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15 18:30      字数:4315
  “西北地方少雨,这条河是从天山流淌下来的,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样,到了春汛时候水量会大起来,再大这条河也只有这么多的水量,也不够洗盐碱地的,你想要洗地也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总之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操之过急,我之所以知道这一点,也是从接手牧区以后,开始反思我幼稚的行为得出来的结论,希望方场长也能明白这一点。”
  第71章
  这几天是孩子们最最开心的日子, 肉可以放肆吃,一天至少能保证到一天的肉食供应。
  有了肉吃,孩子们当然是很高兴的啦。
  “涮羊肉咯, 涮羊肉咯。”几个孩子抱着一个铜火锅,放在堂屋中间的桌子上头, 三妮子, 刘红英家的娟子明丽都在这里玩, 大家都把脑袋伸到铜锅上头。
  这玩意儿还是韩景瑜从京市来的时候带过来的呢。
  “二娃,你妈做的饭真好吃, 我妈让我看着一点, 回头我们家也涮火锅吃。”三妮子说。
  “我妈妈也说要我来你们家学着点。”陈明丽是陈家老大, 今年十岁,看起来已经很懂事了, 自从赵曼和孙来娣起头把她奶王三妹赶跑了以后,家里的日子总算是好过了一些,这几天她妈不用总跟个超生游击队一样, 到处躲着藏东西了。
  “嘿, 你们看看这中间有个洞眼, 里面燃起来了炭火,外面这一圈都是放的水,等水烧开了, 就可以往里面丢菜, 我家里这个季节还有小菠菜可以涮呢。”当下没有大棚蔬菜种植,到了冬天,尤其是北方的冬天蔬菜的品种贫瘠的可以。
  “看看,炭火丢进去的时候,不会掉火星子进去吧, 那样不是把汤给弄脏了吗?”明丽跟自家娟子一起都好奇的看着铜锅。
  这种老北京的铜火锅,知道九十年代都是家里特别常见的家伙,但这个时候的人看来还是挺稀罕的东西,这新区就韩景瑜家有,大家伙都等着他们家吃完火锅,然后排队来借。
  对于这种不存在损耗,也不容易弄坏的东西,相互之间借来借去的很常见,有时候哪家来多了客人,还去邻居家里借桌子椅子板凳呢。
  “盖上这个盖子就行了。”大娃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了一个盖子,盖在上头,马上汤就被盖子盖住了:“这样就可以加炭火啦。”
  当然,炭火其实也是很稀罕的东西,不过各家各户,都在烧火的时候留了一点,粗木柴,烧透了以后,闷起来,等火熄灭了以后就成了现成的木炭,谁家里都有那么一小坛子,冬天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经常要炖菜炖着吃,这炭火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娃这个显摆小能手,很快
  就掌握了铜火锅的使用技巧。
  “哎哟,大家都在啊,你们这是凑的什么局?”赵曼从外面回来,身上还带着寒气,在门口蹭了蹭脚上沾着的雪,一进到屋子里面就暖和了,家里现在生了火墙,一天到晚都烧着,什么时候都是暖烘烘的。
  最近这段时间天冷,孩子们也不爱出去了,每天下班回来看到一景就是家里一群孩子。
  简直成学校了。
  陈明丽跟陈明娟看见赵曼进来,十分紧张的站直了身子。
  这两个孩子长得就没有孙来娣家三个姑娘好,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奶奶的无理取闹,让孩子看上去怯生生的。
  “阿姨好。”两孩子听人说过,赵曼是大娃二娃的后娘,而她们对于后娘的印象,还停留在会打孩子骂孩子上。
  以前奶奶在家的时候,就经常骂她们活该是后娘养的,要把刘红英给“休”了,给她们找个后娘呢。
  赵曼一愣,不知道两孩子突如其来的恐惧感是从哪里来的。
  到时候三妮子蹦蹦跳跳的跑到赵曼跟前:“小赵阿姨,我妈让我跟您说一声,等你们家用完铜锅,给我们家用用可以不?”
  陈明丽两姐妹就更紧张的看着赵曼了。
  听说后娘都会叫孩子干这干那的,有时候不顺心还会打孩子。
  果然见到赵曼拉下脸,凶巴巴的叫了一句:“韩千生!”
