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风储黛      更新:2023-05-05 15:16      字数:4742
  曹杏雨的面颊便更红了一些,晏准看得惊异,但很快反应过来了什么,脑中又是轰然一声。
  原来长慈郡主相中之人不是他,而是冷青檀。
  若不知那冷青檀是女儿身,他只怕还要顺应郡主心意,替她牵了这条红线。可是眼下,这怎么可以?
  曹杏雨过来眼冒雪光:“晏准晏大人,你与冷大人是好朋友是么?我见你们是一起回来的!”
  晏准犹疑。
  算是朋友么?如今,算是了吧。他都做了主,答应替她将这么大的事隐瞒下来了。
  他虽不答,然而曹杏雨却当作了默认,立刻又欢喜地说道:“晏大人,你可否帮帮我,你帮我将冷大人约出来,就说前些日子,他遗落了件东西,不巧教我拾到了,东西有私,不能假手,你就说我必须亲手交到他手里。”
  晏准本也要问何物,不若自己代劳,但这郡主鬼精灵地又说这东西是私物不能再见第三个人,他也只好不再问,道:“我需问过她的意见,郡主容谅。”
  “无事,”曹杏雨笑眯眯地道,“我见你们这样要好,晏大人你出马,定然是没有问题的,那我走啦。”
  她像只欢快的雀儿,蹦蹦跳跳的,好像全天下最大的幸运砸中了她似的,一点不掩饰她的高兴。
  可是,他却不能说,那真是全天下最大的不幸。
  晏准立在原处又叹了口气。
  连他也吃不准,替冷青檀隐瞒,究竟是好是坏,是对是错了。
  若有朝一日,他受她连累,只怕于国公府也有损碍。只为了她一个人,值得么。他这样问着自己。
  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继续这么替她隐瞒这个秘密下去。
  傍晚,西天现出了大团大团的赤红云霓,犹如火滚烟熏般,灼然了大片天幕,一簇簇的火焰直泼向极远处那边巉然山头,流火颜色似顺着那片蔚然的林野一泻而下,整片山林都在燃烧。
  晏准携了两坛小酒,用食指勾了,挂在背后,一手撑着放冒出一丝鲜绿的枯草泥地,眺望着那渐渐落下的一轮红日。
  等了这么久,本以为她不会来了。
  但身后却突然响起了一阵跫音,他道:“什么人?”
  身后之人回:“庐陵,冷青檀。”
  真是她。
  晏准回头,朝她举了举酒坛,“冷大人,过来一叙如何。”
  冷青檀颔首,不作矫情,席地而坐。
  晏准望着她,忽笑道:“你是生死置之度外,还是,太过信任晏某,不会将你的私密泄露出去?”
  冷青檀回道:“是兼而有之。我知,晏相做的承诺,一诺千金。”
  很快,她便起身,跪在了晏准身前,行的是士大夫的礼节,这举动倒让晏准微讶,她沉声道:“冷青檀在此立誓,他日,就算是刀斧加身,人头落地,此事也是我一人之举,欺君犯上罪有应得,绝不连累晏相。晏相之恩,冷青檀没齿不忘,今后但有所命,无有不往。”
  这个女子确实与众不同,特立独行,晏准愣着望了她半晌,忽然一笑,瞥向了别处,“我救你,是救了大魏的一个人才,你在昭明寺,非我所辖,还是不必对我的话太过奉行。”
  顿了顿,他又道:“女子读书从仕,古未有之。先帝虽然开科举,大揽天下寒门,然而到底是受历史所限,他无法看到,这天下亦还有如你一般不逊须眉,甚至能胜过大半数男子的奇女子存在。当今的陛下,我与他相交颇深,知他与先帝不同,于你或许也是一个转机,倒不必太过悲观,现在就说什么‘刀斧加身’、‘人头落地’的。”他回眸,目中似携了一缕柔色,“你也只是一个女孩儿而已。”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本章没有芋圆和小弯弯,晏相和冷大人是cp,是的,我现在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了!憋死我了!
  不过除了与主线有关的恋爱情节外,这两人大部分的感情戏都会放番外里写的,不用担心喧宾夺主的问题。
  第77章
  聂羽冲意欲对冷青檀不利, 却不知他将冷青檀的身世打探去了多少,深夜,晏准本欲提审聂羽冲, 但三思之后又作罢了,他独自踱回营帐, 见了一人。
  来人是冒开疆。
  本朝以武立国, 崇尚武德, 也是到了先帝之时,大兴科举,文官才逐渐地受到重视, 冒开疆见了晏准, 也不需卑躬屈膝, 平起平坐,双目平视, 毫无惧意。他知有些言官好卖弄风骚才学,尤其御史台和左右拾遗, 常年对官员的小错添油加醋, 恶意弹劾, 但晏准不是这样的人, 这一点冒开疆非常确信。
  晏相虽然年轻, 却也是分得清轻重、晓得了事理之人, 不会无端端地朝自己寻衅。
  “晏相可有要事要说?”
