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蓬莱客      更新:2023-05-06 01:11      字数:5029
  她也说不出他到底哪里不一样,一种微妙的感觉而已。
  菩珠迎了几步上去,朝他点了点头:“你来了?你的伤如何了?”
  崔铉道了句无妨,停在一株老杉之前,盯了她片刻,忽道:“你从前不是说要嫁太子的吗?”
  菩珠一愣,随即道:“皇命难违,做秦王妃也不错。”
  她不想和崔铉多谈论这个话题,立刻又道:“崔铉,我今日约你来此,是想告诉你,我很感激你仗义帮我,但这次的事,完全不值得你冒如此大的风险。幸好你没大事,否则我将如何心安?往后切勿再以身犯险了,不值得!”
  她顿了一顿:“我从前确实说过想做太子妃,但如今事不成,做了秦王妃,亦是无妨。”
  崔铉沉默着,用一种古怪的,菩珠全然陌生的目光盯着她,这让菩珠感到不安。心底里那种他似乎变了的感觉也愈发强烈。
  自他阴差阳错地因为自己被带到京都后,在他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她迟疑了下:“崔铉你怎的了?”
  崔铉一字一字地道:“女君,是否只要能给你带来权势,无上的权势,无论是谁,你都会死心塌地跟从?”
  菩珠吃惊:“崔铉?”
  这还是她所认识的那位名叫崔铉的河西少年吗?
  他怎竟突然对她说出如此的话?
  虽然她承认,他说的确实是事实。从前的李承煜,如今的李玄度,都是这样。
  如此的诛心之语,换成别人,无论谁说,李玄度或者李承煜,她都不会有半分的难过。
  但如此拷问发自崔铉之口,这令菩珠心生几分羞惭,也有几分难过。
  她不想和他再说这个,避开了他盯着自己的目光,转头看了眼寺院后山门的方向,定了定神,低声道:“这和你无关。我出来有些时候了,须得立刻回去。方才我的意思,你应该也知道了,往后千万莫再为我犯险,另外,你若是不想留在京都,想回河西,我可以帮你,等你回去了,我写信给杨洪阿叔,让他多多提拔你……”
  崔铉打断了她的话:“回河西做什么?吃一辈子的沙?多谢你的好意,心领。”
  他的语气幽冷,带了几分刀锋似的寒意。
  菩珠一顿,点头:“你不想回也无事。李玄度那里,没有追究那夜的刺杀之事,你可以放心回去。”
  她看了他一眼,压下心底那种令她不安的感觉,又道:“京都不比河西,往后你多保重,若有用的到我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她今日约崔铉来,原本还存了另个念头,想让他也帮自己寻找阿姆的下落。
  但她又打消了主意。
  他既决意留在京都,她便不能让这位昔日的河西老友再卷入皇帝设下的局中。
  “我先回了……”
  崔铉忽然盯着她身后来路的方向,菩珠急忙扭头望去。
  一道鹅黄色的少女身影从寺院后山门的方向姗姗而来,已到近前。
  宁福郡主李慧儿带着两个婢女来了。
  她似乎看到了疏林中的自己和崔铉,停在路边张望,神色显得有点疑虑。
  那边王姆也看见了,忙上去招呼,想将她支走。
  菩珠在崔铉的眼神里感觉到了一丝似曾相识的杀气,吓了一跳,立刻低声阻止:“你在想什么?她是宁福郡主!她和我关系不错,看见了也无妨。你快些走吧,我来应付她!”
  崔铉望了她一眼,一语不发,低头转身朝林深之处疾步奔去,身影很快消失在了树影之后。
  菩珠定了定神,急忙也转身出来,命王姆退开,自己上去,笑道:“郡主怎也出来了?”
  李慧儿道:“方才我睡不着觉,也想去观音阁和四婶你一道拜拜,去了不见你人,我不放心,就找了出来……”
  她扭脸,看了眼崔铉方才离开的方向,迟疑了下,不敢再问。
  菩珠将她带到路边,低声道:“你方才都瞧见了?”
