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治理,擒偏听,再度上电视
作者:天南二剑      更新:2023-05-20 20:16      字数:2911
  第一百四十三章治理,擒拿,再度上电视
  端午大水,对于南方,是一个绝对地灾难。
  对于杨村来说,更是地狱一般的恐怖存在。
  滚滚泥土,夹带着大小石块,被百川汇河一般的大水,从百多米之上的山顶冲下,翻翻滚滚,如同万马奔腾,足以摧毁前方的一切。
  杨村的房子,正好处在这股大流正前方。
  不可避免,平时华丽而美观的建筑,凝聚人类智慧美观的房子,在这样汹涌的大潮下,成为了历史的残物。
  它好似是在告诉我们,自然不可挑衅,行事之前,必须要考虑环境,不可肆意破坏。
  不然,必将遭受到自然地惩罚。
  看着眼前这一切,王阳对于自然,有更深切的体悟。
  隐隐然,对于武学拳法,也是有了更深的领悟,对于自身的力量,掌控更加精纯。
  “王阳,我们这接下来,要怎么做?”
  在这个时候,杨村人,只有将所有的希望,全都寄托在王阳身上。
  房子虽然被冲毁了,但是,这里的地利,却是不容放过。
  当初,杨村人,要集体搬迁,就是因为,这里有一条省道,连通着南北两地,是一处不容放过的交通要地。
  再加上,现在水村在王阳的带领下,大搞发展,车辆来往,更多了,省道是一条主通的通道,平时往来车辆许多,为杨村人带来非常巨大的利润。
  这样的一处交通要地,又如何能轻易地放过?
  “已经被大水冲垮的房子,暂时,就不要管了,我们大家,还是赶在这个停雨的时间,为那些还没有被大水冲毁的房子防御一下吧,不然,这一条线,只怕,全都要被冲毁不可。”
  “这……”
  王阳的提议,很多人意动。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非常不满。
  自家的房子被大水冲毁了,如果能及时行动起来,或许,还能从中搬运一些有用的东西出来。
  可是,如果,就这样放任不管,下次大雨来临时,必要是什么东西,都是保不住。
  “这个,王阳,那我们的房子,便不去管吗?”
  终于,还是有人放不下,看着王阳,问道。
  看着这些放不开的人们,王阳一阵唉叹。
  实在是不知道,那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子,还有什么好理会的。
  就算是里面还有电器等什么的东西,相信,被这样的大水一冲,也基本什么都不会存在。
  “如果,你们觉得,你们还有什么贵重的物品,要去清理,那你们就去清理吧!”
  ————
  杨村再度发生滑坡事件,再次成为新闻,记者们,快速驱车赶来。
  “请问,王老板,关于此次滑坡事件,你有什么看法。”
  采访者,乃是王阳的老熟人——刘莹,以及摄影师小齐。
  “我想说的是,现在是一个科学的世界。
  在这样的科学世界里生存,我们首先要尊重科学。
  科学,代表着自然,尊重科学,便是尊重自然,凡是不尊重科学,不尊重自然的,必然会遭受自然地惩罚。”
  王阳这话一出,顿时,引得围观大众集体轰动。
  这样的话,如果在平时,或许,便是屁话,谁也不会去相信。
  但是,这次,杨村滑坡事件,却是给了大家一次重大的教训。
  当初,杨村人,因为看到省道重建,成为了交通要道,大家大张旗鼓地,大刀阔斧地全村人大搞搬迁,不听劝告,指挥着机械,便在这百米高山体上,动作起来。
  一个百多米高的山体,愣是被他们挖断了整个山麓。
  如今看来,这一切,又何尝不是在不尊重科学,不尊重自然,遭受到************。
  王阳的谈话,并不是在当场引起激烈的反应,就是在社会上,亦是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
  东县二中。
  地理课上,老师指着黑板,上面写几个大字。
  尊重科学。
  “尊重科学,尊重自然,地理,便是一门助我们掌握自然的一门科学。
  刚才,南省的新闻,你们都看到了,也看到了,地理科学的重要性,你要时刻记得,尊重自然科学。”
  老师抓着新出炉的新闻,直接就在课堂上,对着学生们,阐述了地理这一门自然科学的重要性。
  某建筑公司。
  看着那新鲜出炉的新闻,老总口沫横飞。
  “你们记住了,在工作期间,我们要注重科学,一定要尊重科学,不能让我们的房子,面临这样的灾难。
  只要把握住了这一点,我们的房子,便不愁没有人要,我们也不愁赚不到钱。”
  …………
  王阳,绝对是没有想到,他的一番话,在这个社会上,竟然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会被这么多人拿着当作教材。
  这里,不仅有学生,同样的,也是有各行各业有关地理方面的工作者。
  也是在这一刻,王阳真正地成为了一代名人。
  这样的一代名人,不是之前的黄瓜王。
  黄瓜王再火爆,那也只是小众,这次治理滑坡,他的一席话,却是让他真正的进入了大众眼里。
  ————
  当然,此时的王阳,并不知道,这后面,还会发生这么多的大事。
  此时地他,便是在现场之中,接受刘莹的采访。
  刘莹指挥着小齐,对着那面滑坡山体,进行了一个特写,算是对王阳的话,做出了一个诠释。
  “听人说,这次滑坡事件,是王老板负责治理,请问,王老板是打算怎么治理呢?”
  滑坡事件,乃是近年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难,多发生于各种道路与新建房屋周边山体。
  每次发生,不是对交通造成严重的阻塞,便是冲毁了房屋,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极大的影响。
  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发生活埋人的恐怖事件。
  如果,王阳真的能很好对这次滑坡事件治理好,那么,王阳的名声,才会真正的大震。
  当然,如果真的能成功治理,那么,以后再也不怕山体滑坡事件了。
  这样的一件事儿,绝对是一件造福万民的好事。
  “呵呵,要说治理滑坡,说难它也难,说容易,它也是容易。
  所谓滑坡,不过就是山体泥土松动,再加上山麓不稳,植被不深,在大水的冲击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针对这样的一种现象,最好的办法,便是稳固山体泥土,使之连成一体。
  植树造林,便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事实上,这样的办法,大家早就已经有所发现,并且已经在实施。
  只是,普通的树林,长生缓慢,要想真正见得成效,往往需要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为此,我们神水生物研究中心,专门研究出一种具有庞大生机的万年松。
  接下来,我们便带领着大家一起走进一个神话的世界。”
  说着,王阳开始指挥大家治理滑坡事件。
  王阳治理滑坡事件,非常简单,只是在五连梯阶上,间隔七八米左右,挖掘出一个个大坑,王阳再让人取来万年松苗,将之种植在坑中。
  接下来,便是神迹出现的一幕,同样,也是让人为之尖叫的一幕,亦是被摄影师大呼奇迹,不计资源也要猛拍的一幕。
  万年松苗,不过手指大小,平时不沾泥土,或许还能让人接受。
  可是,当它沾上泥土时,再迎接太阳光芒的照射,它强大的性能,第一次展现在大家眼里。
  只见刚刚还是只手指大小的万年松,在大家惊呼中,火箭一般的成长。
  “天啊,这太不可思议了,它怎么会成长如此之快?”
  “这是仙苗吗,不然,它怎么会生长如此之快?”
  “这,这简直是神迹啊!”
  所有人,包括记者刘莹,所有人,全都在惊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