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作者:十五著      更新:2023-05-12 23:51      字数:5369
  “崔大夫,”林秋寒开口道,“敢问这个芙蓉瘾是个什么东西?”
  崔琰款步上前,“我朝西向重山阻隔万里之外有佛菻国,跋山涉水的商人从那传进来一种令人上瘾的药,人吸食后神清气爽、精力倍增,甚至能减轻病痛。殊不知,这种药其实是毒药,减轻病痛也只是暂时的麻醉,并不起治疗作用。可一旦上瘾,几乎不可能戒掉,这种人只有在吸食此药之后极短的时间内能像个正常人,其余时间便像他这般精神萎靡。”
  “这种药能令人□□,因此得了个绮丽的名字,叫芙蓉片。此药极其难得,自然极其昂贵,就算是家财万贯的人沾染了也难承受,何况普通人家?”
  “林大人,你县衙的人出了这样的事,你竟不知?”林秋寒斜眼看着杜恒问道。
  林恒肃然而立,心里有些惴惴的,“是下官失察。失职,失职。”
  他转而厉声喝道:“本官念你一向勤恳尽职,近来你几次误事,都不予你计较。何曾料到你竟沾染了不该沾染的东西,实在有损我县衙的颜面。看来,你已无法在衙门做事了。陈捕头,把他带下去。”
  贾老三如闻惊雷,悔恨交加,怎奈芙蓉瘾渐渐席上来,只得匍匐在地上,“呜呜”地哭起来,“大人,饶了小的吧。大人……”
  “快把他绑起来!”崔琰吩咐陈捕头,又趁着贾老三尚且清醒的时刻,盯着他逐渐迷离的眼说道:“你心里明白,如此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我且问你,如今我要救你,我的话你听是不听?”
  “姑娘救命……”话没说完,贾老三已完全丧失了理智,五官扭曲,口淌涎水,眼睛瞪得奇大,鼻涕眼泪横流,不住地用手抓挠身上的皮肤,尽管有的地方已经被挠得微微出血。他在地上挣扎着,如一条蠕动的大虫,情景可怖。
  满屋的人皆骇然,都看愣住,陈捕头拿着绳子呆呆地站在门口,不知如何是好。情势紧急,崔琰见他不动,便想自己扯过绳子。却见裴长宁不知何时到了跟前,扯过绳子只三两下便将贾老三绑好。
  崔琰有些感激地看着他,不想他却看向别处。
  “他,这是……”林秋寒回过神来。
  “芙蓉瘾发作,如蚁钻心蚀骨,生不如死。”崔琰叹道。
  崔琰示意陈捕头带人将贾老三抬走,自己亦跟着去了。裴长宁和林秋寒则去了贾老三抓药的医馆。
  ☆、醉汉衙役
  沿着焰湖县宽阔平整的主干道一直向东,便到了杏林馆。这是一家极普通的医馆,大夫不甚出名,好在兼卖药材,生意尚且还说得过去。
  知晓裴长宁和林秋寒的来意,掌柜不敢怠慢,赶忙请他二人入座,着人看茶。自己则弓着腰立在一旁,微眯着眼,细细地回想着昨日医馆的情景。
  “噢……”掌柜的眼陡然一亮,“我想起来了,昨日贾老三确实是来抓药的,他这一阵子几乎天天来。昨天大概午时左右来的,噢,还请大人见谅,我这天天人来人往的,忙得哪有闲工夫去看时间,不过他来的时候呢我同伙计刚刚吃过饭。小的亲自给抓的药。”
  “你可看清他的药方是否就是之前的那个?”林秋寒问。
  “呦,哪还用得着看药方啊!他这个药方哪些药材、什么分量我都烂熟于心,不用看,不用看。”掌柜的很是得意。
  “那这里面的雪上一支蒿你可称准了?”