  被叫到名字的二娃还没有紧张,两个小姐妹倒是害怕极了。
  刚才二娃手欠,整只手往铜锅中间的洞里面伸,赵曼看见了还不得吼这孩子一嗓子,这不就把小姐妹给吓到了。
  “阿姨,我们回家了。”陈明丽胆子小,被赵曼这样一吼,直接把后妈的形象往奶奶那方面套,这一套就更害怕了。
  被点到名字的二娃站起来军姿:“我错了。”
  赵曼:“错哪了?”
  二娃挠挠头:“我不该把手伸进去。”
  陈家两个小姐妹:
  看见家里来了新的小客人,赵曼也认出来这两个孩子了,工兵团的孩子,是这一区最苦的。
  男人不在家,碰到孙来娣那样立得住的还好,不少人家里媳妇被婆婆给压着,一头要照顾家里照顾孩子,还一头要受着婆婆的气,像刘红英这样的家庭也不是一家两家。
  这样家庭出生的孩子看起来就很可怜,没有自信。
  妇女权益固然重要,可也不能总放在嘴边。
  所以刚才是二娃干坏事,被小赵阿姨抓包了吗?
  赵曼今天心情好,就不跟二娃计较,哼着小曲儿走到鞋柜那里,把出门穿的皮靴换成了棉鞋,在家里还是穿着棉鞋舒服,然后看了这群孩子一眼,转身进了屋子里面,抓了一大把奶片,一个孩子手里塞了一小把。
  作为牧区的场长,这些小任性是有的嘛,小赵阿姨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奶片。
  赵曼现在很喜欢孩子,从那次险些逃生以后,她就特别喜欢小孩子们,总觉得这些小孩,是她的小福星呢。
  牧区的奶片可好吃嘛,可因为这玩意儿好存放好运输,就都给运到外地,新区跟唐城的工人和军人只能分到鲜奶票,孩子们也是没有吃过奶片的。
  特别是陈家两个小姐妹,哪里见过这个玩意儿。
  一个月发一次鲜奶票,他们家之前的奶票,都让她奶给拿走了呢。
  两个孩子直勾勾的看着奶片,不敢接。
  赵曼一把就把奶片塞进两个小孩的手里。
  然后听到了陈明娟细细的声音:“谢谢阿姨。”
  几个孩子先谢过了小赵阿姨,然后她们就看见三妮子把奶片大大方方的放进自己上衣口袋里面。
  陈家的两个小姐妹,也学着三妮子的样子,把奶片放进口袋里面。
  这个时候才感觉出来,原来大娃二娃的这个后娘长得真好看,给奶片吃,还不打人!
  后娘真好啊。
  赵曼笑着指着大娃说:“我不在家,我们家当家做主的就是韩万生,以后要借东西,就找他,韩万生你也是,以后要给人借出去了什么,自己可要管好了,要是家里头短了东西少了啥,我可是要找你算账的。”
  当然,这些东西不包括钱和票,还有家里重要的东西,至于一个铜锅,几张椅子这种事情,完全可以放权嘛。
  被委以重任的大娃脸憋得通红,从今天开始他还能当家啦?
  当小主人的感觉特别好,大娃羞涩的点点头,跟三妮子说:“那你什么时候要借?”
  两个小的就在旁边商量借东西的时间去了。
  看到这一幕,陈明丽更是怀疑人生,
  这后娘还敢给大娃这么大的权利?
  她在心里偷偷的想着,当小赵阿姨的闺女可真是好啊。
  二娃见妈妈回来,吵着要吃火锅,这会儿又闹腾起来,要妈妈赶紧切羊肉,菜刀早上就磨锋利了呢。
  赵曼之前就把肉给分出来了,把积雪拢在了一堆形成一个好大的冰块,放在一个铁质的箱子里面,做成了一个临时可用的冰箱,然后把羊肉什么的丢进去,又不怕人偷,又可以长期使用。
  这冰雪给凝固成了一大块,就不那么容易化,新区一直等到明年二月,才能脱离零下的天气,只要冰雪不化,家里就一直有个天然的冷冻柜。
  等有空了,还能包点饺子,到时候她加班不在家,孩子们自己就能煮饺子吃。
  完美!
