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
作者:十五著      更新:2023-05-12 23:51      字数:5915
  林秋寒听说崔琰又要进山,自然是百般劝阻,毫无疑问地无效之后只好派了小六跟着去。万一出了事,待裴长宁回来,非要将他挫骨扬灰不可。抓了小六去也是无法,恰当时邢鸣他们都赶着查访去了,只这个被他万分嫌弃的小六杵在一边。
  崔琰同小六刚出客栈,就遇见小乞儿,听说崔琰要上山,吵嚷着也要去。崔琰量他年幼,进了山恐体力难支,便不允。可那乞儿也不言语,只静静地跟在他们后面,崔琰回头,见他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她看,一副可怜相,崔琰心中一软,只好同意了。
  小六跟那乞儿有说有笑地随在崔琰身侧,乞儿更是如雀儿般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他告诉他们其实自己有名字,叫青儿,只是人人都叫他“乞儿”,所以他有时也会忘了自己真的名字。
  三人刚出城门,便见前面一身形袅娜的女子很是熟悉。“槿姨!”倒是青儿反应快,急步上前打着招呼。
  崔琰跟着上前,只见她今日一身烟色布裙,臂间挽着小小的竹篮,倒像是要走远路的打扮。
  “南心大夫,你们这是去哪?”玉槿见了崔琰,抿着嘴笑问道,即刻像是想起什么,便将头微微侧偏,目光亦是有些躲闪。
  崔琰看向她故意偏过去的那侧额头,只见硕大一团乌青,还鼓着包。“他又打你!”崔琰惊呼。
  玉槿勉强笑了笑,不想提起,“习惯了,”她低声说道,透着认命的无奈,“不说了。你还没说去哪呢?”
  “进山,去寻一味药材。”崔琰见她不愿提,自己又不惯热络地关心别人,便不再追问。
  正说着,青儿伸手掀开玉槿臂间竹篮上面蒙着的一方布,“什么好东西?”他笑嘻嘻地问,情不自禁地咽了咽口水。
  玉槿轻轻拍落他乌黑的手,“小馋鬼!这是我一天的口粮哪!”她笑着假意呵斥,顺手从里面拿出一个青团递去。
  “青团!”青儿甚是雀跃,接过来便整个地塞进嘴里,快快地嚼了几口,才艰难地咽下去。
  “原本还想着同路,可我要去白云观,”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眼角细微的皱纹随着上扬,“听说那的送子观音很是灵验……”
  崔琰了然,不再言语。又觉得耽搁了许久,要快快赶路才是。几人便就此分手。
  世间女子,为了子嗣的问题,到底要受多少罪!
  崔琰此次要去的是与凌云峰相对而立的那座山峰,比凌云峰更加奇峭险峻。好在小六脚力不错,爬起山来倒也利落,青儿一声不吭紧紧跟在后面,也不见他喊累。到了距峰顶不远的一处平地,三人便停下歇歇脚。
  青儿喘着粗气同小六说话,话语中夹杂的阵阵笑声打破山间的平静。崔琰正仰头喝水,忽地瞥见对面林间一阵白影倏忽而过,只是速度太快,根本来不及看清。她即刻起身前去查看,小六同青儿以为她发现了木羽,便跟着上前。
  “你们看见什么了吗?”崔琰问。
  “没啊!崔大夫,你瞧见什么了?”小六回道。
  “没什么。走吧。”崔琰又回头看了一眼,只有密密的树林,心下纳闷,又不好表露。
  青儿浑身机灵劲,见崔琰似是看见了什么奇怪的东西,便凑上来,也不见害怕,一副神神秘秘的模样,“南心姐姐,你是不是看见怪物了?”
  “这世上哪有什么怪物。”崔琰一边说,一边又环视了一下四周的密林。
  “这可难说,我们这都传说这山里有怪物,”青儿信誓旦旦地说道,“也不知跟那湖里的水鬼是不是一道的?应当不是吧,一个山魈,一个水鬼。”他喃喃地道。
  闻言,崔琰霎时变了脸色,水鬼?!难怪方才觉得那个白影似曾相识。那么,方才的白影就是那日她在赤焰湖中看见的那个?
