然不约而同的投出了选择票,这真的让人相当意外,我想问下二位的心路历程,是如何决定选择这只狮子作为讲述故事的对象的呢?”
  靳木桐轻咳一声:“我倒不觉得它沙雕中二,这狮子挺可爱的,它造型别出心裁,和传统的狮子造型有挺大区别,而且我仔细看过,它的眼睛刻画的极为传神,白釉中有一点点褐色,通身白釉,却有一点褐色的点睛之笔,简直就是神来之笔。这狮子的鬃毛也根根分明,爪子紧紧挠地,前臂用力,我认为这是白瓷狮子造像中极其难得的一尊,所以我想要选它作为讲述故事的对象。”
  迟兴又看向祁珩:“你有什么要补充的,你可别告诉我没什么要补充的了?”
  祁珩也忍不住笑了:“靳小姐说的很完整,基本也是我的想法。”
  迟兴不依不挠:“你就必须再多补充一点。”
  祁珩想了想:“我仔细看过这白釉,稍微有一点点范青色,釉色莹润细密,而且仔细看它的釉面,有细密的气泡,底部的莲花宝座,有自然老化的迹象,这至少是北宋以前的器物。加上靳小姐刚才说的那几条,所以我也想选它。”
  任嘉瑜有些后悔,刚才自己明明也看重这只狮子的,不应该这么冲动直接投了淘汰票,应该直接使用智囊团的权利,看看这只狮子到底是不是真的。
  如今后悔也晚了,只希望别让别人捡了便宜去吧。
  台下众人此时也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是真的,有人说做成这样应该就是个现代仿品。
  靳木桐心中却有一丝疑惑,她选择这尊瓷狮子是因为这狮子有器灵,它的故事可以由它自己讲述,可是祁珩为什么也不约而同的选了这狮子?
  这应该不是他的菜啊……
  有人竞争,这就让靳木桐感觉有些紧张,万一竞争不上怎么办?
  迟兴感慨道:“你们二位的口味还真是一致,那我们先问问持宝人,这尊白瓷狮子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吧。”
  持宝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小伙子,他说道:“这狮子是一位朋友几年前送的,因为我帮过别人一个忙,对方便赠送了这么一尊狮子,我也不知道这狮子的实际价值多少,那朋友现在也联系不上了,所以打算来参加节目,想知道这东西究竟值多少钱。”
  靳木桐微微感慨,这还真是……
  不知道赠送他的朋友知不知道这瓷狮子的真实情况。
  她同时又感慨,果然好人有好报,这小伙子还蒙在鼓里,自己这狮子竟是唐朝的文物。
  这时,迟兴请出了专家组。
  专家组经过讨论最后给出了统一鉴定结果:“这尊白釉蓮台坐獅像造型别致,胎质细腻,釉面有气泡。年代应该在隋唐时期,距今约1500年,由于河南洛阳东城出土过类似的带青色的白釉瓷器,而且这个时期的白釉烧造工艺已经成熟,所以给出了这是唐代初期巩义窑白瓷的鉴定结果,这尊白釉狮子造像,代表了中国早起白瓷的烧造最高水平,是巅峰之作,经济价值、研究价值极高,市场价值应该在五百万以上。”
  这话一出,全场震惊。
  “我去,这竟然不是工艺品,是真正的古董!”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古董,这竟然是隋唐时期的古董!都知道唐朝的唐三彩出名,没想到还能烧出这么美的白瓷!”
  “哇塞!五百万以上!说的真的是人民币么?就这个狮子竟然这么值钱???”
  “天啊……对不起我之前小看它了。”
  “还是唐朝人脑洞大,一个好好的狮子也能做成这样的造型。”
  “哈哈哈哈有意思有意思,今天来是来对了!简直涨知识了。”
  “所以那两个嘉宾竟然都说中了,还都投了选择票,也不知道究竟让谁来讲述呢……”
  “其实我更好奇的是,讲述人究竟要讲什么呢哈哈哈哈,这么个狮子,编故事不好编呀。”
  专家组的鉴定结果一出来,任嘉瑜和邹海宁简直后悔不已,自己怎么好端端的投了淘汰票呢,就因为人家长得非主流一点,就投了淘汰票。
  这才几分钟时间,就被这狮子打脸了,人家竟然代表了隋唐最高烧造工艺,还是巅峰之作!