  赵曼走出去,从“冰柜”里面掏出来两小块肉,一块是黄瓜条,一块是上脑。
  这肉放在室温下,稍微化冻一下就好切,而且能切得薄薄的,涮肉当然是越薄越好,以前看过美食节目,老北京涮羊肉的师傅能把羊肉切得纸薄。
  屋子里面暖暖的,很快四周就开始软了下来,这切肉不能太软,太软了以后就不好下刀了。
  太硬也不行,太硬切不动,还容易切到手。
  之间赵曼一只手都放在肉上面,一只手拿着刀,一片一片的把肉给片出来,整齐的摆在盘子里面,像一朵花一样。
  孩子们发出来夸张的惊呼声:“哇,小赵阿姨好厉害,她切的羊肉比我姐姐的作业本还薄。”
  二娃骄傲极了:“这可是我妈妈。”
  这孩子实在是太骄傲了,抱着妈妈的胳膊就开始吹牛:“我妈妈做的菜天底下第一好吃的。”
  赵曼知道这孩子滑头:“那你等会儿要多吃点青菜。”
  她今天有空,把孙来娣,梁大姐,还有刘红英家里的羊头也拿来卤。
  于是叫孩子们去清理羊头。
  “要弄干净一点,用小镊子把看得见的粗羊毛一根根的拔出来,三妮子跟陈明丽,你们家的羊头也在这里,所以你们都要帮忙。”赵曼在身上擦了擦手上的水,从家里找出来几个镊子。
  三妮子已经是驾轻就熟了,陈明丽还不是很熟练,二娃就在旁边教她。
  刚开始这孩子有点拘谨,可最后
  发现小赵阿姨是个很好的后娘以后,看她的眼神里面也多了几分崇拜。
  屠宰场处理的羊肉当然不可能多干净,羊头上面还有毛要拔干净,有了几个孩子们帮忙,羊头处理起来就快多了。
  当然,靠着小工具没有办法把羊头上面的毛都拔干净,最后点燃了一把柴火,直接上火烧。
  烧了一回,总算是烧干净了。
  紧接着还需要用水再冲干净以后,焯水,处理好了的羊肉这才能放进锅里面开卤。
  卤料是提前配好了的,十几种香料,一放进锅里面,那浓郁的香味伴随着一阵阵的风吹到了外头,一群孩子吃惊的叫着:“这么香的味道就是要卤羊头的吗?”
  卤味一直是国人的最爱,这调料是赵曼找纺织厂的朱师傅买的,果然奇香,她还留了一点,准备快过年的时候买点牛腱子卤来吃。
  这卤完肉的卤汁带着肉香,拿来卤素菜味道简直是一绝。
  她以前最喜欢的就是拿卤过牛腱子的卤汁卤片,煮熟了以后捞起,拌进去一些辣子油,蒜泥、小葱、香油,热藕的香味激发出来小葱跟蒜泥的香味,特制的辣椒油香儿不辣,稍微能吃辣的孩子都能吃。
  二娃很骄傲的说:“我妈妈的厨艺天下第一。”
  好吧,从唐城第一变成了天下第一,赵曼感觉自己很有进步的空间嘛。
  孙来娣就住在隔壁,一下子就闻到了隔壁家的香味,从家里蹭蹭跑出来:“小赵,你家这是造什么呢,这么香。”
  “卤羊头,小赵阿姨叫我们拔羊毛呢。”三妮子站起来跟她妈解释说:“小赵阿姨弄了好多香料,说是卤羊头吃。”
  孙来娣这次啊记起来还有一个羊头放在韩家,忙说:“那你跟你小赵阿姨好好干活,给人家打打下手,也学学小赵做菜。”
  她上次也做了羊杂汤,全家人喝了两天最后孩子们还想喝只是没了,这要是姜营长在家就好了,他准喜欢。
  这还只是羊杂汤呢,小赵说还有更好吃的羊蝎子,她打算把羊蝎子放到姜营长回来吃。
  三妮子也喜欢在小赵阿姨家里玩,谁不喜欢能做好吃的,人又温温柔柔的阿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