  思及此,她向着白影消失的方向看去,定了定心神,叮嘱小六与青儿道:“你们在这等着,我去看看。”
  “不行!要去一起去!”青儿扯住崔琰的衣角嚷道。
  “是啊!崔大夫,要去一起去!毕竟我们三个人,便是遇到什么,三个人应对起来总比一个人强。”小六眸色坚定,全然没了平日里懦弱畏缩的模样。
  崔琰无法,只得同意,刚要上前,却被小六抢了先。他抽剑斩断碍事的枝丫,在前方开路,崔琰随后,青儿走在最末。
  不多时,穿过那片密林,竟到了一处空地,地上没有杂草,应该是经常有人在此走动。崔琰四处转了转,发现角落里一处泥土微微隆起,相较四周,颜色也浅淡些,踩上去亦不如周围的土那般结实。近日雨水增多,将那松散的泥土冲开了好些。
  崔琰随手捡起个树枝挑开松散的泥土,她动作轻缓,只一会儿,土里赫然露出一截白骨!虽然只是寸把长的指节,可林间阴暗无光,它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她面前,纵使她看惯生死,也不由地低呼起来,惊得扔了手中的树枝。
  小六抢先看见了那截森然白骨,赶忙挡在闻声而来的青儿身前,一手覆上他的眼。
  很快,崔琰镇定下来,她起身向着小六道:“听说你跑得快,若是背着青儿,可有妨碍?”
  情势紧急,小六也无心调侃青儿皮包骨的身板,只郑重地摇了摇头,“没有。”
  “那么你背上青儿,即刻就走,去给林大人报信。”崔琰道。
  “那你怎么办?”小六有些迟疑。
  “总要有人守在这,”崔琰道,“若你当真名不虚传,想来也要不了许久。”
  “可是……”小六还是不动身。
  “快呀!如今,三起命案不破,说不定这具白骨与案情有关联也不一定。”崔琰催促着道,“况且,你们大人临行前交代了,让你凡事听我差遣。如今,我要你即刻回去,你听是不听?”
  小六咬了咬牙,只得将青儿背在身后,沿着来时的山道,迈着大步,一溜烟地不见了踪影。
  他这一技之长,可巧今日派上了用场。
  没了人语声,山间静得出奇,偶有被风拂过的枝叶沙沙作响。崔琰脸色发白,心里有些发怵,总觉得后脑勺被人死死盯着,便不时地四处张望。
  许多时候,人往往不会惧怕直面的危险,倒是会对暗中的窥探有种无能为力的惶恐。
  崔琰觉得时间像是凝住了一般,手心早就沁出密密的汗。林间的光线越来越暗,不知过了多久,她抬头在枝叶交错的缝隙里追寻西斜的日影。霎时一股冷风从脑后拂过,还没来得及往后瞧,一道白影急速窜至她面前,在地上打了个滚后便蹲在离她不一丈的地方。
  竟是个浑身雪白的孩子!
  这下崔琰倒彻底松了口气,她细细瞧着蹲在眼前的白孩子。白衣白发白皮肤,甚至连眼睫毛都是雪白的。同崔琰探究的眼神一样,那孩子眼中亦尽是好奇。片刻的对峙后,他便缓缓绕着崔琰转了一圈,又停在方才蹲着的地方。
  崔琰心下起了怜惜之意。显然,这个孩子自幼便生活在山林中,如今看起来十岁上下的年纪,可行为举止皆和林间的猿猴相似。善攀援,行走时并不直立身体。此刻,他亦是像猿猴一般半蹲在她面前。
  她发现他虽只距她不到一丈,看她却似乎费劲得很,便细细看向他颜色极淡的眼。
  崔琰试探性地向前两步,见那孩子并不退缩,便又向他伸出手去。那孩子见崔琰向他伸手,先是本能地微微后缩,眼神闪烁地看了看她,终究还是伸出自己沾着灰土的小手。
  “别怕。”崔琰软语道。她一边继续用眼神鼓励他,一边又向前走近几步。正准备弯下身子蹲在他身旁,只听得不远的山道上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脚步声虽轻,却急,不消一会,便知道来人即将出现。
  小六果然没让她失望!她暗暗想着。
  不料那孩子整日混迹山林,警觉性自然更甚常人。他闻得越来越近的脚步声,登时便后退数丈,眼中刚刚褪去的戒备之色又涌上来。不等崔琰再上前安抚他,便跃上树梢,在一个接一个枝头急攀,瞬间消失在满目绿波里。
  作者有话要说: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外婆桥,而属于我的那一座,塌了……
  ☆、同宿山林
  崔琰眼光跳跃,紧紧追随着那白孩子急速消失的背影,心中一阵懊恼。正试图再次探寻,暗自希望他还躲在某个树枝背后,便听见方才觉察到的脚步声已来到身后。
  是他,不用转身她都能知道是他。他一向步子轻盈、呼吸清浅,这样属于他的气息她太熟悉不过了。此刻,她似乎听见他轻轻吐了口气。