  李慧儿咬了咬唇,低声道:“四婶你莫生气,我不是故意的。我谁也不会讲的。”
  菩珠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他是我从前在河西结识的一位友人,为人仗义,我视他如同兄弟。他来京都不久,我寻他有事,这才见了一面。”
  方才隔了些距离,李慧儿也没看清人,隐隐看见和四婶在一起的是个面容英俊皮肤微黑的青年男子,以为新婚的四婶和人因了私情约于此地,心中忐忑不安,此刻见她坦坦荡荡,立刻便信了,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四婶你放心,我不会说的,免得无事生非。”
  菩珠含笑,轻轻拍了拍她手,牵住了往回走,很快回到后山门。
  负责守卫后山门的人见秦王王妃出去了,不让自己派人跟,没一会儿郡主也出去了,有些不放心,正要派人跟上去,忽见二人带着老姆婢女牵手回来了,一松,忙上去迎接。
  此刻山下,李玄度陪着怀卫骑马,看着时辰也差不多了,命他收缰,叫同行的叶霄将小王子送回寺里去。
  坐骑出了不少的汗,他牵着带到近旁的一条涧水之畔,正在饮马,听到远处似有隐隐的马蹄之声,凝神辨明方向,循声望去,远处下山的道上,数骑正疾驰而过。
  那个领头的青年虽一身燕服,头戴遮帽,但李玄度一眼便认了出来,竟是太子李承煜。
  他今日怎会来此?又是如此装扮?
  太子几人很快纵马下山,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李玄度望了眼他来的方向,那里应是寺院的后山。
  他的眼底掠过一道阴沉之色。本不想管,但迟疑了下,终究还是忍不住,待马匹喝饱水,牵马行了过去,很快来到后山门,守卫上来见礼。
  李玄度含笑问:“方才可有人来过这里?”
  守卫摇头道无。
  李玄度看了眼山门:“可有人出去过?”
  守卫点头:“王妃方才出去过,道赏景,小人不敢拦。随后郡主也跟了出去,很快一道回来了。”
  李玄度点了点头,让守卫守好山门,勿再放任何人进出,转身离去。
  第48章
  午后的讲经法堂, 李玄度未现身。
  对面少了一个拿那种目光瞧自己的人,菩珠原本应该感到舒服不少,但想到中午发生的那些事, 又心烦不已。
  回想几个月前, 在她刚离开河西的时候, 她对那个她两辈子加起来生活了快十年的地方,没有半点留恋, 觉着那地是她梦魇的起始之地。
  现在想想, 离开河西之后, 她所有的事情,竟没一件是顺利的, 现在就连崔铉也变了。
  他要留在京都, 这一点菩珠完全能够理解, 并且她也希望他能早日出人头地,恢复他祖先时代崔家的荣光。但今天的见面, 他带给她的那种全然陌生之感, 尤其他竟那样质问自己,想起来便令她感到难过。
  这个世上除了阿姆,她没有亲人, 她也没有朋友。崔铉在她心里,原本或许就是一个属于朋友那种身份的存在。她珍视来自那个河西少年的对自己的无条件的好,这也是为什么她来到京都之后,虽然身边急需得力帮手, 却始终不想让崔铉卷入自己这些事里的缘故。
  而现在,她有一种感觉, 除了她心愿依然如故,别的一切都变了, 和以前不一样了,包括崔铉。
  她怔了片刻,忽想起自己中午立下的决心,再不听讲,犹如许愿不还,是为不敬,急忙驱散脑海里的杂念,打起精神听经。
  傍晚讲经告终,姜氏和法师谈了几句感悟的禅理,今日的安国寺礼佛便结束,预备起驾回宫。
  山阳斜照,晚钟声声,几只暮鸟掠过大雄宝殿前的一座宝塔,在空中留下了一道翅影。
  住持领着僧人列队送行。
  菩珠和李慧儿跟着姜氏出来,李玄度从山门的方向快步入内,到了近前,也未看菩珠一眼,只微笑着向住持双手合十,行过拜谢之礼,随即引姜氏出去,上了一张坐辇,其余人在后跟随下了山,像来时那样,各自登上马车。
  怀卫还是和菩珠李慧儿同车,挤在中间,因今日玩得开心,一路之上,高高兴兴地谈论着他现在热切期待的秋狩。
  “听说陛下会携妃子,京都里的好多夫人带着家奴也会随行,好多好多人!猎场有离宫,住不下,就住在帷幄搭的帐里。我在银月城就睡过,晚上醒来,睁开眼睛就能看见星星。你们想不想去?”
  他扯了扯李慧儿的衣袖。
  “你要是想去,我就去求外祖母,让你和我一起去!”
  李慧儿咬了咬唇,眼睛亮晶晶的,但看菩珠没说话,又迟疑了,小声说:“我也能去吗……四婶你去不去?”
  菩珠还没回答,忽然感到马车停了下来,前头传来一阵嘈杂之声。
  怀卫立刻从车窗里探出脑袋,嘴里道:“前头好多人挤在路上……咦,他们在作甚?拿了好多吃的东西!”
