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墓室石刻
作者:冰儿      更新:2023-05-18 02:20      字数:2339
  胡集上车说:“索尼德布家的墓是清县最大的墓,索家宫里有官是二品,墓里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奇怪的现象,所以我也担心,怕出现什么问题。”
  唐曼犹豫了半天说:“走吧。”
  开车不到十分钟,到山脚下。
  “要爬二十分钟的山。”胡集说。
  山脚下一个人等着,三十多岁,索林,索家的后人,介绍一下,就上山了。
  过了一道山梁,就看到了墓地,地面上是三进的房子,中线开局,唐曼没有想到,会这么大。
  索林走在前面,到门那儿,有守墓的人,也是索家的人。
  进去,两侧的房子里,是供奉的佛主,二进就是先祖……
  走到最里面,绕到三进屋子的后面,一个石墓穴,很高大,有石门。
  “进去后,不要动任何的东西,更不准开棺,你们想看的十大妆,其实,只有三妆,有石刻,那就是了。”索林在外面等着。
  墓门打开,阴森森的。
  胡集走在前面,唐曼跟关。
  长明灯因为墓门的打开,摇晃着,瘆人。
  石墓都是青石打造出来的,高大。
  直道,正对墓室,很大的墓室,两侧棺材有三十之多。
  “这些棺材里的人,都是索家有官位的人,其它的都是在后身,小棺。”胡集说。
  正棺是最大的,那就是索尼德布的棺材,比任何的一个都高大,也是正位,这就是祖宗之棺。
  在正台位,有三个石刻,唐曼站着看。
  石刻是很难表达出来十大妆的,但是这三个石刻,完全的就表现出来了,而且跟在脸上的妆是一样的,立体大妆。
  华,棺,初,三大妆。
  华妆和棺妆确实是没有问题的,里面还有着唐曼所化之妆没有的一种魂韵,神秘,诡异……
  唐曼都看呆了。
  胡集叫了一声唐曼,她才醒过劲儿来。
  唐曼要拍照,胡集说:“绝对不行,好了,我们得出去了。”
  往外走,唐曼就感觉身后有人跟着,回头并没有人,绝对是有人跟着,唐曼发慌。
  出去,下山上车,唐曼问:“这是索家人的重地,怎么会让你进去呢?”
  “我是索家人的纳棺师。”胡集说。
  唐曼没有再多问,胡集拉着唐曼去街上一家小酒馆喝酒。
  小酒馆很小,那门跟家里的门一样,也没有挂牌子。
  进去,竟然是古香古色的。
  “胡师傅来了?”一个老头问。
  “嗯,过来了,弄四个菜吧!”胡集坐下了。
  “索家的妆都是你来化的吗?”唐曼问。
  “不是,还有一个女的纳棺师,如果我有事了,就那个女纳棺师上妆,那三妆看得怎么样?”胡集问。
  “非常的不错,华棺两妆看得明白,初妆我只是初步的研究了,需要上手之后才知道。”唐曼说。
  其实,唐曼是看明白了,但是没有说看明白了。
  “我想,跟您学学。”胡集的目的是明显的。
  “这个……”唐曼也是犹豫的,犹豫的原因就是,她对纳棺人是不了解的。
  不只是牢蕊说,竹子也说,少和纳棺人在一起,不是一路妆人。
  “您考虑一下,我就是喜欢这妆,都是化妆的人,你也懂得,我不逼你。”胡集说。
  喝酒聊天,聊到了纳棺人。
  其实,纳棺人也挺苦的,纳棺人过五不上妆,就是说,纳棺人的妆危险性更大。
  就是纳棺人,过了五十岁就不上妆了,有的没办法,依然在纳棺之职,那危险就更大了。
  而且,纳棺人的寿命几乎没有超过六十岁的。
  纳棺人赚的钱,也并不多,一个大妆,两三千块钱,小妆就是几百块钱。
  靠着这个,没有能发家的。
  唐曼有的时候也是理解不了的,也许就是喜欢吧!
  唐曼回家,把药吃了,坐在沙发上发呆。
  晚上九点准时睡觉。
  早晨起来,去街上吃早点,遇到了董礼,蹦跳着跑过来。
  “师父,吃早点?”董礼笑着,二十四岁就是中级化妆师了,可见能力和悟性是相当好的。
  “一起。”唐曼说。
  董礼坐下,和唐曼一起吃早点。
  董礼就在后面的小区里住。
  两个人上班,唐曼和办公室主任要了一个二等级的妆,带着刘敏和董礼上妆。
  唐曼讲了禁忌,还有注意的事情,很详细。
  然后上妆,一个女人,头发很好。
  “死者脸很青,应该是中毒死亡,这种妆淡了,青就上来了,重了,妆就板了……”唐曼给讲着。
  刘敏上妆的时候,有一个毛病,甩刷子,唐曼提醒过她一次,下次还是,唐曼就拿起刷子,要打刘敏的手,一下就想到了新新,放下了刷子。
  “甩刷的妆,妆完了,看着是散妆,脸部也会显得大,改掉这个毛病,你们两个把妆完成了。”唐曼出去了。
  出去到外面的椅子坐下,点上烟。
  想到新新的时候,唐曼就感觉要犯病一样,她在坚持着,克制着自己。
  中午,刘敏和董礼一起过来的。
  “师父,我让我爸妈准备了菜了,过去吃。”刘敏说。
  “不了。”唐曼说。
  董礼过来就扯唐曼说:“师父,给个面子,我们两个还没请你吃过饭呢!”
  唐曼笑了一下,说:“好吧。”
  去刘敏家。
  刘敏的家在县城旁边的村子,一个很大的院子,很干净。
  进屋,菜都弄好了,笨鸡,笨鸭,山野菜……
  刘敏的父母很热情。
  刘敏二十六岁了,还没对像,家里就她一个孩子。
  喝酒聊天,刘敏的母亲说:“这孩子,让人着急,长得也挺好的,家里条件也行,可是人家一听是化妆师,就跑了,愁人,唐师傅结婚没呢?”
  “妈,别瞎问。”刘敏说。
  “这孩子。”刘敏的母亲说。
  “没事,我虽然是刘敏和董礼的师父,下班后,我们就是好姐妹,到时候有好的男孩子,我给介绍。”唐曼就是这样说。
  在县里,对这种事更是忌讳了,找人嫁了,更难。
  正午四点多了,唐曼才从村子里出来,回家。
  回家,铁树站在门口,拿着花,拎着不少东西。
  “我告诉你,以后不要来了。”唐曼阴着脸。
  “小曼,怎么了?”铁树问。
  “噢,我没事,进来吧!”唐曼本想把铁树赶走,想想心一软,就让进来了。
  唐曼对铁树,就是一种好奇,新鲜,她很清楚,铁树和竹子是没办法相比的,她也清楚,自己爱的是竹子,而不是铁树,铁树只是她的一个小零食,吃多了,也就烦了,而竹子是大米饭,必不可少的。
  唐曼觉得自己是真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