  任嘉瑜心底暗自下决心,下次遇到拿不准的时候,一定要用智囊团功能。
  这时,迟兴笑道:“好了,接下来便是靳木桐和祁珩的对决环节,你们俩谁来成为这件白釉蓮台坐獅像的故事讲述人,就由接下来的环节决定。”
  靳木桐看向祁珩,他也正看向她,幽默说道:“要不咱剪刀石头布吧。”
  第143章
  靳木桐听了这话, 莞尔一笑:“也行。”
  不过,节目有自己的规则, 按照规则将由持宝人或者专家团出题,由两人分别回答,谁答对了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古董的讲述人。
  主持人迟兴问道:“刘先生,请问你要对这两位嘉宾提什么问题呢?”
  刘先生有些懵,第一次上这种综艺节目,原本就有些紧张, 突然又让他问问题, 他还一时间想不到什么好的问题, 加上他本来对这件古董就不是很了解,这是之前朋友送他的, 此时他还沉浸在这件东西竟然价值五百万人民币的震惊当中, 自然就更想不出来了。
  “不好意思,我想不出什么问题,还请专家团替我问问题吧。”刘先生说道。
  迟兴便再度请出专家团, 其中一位专家提出了问题:“这尊白釉坐獅像, 虽然和我们常见的狮子造型有些不同,不过依旧指代的是一种神兽。龙生九子,这种神兽也被称为龙的第五个儿子, 喜欢坐着, 请问这种神兽叫什么名字?”
  靳木桐一听这名字, 心中一喜, 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送分题, 在故宫的时候,那只小铜狮子不是念叨过么:“我本来自西域,东汉才到这里……”
  不过由于是两人回答,只能写在题板上,那两个字怎么写的来着?
  靳木桐在纸上比划了好几下,才写正确了:狻猊。
  幸亏那时好奇搜索了关于狻猊的神话传说,这才有点印象,否则这两个字还真不知道怎么写。
  迟兴:“好了,两位,你们都写下答案了么?请你们亮题板吧。”
  靳木桐亮出了自己的答案,专家满意点头。
  当人们将目光落在祁珩的题板上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上面什么都没有写。
  迟兴笑着问道:“祁珩,你这什么都没有,是不知道答案么?”
  祁珩微微一笑,摇摇头没有解释。
  专家也都不为难他,哈哈一笑:“木桐说的没有错,就是狻猊。在我国,狻猊便是狮子的古称。《尔雅·释兽》中有记载:狻猊如彪猫,食虎豹。后又有记载:即狮子也,出西域。于东汉西域进贡来到我国的。恭喜靳木桐,你答对了。”
  靳木桐松口气,还好写对了。
  祁珩微微侧头,看向她。
  祁珩漆黑的眸中带着淡淡的暖意,看向靳木桐的神色,仿佛带着赞许。
  靳木桐对上了这个目光,不知为何,她觉得这个人好像是知道答案,但不知为何,并没有说出来。
  但现在是节目录制中,由不得她乱想。
  迟兴宣布:“这尊白釉莲台坐獅像的讲述人为靳木桐。”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真没想到咱们第一组的三件古董有两件是真的,一件赝品,而我们四位嘉宾中有两位已经找到自己想要讲述的古董了。不知道我们的第二组古董又是什么呢?”
