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永平纪事_26
作者:冬月青      更新:2023-05-01 20:05      字数:4141
  可过了半月,楚归却是铁了心不理他,窦宪再怎么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有理的,也没法不慌了。
  他好不容易在廷尉府衙门口逮住了楚归,但是这人当没看见他一样,只自顾自往钟府去。在府衙门前大庭广众之下窦宪不敢强来,只得上了马车跟在楚归后面。楚归有心甩掉他们,走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拐入马车进不了的小巷子。却没想窦宪借着马车挡住巷口,一把便将楚归抓到了马车上。
  楚归早就知道窦宪劲很大,却没想能将他像拎小鸡一样拎起来。他坐在马车上还有气喘,两人都不发一言,平息过一会后,楚归才冷静道,“近来我去廷尉府就职,找来近来诏狱重大案件的卷宗来看,结果永平五年窦家坐赂案的卷宗赫然便在其中。”
  窦宪眼睛一跳,忍不住问道,“这份该是绝密卷宗,怎么会随意就夹杂在其中给你看呢?”
  楚归嘲道,“窦大人倒是清楚的很。我问过给给我找来卷宗的小宋,他说是许师兄看过的,但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断然也不是许师兄放在里面的,只是有人想提醒我,许师兄看过这个,而且他离京之事与此有关而已。”
  窦宪脸色明显难看起来,“除了那人,还有谁能做得这么明显!这么毫无顾忌!”
  楚归伸手盖住了窦宪嘴唇,低声道,“慎言!”
  窦宪将楚归的手紧紧握住,楚归抽拖不得便由他去,又问道,“那韩纡之子被杀是怎么回事?”
  窦宪脸色又难看几分,仿佛下定了很大决心才开口道,“并非我意。祖父和父亲的血海深仇,我虽时刻都不敢忘,可事干重大,并不敢轻举妄动,只能徐徐图之。杀一个韩纡之子能顶何用,只不过是一时意气罢了,反倒打草惊蛇,让那人知道我窦家时刻未忘父仇,只会越发忌惮我们,对窦家百害而无一利。”
  楚归瞧窦宪头脑倒是清醒的很,疑惑道,“京城传遍了窦家门客斩杀韩纡之子,你将韩纡之子头颅祭奠你父亲之事,传得有眉有眼的,又是怎么回事?”
  窦宪不禁叹了口气,“虽非我意,但也与我所为相差无几,你便当是我做的吧。”
  楚归见窦宪话中似有袒护之意,心思电转,倒是想透几分,能让窦宪自己担当袒护的又能有几个,而明显,此人对窦家的价值甚至比窦宪还重要。如此一来,楚归便也不好多问。
  “你想过你一天不放弃这个念头,你没想过有天会招致杀身甚至灭族之祸吗?”
  窦宪眼神坚定地看着楚归道,“我当然想过,所以才不忍将你卷入其中。”
  “可是这并非你不想便不会的,你没看到我早已从头到尾被卷入其中却一无所知吗?”
  “这不一样。”
  楚归拍了拍自己额头,他一时也没法和窦宪说清,只是继续问道,“那许师兄又是为何离京的?”
  窦宪心中跳了一下,他下意识不想让楚归知道,这倒与其他不一样,不是怕给楚归招致啥祸患,而是出于私心。他知道许然和他从小一块长大、一块进京,两人关系很好;若是让楚归知道许然引咎与他有关,他很怕两人因此与他生了隔阂。
  在上一次楚归问他时,便被他糊弄过去了,这次又被问起,都到这个地步,也没法再隐瞒,再隐瞒也只会更糟。
  ☆、41
  静默良久,他有些发干的嗓音道,“是因为我让许然借官职之便,将我父亲当年的案卷拿出来与我看,被天子发现了,才被调出京的。”
  楚归眼睛蓦然睁大,眼神都不禁有些抖动,即使他有过很多猜测,当窦宪亲口说出来时,还是觉得有股冰水浇下来的感觉。
  他转过头,不想看他,问道,“你是拿什么威胁的许师兄?”