  姜氏车也停下,李玄度守在近旁,韩荣昌纵马到了前头探问情况,很快回来,对李玄度低声道:“乃是附近翟庄李庄两个地方的乡老。庄中有人为寺院耕田,得知太皇太后携小王子今日到寺院礼佛,因记念大长公主当年的和亲之德,庄中村老便领人出来于道上献食,请小王子受纳。”
  在先帝宣宁三十年金熹大长公主和亲西狄之前的对狄战事中,翟庄李庄有许多青壮曾被征召参战,战事结束,军士解甲归田。那批得以从沙场归家的老军,如今人虽老去,但对大长公主却始终怀了很大的敬意,得知她所生的小王子今日要从这里路过,领着子孙和庄人出来献食,以表对大长公主的崇敬感激。
  李玄度将情况转给马车中的姜氏。
  姜氏看了眼前方那些等在路边高高托起各种吃食的庄人,有所动容,便命李玄度将怀卫牵去,象征性地受些谷黍,再叫怀卫代大长公主向庄人还礼致谢。
  李玄度受命,走来对怀卫解释了一番。
  怀卫终于弄明白了,原来庄人拿着吃食拦路是想献给自己……不对,是献给母亲,但和献给自己也差不多了,本就喜欢出风头,顿时得意洋洋,迫不及待地想要过去,李玄度说什么他应什么。
  李玄度叮嘱完,将他从马车上抱了下去,牵着他手朝庄民走去,到了近前,放开了他。但自己还是站在他的身旁,一是看着,免得他得意忘形,二也是为了保护,以防万一。
  领头的庄民是个跛腿的白发老军,看到怀卫十分激动,叫一个少年献上一头羔羊和一斗粱米,放开拐杖,颤巍巍地跪下去道:“当年若非大长公主出塞换得边疆安宁,朝廷许四十岁以上老军解甲,老朽也不能得以归乡抱子。大长公主对老军之恩,无以为报,特献乳羊粱米,物虽贱,却是老朽全家的一番心意!”
  老军话音落下,身后跟来的那些庄民亦纷纷同献。有提着今日新捕的鱼的,有举着面饼的,还有抱着家养鸡鸭来的,应当全是各家能拿出的最好的东西了。
  怀卫大模大样地上去,伸手将领头的跛腿老军从地上扶了起来,看向一旁的李玄度。见他朝自己微微点头,信心大增,便清了清嗓,大声地照着方才他叮嘱的那样说道:“王者治天下,以安民以本!小王母亲当年出塞,乃是为了万民之安,若能换来尔等这些于国有功的老翁公们安居乐业,则小王之母亦心多宽慰。”
  他从陈女官的手中接过一只小口袋,走到那斗粱米前,抓了几把粱米放进口袋,扎了口,又道:“多谢老翁公和众乡老至今不忘小王之母,汝之心意,已全部装入这一袋粱米,小王必将粱米带至母亲面前!”
  几百庄人无不感动万分。怀卫在身后的一片拜谢声中,被领着回到了车上。
  众人又朝姜氏的马车行拜礼,祝福长命百岁。姜氏命人打开车门,含笑向民众点头致意,问今年收成如何,日子过得怎样,一番问答往来,这才继续上路。
  怀卫人是回到了马车里,车也重新动了起来,他却还伸出半个身子在外,笑嘻嘻地冲着路边送行的庄民挥手,直到那些人的影子看不见了,这才意犹未尽地缩了回来,问菩珠自己方才表现如何。
  菩珠坐在马车里,亲眼目睹了庄民献食的整个过程。
  倘若说,她刚开始还感到惊讶,因前世从未遇到过如此的事,待到后来,心中便颇为感动了,暗暗地也更加好奇金熹长公主,盼有一日能亲眼见到她的面,看看她到底是一位何等风采的帝国公主,出塞这么多年了,在这个郊外乡间的庄子里,竟还有庄民在感念她的名字,此刻听怀卫问自己如何评价他方才表现,微笑道:“极好!极有风范!待小王子长大了,必能做个有所为的了不起的王!”
  怀卫被夸得浑身舒坦,笑嘻嘻地道:“一定一定!日后我长兄做大王,我就帮他做个小王!”
  菩珠忍俊不禁,也愈发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好好守护小王子,便是不为大局,为如此可爱的怀卫,也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她和李玄度随姜氏到了蓬莱宫,在宫中用了饭,天黑后回到王府。
  菩珠沐浴后出来,发现李玄度又去了他的静室,一开始没敢去打扰,心想等到他像前几天那样大约亥时回房,自己也就可以休息了。
  今夜他却晚了,过了亥时还是不见回来。
  早上起得早,白天一番折腾,菩珠很乏,只好亲自去静室,让他回房歇息。
  他连脸都没露,只让那个骆保出来打发了她,说秦王让王妃自己先去休息,不必管他。
  菩珠以为他还要修他的道,实在是累,反正自己亲自来请了,他不回,她也就不等他了,回来上床,很快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