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
作者:糖十      更新:2023-05-15 08:19      字数:3231
  白玉正面刻着腾龙,背面光洁。裴苒放在掌心摩挲着,又想到义父临走前说的话。
  等义父这次办完案回来,他们就要搬走了。
  义父很决断,她根本无法劝说。
  天渐渐亮起来,雾气一点点散去。
  裴苒盯着玉佩看了良久,才将玉佩收好,包好绣图,往村外走去。
  到严府时,天光已经大亮,清晨的寒冷雾气已无踪影。
  张氏身边的嬷嬷将裴苒迎了进去,张氏正在屋子和自己小儿子说话,见她过来,立时笑道:“快快进来,外面冷得很。我不是说过了吗,让下人去取就好,你又何苦送过来。”
  张氏亲昵地拉着裴苒坐到炕头上,她接过裴苒手中的绣图,打开细细的审视。
  绣图几乎和那副大漠落日图一模一样,却又立体真实许多。
  张氏满意地笑道:“我就知道交到你手里是没有问题的,等到老爷子寿宴,他定会高兴。”
  裴苒听见这夸赞浅浅地笑笑,“夫人过誉了。若是夫人对这副绣图没有不满之处,那我便先回去了。”
  张氏闻言,眉眼一动。
  她拉过裴苒的手,笑得热情,“你才刚来,好歹也得歇口气再走,不然不叫别人觉得我们严家没有待客之道?”
  张氏说着就叫下人搬来糕点茶食,笑着就让裴苒去尝。
  裴苒不好拒绝,便坐在那儿,细细品尝着。
  张氏在一边看着她,眼中是愈加满意的神情。
  识礼大方,虽容貌出众,但却不以此为傲,最难得的是这心性纯良。
  张氏愈想愈满意,她借口外面有事出了屋子,一出屋子便向下人问道:“少爷还没回来吗?”
  下人摇了摇头,也是困惑。
  严思远传来的消息,今日上午便该回来了。
  他远至京都办事,来去已有一个多月,张氏也是思念自己儿子。
  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
  张氏回头看了一眼屋内,裴苒正在嬷嬷的催促下尝一碟新的糕点。
  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
  “去前面盯紧点,少爷一回来就赶紧来通知。”
  但张氏到底也没等到自己儿子回来,眼看着就要到用午膳的时辰,张氏也没劝得裴苒留下,只能送她到门口,看着她离开。
  眼见着人没影了,张氏才摇了摇头,“好不容易想给他创造一次偶遇的机会,他倒好,回来得这么迟。”
  张氏想给严思远和裴苒创造机会,谁能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旁边嬷嬷闻言也是笑道:“夫人别担心,这以后日子长,少爷自己会有办法的。”
  张氏想到之前大儿子让小儿子闹脾气拖延时间的事,笑着点头:“也是。”
  裴苒早已走远,自然不知张氏等人的话。
  她能感觉到,这几次见面,张氏热情得过分。
  但不论怎样,她就要走了,有些事情也不必太过探究。
  裴苒一路回到村里,她还没走到门口,便有一个妇人急匆匆跑到她身边,面上都是急色。
  “小苒,你可回来了。你家不知怎么来了一群人,说是要见你。他们衣着不凡,我怕出事,便赶紧来提醒你。”
  说话的人是吴川的夫人。
  金冶走时,特地让吴夫人过来陪着裴苒住在一处,又叮嘱吴川多多注意着。
  他怕再出现上次赵志荣那样的事,而裴苒孤立无援。
  “吴婶,他们有说自己是什么人吗?”
  “我问了,他们说自己是京都的人。京都的人怎么会找到这儿来呢?”
  吴夫人还在困惑,裴苒却眼睛一亮,她急步往回头,吴夫人都没来得及拦住她。
  从村头到村尾,裴苒心中一直抱着自己说不出的希望。
  可当她停下来,看到那一群人时,心中的希望顿时消弭。
  不是他。
  小院门口站着一群人,男女皆有。人多得很,但出奇得安静。
  裴苒看着那群人,微微蹙眉。不知为什么,她觉得有些不安。
  等走近了些,裴苒才看到一个熟人。
  “严公子?”
  小姑娘的声音甜软,一群人都随着声音回头。
  余敏之一回头就看见一个身着粉衣的小姑娘站在不远处,眉目如画,仿若仙女下凡。
  余敏之呼吸一滞,心下那个猜想顿时落实。
  他找对了。
  严思远闻声而动,他有些激动地走到裴苒面前,“裴姑娘,许久不见,你可好?”
