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乱世做权臣 第112节
作者:金戈万里      更新:2023-04-29 07:57      字数:3878
  虽然与这个时代的铜镜相比,勉强算得上清晰,但总感觉怪怪的,就是那种不太阳间的感觉。
  宋佩瑜摇了摇头,几乎不再对这批镜子抱有希望。
  但他将手镜放下后,还是让管事将圆盆大小的妆奁镜也搬来了。
  黑布揭开后,宋佩瑜诧异的发现,妆奁镜竟然比手镜强多了,起码镜子中,他手上墨绿色扳指照出来的颜色很正,没变成灰色。
  等到去看等身镜的时候,照出来的东西又比妆奁镜更清晰饱满些。
  无论宋佩瑜是低头看身上藏蓝色的衣服,还是从镜子看身上藏蓝色的衣服,都是一种颜色,色差几乎不存在。
  宋佩瑜转了下手上的扳指,惊喜之情溢于言表,好奇的问正满脸敬畏站在原地的银镜庄管事,“为何大镜子反而比小镜子的效果更好?”
  问这话的时候,宋佩瑜已经发现等身镜夸张的厚度,两个等身镜贴在一起,都能摆成个正方体了。
  他心中顿时有了大概的猜测。
  管事恭敬的弯下腰去,低着头道,“等身镜共上了五十五道底漆,妆奁镜能上二十道底漆,手镜因为过于小巧,只能上五道底漆。”
  宋佩瑜点了点头。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玻璃不行,想要掩盖玻璃上的瑕疵,只能多刷底漆。
  略微沉吟了会,宋佩瑜心中就有了抉择。
  他指着笨重的等身镜道,“生产一批这样的镜子,厚度要相同,清晰度有好有坏。”
  管事听见这样的命令,整个人都怔住了。
  “可是……”见宋佩瑜脸上没露出不快,管事才敢继续说下去,“主子让我们生产清晰度不够好的镜子,是考虑有贵人不能接受银镜最清晰的模样吗?”
  “那定价上怎么办?”管事停顿了一下,委婉的提醒道,“想要保持所有等身镜的重量与厚度都相同,制作不清晰的镜子的成本,也许会超过制作清晰镜子的成本。”
  费事还少挣钱。
  这在管事眼中,并不是笔划算的买卖。
  宋佩瑜却笑了,他反问管事,“谁说要卖那些不清晰的等身镜?”
  管事愣住,下意识的道,“那您让我们制作不清晰的等身镜做什么?”
  当然是砸给买清晰等身镜的人看。
  只有让这些人意识到等身镜来之不易,他们才会乐忠于为等身镜掏钱。
  从古至今,在富人的圈子里,都是越稀奇的东西,越贵的东西,越能受到追捧。
  就如同邓氏的金叶纸,也如同芬芳庭的香皂。
  自从奇货城开业,正式朝九国售卖香皂和琉璃之后,宋佩瑜在咸阳的芬芳庭与琉璃坊就冷清了不少。
  虽然大家还会用香皂,按照季节去琉璃坊看最新的款式,却不会再拿出那种这次不买,以后就再也买不到的劲头了。
  宋佩瑜能肯定,等身镜出现在大众视线中,就算卖出一千两银子的高价,也会有世家买账。但他明明可以将等身镜卖出更高的价格,还让顾客趋之若鹜。
  万里挑一,完美无缺作为前缀词后,等身镜不仅能在身价上翻倍,还能让顾客们产生危机感。
  等身镜这么珍贵,生产又极不稳定,若是现在不买,以后买不到了怎么办?
  这样,在短时间内,宋佩瑜就能快速收拢到一笔钱。
  他正好能用银镜挣的钱去养纸坊或者自行车庄子。
  将等身镜卖出天价后,无论今后制作银镜的工序得到怎样的改良,宋佩瑜都不会给等身镜降价。
  否则他就会得罪曾经所有在他手上买过天价等身镜的世家。
  况且咬死不降价,才更有利于宋佩瑜持续割世家的韭菜
  就像是他上辈子买手机那样。
  试想世家的人,花费了一千两银子买了等身镜1.0回去。
  等到一年后,等身银镜2.0横空出世,只要能在厚度上比1.0强,无论宋佩瑜是选择涨价,还是用打折促销的手段出售2.0,都会有人迫不及待的想要前最新品买回去。
  从此之后,等身银镜3.0、等身银镜4.0……怎么割韭菜全凭宋佩瑜的心意。
  反而是对工艺要求更高的妆奁镜和手镜,宋佩瑜打算在现有制作银镜的技术得到进一步改良后,定下个能让平民百姓也消费得起的价钱。
  这样,不仅百姓的生活质量提升,还能让世家更以拥有等身镜为傲。
  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宋佩瑜学的最多的就是平衡之道。
  尤其是良种之事的教训,让宋佩瑜对世家与平民之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短短的时间内,宋佩瑜对银镜的规划,已经想到了几年后。
  但他并不打算现在就对银镜庄的管事透露太多想法。
  宋佩瑜板起脸来,拿出主家的威严和不讲理,“不必多问,按我的吩咐去做。具体做多少完美、多少带着瑕疵的银镜,我会让银宝去告诉你们。”
  如果瑕疵都大同小异,未免会让人看出端倪来,或者给人等身镜上出现瑕很容易解决的错觉。
  银镜庄上大多数人都是手艺人,包括银镜庄的管事,也是从琉璃坊一线提拔上来的人。
  宋佩瑜对他们不放心,他要亲自计划,按照什么比例和方式制造瑕疵品。
  如果时间来得及,他希望卖银镜的商铺能在襄王回楚国之前开业。
  见到宋佩瑜沉下脸,银镜庄的管事果然不敢再多说,老实回答了宋佩瑜几个问题后,将这次带来天虎居的银镜都留了下来。
  然后喜滋滋的带着好几辆马车回银镜庄。
  马车里都是宋佩瑜给银镜庄的奖赏。
  这是天虎居的旧例,只要能研究出新东西,不拘是做什么的庄子,庄子上的每个人都有赏。
  见过银镜庄的管事后,宋佩瑜心情大好。
  这份好心情一直持续到看见自行车庄子带来的成品。
  宋佩瑜险些没认出来,摆在他面前的东西是自行车。
  他承认他没有画图的天分,但也远远没到灵魂画手的程度,怎么会让自行车庄子的管事,给他送来个……奇形怪状的东西。
  而且脚蹬子呢?