  晏准请大将军先入座,入座之后, 才淡淡地回着,似笑了一声:“今日入林,不慎撞见几个玩忽职守的,平章虽非好事之人, 然而却也想大将军早作防患,以免事闹到了陛下处不好收场。”
  冒开疆吃惊,“竟有此事?是何人?”
  晏准颔首,“聂羽冲。”
  “聂羽冲?”
  冒开疆细嚼了这名字,一时也想了起来,昔日因为和离案闹上了昭明寺的正是此人。军中有些下三滥的,还觉他殴打妻子,乃是件为男人正道的大好事,当时甚至有人效仿,冒开疆一声最痛恨欺辱妇人的丈夫,一身蛮力不晓得报效国家,而只知窝里横,实在愧为男儿。聂羽冲和离案之后,冒开疆对聂羽冲昔日里积攒的好印象也荡然不存。
  没想到此人怙恶不悛,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如今更玩忽职守,懈怠到了令晏相也注意到了的程度。
  冒开疆立时起身拱手行礼,“多谢晏相提醒,我这就去擒了那聂羽冲好生审问,定以军规处置。”
  说罢冒开疆大步要走,晏准自身后唤住了他:“慢。”
  冒开疆回神,晏准道:“还有一事大将军请知悉,自和离案后,聂羽冲一直对昭明寺少卿冷大人怀恨在心,几次三番寻衅,今日险些便命人对她动粗,虽不知是否要下杀手,但本朝官员之中出了初次歹吏,是该严惩。”
  冒开疆又是一惊,继而他板起了脸,“晏相放心,如此奸恶之徒,冒某定不饶恕!”
  他转身大步地出了晏准的营帐,怒恚更甚。冷大人虽非女子,但她体弱无比,看去与女子无异,那聂羽冲竟因为冷大人秉公办案就记恨在心,还欲对她不利?
  若非晏相告知,他今日还蒙在鼓里。手底下竟出了如此歹徒,实在让冒开疆火大,他今日非往死里训诫这帮饱食终日为非作歹的京军不可!
  冒开疆连夜闯营,只见聂羽冲的营帐之中,居然在赌钱,摇骰子热火朝天,几个跟着他的士卒正袒胸露乳,浑身混臭味,嘴里唾沫星子横飞地下注、高呼,聂羽冲背朝自己,手里握着骰盅,抬臂正要。
  冒开疆见状,双目几乎要喷出火焰,再也忍不住拔剑便出鞘,铿然一道龙吟之声。
  聂羽冲的颈边多了一柄冰冷的长剑,剑锋直取他颈部动脉,他吃了一惊,身遭顿时鸦雀无声,他的眼皮剧烈颤抖起来,身后传来了大将军的喝斥:“大胆狂徒!今日你该数罪并罚!”
  “来人!”
  他朝外喝道。
  几个赤膊的男人灰溜溜后缩,去拾回自己的裳,然而冒开疆余怒不平,“将这些人全部押解而出,每人五十军棍,逐出我北衙巡抚司,自今以后,剥夺从军资格!”
  “将军!”聂羽冲面如土色,忙朝着冒开疆噗通跪地求饶,“大将军,小的再也不敢了,小的也是一时手痒……”
  冒开疆冷目俯瞰而下:“你渎职失察,致使手下之人军纪松散,是一时手痒?你以权谋私,欲加害朝廷命官,亦是一时手痒?来人!”
  冒开疆中气十足,又高喝了一声,立刻有人前来。
  冒开疆还剑入鞘,退后了一步,令聂羽冲跪远些不得纠缠,冷笑道:“余人五十军棍,聂羽冲独领一百,打完之后扔出我北衙巡抚司,终身不得录用。”
  “诺!”黑甲士齐刷刷回话,立刻上前去,将聂羽冲插了起来。
  聂羽冲脸色灰败,还待求饶,但人已经被远远地拖了出去,余下的聂羽冲的旧部,也两股战战,面色惨白跪地求饶,然而均知大将军御下严明,若在战时,他们聚众赌博已是杀头之罪,虽惶恐,却不敢为自己辩解半分,一个一个犹如濒临死亡的鱼,只挣扎了两下,便全都认了命。
  ……
  稚燕回自己帐中梳洗,正巧赶上谋士送了个胡姬过来,这胡姬是跟随他从北地而来的,因为容色尚好,一直极得他喜爱。
  原本他这几日满心都是皇后,无心再宠幸别的女子,可惜那个皇后令他大失所望。她竟然不觉得他美貌!
  当时他便知,岳弯弯不是他在南明遇见的这只软糯糯的小面团子,他找了她这么多年,到底是扑了一空!
