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蓬莱客      更新:2023-05-06 01:11      字数:3871
  菩珠问他们何时回去。
  杂卒道:“马匹已经送至太厩。既入厩,便无事了。今日便就动身。”
  菩珠一怔,眼前浮现出昨日豪雨中的那道身影,心中不知为何,忽有点淡淡的难过,道:“你等一下,我去取些干粮,你们带着回去路上吃。”说完匆匆回到住的地方,对阿菊道:“阿姆,帮我去驿丞那里买些好的干粮。大将军今日要走。”
  阿菊点头,急忙出去了。
  菩珠将自己那些剩下的干净糕点也包了起来,预备一起拿出去,正忙着,听到小王子问:“刚刚那些人是谁?大将军是谁?”
  菩珠看了他一眼,他一脸好奇之色。便道:“姜毅姜大将军。你还没出生的时候,他的名声就已天下皆知。”
  “我知道了!”
  没想到怀卫竟跳了起来,满脸都是兴奋之情。
  “我的骑射师傅阿布林经常对我说起他,大将军姜毅!师傅说他是战神转世,战无不胜,从没有人能打败他!”
  怀卫的两眼放光,口里嚷着:“他现在也在这里?我要去看他!很早以前我就想认识他了!”
  菩珠有点惊讶,远在西域的怀卫小王子竟然也知道姜毅。
  但是显然,对于怀卫的这个愿望,她是无能为力的。
  姜毅就要走了。他是姜氏的亲侄儿,倘若他自己都过而不入,必定是有他的考虑。她作为一个毫无关系的外人,怎么可能就这样贸然领着怀卫过去?
  菩珠哄他,说姜毅有事,不能见他,下次再说。
  怀卫来这里有些时日了,渐渐明白了一些这里和银月城的不同规矩,脑瓜子又转得快,立刻道:“我一定要见到他!我去求我外祖母!她只要说好,肯定就行!”说完撒腿跑了出去,命跟着他的随卫立刻去蓬莱宫帮自己征得外祖母的同意。
  蓬莱宫中,一个年老的陈姓女官轻手轻脚地走进一间并不大的宫室,对着卧在榻上的一位老妪禀了情况。
  老妪缓缓地睁眼,低低地道:“是姜毅回了?”
  “是。说他昨日到的,亲自为太皇太后您送来了两匹宝马。”
  女官说完,见老妪似想起身,上前将她搀扶起来。
  老妪坐稳后,问道:“怀卫如何知道的?”
  “小王子今早去崇业里驿看菩家的小淑女,据随卫言,似是小淑女昨日入京,在西永乐门遇到了姜公子,方才应是从她口中听到的消息。”
  女官一顿,望了眼老妪,带了点小心,又道:“说,姜公子昨夜落脚在西郊的便桥驿,今日便要回上郡了。”
  老妪沉默着。
  室角,一只兽炉口中吐着袅袅香烟,宫室里无声无息,听不到半点声音。
  “把姜毅叫回来吧。”
  老妪忽地道了一句。
  说着这句话,她仿佛回想起了什么往事,带了点混浊的眼底涌出一片伤感似的愁绪,低低地叹息了一声。
  “……让他见见怀卫的面也好。见了再去吧!”
  老女官恭声应是,朝着老妪躬了躬身,待要退出去时,忽听老妪又开口问:“玉麟儿呢,有消息吗?他何日到?”
  听到这个名,老女官的眼角不自觉地溢出了一丝欢喜之色,轻声道:“正想寻个机会叫太皇太后您知道呢。说天水那边的事已经平定了,秦王殿下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快的话,这几日应就能到了。”
  老妪道:“一年一年,再一年,也不知他如今已经变成了什么样子……”
  她的声音萧瑟,缓缓地卧了回去,面朝里。
  “这回回来了,就说是我的意思,让他多住几日再走吧。”
  第24章
  红尘紫陌, 日暮黄昏。远山前的一片暮色里,掠过了一群归巢鸦鸟的影。
  姜毅和同行的七八名马场杂卒已将京都抛在了身后。一行人纵马在驰道之上,越去越远。
  天快要黑, 野风也越吹越劲, 迎面呼呼地来。
  姜毅纵马于道, 却渐渐走神。
  昨夜后来回到便桥驿,那位认识他的驿丞私下给他送来酒, 被他婉拒之后, 闲谈了几句, 他从驿丞口中得知了一个消息。
  西狄使团来了,月前便到, 当时队伍庞大, 驿丞还顺口提了一句, 说来的除了西狄使节之外,还有西狄国的小王子。
  因为是当年和亲远嫁的金熹长公主所出, 这驿丞当时还特意留意了一下, 告诉姜毅,小王子八九岁的样子,黑卷头发, 大蓝眼睛,生得甚是健壮可爱。
  驿丞随口闲谈,又感慨了几句,便因有事匆匆去了, 留下姜毅,这一夜再无法入睡。
  漆黑里, 他凭着驿丞寥寥几句的描述,想象着她孩儿的模样。有那么一瞬间, 他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冲动。
  他想要走进那座放逐又彻底遗忘了他的城,亲眼看一看那孩子的模样,他是不是和自己想的一样,纵然卷发蓝眼,在他的脸上,也依然依稀能够寻见她那张美丽容颜的影。
  自然,这念头只是一掠而过。
  十六年前,从她出塞那日起,他便永远地失去了青梅竹马的她。
  十六年后,他怎还可能去做出如此孟浪的举动。
  于她又有何益?