  窦宪眼神一黯,忍不住轻声问道,“在你眼中,我就是那么不堪的么?”许然对你来说就像兄长一样,我再如何报仇心切,也不会去威胁他。
  楚归被窦宪这番有些委屈的责问倒弄得有些怒了,盯着他恨声道,“我也不想把你想的那么不堪!许师兄是什么人我还是清楚的,若不是你拿捏住他什么把柄,他又如何会答应你做这事?”
  窦宪心里有些发慌,一把将楚归紧紧地抱在怀里,有些急切道,“是我不好。许然家里的生意出了点问题,求到我头上。窦家在西南一带商道有些实力,帮了他家一把。诏狱绝密卷宗管理严格,这么多年来我都没亲眼见过,一时犯了糊涂,才会忍不住借许然之便。”
  窦宪劲大,楚归挣脱不得,他心里又是难受,又是愧疚。他与窦宪、许然两人都相交甚笃,若是窦宪帮了他师兄,他定会感激,可是他竟然以此挟恩图报,给许然带来祸端,他不禁有些愧对他师兄的感觉。这让他觉得有些难以接受,即使别人没有帮你的义务,可是这种□□裸的带着交易色彩的,还是让他很难受。
  两人之间一时沉默下来。窦宪曾因楚归有所顾忌过,可是从他少年时背负的仇恨起,他便无法放弃一丝一毫的机会。他告诉自己这本就是交易,各取所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有获得就要有付出。可是他不敢对楚归这么说。毕竟许然对于他们两个而言的感情分量是不一样的,关于他的事上,他们不会做出一样的选择,他不是一样的对价。
  窦宪只听到怀里一道很冷静的声音传来,“你有你的坚持,我有我的想法。最近都别来找我了。你让我一个人冷静冷静。”
  窦宪听得不禁脑袋一空,整个人都愣住了,等他回神之际,楚归早已没了影。
  撕心裂肺的疼痛。心像被挖了一块似的。他从少年时代便所背负的,从未动摇过,他因心中的仇恨,怀着莫大的坚韧,不显一丝一毫。可如今,眼看着心爱之人因此与他之间越走越远,他却不可避免地感到了心痛。
  几乎每天,窦宪都会去看一下楚归,只是远远地看着。他知道楚归发现了他,他希望哪天这人能谅解他与他重归于好。只是,还没等来,便又发生了件让他乃至窦家都头痛的事。
  窦家大妹立后不久,本来依靠窦家之势与郭皇后所出的诸侯王,后位稳固是没太大问题的。可是没多久,便传来大宋贵人诞下皇子的消息。
  在大宋贵人所生皇子之前,天子已有两子,可是母族不显,并不为世人所重视。可是大宋贵人便不一样了。在天子还是太子之时,大宋贵人便入主东宫,依着马太后外家侄女的身份,本是有希望立为皇后的。
  宋家也是大家族,只是和窦家比起来差了些。天子并非马太后亲生子,马太后态度不显,一直不想将马家绑上天子的战车,天子多次请封马太后诸兄弟的事,也被马太后婉辞了。
  由此一来,宋家明显不够天子妻族的分量,年少气盛的天子转而投向了一直被他父皇所忌惮精心打压的窦家,而窦家经十年蒙尘,依着窦固的纽带与战功,算是达成了结盟。
  不想横生枝节,大宋贵人竟在此时诞下了身份显贵的龙子。俗话说母凭子贵,大宋贵人又是天子后宫中资历长的,宋家一向清贵,自是水涨船高。
  而窦皇后即使承幸多时,却一直未有消息传来。太医一直都在给宫中贵人把平安脉,窦皇后的身子也是没大问题的。
  但形势逼人,窦家也没法不急,不仅窦皇后没消息,连小窦贵人肚子也没动静。窦家暗地里也是遍访名医,希望能找到法子诞下龙子。
  自楚归让窦宪不要来找他后,窦宪便是各种法子刷存在感。除了时时呆在远处看下楚归好不好外,窦笃来缠着楚归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窦笃如今身为黄门侍郎,行走宫掖之间,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清闲的,除了当值,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很多。他又是皇后亲弟弟,宫闱之间的消息也灵通。