  她一直紧绷的神经彻底松懈下来,转身面对着他。才发现只他一人先赶到了,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束好的乌发垂落下几缕青丝,黑缎鞋面上落尽灰尘。
  瞧着裴长宁依旧柔韧修长的身姿,崔琰征了征,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萦绕在山间的风渐渐止住,林子里更加幽暗。崔琰敛了神,“我又看见他了,他不是怪物,只是个得了白症的孩子。”她道,手指向方才白孩子消失的地方。
  裴长宁自然知道她说的是那日她在赤焰湖中所见的身影,他循着她手指的方向瞧去,眉头紧拧。“多大的孩子?”他问。
  “约莫十岁左右。”
  裴长宁点头,四处巡视了一圈,最终蹲在那截露出的白骨旁。“不计后果的勇武往往不是明智之举,某种程度上还会适得其反。”他微微侧头,向着身后的崔琰道。
  崔琰被噎住,他这是在责备她擅自留下看守白骨,怕万一她出了事,不但这白骨不保,还给他们增添麻烦。
  “民女素来愚笨,行事自然不比裴大人万般周全。却也懂得兹事体大,民女虽凭直觉行事,可也证明冒这个险是值得的,不是么?”崔琰心下黯然,却还是毫不退让地回道。
  闻言,裴长宁撇过脸去,原本因奔波而略显疲惫的眼此时更加晦暗。
  两人皆不再言语。片刻沉静之后,嘈杂的脚步声混着人语声越来越近,远远便可看见俊逸的林秋寒混在人群中,显得十分扎眼。
  一行人到了之后便在林秋寒的指挥下将松散的沙土挖开,七八个精壮的衙役一齐动手,不消片刻的功夫,便见潮湿的泥土间躺着一具完整的人形骨架。
  “呦呵,白骨化到这种程度,少说在这深山老林里埋了也有十年八年了吧?”林秋寒弯腰看着那副白骨,悠悠说道。
  胡伯正指挥着衙役小心翼翼将白骨往担架上抬,听林秋寒这么问,便回道:“这么粗粗看来是有了年岁了,但具体情况如何,还得到了县衙殓房验了才知道。”
  崔琰帮不上忙,只好立在一旁看众人忙乱着,心内还惦记着那个孩子。
  等到白骨被原样抬到担架上又用白布覆好,裴长宁差去周边搜检的衙役们也都回来了,却都回禀道没有任何发现。
  林秋寒轻叹了口气,只能回去再做打算,便下令往回赶。众人都陆陆续续往来时的山道上走,崔琰却不动,她向着那白孩子消失的方向,定定地道:“我要去找他。”
  “谁?”林秋寒一头雾水。
  “一个孩子,应该就是我在赤焰湖见到的那个。”崔琰道。
  “孩子?你说赤焰湖里的水怪是个孩子?”林秋寒想起那日在湖边,她说自己见到了一个白色的影子,当时他还以为是她眼花看错了,如今看来竟是真的。“如此说,你刚刚等我们的当口又看见他了?”他又问。
  见崔琰点头,林秋寒抬头见天色不早,想了想便道:“依我看,崔大夫今日还是先随我们回去吧,那孩子我明日一早便派人上山找。放心,一定给你找着,如何?再说,这孩子既出现在这,想必与这白骨有关,而这白骨很可能与案件有关,就算你不找他,我们都要找他。”
  不想崔琰果断摇了摇头,压根就没考虑过他的提议,“不行,他刚刚离开,想必还在附近。下次再来找,怕是再难遇到。你方才没有瞧见他,他是个身患白症的孩子。我仔细看了他的眼睛,原本就畏光,加之平日失于医治,已经很危险了,再这样下去,他就会彻底瞎了……”
  身为医家,崔琰首先想到的从来都是治病救人,至于是不是与案件相关,此时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现在,她只想快点找到那个孩子。
  林秋寒为难地看向裴长宁,见他立在一旁,对崔琰的打算不置可否。“这……”他看不出裴长宁此刻所想,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大人不必为难,这本就是我自己的事,与大人无干。告辞。”说完,崔琰便转身往另一个方向去。
  裴长宁见崔琰离去的背影,面上露出急色,便飞快地扫了一眼林秋寒。
  林秋寒被他这寒眸一扫,心内登时了然,难怪自见了他们两个就觉得怪怪的,定是这木头不会说话,在他们还没赶到的时候,又惹怒了人家崔大夫。
  “哎……”林秋寒赶忙叫住崔琰,笑道,“崔大夫,你说得对,那孩子还没走远,现在找正是时候,只是既然我知府衙门也要找他,哪有让你一个人去的道理?这样,我命裴大人同你一起去,如何?崔大夫见过那孩子,找起来呢方便,而裴大人呢,武功修为了得,这样二人又可互相照应,岂不便宜?”