  天色越发阴黯,暮色迅速四合。
  离前头的下一个驿点,还有几十里路要赶。
  姜毅很快回过神来,驱散了脑海里的杂念。
  因为太皇太后大寿的缘故,最近路上多奔走着各郡去往京都的送贡与朝贺队伍,此外还有不少来自西域的如同西狄国的番邦使团,动辄数十上百人,所以沿途驿舍入夜往往爆满,运气不好的话,连大堂也挤满了睡地铺的人,似他职位低微又到的迟的,便无法入住。
  在野地露宿过夜,家常便饭。
  随他出来的这七八人,不但跟着赶路,一路还照顾马匹,都已十分疲倦,能早到,就尽量早。说不定运气好,今夜还能轮到一张能枕头的床。
  姜毅喝了一声,叫众人加快速度,自己也策马前行,耳中灌满了风声,忽然这时,风声里夹杂了一阵隐隐的呼唤之声,仿佛身后有人骑马追了上来。
  他回头望了一眼。有道影子沿着驰道,从京都的方向正疾驰而来。
  “姜牧监令留步——”
  声音变得清晰了。
  此人骑的是匹极好的快马,很快能看清人影,似是一名宫卫。
  姜毅略一迟疑,停了马。
  宫卫迅速追到近前,翻身而下,奔到他的马前,向他出示了代表身份的令牌,随即见礼道:“姜牧监令,太皇太后知悉你今日到,命你入城,今夜入住崇业里驿,明日再走也是不迟。”
  姜毅惊讶,想了下,问道:“太皇太后可还有别的懿旨?”
  宫卫摇头道无。
  姜毅这次入京并无打算入城,更没想过别的什么,只是想用如此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姑母七十高寿的由衷祝贺而已。
  姑母会这么快就知道他到来,令他有些意外。且下的这个命令,乍听也是没头没脑。
  但她既特意如此派人追上了自己,还这么吩咐,应该有她的道理。
  姜毅想了下,对看着自己的手下道:“你们继续前行,在前头的驿置里等我,我去看看,事毕便回来与你们汇合。”
  众人应是。姜毅掉转马头,随宫卫一道原路返回,回到西永乐门时,天已黑透,城门自然再次关闭,这回却未遇到任何盘问,城门卫似知道这宫卫的身份,一听他叫门,迅速打开,予以放行。
  今夜晴夜,或是因为临近太皇太后的大寿,城内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变得喜庆。天虽然黑了,道路两旁的灯火却辉煌如昼,行人往来不绝,街市熙熙攘攘,热闹如同白天。
  姜毅下了马,沿着街道朝前走去,迎面不时有年轻夫妇抱着小儿女,说说笑笑地从他对面走了过来。
  没人留意这个风尘仆仆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中年男人。他牵着马,默默地穿过故都街巷,终于来到了崇业里驿。
  驿丞不认得他,但应该是接到过命令,正在门外翘首等待,待听到他自报姓名,眼睛一亮,忙躬身,恭敬地让他跟随自己入内。
  姜毅跟着驿丞穿过驿舍,最后来到后院一间看起来颇为清净的独立小舍之前。
  “您请入。”驿丞说道。
  姜毅压下心中疑惑,抬手推开虚掩的门,迈步走了进去,还没行几步,就听见对面的屋里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道身影从门里跑了出来,冲着自己飞奔而来。
  是个男童。
  “你就是姜毅姜大将军?”
  男童停在了他的面前,用快活的语调高声问他。
  院中有灯笼,借着灯光,姜毅看得清清楚楚。
  八九岁大的男童,黑色的卷发,大大的蓝眼,胖乎乎的,健壮可爱,他仰起脸正睁大眼睛盯着自己,神色显得好奇又兴奋。
  姜毅低着头,望着这个五官带有明显异族血统,却又仿佛似曾相识的男童,定住了。
  男童问完话,见他不应自己,也没任何反应,脸上刚开始的好奇兴奋之色渐渐消失,迟疑了下,小心翼翼地道:“我叫阿势必,我娘亲还给我起了另外一个名字,叫怀卫。我以前就听我师傅常提你,说你是战神转世,大大的英雄。我听说你来了,很想认识你,就去求了我住在蓬莱宫的外祖母。你是不是……”
  他偷眼看他。
  “你是不是不喜欢我?”
  他终于小声地问,语气显得有点担忧。
  菩珠站在门后,望着这一幕,忽地若有所悟。
  春秋卫昭伯之女许穆夫人,长大后远嫁许国穆公,成为了许穆夫人。她心系故国,为故国奔走,不遗余力。
  怀卫,怀卫。
  想来,在许穆夫人的梦里,应当也时常会出现她故国的山水和故人。
  远嫁了西狄,要和别的女子共同分享一个丈夫的金熹大长公主,应便是自比许穆夫人,这才会将她的幼子起名怀卫吧?
  菩珠从来没有见过金熹大长公主,也不知她到底是如何一个人。
  但这一刻,望着院中那对俯视和仰望着对方的一大一小的两只人影,想起那个从未谋面的帝国大长公主,她的心中忽又惆怅无比。
  姜毅终于回过神。
  他凝视着这个名叫怀卫的男童,她的儿子,双眸一眨不眨,高大的身躯缓缓地蹲了下来,蹲到这孩子的面前,和他平视着,随后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他卷曲而柔软的发。
  “不,我很喜欢你,怀卫。”
  他眼眶有点发热,用温柔的语调微笑着说道。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