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节
作者:张大姑娘      更新:2023-05-09 03:06      字数:3850
  跟李铮铮是一点不见外,占他便宜占习惯了。
  她到底是怂包不敢请假,等着李铮铮回来了,给她两瓶酒,“你就请假,说是有亲戚来接一起回家,不然一个人太远了,再送着两瓶酒,你知道怎么送吧?”
  “我知道。”
  点头跟小鸡一样的,再问一句,“这酒很贵吧?”
  “不知道,人家送的,你拿去呗。”
  “不是,我怕太便宜了不行,领导要嫌弃我怎么办。”
  李铮铮插着腰,看了慢慢一眼,“七八百一瓶,你不要赶紧给我。”
  慢慢嗖一下缩回来,“那啥,我这不是看着包装挺那啥,朴实无华嘛,还以为是二锅头呢。”
  “死一边去。”
  慢慢就死一边去了,装了一天死,等着江姐走了,笑的很谄媚了,“领导,我想早点回家,我亲戚正好回去,顺便带着我,不然我一个人要坐一天的车呢。”
  尾音压低了,自己都要哭出来了。
  领导很痛快的其实,“什么时候走啊?”
  “后天。”
  她就想回家了,离着过年还有五六天呢,走的早了点,心虚。
  领导犹豫了一下,但是想着人家干活的,这要是不行的话,以后谁干活啊?
  “那行,路上注意安全啊。”
  “行,谢谢您了。”
  等着走的那一天早上,她就拿着酒放领导办公桌下面去了,发微信,“我亲戚带来的,当新年礼物了。”
  笑脸配着。
  领导看着那包装,没多想,就是一个袋子里面放了两盒酒呗。
  他爱喝酒,但是什么酒都行,不挑的,喝茶叶也是这样。
  他不回村子里面的,看着慢慢大包小包的拎着,慢慢笑着看着他车屁股走了。
  单位发了福利了,一箱子的烧鹅,两盒草莓,还有酸奶其余的东西,挺多的,按照六百的标准来的。
  都是家居用品多,她餐卡里面东西吃不完,都给买成别的东西了,牛肉什么的也很多。
  等着二叔来接的,张向东是不能开车了,驾驶证都吊销了。
  二叔给到时候一起带回老家,慢慢自己先回家去了,跟二婶就说了,“你看,那时候多难啊,什么也没有,家里一穷二白的,眼看着就要起不来了,整个村子里面没有一个能瞧得起她爸爸的,出人命的事儿。”
  “现在大包小包的,工资也不低,单位也好,一下子就把家里撑起来了,以后的日子是不用愁了。”
  心里面骄傲,很骄傲。
  这是他侄女,只有盼着好的,大哥家里就那种情况,只有慢慢好了,家里才好。
  去年的时候,家里出事儿,眼看着就完蛋起不来了。
  可是这孩子自己找工作,硬是走出去了,给自己找了个出路。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出路,这也是家里出路,有盼头了。
  因为慢慢,家里就有了希望,一个冉冉升起来的太阳,总是带着朝气的。
  马永红也有劲儿了,张向东精神状态明显见好了,不是那么抬不起来头了,要面子。
  二婶对着老家的这些人,说实话,做的不错了,跟马永红相处的也好,不是那种作的人,逢年过节,老人生日什么的,都回去。
  不过回去不买东西,都是张向西买东西,当初就是说好的,我不要你们家钱,家里事情还有孩子,我们自己来,你儿子赚钱多少,给你们多少,我们不管。
  你儿子赚钱多,老家就享福,钱少,那也只能这样了。
  这些年了,人家真的养孩子家里的钱都不用二叔掏钱,二叔就是给孩子买点牛奶喝,给买点菜 馒头之类的,花点小钱。
  二婶一句说他的话都没有,心很大了。
  “她去了什么单位来着?”
