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铁甲动帝王[重生]_241
作者:步帘衣      更新:2023-05-07 00:47      字数:1502
  又说到祝北河当年为了给顾烈送粮草,心急赶路,半夜里也急急行军,差点掉下河没捞上来,被颜法古取笑真是险些“碑河”。
  顾烈听着听着也露了分真切的笑意,姜扬没耽搁多久,说了三四件趣事,感叹真是老来多思旧事,也行礼辞别了顾烈,慢悠悠出宫去了。
  政事堂空无一人。
  顾烈恢复了面无表情的一张脸,解下腰间的玉符,轻声道:“姜扬和祝北河。给寡人查清楚。”
  从暗里走出个锦衣近卫来,跪地捡起玉符,领旨道:“是!”
  狄其野等了半天,才等到顾烈回宫,笑话他:“陛下真是勤政辛劳,连你儿子都夸你呢。”
  但没听着顾烈回话,顾烈扔了黄袍,伸手把狄其野抱住了。
  “怎么,”狄其野被他这动作弄得摸不着头脑,“耍流氓上瘾?”
  顾烈不说话。
  狄其野挑了挑眉,在顾烈怀里转了个身,伸手去按顾烈的额角,学着他以前头痛时下意识的动作,轻轻按着。
  半晌,顾烈才慢慢放开狄其野,笑道:“或许太累了。”
  狄其野白日里刚捏过王子的腮帮,夜里就把大楚帝王的侧脸也给捏了。
  他没好气道:“早和你说了,不想笑就别笑。吓唬谁呢。”
  顾烈侧过头,亲亲狄其野刚才犯上作乱的手。
  这个人,总是能看穿自己的表里,这种近乎直觉的了解,却让本该在臣子面前高深莫测的大楚帝王感到安心。
  得卿若此,夫复何求。
  于是顾烈舒舒服服地板着脸和狄其野吃饭,饭后,对顾昭小朋友的教导问题展开了讨论。
  顾烈自己的童年就过得不怎么样,前世那个不是自己的儿子又被柳湄带得活似杨平,既没亲身经验,也没养儿子的经验,被狄其野这么一提醒,才惊觉应该对儿子更亲近一点。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要怎么和孩子更亲近一点?
  狄其野摆手:“你别看我,我也不知道啊。”
  第96章姻亲裙带(上)
  养儿这事急不来,还是得从长计议。幸而现在狄其野和顾昭领了份合作差事,有狄其野代顾烈先照顾儿子,也不算忽略。
  狄其野也没什么意见,主要是顾烈近来阴云笼罩的,也不催他去政事堂,估计是朝堂上有不怎么好的事,既然顾烈不想让他沾,他就不问,带着顾昭天天在礼部,与礼部与国子监各位大人安排春闱。
  说是带着顾昭,不如说是放羊吃草。
  顾昭勤勤恳恳安排春闱流程的时候,狄其野与国子监祭酒大人,也就是庄醉他外祖父祝老爷子,乐呵呵地玩起了成语接龙。
  祝老爷子单名一个雍字,在前朝考过状元,学问一等一的才子,饱受敬重,出任国子监祭酒,无人不服,只是年岁大了些。
  从祝雍对外孙庄醉的处理可以看出,这老爷子不仅学问练达,还世事洞明,做人做事都是一等一的。
  狄其野虽不知祝雍为何不愿意过多参与春闱之事,但既然老人家说受不得累,狄其野当然不会为难,狄其野自己也乐意从旁围观,将事情多交给顾昭去做,因此也配合着老爷子装傻。
  要让狄其野来决定,他根本都不会派自己给顾昭做副手,不会就学,错了就改,何必强求一开始就面面俱到?人都是从错误中学习的。
  但狄其野也明白,在这个时代,皇家颜面是不容有失。
  故而,狄其野先听了流程,按照顾烈的意思定了大方向,才把事情推给顾昭去安排。真安排下去前,狄其野也还是要过一眼,以防万一。
  到目前为止,顾昭都在众位大臣的群策群力下完成得不错,狄其野冷眼瞧着,顾昭办事,确实有两分顾烈的影子——听得进意见,但也不是软耳朵,时而一针见血,叫人不敢小觑。
  狄其野放下心来,和祝老爷子对起成语来也是渐入佳境,主要是祝老爷子不仅会对成语,还善于展开讲小故事,绘声绘色,偶尔两次都把狄其野迷得忘了吃饭。
  狄其野忘了吃饭,那顾烈当然更记不住了,加上顾烈近来阴云密布的模样,把众位大臣闹得战战兢兢,和礼部和谐的氛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何顾烈的脸一日比一日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