  以前他大哥和楚归如胶似膝时,便嫌他碍眼,老打发他做东做西,来看楚归的次数也不多。等到这个时候,他大哥便又想起他了,这段时日,简直比从辟雍学堂毕业后来的次数加起来还多。有事没事,他大哥便把他打发到这来,让他帮着吹吹风、看看情况啥的。
  窦笃心大,是个直肠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学时就与楚归关系好,楚归也没法因着窦宪的关系牵连他,索性便由着他来了。多个人聒噪也免得自己一个人胡思乱想。
  窦笃将宫里的这些全数都告诉了楚归,还一个人在那里叨叨叨地说他奶奶和几个婶婶啥的,又找了啥世外高人,求了啥方子,又去了啥寺庙,拜了啥菩萨。
  楚归是知道这窦皇后压根就不会有自己的孩子的,虽然这个事实对于居于深宫的女人而言,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即使母仪天下,身份尊贵,做得再好也只如马太后一般,一生尊贵,但终究还是有隔阂,更何况对于窦皇后而言,未知数更多,能不能像马皇后那般都还是个问题。
  楚归止住了窦笃的聒噪,问道,“圣上是的确临幸过皇后是吧?”
  窦笃瞪大了眼睛不满道,“那当然啦!天子可是雨露均沾的,要不然那大宋贵人怎么怀的龙种啊!而且大姐贵为皇后,临幸的次数还要多些。”
  “那既然如此,你们有想过皇后和小窦贵人都没怀上是其他的原因吗?”
  窦笃一脸懵逼,“这怀孩子的事谁说的准!我哪知道是啥原因啊!反正大姐和小妹的身体都是没问题的。”
  “你刚才说,小梁贵人近来也有消息的是吧?”
  说道这个,窦笃又是一脸苦瓜相,“是啊,大姐最近可上火了。”
  “皇后和小窦贵人身体都没问题,但两人又都没怀上,而其他贵人却喜讯连连。其中定是有其他原因的。”
  窦笃顿时一脸凝重,悄声道,“莫非是圣上忌惮窦家,给大姐和小妹吃了什么不能生子的东西?”
  这下轮到楚归懵逼了,狠地拍了窦笃脑袋一下道,“你这没遮拦的!”
  “那又是为啥啊?”
  “我只是以前听人说过,血缘太近的成亲的话,会很容易要么怀不上,要么怀上了生下的也会有问题。你们母亲和天子也算堂姐弟了,你们祖母也出自皇家,更别提世祖祖上也是窦太后所出。血缘关系如此之近,很可能会对怀上龙种有影响。”
  窦笃听后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
  楚归不满道,“不信的话,你可以去问问那些有经验的老大夫,看有没有这回事!”
  皇后无子,无论是历朝历代,都是个尴尬而又敏感的问题;也许真那么寸,恰恰当了皇后却不能生育,但这种几率太少了,因为各种平衡,不愿让皇后生子,让外族势力坐大的,大概也有;但是楚归说的这种,却也是很可能的。
  尤其历朝越往后,经过十几代,权贵阶层不断固化,皇族与各大家族之间不断反复通婚,到后来,帝王生下嫡子的可能性便越来越小,而其中,尤以东汉最为典型。
  如今窦宪任侍中与虎贲中郎将,在宫掖行走,窦笃也任了黄门侍郎,窦皇后从饮食到吃穿,定都是十分注意的,以窦家的实力,即使是天子想动啥手脚,都不容易。但是这完全只是楚归的推测,也并不完全排除天子不想让窦家女怀上龙种的可能。
  窦家身为外戚,又是将门,还是前朝遗族,无论是天子还是朝臣,对他们的忌惮都不可能完全放下。
  转眼到了来年,宫中传来马太后身体抱恙的消息,而朝廷上宋家联合马家还有一干朝臣,奏请立大宋贵人诞下的三皇子为太子。如今皇帝、皇后正年盛,三皇子也不过襁褓之年,这些朝臣便奏请立太子,实在让窦家十分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