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节
作者:溜溜猪      更新:2023-05-15 18:30      字数:3893
  他们都说后娘才不好,都会打孩子,还会在孩子爹面前故意对孩子好,背着孩子爸爸的时候,还指不定会咋样呢,妈妈的后妈就是不好,成天想算计她,妈妈在农村过的太辛苦才会想要来到新区给人当后妈。
  越想越心酸,眼泪啪嗒啪嗒的流碗里去了,吃鸡蛋也不香了。
  赵曼吃着正嗨呢,突然就看见二娃这孩子掉眼泪,眼眶都红了。
  吓,小哥你可别吓人。
  赵曼心说我是皮了点儿,可我不知道你现在神经这么脆弱。
  这孩子一向心大,还从没见到他哭过,赵曼一下子慌了神,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慌忙问:“你这是咋了?”
  她有点后悔跟孩子讲我们没啥感情这种话,虽然她是开玩笑的,可孩子到底还小不懂。
  “妈妈刚才都是跟你开玩笑,妈可喜欢我儿子了,你看我是装出来喜欢你们的样子吗?”赵曼说。
  这样一说二娃就更心塞了。
  他是真的拿赵曼当妈妈看,在她身上也找到了丢失掉的那份亲情,可惜这份亲情真的太短暂了。
  如果爸爸也在新区,不回京市就好了。
  他决定晚上跟哥哥两人找爸爸商量,以后就留在新区。
  坚定了这个想法,二娃也不哭了,呼呼啦啦的跟小猪崽子一样继续吃面条。
  赵曼心说这孩子是怎么抽风,刚才一下子突然很伤心一样,然后就不伤心了。
  他这感情线来的也太快,走的也太快了吧。
  刚才是刮了一场龙卷风了吧。
  第149章
  面刚吃完大娃就领着三娃从外面回来了, 赵曼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要大娃二娃跟三娃去牛坚强家里看看两个大人。
  毕竟都是中年人了,爱面子嘛, 要是大人去了,有点看人家笑话的意思, 但是孩子们去看看没事。
  牛坚强其实挺喜欢三个孩子的, 每次见到三娃都要逗逗他。
  但是几个孩子都不太喜欢牛坚强,只有二娃被一碗面给收买了,答应去牛坚强家里。
  赵曼说:“我今天才听人家讲,牛伯伯可是援朝战场上回来的老兵,真正上过战场打仗的人, 我是最敬佩军人的,特别是打过小鬼子跟打过真正战争的军人, 他们跟你爸爸这个和平年代的军人不一样, 身上有血性。”
  虽然从牛坚强身上现在看不到这点, 但是她确定的一点就是, 从战场上回来的战士, 是会珍惜自己的生命的。
  二娃一听, 就更敬佩了:“牛伯伯打过仗, 可他自己从没跟我们说过。”
  “那就是他的优点了, 有功劳但是不拿出来显摆,你们觉得呢?”
  大娃重重点头:“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他打过仗,那我可真的很佩服他。”
  援朝战争的惨烈, 是和平年代的人想象不到的。
  从那个战场上回来的人,也都是英雄。
  孩子们尤其崇拜英雄,现在大娃二娃知道了牛坚强是个大英雄,也就不反感他平常的刻意笼络跟热情了。
  “牛伯伯还真是个好人, 为什么我以前不喜欢他。”
  “他老是要亲我,我都这么大了还给人亲吗,他要是不亲我,我其实还可以喜欢他一下。”
  得,牛坚强的外表是真的不咋地。
  孩子们都有点外貌主义协会荣誉会员的意思。
  现在她也没有办法做什么,但是想要孩子们去安慰安慰他。
  “你跟牛伯伯说,下午妈妈去武装部看了兰香,说她没事,韩景瑜把她关在会议室里面,如果要带啥东西,让马大娘收拾一下,晚上我去找你爸爸送过去。”总算是找到了一个去找人的借口。
  大娃对兰香姐的好感度满满,一听到赶紧点头,去找马桂花去了。
  虽然白天碰了个钉子,可晚上找着去送东西的借口,寻思着还能见上兰香一
  面,至少要问清楚,兰香跟胡子安到底是不是情侣关系吧,这要万一不是,不是抓错了人吗?
  赵曼因为自己不好去牛家,就留在家里收拾了一下,让大娃二娃带着三娃去牛坚强家里看看情况。
  刚好这个时候马桂花也没有心情做晚饭,见大娃他们几个过来,马桂花耷拉着的眼皮抬了抬。
  今天她一直都是这种状态:“孩子啊,你妈叫你来的?”