  崔琰听了林秋寒这一番有礼有节的话,无法反驳。她思忖着天色渐暗,有裴长宁跟着,的确更安全。况且表面上看他同裴长宁才刚认识不久,可算上上一世,也有不短的时日了。所以于她而言,早已熟悉了与他独处,甚至于此刻心里竟有小小的期待……
  望着裴长宁和崔琰一同离去的背影,林秋寒为了自己完美的安排自鸣得意了一番,便领着众人下山去了。
  二人沿着那孩子消失的方向找了许久,不想竟一点踪迹也无。崔琰不禁有些失望,却依旧没有放弃,拖着疲累的身子跟在裴长宁后面走着。
  见崔琰脚步逐渐变得沉重起来,裴长宁不禁放慢速度,最终慢到和她同步,遇到难走的山路,还时不时伸出手带她一把。
  他们身在密林中,四周皆是高大的乔木林立着,见不到太阳,只能凭着林间光影变幻判断时辰。又找了许久,树林间的光已经暗到像是太阳下山的时分了。
  此时,崔琰正坐在露出地面的粗壮树根上休息,裴长宁则与她相背而坐,这是他多年行兵打仗养成的习惯,在野外休整时与同伴四向而坐,可以时刻保持警觉,观察四周的动向。
  崔琰无意间抬头,见不远处一根树枝似有被折断的痕迹,想起那孩子不善行走,皆是在林间攀援,这树枝也许就是被他攀折的。
  这样想着,她早已起身,欲前去查看。才走了没几步,不料脚下突然落了空,身子旋即往下坠。她“啊——”地一声惊呼,心里正惊慌着要坠向何处时,忽见裴长宁跟着翻身下来,牢牢将她扣在怀中。
  那一刹间,崔琰悬着的心复于原位,他温暖踏实的怀抱让她觉得情愿与他就这样一同下坠,哪怕坠入不复之地……
  二人稳稳落地之时,还没来得及打量四周,就听见头顶上方传来“轰”地一声重物落地的声音。循声望去,竟是一方铁网盖在上方。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坠入到一个大坑中。
  “可有事?”裴长宁打量着崔琰,淡淡地问道。
  崔琰摇头,“对不起,是我不小心。”方才她并未发现脚下踩着的草竟是猎人设的陷阱。
  “这不是你的错。”裴长宁说着,便施展轻功借着坑壁攀至陷阱口,试图将那铁网推开。可毕竟是设计精妙的陷阱,哪里这么容易就推开。
  裴长宁轻轻落在崔琰身边,“这个机关还算机巧,从里面推不开,只能等明日猎人来从外面打开了。”他道。
  转眼夜幕四合,裴长宁摸出随身携带的火折子,好在陷阱里散落着柴火。他燃起篝火,同崔琰不近不远地坐着。
  火苗肆意地跳动,崔琰本是安安静静坐着,不想却瞧见裴长宁右边肩头不知何时洇开一大片血迹,可他却默不作声,依旧端端正正坐着,似是浑然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