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_150
作者:步帘衣      更新:2023-05-07 00:46      字数:1599
  孙武认为火攻强于水攻,《孙子兵法》中说,“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意思是,用火来辅助进攻明显容易取胜,用水来辅助进攻只能加强攻势。水可以断绝敌人的联系,却不能烧毁敌人的蓄积。
  这话说得其实没错,狄其野也确实只用水攻来攻破城门,后续攻城还是自己带兵上阵,并没有只用水攻。
  然而也有反例,战国时,赫赫有名的秦国将领白起,就在修堤蓄水后开堤灌城,用水淹没楚国鄢城,其后不管不顾,任水淹死全城三十五万军民百姓,因为尸体都顺水势被冲至城东,泡水腐尸堆积成山,至今鄢城城东的坡地都被称为“臭池”。
  白起其心之狠,冠绝古今,不怪是天下第一屠夫,他手下近两百万亡魂,史称“人屠”。
  所以,这就是狄其野为何要自己跳下浊河去测水速和带沙量。
  水势易借难收,假如像白起那样放水不顾,涿渡城与战国鄢城必然是一个下场。而想要收水势,反过来一个弄不好就容易牺牲楚军自己的兵卒,故而狄其野十分小心,宁可自己大冷天跳浊河,也不想让自己手下兵卒无谓牺牲。
  顾烈被狄其野小心安排在水淹不到、能看清战场全貌的山坡上,还没看到最后,顾烈猜出了狄其野的布局,带领近卫王师打马下了山坡,赶到涿渡城外西北方向的涿道。
  狄其野领兵攻入涿渡城,把战场交给五大少,他带领一队亲兵施施然从西面城门出了城,绕入涿道,就等着把外逃的北燕守军将领一网打尽。
  他踏上涿道,却见到已经等在那里的顾烈。
  狄其野先是一愣,然后笑了起来,带着亲兵与顾烈汇合,笑说:“谁说主公只擅水战?”
  顾烈不吃他灌来的这口迷魂汤,坦言道:“我是窥得全豹,才猜到你的后招。要是这样都猜不到,我能带兵才是稀奇。”
  “主公过谦了,”狄其野指着慌乱逃入涿道的北燕将士,实事求是地说,“不止有人猜不到,还自投罗网呢。”
  楚军一拥而上,把这些北燕逃兵粽子似的绑起来。
  顾烈无奈地笑了一下,又收敛了表情。
  他有心想说说狄其野莽撞,可这话没法说,狄其野做事确实都占着理。
  顾烈要是说他不爱惜自身,这难道说狄其野爱惜兵卒是错?顾烈要是说他太过急躁,可以把方法教给堪舆队再由堪舆队去测量,这难道说狄其野不该及时把握战机?
  顾烈脑内演练攻防,发现不论自己说什么,狄其野都有能回嘴的话,而且狄其野很可能就是会这么回嘴,占着理反过来气他。
  所以顾烈不想说,但他心里又拧着。
  本来么,要是一般君臣,这种时候,主公大可以为胜仗高兴,把狄其野好好表扬一番,或许再称赞几句狄其野爱护将士,这事就结束了,没什么可担忧皱眉的。
  可是……
  近卫的回禀打断了顾烈没理出个头绪的沉思。
  “主公、将军,”近卫急忙禀报,“敌将王识献跑了。”
  跑了?
  狄其野挑眉,惊奇道:“怂人命大。”
  顾烈凝神细思,对狄其野道:“附近二城,若即刻出击,是否有把握拿下?”
  狄其野一愣,笑道:“我领兵去攻,只需一夜。派他们去,一天一夜足矣。”
  片刻后,顾烈下巴轻抬:“就派他们去吧。”
  狄其野潇洒一礼:“末将领命。”
  话音刚落,骑着无双往涿渡城去了。
  顾烈一边帮他善后,一边接着想,可是,可是什么呢?
  *
  王识献确实是怂人命大。
  他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在倒地的城门下面,幸运的是,城门虽然拍晕了他,但最终是倒在了城墙垮塌的落石落砖上,没有把他压死。
  此时楚军已经打入城内,王识献悄悄探出头去,看到楚军已经破入城门,立刻又缩回了门板下。
  王识献拼命把身上的重甲厚衣全都脱了,丝绸里衣也脱了,只穿着为了展示自己廉洁的蓝布外袍,用力在泥水里搓了搓,这才往身上一裹,灰不溜秋地爬出城门门板,匍匐而行,钻进小巷才一路疾奔。
  王识献仗着一早就思考出了数条逃生路线,成功抢在楚军之前,从北面逃出了涿渡城。
  所以说,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他对杨平发誓不到山穷水尽,绝不让楚顾军队踏足翼州一步。那现在城也破了水也尽了,楚顾把涿渡城打下来,也怨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