  “那是自然,”提到雪上一支蒿,掌柜更加郑重地道,“开医馆的,不要说大夫,就是小伙计也都知道这东西虽能治病,但有毒。这味药我们有专门的账簿,每日下来还要称重盘点,昨日也不例外。小的拿给二位大人瞧瞧。”
  裴长宁翻完账簿,顺手递给林秋寒,脸上起了阴云。林秋寒知道应是没有发现,自己接手过来一看,不禁也暗暗叹气。
  “劳烦掌柜的。”林秋寒道谢。
  “不敢,”掌柜小心翼翼地收起账簿,“大人请放心,这药是小的亲自过手的,断不会有什么问题。他们昨日抓了药、结了账便走了……”
  不等他说完,那二人陡然抬头,同时看向对方,电光火石之间,对方瞬间所想即刻了然。
  “他们?”裴长宁道,“你是说贾老三昨日并非一个人来抓药的?”
  掌柜愣了下,“是啊,昨日是另一个衙役同他一道来的,账也是他结的。”
  “你可认识他?”林秋寒忙问。
  掌柜摇了摇头,“倒是挺眼生的,以前也没见过他,不过贾老三好像很怕他的样子。他前两次都赊了账,昨儿那人一下给清了。”
  二人急急离开医馆向县衙去。到了县衙贾老三此时所在的院子,天边已经只剩最后一缕霞光了,只见杜恒和邢鸣都还守在门外,屋内没有一丝动静传出。
  邢鸣见到二人便迎上去,将刚刚的情景说出来:“崔大夫可真行!贾老三喊得撕心裂肺的,嚎得跟被宰的猪一样,我们几个大男人在外面都受不了,她却一直在屋里待着。”
  见他二人都紧紧盯着房门看,又说道:“噢,现在贾老三已经安静下来的,想来是崔大夫的诊治起了效果。”
  裴长宁却用凌厉的眼神扫了他一下,“你怎么在这?”
  他留下他的用意显而易见,他却在外面杵着。
  邢鸣头皮一阵发麻,“噢,里面是陈捕头带着个衙役,崔大夫说够了,叫我在外面等着。”
  早知道当时腆着脸也要赖在里面。
  正说着,门“吱呀——”一声开了,只见一身布衣布裙的崔琰走出来,额上沁出密密的汗,脸上带着些微的疲惫。
  她轻轻吁了口气,“今日这一关算是过去了,杜大人,”她向杜恒道,“沾染了芙蓉瘾的人若不下定决心去戒,只有死路一条。可刚刚我看他还算心志坚定,忍耐力也比常人强一些,不知大人可愿意帮他一把?”
  杜恒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此时亦折服于崔琰的从容淡然,温言道:“若他彻底沉沦,自暴自弃,就算是我想救,怕也无济于事。可听崔大夫此言,他既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那么我也愿意尽绵薄之力。毕竟,在这之前,他一直勤勉忠心,不失为一个好的衙役。只是不知我能做什么?”
  闻言,崔琰微微一笑,“民女代贾老三先谢过大人。他如今这个情景,不宜挪动,大人可否让他暂住在此?”
  “小事一桩。”
  “接下来,他的芙蓉瘾会复发,但是这次以后,只要他像今日这般忍过,复发的间隙会一次比一次长,情况一次比一次好。复发的时候请大人派两个人看着他即可,再加上用药,我想,最迟半年,他便可彻底断了芙蓉瘾。”
  “崔大夫放心,本官一定尽力。”
  虽是暮春时节,空气里带着躁动的热气,林秋寒觉得浑身上下一阵恶寒,仿佛挨着一座大冰窖。
  崔琰啊,崔琰,你可知这微微的一笑碍了某人的眼。
  “崔大夫,”林秋寒不能不开口,“请问,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进去问个话?”