  以前她老觉得赵曼懒,其实对牛坚强提出来的走后院政策很不满意,她一个能做赵曼娘年纪的人了,还去讨好一个小丫头。
  可今天她中午吃不下东西,人家赵曼还心思热乎的送了一碗萝卜过来。
  不到这份上也不知道谁真心谁假意,以前谁不巴结着老牛呢。
  现在都恨不得离他家远远的。
  就为了这碗萝卜,她也不会觉得几个孩子跑来,是赵曼打发他们来看笑话的。
  大娃点点头:“我妈妈让我们过来看看你们好不好,让你们放宽心,她下午去看了兰香姐了。”
  二娃补充了一句:“看完说还挺好的,我爸没怎么为难她,现在关起来是为她好。”
  马桂花眼前一亮。
  大娃:“我爸都没把她关拘留室,说是关在会议室的,我妈说叫你们准备点东西待会儿她去找我爸爸,给兰香姐送过去。”
  这么冷的天,牛兰香刚出去的时候还穿着一件薄棉袄呢。
  牛坚强是气的要命,一句话都不让马桂花跟他说,刚才叫他去武装部看看,他还发了一通脾气。
  马桂花不是不知道男人还在生着气呢,可她有什么办法,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闺女还被人关着,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一口热茶热饭的。
  想了想又擦了一把眼泪,肚子里面的苦水哗哗的往外面冒。
  听到孩子们这样一说,马桂花想起全家人都还没吃饭呢。
  儿媳妇王金芝还大着肚子,但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她出来看了看婆婆的脸色,默默的把饭给煮好了,大米饭上面焖了一层红薯,当下的人都是这样吃的。
  锅里面炒了一锅的清炒萝卜丝,牛坚强家里吃的就是这么朴素。
  二娃看了一眼:“马大娘,你家里平常就吃这个”脸上竟然就露出来嫌弃的表情出来
  了。
  现在孙来娣都不吃这个了,好歹炖萝卜会丢进去几块羊肉骨头吧,牛家的萝卜还真是清炒出来的,没放油的菜看得出来,这大冷天的就跟洗过一样的,没有一点猪油星子。
  除了萝卜还炒了一锅大白菜,用砂锅装着,这个天气容易冷,要吃的时候再热热就行。
  大娃顿时整个人就不好了。
  其实仔细想想,以前桃花村的村民,还有大娃二娃从小到大就是这样吃的,在农村一个月难见到一次肉星子不说,社员们跟职工的油票也不多,大部分时间炒菜,都只用一两滴扫一下锅,然后下锅炒,翻炒慢一点或者放水放少了都会粘锅。
  但军区条件比较好一点,一个月能发一斤的肉票,一般人都会买一半肥肉,一半瘦肉。
  瘦肉炒来吃,肥肉拿来炸猪油,在没有菜的日子里面,放进去一点点猪油,都是爱的补偿。
  韩家虽然也没有比旁的人家好多少,但是赵曼惯会过日子的,即便是没有油水的菜,她能做成朝鲜族的泡菜,四川的泡菜,湖南的腌萝卜,用“色”来调味,看上去就不那么清汤寡水了。
  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已经不习惯这样的生活了。
  马桂花想了想,把饭菜都热了一下,用个铁饭盒给装着,用绳子狠狠的绑了好几圈,然后再用布袋子装着,最后用一件大棉袄子包起来。
  这样饭菜应该耐放一点。
  大娃很嫌弃的问:“马大娘,怎么你家就吃这个啊。”
  这个,哪个,看这孩子的表情,这一家人吃的都是屎吗?
  马桂花不以为然的说道:“你这孩子,现在日子过的是不是太舒坦了,以前都没有白米饭吃,见天能吃上红薯就不多了,三年灾害的时候,我都捡过红薯皮吃,还吃过猪草呢。”
  说完转身招呼牛坚强出来吃饭。
  牛坚强这会儿心情平复了一点,见赵曼为他姑娘奔走,心里也是感激的。
  见到孩子们的时候,表情也没有刚才那么吓人了。
  “牛伯伯。”大娃叫了他一声,看他脸色确实不太好。
  “嗯,快点去吧。”牛坚强艰难的笑一笑,其实笑得比哭还难看。
  大娃心说难怪平时看牛伯伯讲话一点营养都没有,敢情整天都吃这个。
  他这样想也不奇怪,要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吃这个也是很正常了,可整个冬季,都是新区人民过的最富裕最开心的时候,而牛坚强的碗里面只有几块干巴巴的红薯,他看上去也不嫌弃这些可以噎死人的东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居然还吃出来几分幸福感。
  二娃也看不下去了,在这之前他以为姜营长家里生活最差了,可人家孙来娣一顿至少蒸个水波蛋吧,一人能分一勺也好啊,好歹尝尝肉腥味。
  真的很难想想这是从朝鲜战场上回来的老兵啊,他其实可以跟组织上提困难,哭穷嘛。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而且牛营长的津贴也不少,也可以去黑市上买粮食吃,没有必要跟个贫农一样的生活。
  两个孩子也到懂事的年纪了,尤其是大娃,少年老成。
  从牛营长家里回到家里以后,他就黑着一张脸把东西都交给了赵曼,赵曼问他吃的在哪里。
  大娃指指里面:“这里。”
  看来是用衣服给包住的,另外马桂花知道闺女喜欢看书,捎过去几本课本。
  赵曼看了一眼,这都是高一的书,马桂花八成不认识字吧,都不知道自己闺女已经高二了,还看高一的书干啥啊。
  “好了,我先去武装部了,你带好弟弟们,晚上要是我回来晚了,就自己睡觉。”
  大娃抿着嘴不吱声,但是很快就点点头。
  “你这是咋回事,马大娘跟你说难听的话了?”赵曼见他脸上的表情似乎是不好。
  “也不是。”大娃言简意赅的说。
  “那你能说说是咋回事吗?”赵曼继续问,这孩子心思大。
  “没有什么,就是看见牛伯伯家里吃的太那啥了。”大娃把刚才在牛家看见的跟她讲了,孩子还是有自己的判断力的。
  赵曼听完也很感慨,以前总觉得牛坚强和马桂花这对夫妻很奇葩,总算计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事情,可人家在生活上还挺质朴。
  而卢明月那样的,平常见人就三分笑,谁知道在家干的都是什么勾当呢。
  也不知道韩景瑜知不知道这私底下的事情,他如果知道,还能这样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