  没有脚蹬子,自行车怎么往前走?
  宋佩瑜将数不清的疑问妥善藏好,面色深沉的示意自行车庄子的管事,给他示范怎么操作自行车。
  自行车庄子的董管事自信的点了点头。
  等董管事蓄势待发的坐在自行车上,背部几乎与地面平行,以让宋佩瑜看着就非常难受的姿势握住自行车把手后,宋佩瑜才发现,原来他一开始就将自行车的头和尾看错了。
  为自己的莽撞默默反省了下,宋佩瑜目光灼灼的看向董管事的脚。
  董管事穿着最普通的黑布布鞋,脚面露出的袜子已经被尘土沾染成了灰褐色,委实称不上干净整洁。
  但宋佩瑜却半点都不介意,他只想知道这双脚怎么化无为有。宋佩瑜看到董管事的脚动了,它猛得用力狠狠的蹬在地上,再借着蹬地的力道回缩,贴在自行车座位的下方。
  随着董管事脚上的力道,自行车猛得往前飞蹿了一段距离,然后速度自然而然的慢了下来。
  管事再次快稳狠的蹬腿,即将停下来的自行车又猛蹿了一段距离。
  宋佩瑜望着这一幕,突然觉得脚有点疼。
  虽然管事让自行车运作起来的方式,让宋佩瑜觉得难以接受。
  但他很清楚,自己过于超前的眼光是把犀利的双刃剑。
  所以他没急着马上下结论,而是问与他一同看了这场自行车秀的人是什么感受。
  金宝围着自行车转了好几圈,仔细研究了许久才开口,“小的觉得这个名为自行车的东西,适合用来在咸阳跑腿。几乎能顶得上小的全力奔跑的速度,又不会惊扰路上的行人。”
  “若是奴婢能买得起自行车就好了,这样奴婢自己就能骑自行车回家。不必专门等门房上的人有空,每次都要凑齐五个人回家,他们才会勉为其难的出车。”而且人数变多,住的地方也都不相同,就意味着五个人原本就有限的时间,被无形压缩的更少了。
  说这话的人是宋佩瑜院子里的二等丫鬟,她是外面买来的丫鬟,家在京郊,每个月有两天的假期,她每次都会将假期用来回家看望父母。
  “我听说有些小镖局买不起太多的马,为了安全,只能被迫减少出行的人数,如果自行车比马便宜,他们应该会愿意购入一批。”
  ……
  宋佩瑜听了一圈,发现根本就没人觉得这个自行车外表有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行车很方便,唯一能称得上迟疑的地方,是因为不确定自行车的价格。
  这点却是他们多虑了,宋佩瑜从一开始就将自行车的作用,定位在方便平民百姓出行上。
  凭良心来说,在这个时代,牛马驴远远比自行车好用,所以自行车的价格也必然不可能超过牛马驴。
  以现在的工艺,自行车只能用硬木制作。
  只要有人买了自行车,将自行车拆卸成零件,按照每个零件一比一还原,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自行车。
  几乎没什么技术与秘密可言。
  宋佩瑜从来没想过,要通过自行车挣钱。
  见到自行车在众人口中饱受好评,宋佩瑜再看自行车,忽然觉得……还是好丑,却莫名有种丑萌的感觉。
  但他还是没法接受自行车没有脚蹬子。
  虽然以现在的技术,很难做出链接自行车两个轮子和脚蹬子的金属链条。
  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琉璃和银镜也不属于这个时代,成品也是一点、一点试验出来的。
  宋佩瑜让人拿木炭和纸笔来,对比着丑萌自行车,将关于自行车哪里需要改造的点仔细说给董管事听。
  从自行车把手的高度,到脚蹬子和链条,再到自行车轮子的间距……
  天色彻底暗下来后,宋佩瑜的嗓子都有些沙哑了。
  虽然董管事不太能变通,但他身边带着的少年却十分聪慧,偶尔还能举一反三,说出让宋佩瑜异常惊喜的话。
  眼见天色已晚,宋佩瑜便让自行车庄子的管事与少年都留在天虎居,明日再回自行车庄子。
  直到这时,宋佩瑜才知道松鹤堂的赖嬷嬷已经来天虎居很久了。
  她见宋佩瑜始终在忙,便不许别人特意因着她的到来打扰宋佩瑜,自己去小厨房讨茶打发时间。
  宋佩瑜直接去小厨房找赖嬷嬷,得知是宋老夫人问他有没有时间去松鹤堂吃晚饭。
  “本来见七爷在忙,老奴就想走了,只是银宝总拽着我,说您处理完庄子上的事就能得空闲,说什么都不肯让我走。”赖嬷嬷望着宋佩瑜的目光暗含着期盼,显然从私心上,也想将宋佩瑜请去松鹤堂,才会一直等着。许是怕耽误了宋佩瑜的正事,赖嬷嬷还特意道,“老夫人找您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想着有段日子没与您好好说会儿话,攒了些闲话想与您说。您若是今日没空,也不碍什么事。等您有空了,再来松鹤堂看看老夫人,她的空闲多,可着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