  “自然,只是请尽量快些。我去配药。”崔琰像是才注意到他二人一般,简单地交待了下便转身离开。
  贾老三此时还有什么好瞒的,虚弱地躺在床上,一五一十地将今日发生之事悉数告知。
  他本是老实本分的衙役,当地就有些个讼棍之流,一方面想借着他的身份在县衙行方便,另一方面则在街坊邻里有些脸面。如此,暗地里引诱他沾染了芙蓉片,不曾想他一向不会钻营取巧,并不能给那些讼棍提供方便,他们却一贯的捧高踩低。既得不到好处,又如何将无能的他放在眼里,渐渐也就疏远了他。
  可怜他一个月不过几两银子,既要养家糊口,又要过芙蓉瘾,哪里够?无奈之下,打上了老叫花药钱的主意。原本,皆是他从衙门里领来再去抓药,可有几日他竟将这银子拿去私买芙蓉片。
  昨日赊账时掌柜便发狠,再不结账不但不给抓药,还要闹到衙门里去。情急之下,贾老三只得去求同在一处当差的赵集帮忙,只说自己赌输了银子,向他借点银子救急。赵集虽答应帮忙,但为防止他又拿去进赌场,便陪着他一同去抓药,又自己结了账才作罢。
  说完,贾老三像是如释重负,素来折磨得他人不人、鬼不鬼的秘密不再需要费尽心思隐藏,反而磊落无忧。
  “如此说来,这个赵集只是替你付了账,并未碰过药材?”林秋寒沉吟着问道。
  “是,他只是同我一起去付了账,出了医馆便回去了,药包自从掌柜手里接过便是小的拿着。”贾老三道。
  如此,便要传赵集问话,正等人的当口,崔琰煎了药进来。林秋寒和她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
  已是掌灯时分,屋内昏黄的灯光明灭不定。跳跃的火苗映照在她左脸的疤痕上,光影闪动,那道疤不添柔和,反倒有些狰狞。
  裴长宁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沉默不语,双眸深邃,思绪未明,只能看到烛光落在他眼中,闪跃如星芒。
  “大人,”一身形高大健壮、身着青衣头戴皂隶巾的男子走进来,向着他们抱拳行礼道,“小人赵集,参见大人。”
  崔琰听此人声音有些耳熟,转身看时不禁愣住,脸上写满惊讶,“是你。”她看向裴长宁,只见他端坐着,很是随意地呷了口茶,面上无波无澜。
  此人身形健硕,却是一副和气模样。他便是昨日在破庙中打骂骆玉槿又冲撞了崔琰的醉汉,此时看着却与昨日判若两人。
  虽然那人当时醉酒,却也还有几分记忆,现在显然也认出了崔琰与裴长宁,脸上不禁讪讪的。
  “你便是赵集?”裴长宁依旧不动声色,缓缓开口道。
  “正是小人。”
  “昨日是你同贾老三去给老叫花抓的药?”
  “是,”赵集恭敬地回禀,“昨日贾老三找到我,说他赌钱输了许多,把从衙门账房里领的要钱都赔进去了。他怕大人知道后责罚,便求我相助。我念在平日一处当差,便同意了,只是怕若将银子给了他,万一他又犯糊涂,不去抓药,害人又害己,便和他一同去抓了药。怎么?大人是怀疑……”
  “不过是例行询问。”裴长宁淡淡地道,并不看他,只盯着手里把着的杯子。
  赵集听了裴长宁的话并未松懈,反而变得有些紧张,“大人明鉴,昨日小人的确只是陪着贾老三去抓了副药,替他付了钱就离开了。”
  这些说辞和贾老三的话正好对得上。林秋寒“嘶——”地倒吸气,看来,明日可有事做了。
  此人清醒的时候倒也和气知理,说话全不似酒后污秽不堪。崔琰望着赵集离去的背影,心里默默想着。
  “这赤焰县衙还真是兼收并蓄啊,什么人都有。”丢下这句话,裴长宁便撩了撩袍子,双手负后大步走出去。
  杜恒很是难堪地立在原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这人明明只是个屈居林秋寒之下的提点刑狱司,说出来的话却有千钧重,压得人心头沉甸甸的。
  尽管杜恒三番五次邀请林秋寒一行到县衙居住,或者重新安排清雅的住处,都被林秋寒婉拒,他不受拘束惯了。所以,他们还一直在先前的客栈住着。
  从县衙出来,包括崔琰在内,一个个忙得都还没用晚膳,林秋寒来了兴致,领着一大趟人浩浩荡荡地找了个当地出名的酒馆吃饭。
  崔琰不喜人多,加上心里琢磨着贾老三的方子,本不欲去凑这个热闹,偏林秋寒在她旁边磨了一路的嘴皮子,再拒绝倒显得不好,只得跟着去。
  ☆、无出之过
  自然的,裴长宁、林秋寒、邢鸣、胡伯同崔琰一桌,小六则和其他捕快同桌。聚在那一桌的皆是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平时又是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说起话来自然毫无顾忌。此时看着依旧惊魂甫定的小六,一伙人便拿他打趣。
  “嗯……”其中一人用力嗅了嗅手中的酒杯,笑着道,“来了这些日子,头一次尝到这里的焰湖酒,光闻着就感觉醇厚得很。小六,要不要来一杯?”