  记不太清楚了,去了没多久,什么情况也没问,这次听说了,最关心就是工资了。
  她干了二十年的工龄了,在文化馆工作,听着张向东说完了不是很平衡,“这试用期工资就比我高了啊?那公积金这些肯定也高了,这孩子,上学的时候就用功,自己给自己压力,很吃劲儿,很懂事了。”
  没有人不喜欢懂事的孩子,你可以忽视一个懂事的孩子,因为她安静沉默,但是你不能说自己不喜欢。
  慢慢考大学的时候,她给慢慢买了一件新大衣,慢慢穿了很多年,现在还在穿着,那时候是五百块钱,慢慢最贵的一件衣服了。
  坐在沙发上,难得跟张向西多说几句老家的事儿。
  张向西指着那牛奶,“一箱纯牛奶,还有一箱酸奶,安慕希的,说是给孩子喝的。”
  上高中了家里的儿子,慢慢这点眼色还是有的。
  张向西这些年,给老家带肉带饭菜,每次回去都是一大包的,都是从饭店里面拿的,这是第一次,老家那边给他长脸了。
  二婶看着那安慕希的口味,“这个好,我们这边超市里面我还没看到这种口味的呢,那边到底是经济发达。”
  等着她兄弟来的时候,看着地上有,也没喝过,她就给他带走了。
  也高兴,过年的时候,跟张向西高高兴兴的就回去了。
  过年还是那一套,慢慢就永远记得一件事儿,她家里欠着钱,她就把自己卡里面钱都拿出来了,现金背回来的。
  给马永红,“你看,加上你跟我爸卖果子的钱,应该够了。”
  马永红看着塑料袋里面的钱,又转身去屋子里面拿出来一万。
  “你赶紧送下去,我打电话跟他说,还完钱了我心里也踏踏实实吃顿饭。”
  大姑也笑着,“慢慢出息了。”
  她跟姑父是在这边过年的,姑父那边家里没有什么人了,就一个老爷子在城里面,娶了小老婆了,面子情,反而跟这边亲戚亲近,不然当初顾青青不能到这边来养着了。
  慢慢就听着马永红那大嗓门,“拿着,没事儿,我们有钱呢,真有钱,我让孩子他爸给你送下去了,你拿着,我们也踏实了。”
  这是老规矩了,年根子底下清理账户,能不欠账的就不欠。
  慢慢回来的钱,加上家里拿出来一万秋收卖果子的钱,正好平坑了。
  她坐在沙发上,看着也不知道谁家心急,放了鞭炮霹雳啪啦的。
  桌子上是热腾腾的菜,都等着张向东回来呢,电视里面放着春晚,真好。
  微微笑着,总是不自觉地笑,她就是小农思想,家和万事兴,人在钱就在,没有什么好心疼的。
  在外面工作干活,受人气,不就是为了这样的日子吗。
  第146章 傻子
  张向东拿出来一瓶子腊八蒜, 一顿年夜饭算是进入了尾声了, 马永红端着一盖帘的饺子进来,“先吃着,还有豆腐馅儿的。”
  每年都是白菜肉的,再有就是供奉天地诸神的豆腐饺子,谓之素饺子。
  腊八蒜是张向东腊八那天弄好的, 也不用什么新鲜的蒜, 就是门口挂着的大蒜,甭管是不是皱巴巴的,只要放进醋瓶子里面去,密封起来别跑气儿了, 那就是绝好的一味作料了。
  先倒出来一点儿醋,里面带着蒜味儿,带着一点辛辣, 还有米醋的香甜, 独一无二,饺子先咬破一个角儿, 头朝下的再醋碗里面滚一圈, 肚子里面就全是醋了,吃一口,口水都要下来了。
  然后再来一颗清脆的腊八蒜, 绿莹莹的浑身通透,带着一点脆,咀嚼以后酸味跟辣味儿就开始弥漫开来, 真的是嘴巴的一种享受。
  慢慢爱吃这个,极为爱吃。
  北地的人吃饺子,不跟南边一样,半碗醋就够了,且不用什么辣椒酱油味极鲜的,如果能配着蒜臼子碾碎的大蒜,那这日子算是没有白活了。
  绝味。
  她在床上抱着笔记本写书,窗户外面抱厦的火炉子呼呼的烧着,能清楚的听到火苗上窜的声音,马永红忙完了,看着她在那里敲字。
  坐在床边就看着她,当初这孩子,真的是没有想到有今天。
  小时候就胖乎乎的,看着不是很机灵,跟在顾青青后面玩,人家打她欺负她都不知道,绝对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很机灵的孩子。
  她是那种你看多久,都不会觉得聪明的孩子。
  在一群亲戚里面,相当的不起眼,顾青青是大家都照顾到的,因为身份很特殊,大万也招人注意,因为确实调皮捣蛋,就是大舅家里的双胞胎儿子,因为学习好,也招人喜欢的。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走着,小时候一起跑,慢慢是后面那个,可是现在看,她是在前面的。
  因为别的孩子跑歪了,大人给的一条路,其余孩子分心跑走了,只有最傻最老实的那个,一直在后面跑着,跑着跑着就到了前面。
  “你还写啊?过年都写。”
  “写,有人等着看呢。”
  “那你写。”
  她就坐在一边看着,看了一会儿,也好奇写了什么,在一边看着,慢慢就不好意思了,侧了侧电脑,“你别看了。”
  马永红怕打扰她,就出去了,房间里面就她一个人,噼里啪啦很快了。
  一会儿出来了,马永红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这些锅碗瓢盆的,每年都是她一个人打扫的,慢慢要动,她就不让,“没事儿,明天再打扫,先放着,去睡觉。”
  心疼孩子,一个人在外面不知道怎么搞了那么多钱,一下子都给家里还债了。
  她心疼闺女吗?
  心疼,毕业了家里没有给一点帮助,帮不上,当初孩子要走,她爸给拿了钱,拿出来五千,愣是不要,就用自己打工的钱就去上班了。
  自己找房子,自己去应付新同事,在人家手底下看眼色,不能想,有时候想起来怪难过的。
  就是这样,还写点东西,她要写,瞒着马永红,因为马永红不同意。
  觉得你上班就是上班,一心一意的,别分心。
  慢慢不听,一直到有稿费了,第一个月稿费出来了,她取现了,自己都觉得不真实,原来可以真的赚钱的。
  以前就是不了解,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加入了一个作者群,才慢慢知道一些常规性东西的。
  马永红就不说了,就是觉得累,上班结束了,晚上回家还要码字,就在那里一动不动的。
  大万带回来了一个姑娘,当初他远走他乡,按照电视里面演的,应该是衣锦还乡的。
  然而并不是,大万哥依旧穷困潦倒。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