  在音乐声中,第二组持宝人走了出来,这三人也是一人拿一个盒子。
  由于已经有两位嘉宾都投了选择票,为了加快进度,便三位持宝人逐一介绍自己的古董,再由嘉宾投票。
  第一个持宝人揭开了悬念,盒子中放着一个蓝色的器物,似乎是一个罐子。
  持宝人是个上了些年纪的老头,他有些得意的说道:“这可是个清代的老东西了,据我研究,这极有可能是宫廷里专供御用的茶叶罐,为什么说这是个茶叶罐呢,你看这器型,拿来装别的也不合适呀,装茶叶刚刚好,而且还带盖,盖上严丝合缝相当精美。”
  迟兴饶有兴趣的问道:“老大爷,你这是什么材质的呢?”
  “铜胎的,你拿拿这手感,很压手对不对?这是铜胎的,上面这黄色的是鎏金的,是清朝皇宫的工艺。”
  “老大爷,你这是什么时候在哪买的呢?”
  那大爷说道:“我前些年在潘家园买的,讲了好久的价人家才让给我的。”
  第二位持宝人,是个年轻姑娘,竟只有二十出头的样子,面前摆着的是两个带着底座的金属娃娃。
  左边是男娃娃,右边是女娃娃,手里都各拿着一只莲花。
  年轻姑娘自我介绍:“我姓余,是浙江绍兴人,这是我奶奶家的东西,是我奶奶的妈妈传给她的,听说这是她的嫁妆,其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摆件吗?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年代的,不过听奶奶说,这可能是清朝的东西了。”
  迟兴笑道:“余小姐,既然这是你奶奶的东西,你为什么拿着这两个娃娃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呢?”
  余小姐说道:“我奶奶年纪也大了,她之前在电视上看到鉴宝类的节目,便想要来参加节目,让专家给鉴定鉴定这东西是不是真的,所以我就替她来了。”
  迟兴凑近了看了看:“哟,这感觉跟刚才那个茶叶罐似乎表面色泽有些不同呢。”他又拿起来掂了掂:“也很压手呢,不过具体是什么东西呢,难道也是铜鎏金的么?待会还请四位嘉宾上台来分辨一下。”
  刚才那位铜鎏金罐子的老大爷说道:“这不是铜鎏金的,看着有点像铜鎏银的。”
  迟兴:“大爷,你可真是见多识广。”
  老大爷有些得意的说道:“那是,我几乎天天去逛潘家园,哪里出了什么好东西,我都知道!”
  这时轮到第三位持宝人。
  盒子打开,一只造型典雅的鎏金錾花的敞口瓶静静的躺在里面,精美反复的花纹让在场的众人都倒吸一口气。
  持宝人是一位彬彬有礼的男子,举手投足似乎受过良好的教育,面对镜头和观众也并不紧张,侃侃而谈。
  “我是归国华侨,这是我的父亲从一位英国人手中买来的,这一看就是咱们中国人的东西,他老人家在世时的心愿,便是想知道这东西的来龙去脉,如果它真的是咱们中国流落在外的东西,希望能够将它送回国来。”
  观众听到这番话,纷纷鼓掌。
  迟兴也忍不住感慨:“清末民初的时候,咱们国家有不少国宝流落海外,也许这正是这么一件宝贝呢?不过究竟如何,还请四位嘉宾上台辨宝。”
  介绍完以后,众人上台,当所有人都走近第一件持宝人的古董时,靳木桐走上台,屏住呼吸,走近了第三件古董。
  刚才在台下看得不清楚,此时走到近处时,她仔细研究,这才发现,面前的这个鎏金錾花敞口瓶,竟然跟故宫的的那只银镀金錾花双凤穿花玉壶春瓶极为相似。
  她觉得不太可能,又凑近了看,还是觉得实在是太像了,只有一些细微之处能看出不同,比如故宫里那只,身上有些斑驳,和一些微微发黑的地方,而这一只,斑驳的地方却有些区别。
  但是无论是做工、花纹、器型,都不同。
  靳木桐再将这件古董拿在手里,嗯,手感略微有些差别。
  故宫里的那件似乎更重一些,不过也相当不明显。
  从国外带回来的……
  一个想法顿时出现在靳木桐的脑海中,她看着这个古董的表情都有了些许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