  小六瞬间想起了今日在验尸房里的一幕,头登时摇得跟碧浪鼓一般,脸色开始微微泛白,不停地用手抚着胸口。
  崔琰忍俊不禁,“小六年岁不大,怎么酒瘾这么大?”她笑问。
  “噢,”邢鸣接话,“哪是什么酒瘾?他是借酒浇愁。”
  “怎么?”崔琰很是疑惑。
  “上月,他爹娘做主,给他定了门亲,就是他爹朋友的闺女。本来都挺好,他也很满意,但是最近他听说那姑娘人品太差劲,就不乐意,跟他爹娘说要退亲,可他爹娘哪里听他的话。他看无力扭转,心里苦闷,便日日醉酒。”邢鸣看向小六,叹道。
  “终究是从别人嘴里听来的话,哪里就作数?这样凭旁人的三言两语就否定人家姑娘,也太草率了些。”崔琰稍稍低头,眼睛盯着桌子中央,淡淡地说道。
  胡伯呵呵笑道:“就是,就是,我也是这么说的,可他哪里听得进去。既然父母之命不可违,那就等揭了盖头再见分晓啦!可这小子既然认定了人家姑娘人品败坏,不知到时候要闹多少误会。人云亦云,也该让他吃点苦头。”
  只听旁桌又有调笑声传来,“我说小六,你就知足吧,你只是听说这姑娘性情泼辣,就醉熏熏的要借酒浇愁,要是找个像崔家的姑娘,你岂不是要去寻死?”
  “崔家姑娘?”另一人抢着道,“崔家生意遍布天下,要是我,崔家姑娘再怎么不堪,我都乐意娶,大不了娶了之后再纳妾。可光那嫁妆,估计我下半生都不愁了。”
  “不是说崔府已经没落了?”
  “没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说崔府已经不比以前崔老太爷在世之时,可比起一般的富庶人家还是可以的。哎,我听说,那三房留下的唯一的女儿崔琰,崔老太君可是把一生的积蓄都给她了,还有那无价之宝翠玉佛也在她手上……”
  林秋寒意味深长地看向崔琰,只见她镇定自若,跟胡伯说着话,“哎,说到这南临崔府,崔大夫,可是跟你同姓呢。”他看似无意地问。
  “他家那等富贵,我一个小小的医女,如何敢随意攀附?”崔琰道。
  “你是同济堂的大夫,想来南临府的富贵人家常常请你过府看病,不知可去过崔府?到底这崔府的姑娘是不是像传言般不堪?”林秋寒一双探究的眼看向崔琰。
  “别的姑娘没见过,不敢妄言,这崔琰么……”提起自己,崔琰面上丝毫没有不自在,“倒的确是同传言一般无二。”她抬头看向林秋寒,目若秋波,睫影如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