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身英格兰/Think of England_7
作者:K.J. Charles      更新:2023-04-28 01:06      字数:1660
  整栋房子静悄悄的,他只听得到自己的呼吸声。帮不上忙的柯提斯按开手电筒,赞叹于它的光源强度。最近制造的新奇产品通常易损坏又不稳妥,但这玩意儿的性能令人惊讶;有机会他真该仔细观察一番。他无事可做,只好用手电筒在门上扫视,寻找其他锁和门栓,接着光源扫过一个他之前没注意到的东西,他双眼圆睁。
  “达希尔瓦,”他低声叫他。
  “忙着呢。”
  “达希尔瓦。”柯提斯抓住他的肩膀,手指施力。黑发的脑袋转过来,眼神中透着不满。
  “什么?”
  “那个。”柯提斯用手电筒转着圈去照他发现的东西。
  “哪个?”
  达希尔瓦跪在地上,工具还插在锁里,他毫无头绪地看向那个平凡无奇的金属盘。柯提斯也蹲下让两人视界齐平,他的腿弯曲时膝盖一软,传来一阵刺痛。他抓住达希尔瓦的肩膀以保持平衡,他靠在跪着的男人身上,听见对方承受柯提斯的重量时发出一声轻微的闷哼。
  柯提斯又蹲低了些,手依旧握着那副因为用力或紧张而紧绷的纤细肩膀。他朝达希尔瓦耳里低声说话,靠得如此之近,他都能感觉自己吐出的温热气息从对方的肌肤上反弹回来。“这扇门接了电线。门框和门上都有金属板,它是一个电接点,你开了门就会造成断路。”
  “意思是?”
  “我想它可能是个警报器。”
  达希尔瓦的身体在柯提斯掌下僵硬起来。“唉,”他叹了口气,“现代化得令人讶异啊。还真不想让我们进去,不是吗?”
  柯提斯本应对“我们”两字严正抗议,但他思绪如潮,深陷其中。如果休伯特爵士真的在隐藏些什么……如果拉法叶所言属实……
  倘若属实,他可不管待客之谊也不管敬老尊贤,他会扭断那男人该死的脖子。
  “电力系统已经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达希尔瓦小声道,“你知道怎么处理吗?”
  柯提斯观察了一番那些金属板,他得确保开门时不会破坏里面的线路,所以……
  “可以,但我需要些工具。”
  “你能拿到吗?”
  “现在不能。”
  达希尔瓦发出一声清晰可闻的叹息。“何时才能?”
  “明晚。但我们得先谈谈。我想知道你的目的。”
  “刚才讨论过了,我们的目的一致。”
  “先谈再行动,”柯提斯重申,然后乘胜追击,“不然我也可以去找休伯特爵士,到时后果自负。”
  达希尔瓦张了张嘴,但显然决定不与他争论,只是阴测测地看了他一眼,“好,那就明天。”
  “你能再把它锁上吗?”
  达希尔瓦没回答,又给了他一记眼刀。他花了多几秒的时间再次锁上门,然后收起撬锁棍。“非常好,一整晚都白费了。走吧。你先请,别忘了你的家当。”
  柯提斯悄悄爬上楼梯,手上提着夜灯,口袋里揣着钥匙。他回到自己的房间,尽可能无声地换下衣服,听到廊道里某间房间传来“喀”的一声。他警觉了一瞬,随即明白过来那是达希尔瓦回房的动静。
  那个男人当然就睡在隔壁了。不然呢。他有些烦躁地想——当然他的烦躁也不无道理:要是命运能别再让那个小偷小摸、手软脚软的拉丁佬碍他的事,就再好不过了。
  [1]鲁德亚德·吉卜林(RudyardKipling),英国作家及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营房谣》是吉卜林最著名的诗集,内容主要关于维多利亚末期的英国军队,而且大多以方言写成。
  [2]约翰·辛格·萨金特,美国艺术家,迁居伦敦之前在巴黎接受训练。因为描绘了爱德华时代的奢华而被称为“当时的领军肖像画家”,在绘画肖像方面享有美名。
  [3]Yellowbackfiction,十九世纪在英国流行的廉价小说,通常有鲜艳的彩色封面,因为教育和铁路的普及广为流传,吸引了一批新阶层读者。
  [4]Observe,既有守规则的意思,也有观察的意思。
  [5]TheBoy'sOwnPaper,英国在1879至1967年间发行的刊物,内容为针对儿童至青少年男性所设计。
  第三章
  隔天一早,柯提斯用早餐时达希尔瓦没有出现。霍特则坐在那儿,全身散发出早晨的朝气。他充满活力的招呼让柯提斯多少振奋了些;在毕哥尔摩至少还有一个人他乐于与之共度时光。
  他们漫无目的地交谈了会儿,话题又回到运动。霍特问:“我说,你现在还能打拳吗?我在想也许你有兴趣来个几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