  严思远满心满眼都是裴苒,一时都忘了身后的人。
  裴苒浅笑着回道:“多谢严公子关心。只是不知,后面那些人是……”
  严思远立即反应过来,他回头就想介绍身后的人。
  余敏之先他一步,往前几步走到裴苒面前,负手笑道:“在下是京都青阳侯府余家的大少爷,余敏之。今日来此,是为寻亲。”
  余敏之负手而立,眉眼神色中都带着倨傲,他身上衣着华贵,凡所饰品皆非廉价之物。
  他想,只要他一开口,面前的小姑娘必定要惊喜非常。
  可是,没有。
  裴苒蹙眉地看向面前的男子,往后退了一步,“我不认识你。”
  小姑娘眼中没有惊喜,从退后的那一步中能看出浓浓的警惕。
  她甚至没有想要询问“寻亲”是为何意。
  余敏之何曾受过这样的慢待,他先是在寒风中等了近一个时辰,如今又明显不受眼前人欢迎,他心中不快,面上神色也不大好。
  “你我从未见过,你自然不认得我。不过你母亲没有告诉过你吗?你父亲是京都的青阳侯,我是你长兄。”
  余敏之的话音一落,周围因为热闹而出来围观的村民都惊在原地。
  京都,青阳侯,长兄?
  京都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触及的存在。
  而现在这个人说,裴苒是京都青阳侯府的姑娘。
  余敏之觉得,他说得已经够清楚了,裴苒该露出惊喜和急切了。
  谁不想攀到京都侯府呢?面前的小姑娘也不会例外。
  周围都是议论声,裴苒眉目冷了下来,她抬头面无表情地看着余敏之,“我不认识你。我也不知道京都青阳侯府是什么。我父亲死于战乱,我也并无长兄。您寻错人了。”
  裴苒说完,转身就往院子门口走去,走过余敏之身边时,连一丝目光都没分给他。
  余敏之愣在原地,等他反应过来裴苒在说什么,心头一股恼怒骤起。
  他转身就把住了即将关上的木门,“你就算不承认,这些也是事实。你难道不想认祖归宗?这里可不比京都,等你回到京都,你看到的,得到的,都会是最上乘的东西……”
  余敏之还想要继续描绘京都的繁华生活,裴苒淡淡地打断了他的话,“公子莫不是耳朵出了问题。我说,我父亲死于战乱,我并无长兄。”
  空气凝滞。
  余敏之不可置信地看着裴苒,两人僵持着。
  寒风吹得人直发冷,余敏之最先受不住,他放开木门,挤出笑容道:“你不承认也无大碍。想来是你母亲没有与你说实话。你不知实情,我作为长兄自不该计较。只是,我想我们需要谈一谈。”
  外面太冷了,余敏之不想继续在外面受冻。
  裴苒看了他几眼,余敏之的身后还站着十几个人。他若是不愿罢休,今日这事便结束不了。
  “你进来,那些人,等在外面。”
  裴苒松开木门,不再看一眼余敏之,转身回屋。
  屋内烧着炭火,裴苒一进屋,才觉得满身的寒气驱走了些。
  余敏之已经跟了进来,吴夫人陪在裴苒身边,青阳侯府的那些下人还在外面冻得瑟瑟发抖。
  裴苒回头,便看见严思远也跟了进来。
  严思远从刚刚开始就察觉到不对,他有些歉疚地看着裴苒,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余敏之到底是他带回来的。
  “公子有话便说吧。”
  裴苒没看余敏之,但这句话明显是对他说的。
  余敏之恼怒裴苒的慢待,却又不好说什么。
  他走到炭火边,边取暖边道:“你母亲当年与我父亲和离,拿着和离书离开京都。后来我父亲才知你母亲有了身孕,这些年一直在找寻你们母子。只是没想到你母亲化名林柔,到了这偏僻之地。我也是通过严公子,闲聊之下才猜想你可能就是当年那个孩子。”
  “如今见你容貌,我更坚信,你就是我的妹妹。”
  余敏之暖和了些,心情也好了些。他面色柔和下来,努力想做出一个和善兄长的模样来。
  裴苒目光放在炭火上。
  炭火烧得很旺,裴苒没来由地想起年少时不小心偷听到的话。
  她一直知道,她的父亲没死。
  可是,那又怎样呢?
  她相信娘亲,更相信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