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青柠檬211      更新:2023-05-21 10:00      字数:2304
  刘老师从房间里出来,关切问道。
  “就是我刚刚说的,给他做扎针理疗,使他的肌肉更快地恢复运动能力。”
  两年的时间,足以让他的下肢发生肌肉萎缩,没办法再直立行走。
  她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扎针还有药物的辅助治疗,恢复他的双下肢运动功能。
  最终,刘灿是被迫让刘雅扎针的。
  因为扎的时候,需要露出下肢。
  所以病人只能穿个短裤,露出腿和腰,这样方便扎针。
  第一次扎针的时候,刘雅就要求把窗帘给拉开。
  刘灿死命不同意。
  他这房间的光线有两年没有亮过了。
  刘雅一来就要求打开窗帘,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
  按她的话说,如果不开窗,别说是对病情没帮助,更容易让人患上别的疾病,诸如对光过敏,或是空气不新鲜,造成呼吸道感染。
  所以勤开窗,勤通风,这是常理。
  再说这刘灿的房间正对的是学校的操场。
  只要一打开,就能看到学生们在操场上追逐嬉闹,还有打篮球。
  大家都是箭步如飞,能蹦能跳。
  这或许就是刘灿不愿意开窗的原因。
  他不想看到大家都是健健康康的,唯有他是个瘫子,内心有多难受,多痛苦!
  然而现在,刘雅觉得,他需要的是生活的勇气。
  开窗以后,呼吸到新鲜空气,感受到外面的美好世界,或许能刺激他更快地好起来。
  第一天给刘灿扎针,刘雅把自己的双手做了净手处理,这样就不怕细菌感染。
  接着便让王阿姨和刘老师把人给翻了一转。
  让刘灿趴在床上。
  一开始他在嘴上大声拒绝,并大声道:
  “她一个没长大的小姑娘,她会什么扎针?
  你们就不怕她把我扎出毛病来?
  你们怎么能相信一个未成年的小姑娘?”
  “喂,你哪儿来的乡下丫头?
  你哪儿凉快待哪儿去?
  别碰我!千万别碰我!”
  然而,刘雅对他的聒噪充耳不闻。
  他越是叫得厉害,吼得凶,刘雅越不理他。
  要不是看在王阿姨的份儿上,她也不想给这种偏执狂扎针。
  把自己关在这个房间里近两年,毫无斗志,说他是废物一点儿也不为过。
  这个世界上,像他这样的人又不是没有。
  别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有的人会利用自己有限的精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把希望放在远方,即使不能动,下肢瘫痪。
  但至少上肢是可以动的啊。
  难道就不能做事了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还要写出一本小说来。
  不正是具有正能量的代表吗?
  失去了健康不可怕,最重要的就是,失去对生活的信念,把自己关在黑暗当中。
  让自己的家人也跟着陷入痛苦与黑暗当中。
  这样的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如果不是为了王阿姨和刘老师,刘雅想,她也一定会不救这样的懦夫。
  因此,刘雅在给他扎针的时候,还不忘记出言讽刺道:
  “你一定没有吃过什么苦吧?
  所以你会觉得,自己瘫痪在床,就是最痛苦的那个人。
  你有没有想过,王阿姨和刘老师,因为你的自暴自弃,他们又是过的什么样的日子呢?
  为了爱你,保护你,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为你操碎了心。
  只要有一线生机,也希望能把你治好。
  你应该庆幸,遇到我这个神医,否则你很有可能这辈子都站不起来。
  还会拖累他们一辈子。”
  刘雅一边扎针,一边义正言辞。
  她开始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名句:
  “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他没会因为虚度年华而后悔,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情,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感谢曾要在现代社会的语文老师。
  在学习这篇课文节选的时候,就要求全班同学背诵里面的经典语句。
  否则她也不可能这么流利地把这种话讲出来。
  然而,刘老师自己就是语文老师。
  当他听到刘雅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经典语句背了出来,不由激动道:
  “刘雅同学,你竟然看过这本书?”
  刘雅当然知道,刘老师为什么这么激动。
  这本书在这个时代其实是很火爆的。
  然而,对于农村孩子们来说,可能了解地就比较少。
  而她不过是连高小都没读过的农村丫头,竟然能知道这本小说里面的名句。
  也难怪刘老师会激动了。
  刘灿这个时候却是有些不解道:
  “爸,她背的这是什么酸诗?瞧把你激动的。”
  刘老师听到自己儿子竟然说刘雅是背的酸诗,忍不住就狠狠拍了他一下:
  “你个不识好歹的东西,连一个孩子都不如。
  刘雅可是在开导你呢,这是那本小说里最经典的句子。
  你要牢牢记住。
  你的痛苦和难过都不算什么。
  虚度光阴,把自己沉浸在病痛的痛苦当中,才是你最大的遗憾。
  从现在开始,振作起来,你的人生才刚跨过二十,日子还长着呢。
  以后记得要感谢刘雅同学才对。
  此时负责扎针的小姑娘却是小脸儿红扑扑的,动作又快又麻利。
  她在刘灿臀部和大腿上,都插满了银针。
  随便数数,也有好几百根。
  光是扎针和收针,估计就要好几个小时。
  每次施针和收针之后,也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十分辛苦。
  然而,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刘灿能尽快好起来。
  王阿姨更是激动不已。
  把家里的积蓄也拿了出来,每天都去供销社给刘雅和刘灿换着花样做好吃的。
  今天是红烧肉,明天是人参鸡汤。
  甭管这菜有多贵,需要花多少钱,王阿姨都豁出去了。
  她不能让刘雅饿着肚子,吃不好给自己的儿子扎针吧。
  再说了,她还要在课堂上课,也不能不把营养加强,影响学习。
  刘老师更是对刘雅的知识积累刮目相看。
  他觉得这孩子应该可以直接升入高中,接受高中教育,再直接进入大学。
  只可惜那时候的大学可还是停摆状态,令人遗憾。
  总之,刘老师也在暗中观察刘雅。
  在她空余的时候,问她读过哪些书?
  严格说来,那时候的初中生也没什么机会读很多的书。