  胡姬怯生生的,轻勾他的小指,咬唇道:“王子,你别不开怀,奴家永远会陪着你……”
  稚燕目中如滚了火朝她望来,饥渴炙躁难耐,双臂猛然朝她抱了过去,将人刷地一下压在身下。
  一番天雷勾动地火,粗暴的云雨之后,那胡姬捱不住晕厥了过去,满身淤青红痕,稚燕一人坐在床头,帐内燃着的香刺鼻得紧,令他感到恼人,皱了漆黑的狼毫一般的眉毛。
  方才恶战,正觉腹中饥饿,他立刻命人送膳来。
  等了片刻也无人来,稚燕恼火地起身,踢翻了床边的香炉要朝外走去,这时,终于有人进来了,看装束却不是自己这边从北胡带来的人,他手里持着一块漆红木托盘,胡乱将东西搁下,道了声“王子慢用”,人便又转身出去了。
  稚燕怔了怔,顿时火大无比,“中原的一个下人都敢欺负我?”
  他伸足欲将那下人送来的东西一脚踢翻,但却被一股浓厚的血腥味攫取了心神,他定了定神,看向那漆红木托盘之中所盛之物,竟是……血淋淋的一条马腿!
  马腿是新搁的,兀自带血,滴滴答答流了满漆盘,甚至沿着漆盘木质之间的裂缝,沁出,滴落在地。
  稚燕认出,这是自己心爱的战马!来大魏之前,他的父王单于所赠!
  心爱的宝驹,竟被人斩杀,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干的好事!
  稚燕心痛到差点无法呼吸,又是一阵腥气飘了过来,稚燕难忍地冲出了营帐,扶着辕门弯腰剧烈地呕吐了出来。
  远远地,元聿与董允立在王帐之外,看着那位北胡王子,几乎要把心肺都呕出来的架势,董允朝着元聿笑道:“陛下杀了他心爱的小马,我看他心里也晓得,到底是为什么,对不老实的人,就该这么狠狠地警告他,免得他不晓得自己几斤几两。”
  元聿没有答这话,只是冷眼睨着那稚燕,他似已吐完了,察觉到如芒刺在背,似有人在冷目盯着自己,于是也寻着心头的直觉回望而来。那片远远高耸的王帐,正矗落在半山腰处,四周都燃着火把,然而那负手凝立的男人,还是清楚地透过火把的光芒,让他看了分明。
  稚燕既气又恨,十指陷入了自己的掌中之肉,几乎掐出了鲜血。
  他瞪着元聿,露出阴冷的神色。
  只是动了一下的他的皇后,这个皇帝就已坐不住了,军师说得不错,那个皇后确实就是他的软肋。
  稚燕咬牙想着,他就不信了,这个神京城里,只有他一个人想要元聿去死。
  当初元聿的母亲所引起的轰动余韵尚在吧,巫蛊之祸牵连了数百号人,还有元聿自身,他的几个手足兄弟,在文帝为他开路之时,都发配到了远疆戍边,这神京城中,难保没有他们的眼线。
  两年之前,厌太子为何参与谋逆?
  他身为储君,天下本就名正言顺是他的,他为何还要犯上弑君杀父?这不是很奇怪么?稚燕猜测,厌太子是做了什么错事,还是那老皇帝本就偏心?厌太子母族乃陇西李氏,虽遭打压,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以上这些人,应该都想取了元聿首级为亡灵祭奠。
  在这之中,稚燕只要想把自己隐藏好,不让大皇帝发现一点儿北胡人的手笔,成功地刺杀他,那么就算自己回不了草原,也是天大的功勋一件了。尤其这个皇帝还没有儿子,只要他一死,大魏至少短时间内一定会大乱起来,这就是北胡的机会!
  稚燕冷冷地想着,不再看元聿,转身踱步回了自己帐篷。
  董允吃了一惊,“陛下,他这什么眼神?什么态度?”
  元聿淡淡地道:“想朕死的态度。”
  董允倒抽了一口凉气,“陛下,小的看,未免夜长梦多,还不如先宰了这只兔崽子!”
  元聿道:“本想也想宰了为我军祭旗,但是现在,朕想看看,他这只秋后蚂蚱,究竟能牵出多少条绳来。”
  唉。陛下有时说话他不懂。董允默默地叹了口气。
  元聿吩咐道:“你找几个机灵点儿的,盯着他,每日回报。派上几个心腹,潜入枫馆,回京都之前一切安置妥当。”
  “诺。”
  董允立刻应允,照吩咐办事去了。
  元聿在一片夜风之中孑然驻足了良久,直至身上的暖袍,让夜风吹凉。喉间又传来了些异样痒意,那风寒缠绵多时,先前已几乎好了,现在似又有点死灰复燃的架势。
  他看了眼不远处点燃了亮亮的橘色暖灯的一片风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